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的诱惑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赵毅衡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薄薄的书,写了二十多年,从1978年允许我按自己的兴趣读书开始,一直到今天。当然这二十多年也做了一些别的事,无非是读书教书写书——很多都是人生不得不做的事。从马齿徒长到满鬓苍然,多少“事业”不过是人生的规定动作,得分失分都不会太意外。人生悲哀莫过此:动作做完,鞠躬下台,回想起来,只有一两个过门动作,允许别出心裁。    这本书不然。这是我想写的书,没有人要我写这种文字,绝对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课业,既不能靠此争工资升级,又不能作学术会议发言,到哪个大学都算不上学术成果。一句话,这是纯为爱好而写,是一个有历史癖的人胡乱涂下的游戏文字,但是又积习难改,好玩之中,想说出点意思。    本书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20世纪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停止了,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    80年代开始的国际大串联,人头攒动,狂潮汹涌。这次的大规模集体舞,每年来回的人数,可能超出上半世纪全部的总和,其历史印痕,至今不太清晰。因此,除了第四部分说到一些有关情况,暂时就不给当代“交流人物”每人一篇的待遇。    本书写到的人,绝大部分已经辞世。留下一辈子是非,正好让我们后代自由发挥。    20世纪,中国人到西方,是去做学生的,徐志摩去做曼殊菲尔的学生,金岳霖、张奚若去做拉斯基的学生,吴宓、梅光迪去做白璧德的学生,梁宗岱去做瓦雷里的学生。大部分人是望门弟子,严复没有做成赫胥黎的学生,李劫人没有做成左拉的学生,李金发没有做成波德莱尔的学生,邵洵美没能做成王尔德的学生,只是伦敦和巴黎的空气中,全是这些人的遗踪神韵。至今中国人来西方,大半还是当学生。像我这样教书的,只是教师不是老师。    西方人到中国,是来做老师的:庄士敦来做溥仪的老师,燕卜荪给西南联大做老师,杜威罗素萧伯纳来给整个中国知识界当老师,瑞恰慈几乎要给全体讲汉语的人做老师,1951年,最后一位硬想留下来的老师燕卜荪被赶走,换上俄国人做老师。我个人认为,有师无类,有人讲课总比没人讲课好。最好是师出多门,三人行必有吾师;只要不做一边倒的“好学生”,不必句句当真理就是了。瞧着把俄国老师也赶走了,天下事益发不可为。    一教一学,教的什么学的什么?是近代西方特产,20世纪最重要一门功课,即是“现代性”。中国的现代意识,可以说是“学得性现代意识”,不是中国文化的自然发展。吾友王宏图谓:“中国文化传统资源,不敷以支持现代化。”我的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用来支持现代化的,而是维持历史相对稳定地循环往复。不过这不是中国文化的重大缺陷。张之洞挑起的体用之争,李约瑟发起的中国固有现代性源头之寻,都是无事生非,自己找事。    现代性及其“进步”观念,只是欧洲文化的产物,其他文化都缺乏这种前行性。如果现代化无可避免,学习就是;传统文化有维持稳定的价值,继承就是。何必在优劣高下上纠缠一二个世纪,趋长避短见机而作,“何必日面子”?    日本人明治维新一开始就能做到这一点,中国五四一代,也能做到这一点。回顾徐志摩、许地山、闻一多、老舍、刘半农,他们留学时,都遇到这个面子问题,他们的对付方式,各有千秋,似乎都不像有愧于“民族大节”。就这一点,我们都有必要怀念五四那一代留学生。    也有些西方人感到西方文明大有缺陷,需要好好向东方学习。他们真是西方人中的圣贤。感觉到西方文明存在问题,也就是觉悟到现代性并非万灵妙丹,“进步”并不无穷尽地给人类带来好处。这部分西方思想家,不少引用中国作为“理想文明”的榜样——古代中国,尤其是道家,但是儒家也并不缺少信徒;以及当代中国,尤其是“文化革命”中的中国,几乎是“另类文明”的地上天堂。    对于这一类中国崇拜者来说,最大的危险,是到中国亲历一番:本书第三部分“梦游者”中,有几位短暂到过中国,却没有多说。一点不奇怪,他们对所见所闻宁愿保持沉默,不想改变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中国神话。还有些更聪明的中国迷如庞德,如韦利,干脆一辈子不到中国来,遥遥保持“崇拜距离”。    “梦游”西方的中国人?就免了。可以说,绝大部分现代中国文化人,如果想向西方学点东西,千方百计到西方走一遭,不会惊破好梦。除了一次大战之后的西欧荒芜残破,曾使梁启超不胜惊怵,很少有人被西方的现实吓一跳的。极而言之,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界,从极左到极右,都醉心于这种那种西方思想,整部中国现代思想史,就是朝西的“梦游记”。有几个人,能在扫描范围之外?    我能想起的几个例外中,有俞平伯,北大《新潮社》健将,1920年与傅斯年共赴英伦,慨然有尽收西学之志。不料在英国住了不到一个月,就打道回府。后来在自述中说“金镑涨价,自费筹划尚有未周”。傅斯年回忆录说是这位好友“思家心切”,加上气斯面包难于下咽。俞出身苏州名门,同光朝大儒俞曲园脉裔,从小就延请家教学英文,“筹划”七八年竟然“未周”到一出国门就精神颓唐,终身厌听“西方”二字。然而俞平伯一生,努力将西方“科学式”批评用于红学,50年代被批判为胡适学派第一人。或功或过,能归于一个月的留学?    还有另一个例外:辜鸿铭。此公出生于南洋,在英国留学十年,20岁才踏上中国土地,竟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激烈的拥护者。中文虽然错字连篇,却用典雅的英文宣扬中国文明,而且身体力行,主张男人应留辫纳妾,女人应缠脚吸鸦片。很多人说辜老只是喜欢逆反,作秀而已,他实际上一半西人血统。这倒解释了一切:辜鸿铭要留着中国不变,以便为西方文明补缺。如果我像辜鸿铭一样好走极端,我就说此老是个汉奸。    应当诚实说明,这不是一本成体系的书: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个严肃工作,我只是弄些奇闻逸事,茶余谈资。哪怕写人物,也远远说不上全面。我没有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中一些最重量级人物:去西方者,我没有说严复、蔡元培、胡适、陈寅恪、赵元任、汤用彤、钱锺书;来中国者,我不去碰杜威、罗素、马尔罗、司徒雷登、李约瑟、斯坦因、克莉斯泰娃;梦游者,我敬而远之布莱希特、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为什么?因为这些都不是一言可以蔽之的人物,不容易找到一个特殊的焦点,把重大问题说得有趣一些。这些人物都需要专门研究者来处理,不然很可能胡说一通。    特级人物中,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庞德。这是因为我从80年代初就研读庞德,算是对其人其事有点心得吧。    第二应当说明的是,我有意略过了西方所有的汉学家,同样也不谈中国的西方文化研究家,因为他们对对岸的兴趣,是职业性的。他们的贡献自然极大,没有他们,文化交流就会在19世纪的皮毛上打圈子。但是文化交流的基础,不是对异国文化的知识,而是对自身文化的卓见——真正起作用的,必须是误读,而有意义的误读,只有熟悉自身文化的思想者才能作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跳出新舞步的人物,必然是“业余”舞者。    最后应当说清的是:此书中我个人的“研究成果”不多,大部分都是读各种中英文资料,有所感想。感想本是极廉价,这个世界上只嫌太多。而“切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却是做专家的首要条件。我读到的资料,都是专家们扎实工作几十年的成果。我不可能为此书中写到的近50位人物,都做一番发掘第一手资料的努力,那样这本书需要至少500年才能完成。    依学术规范,我应当密密加注,说明资料来自何人的功绩。但是这些小文,毕竞只是轻松读物,加注只能让非专家读者厌烦。我在文中尽可能说明资料的来源,尤其当这个源来得有意思的时候。    我唯一可以辩解的是,传记材料虽然来自他人,我却设法给每个写到的人,找一个有意思的,或许国别文学史专业研究者没有看到的角度。这就是为什么此书写了二十多年:传记多矣,并非读一本,就能凑一篇:新角度可遇而不可求,二十几年来也就只遇到这些。

内容概要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20世纪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停止了,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

作者简介

赵毅衡,著名文学与文化理论家,1978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师从著名诗人学者卞之琳先生,以形式论为终身研究方向。1988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到英国伦敦大学任教。2005年到四川大学工作,2008年恢复中国国籍,2009年创建“符号学一传媒学研究所”。在形式分析上卓有创见,英文与中文著作丰富,得到过多种研究奖。近年主编《符号与传媒》刊物,主持《符号学论坛》网站,集中力量于符号学与广义叙述学的研究。

书籍目录

自 序 扩编新版按言 第一部分西游记 徐志摩:最适应西方的中国文人 求博还是求精:傅斯年的例子 留学民族主义:朱湘的留美之怒 许地山留学:如何对待自己的“留学爱国主义”  闻一多与美国“死水” 《虹》后之《霞》:“时代女性”如何用一生完成小说 拼命精神,打油风趣:刘半农之留学 穆旦:下过地狱的诗人 李金发:不会写作,才会写诗 留学而断送前程的康白情 老舍:伦敦逼成的作家 邵洵美:中国最后一位唯美主义者 蒋希曾:一个不该被忘记的华人作家 组织成的距离:卞之琳与欧洲文学家的交往 林语堂与诺贝尔奖 胡愈之与世界语乌托邦 吴宓没有写出的长篇小说 萧乾:永远的少年 这个哑巴太会说:英语散文家蒋彝 郭嵩焘:西方官司中国打法 第二部分东游记 庄士敦:我的老同事 朱利安与凌叔华 艾克敦:胡同里的贵族 瑞恰慈:漫游镜中的阿丽丝 燕卜荪:某种复杂意义 蒙罗:“在中国色彩中得到安宁”  韩约翰写萨凡奇 高罗佩的一个世纪,狄仁杰的一个甲子 奥尼尔:道家救赎华尔街 狄金森:顶戴花翎的剑桥院长 毛姆与华侨持枪女侠 宾纳:弄假成真的“中国式诗人” 奥登:走出战地的诗人 金斯堡的l00个问题 第三部分梦游记 芳香而危险的爱情:凯瑟有所 斯奈德:儒佛道社会主义者 弗赖:在文明的另一极 鄂狄叶:从《玉书》到《大地之歌》 韦利,书呆子艺术家 罗厄尔:“女罗斯福”拆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935年高罗佩人荷兰外交界供职,他的一生在东亚南亚不断调任,他自己深以为苦。恐怕唯一觉得有意思的一段,是1943—1945年为荷兰流亡政府任驻重庆使馆一秘。当时重庆外交圈文化人云集,苏联的费连科,美国的费正清,英国的李约翰,都是战后中国研究的领军人物,中国文化人更是一时之选聚到一起,他如鱼得水,天天来往无白丁。 先说高罗佩的艺术爱好:他琴棋书画无不擅长。20岁开始练书法,终生不辍,“高体”字独树一格,风姿高迈,中日专家均能识别;他曾师从叶诗梦学古琴,在重庆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1941年作有英文专著《琴道》,追踪中国古琴流传日本的历史;他发现了将曹洞宗带到日本的禅宗大师东皋心越的大量资料,1944年在重庆出版《东皋禅师集刊》,为佛学史补缺;曾学围棋,最终达到的段位未考;曾学中国画,译陆时化《书画说钤》;曾考证中国文献中的猿(gibbon),并亲自养猿长期观察,作《长臂猿考》,1967去世那年才出版;能写中国旧体诗词,曾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唱和,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画,常有他的题款;曾学治印,历年所刻印章集成手卷印谱,齐白石题名,一如中国名士,雅号、笔名奇多,换一个就刻章;中国文物书籍收藏颇丰,并且大有收藏心得,1958年出版500多页的巨著《书画鉴赏汇编》,却只印900多本,目的是教西方收藏家如何辨别真赝中国文物,并且以自己所刻印章作例,说明什么是假货,这做法很有自知之明。 抗战时期在重庆任荷使馆一秘时,与时任使馆秘书的水世芳女士恋爱,水为张之洞外孙女,名门之后,齐鲁大学毕业。在重庆举行一西一中两次婚礼,贺客盈门,多为中西文士。他和学路相近的李约瑟的多年友情与学术争议,就是从重庆婚礼席上开始的。 高罗佩在重庆街头的书摊,找到一本清初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他惊奇地发现中国读者耽读西方三流侦探小说的三流翻译,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历史上有出色得多的侦探小说。他把《四大奇案》翻译成英文后,就袭用其主人公狄仁杰,用英文“仿作”了一本狄公案故事。按他的原计划,英文只是草稿,再写成中文与日文“定稿”,可谓雄心勃勃,目的是提醒中国人,应当在中国“恢复公案小说的传统”,这个传统比福尔摩斯强多了。 狄仁杰在历史上是政治人物,武则天朝的宰相,关于他的吏治几乎无记录。《旧唐书》唯一的话并不让人信服:“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清初出现的无名氏《武则天四大奇案》六十四回,上半部说狄仁杰任昌平县令,如何破了三起同时发生却不相连的杀人事件,后半部是狄仁杰进京处理武则天淫乱,恢复李唐皇朝。无论是正史,还是这本小说,都没有把狄仁杰这人物立起来,比起中国俗小说中的正义化身包公、施公,狄公过于单薄,难以成三。说狄仁杰是高罗佩的创造,没有任何夸张。

编辑推荐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是一本历史癖的胡涂乱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对岸的诱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蛮有意思的一本书,充满各种逸文趣事,非学术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