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学研究-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苗学论坛”专集-五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作者:贵州省苗学会,等 编  页数:4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乡是中国、足迹遍世界的苗族,其文化特征为:历史悠久、脉络清晰,迁徙频繁、散布辽阔,抗争性强、适应性大,支系多、语言杂,习俗殊、工艺精。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在于苗族先民“九黎”、“三苗”本身就是十分庞大的集合体,是其社会历程中内聚力与分散性交叉辩证地运行的结果。也正是这样的历程练就了苗族人民超常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在任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都能生存且顽强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但却制约着苗文化更新与发展的深广度及内聚力的强化,即顽强生存的韧性十分突出而快速发展的奋斗目标却非常淡薄。主动实行苗族文化的自我革新,是苗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书籍目录

论苗文化特征、成因及其作用东夷、南蛮与苗族苗族、越族与日本倭人中外人类学民族学对苗族的考察与研究苗族古歌中人类起源神话的哲学和人类学解释再论苗族生成哲学“三位一体”的宇宙观人从树中来回到树中去——苗族生命哲学简论“鬼蛊”的想象与建构——以黔东南苗族聚居区为中心的考察苗区乡村教育的世纪变迁:石门坎文化结构研究之一苗族文化伦理与基层控制排除它体生命的侵害——论苗族医药行为所遵从的认知逻辑苗族民间信仰与苗族社会发展湘西苗族Jiol denb(寨神)信仰的文化逻辑——以鸡爪村苗族Jiol denb为例高坡苗族的家族与仪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以苗族为例迁居安置与文化变迁美国社会中的苗族家族组织美国苗族的移民加利福尼亚北部苗族大学生自我评估的社会安适美籍苗人社区中的政治文化与公民参与超越时间与空间:散居苗族的血亲联系——关于老挝苗族在西方三国的个案研究苗族流散地中的妇女苗族妇女问题:身份与健康从神话《仰阿莎》看黔东南苗族女性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剑河县巫包苗寨和五个文本为例少数民族妇女在乡村旅游业中扮演的文化角色——以雷山县郎德苗寨为例文化建构下的社会性别机制变迁——以贵州南花苗族妇女为例苗族服饰图案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浅谈苗族服饰基本纹样的构成及含意中国苗族传统服饰——2008年夏威夷大学美术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织绣特展》纪实从苗语词语看苗族农耕文化苗族的语言自觉“涉牛”案件引发的纠纷及其解决途径——以黔东南雷山县两个乡镇为调查对象传统法资源的利用与苗族地区法制现代化独特的苗族龙舟竞渡中国苗族传统意识与西部大开发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黔西北“六寨苗”的个案分析新农村建设中步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乡村社会的发展——以贵州八堡新开寨社区为例

章节摘录

  苗族妇女正力图反抗苗族社会的内在的不平等,为她们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这样她们就能在其中表达她们的需要和心声。同时,给她们自己的身份定位,积极参加她们各自领域里的先锋工作,这些集体行动可能会被学者们冠名为“战略上的基本教育”路线,然而苗族妇女却认为她们的努力是一条大道,通过这条大道能够让她们的声音,被地方的、国家的以及国际的苗族和非苗族社区听见。她们为她们的成就而自豪,为能够代表她们自己而自豪。她们正在高等教育、商业公司、法庭、美国国会、美国国务院等机构里,在州立法机关、联合国妇女论坛,为改善其他人的处境做出积极的贡献。她们中有一些人正在通过一系列的文章,从书籍、杂志到报纸,以及用其他的大众媒体形式,对妇女问题发表论述。苗族妇女中的一些精英们,正在对她们的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将苗族流散地社区联合起来的一根主线是被称之为pandau(PajNtaub)的苗族针线活。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在许多世界级博物馆以及文化旅游胜地都可以见到。对当代的pandau,我们可以称之为苗族文化的现代标记,是基本教育文化符号,或者是商业文化的工艺品,怎么称呼取决于谁在赋予其含义。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无论怎么称呼它,它都是种凝聚了美和伟大技巧的作品。身份和文化不是静止的,文化手工艺品也要发展,它们要呈现出新的形式、风格和图案,以满足不同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对于这条规律,苗族的pandau也不例外。全世界的苗族妇女,无论是多大年龄和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都加入到了pandau的生产或者购买、使用、展览的进程中。苗族流散地社区中的妇女,尤其是在美国的妇女,成为这些工艺品以及其他当代苗族针线产品(如服装)的主要顾客。  关于这后面一种针线制品,通常的情况是,每一年,美籍苗族商人到他们的祖国中国、泰国和老挝旅游,签下订单确定需要制作的服装的购买数量、颜色和图案。在样式方面,由美籍苗族商人来确定。世界各地其他的苗族妇女和女孩,在她们每年一度的苗族新春节日里将会穿戴什么样的服装款式,主要都是受到这些美籍苗族商人的影响。这种费时而又复杂的针线活为苗族的家庭小摆设以及其他相关的装饰品所必需,由大多数生活在其祖国的苗族妇女和女孩通过手工精心而又吃力地完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妇女中有许多人都还居住在泰国难民营中。从那时起,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谁参与生产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中国云南省文山县,非苗族的企业家复制和扫描了苗族的针织图案制成计算机软件,然后大批量地生产.大范围地印刷,按较低的价钱销售给顾客。这些顾客买下外套,然后把它们制作成苗族服装,又再按较高的价钱重新销售。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苗学研究-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苗学论坛”专集-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