苗绣苗锦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  作者:钟涛 著  页数:68  

内容概要

  中国各民族的灿烂多样的民间艺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远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创造了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玉器等原始艺术。而能够穿越历史时空保留至今的原始艺术,又几乎都是以有形物质为依托的,或可用现在的名词"工艺美术"来指称,而无形的艺术和依托于速朽物质的艺术,如织锦、绘画一类的艺术,则无法传至今世。农耕文明是我们现今所说的民间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和土壤。民间艺术继承了原始艺术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模式,并不断地加以创新和发展,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民间艺术,以及一般的民间文化,孕育、养成和体现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  正如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也是多元构成的。每个民族或群体,由于其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的小传统。而各民族之间,特别是那些在地理上毗邻而居或文化上交流频繁的民族之间,或因战争、天灾等原因而造成迁徙或聚合的民族之间,其民间艺术常常会发生互相问的影响与交融。由于农耕文明的区域性十分突出,在我国广袤的幅员中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显示出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而这种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的存在,使各民族民间艺术的交流和交融成为可能。汉民族形成之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生产力发展较其他民族为快为高,在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中,汉民族的民间艺术,或多或少地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着影响,反过来,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也不断地传人汉民族民众之中,对汉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着影响。

书籍目录

概述:苗绣苗锦典型的部落徽记艺术苗绣苗锦与服饰的徽记属性苗绣苗锦的发展与妇女的价值体现争奇斗艳的工艺及纹样类型施洞型(平绣、锁边平绣)巴拉河型(扁带绣、缠绣)都柳江上游型(丝绵平绣)凯棠型(梗边打籽绣、三角绸堆绣)黔西北型(梗线绣、线性平绣、线性锁丝绣)柳富型(锡片绣)舟溪型(丝绵贴绣)挑花类型织锦类型纹样的历史流源及意义民间传说引出的某些误导服饰装饰起源的宗教功利渔猎与农耕生命生殖崇拜图版施洞型巴拉河型都柳江上游型凯棠型黔西北型柳富型舟溪型公俄型安顺型挑花类型织锦类型

章节摘录

  一、典型的部落徽记艺术  苗绣苗锦与服饰的徽记属性  我国苗族现有900余万人,其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前列第四何。苗族不仅人口较多,分布地域跨越八省(市、自治区),而且历史上形成庞杂的支系。远古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地区,在与炎黄部落集团及随后的夏、商、周华夏集团的民族战争中败北,被迫向西南部迁徙。现今主要聚居于贵州及与之相毗连的湘西、渝南、鄂西南、桂北、川南、滇东、滇南境内;另有3万余人聚居于海南省中南部五指山区,其系明代从广西征调的苗兵的后裔。明清时期,云南、广西边境有些苗族为躲避兵患,迁入越南、老挝等邻国。苗族由于历经多次大人小小的不断迁徙,造成其“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局面,历史上未能建立起来民族独立的统一政体,各支系割据于不同地域,长时期保持着部落社会的形态。  人们以苗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和语言特征,习惯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或称三大支。湘西、黔东北、鄂西南、渝南相毗连片区的苗族,称为东支;黔东南、桂北相毗连片区及海南的苗族,称为中支;黔中、黔西、黔西北、桂西北、滇全境及川南毗连片区的苗族,称为西支。这仅是一种大范围的划分,东、中、西三大支中,各有若干宗支。其中,黔东南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亦称为苗疆腹地,其他的苗族占全国苗族总数的四分之一,有40多个支系,各支系基本上聚居在毗连的地域,同一宗支很少跨越其他支系的范围。其村落连成一片,与相邻的侗、水、汉、壮、瑶民族的区域,有明显的地带状分割,仅有少量夹杂于其他民族之间。东支苗族与中原汉区接近,而且其境本身就汉族居多,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其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生活习俗逐渐汉化。西支苗族因历史上迁徙频繁,同一支系往往分割在不相连的地域,其村落多夹在其他民族之间,这种现象越往西越突出。  苗族的刺绣、织锦及蜡染,都是伴随服饰发生、发展而形成的装饰艺术,至今仍主要用于服饰及其他身上用品,如挂包、婴儿背带。实际上,这两种用品仍是服饰的延伸,有挂包配置的支系,其包也无非多属猎袋,用于节日盛装的辅配装饰,极少是实质上的日用包装品。刺绣、织锦或蜡染用于服饰之外的床上用品,仅东支苗族较为普遍,中支和西支中仅有两三个分支。  作为苗族服饰重要组成的刺绣、织锦或蜡染装饰,不仅仅具有审美的功能,其与服饰的款式、配件及其他装饰,构成各支系的服饰特征,它与发式、头饰的特征一起,共同成为区别不同支系的外形标志。同一支系内,刺绣、织锦或蜡染,是单用或合用,装饰在何部位,装饰面积的大小,纹样的母题和表述形式、工艺、色彩等等,都高度统一。  苗绣苗锦的部落徽记属性,使其传承具有鲜明的集团性和稳定的历史承继性。各支系的纹样,有固定的母题和表述形式,它们经由漫长的历史时期而固化为传统,便代代相袭,极少有所改变,个人创作只能在传统范围内发挥,不是随心所欲地去完全表现个人意志。在苗族社会,相同服饰的成员为一通婚团体,语言、服饰的同一性是同一支系成员相互认同,取得归属感、亲近感的表征:游离于集团共同性之外的标新立异,等于拒之于集团之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苗绣苗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