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露西·莫德·蒙格玛丽 页数:311
Tag标签:无
前言
安妮:让我们重拾诗意生活 当一百多年前的某一天,露西·莫德·蒙格玛丽随手在她的记事本上写下“两位老人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由于误会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女孩”时,她完全没有预料到,由这两行字演化出的安妮·雪莉,一位红发女孩,成为与她一生相伴的小说人物,并在一百年后依然鲜活生动,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这个红头发、一脸雀斑、想象力丰富、快言快语的小姑娘,以其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触动温暖着人们的心灵。甚至连年迈的马克·吐温也被深深感动,他激动地宣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不仅如此,随着安妮从小姑娘成长为少女,直至结婚生子,她的率真、浪漫在读者心中依然生动。 在世界各地,有无数的“安妮迷”为蒙格玛丽所折服,超越阶层,也超越时空,显示了小说无穷的魅力。真正的作品,不在于长篇大论,不在于道德说教,蒙格玛丽对生活的真实描绘,对儿童心理最真切的展示,无一不打动每个读者的心。我们很难想象,对于这位一百多年前的女作家,她是如何做到让这个形象永葆活力的? 作为译者,我们需要冷静地字斟句酌,但是,我们却总是身不由己地被作者卷进那个时代场景,在魔力般的文字召引下,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安妮和戴安娜忠贞不渝的友谊让我们感动;绿山墙内的真情和温暖令人神往;淘气的戴维总是让人莞尔;吉尔伯特的一场重病,让我们和安妮一起心急如焚;莱丝丽的情感一波三折,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我们为安妮和吉尔伯特的第一个孩子乔伊丝夭折而悲恸欲绝:而安妮的孩子们,尤其是双胞胎楠和黛,让人爱得深切:当小狗“星期一”坚守几年后终于等回了他的主人。我们不禁热泪盈眶…… 蒙格玛丽对人物的刻画总是入木三分。安妮系列小说中出现了近一千个人物,但每个人物形象都是独特的,家庭主妇、老寡妇、农夫、商人、老姑娘、女佣、儿童、少女、船员……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传神地展示出人物的特质来。小说如同一幅画卷,把二十世纪初加拿大乡村百态一一呈现出来。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就像是一部纪实电影,温婉流淌,穿越心田。 正如周国平所说:“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爱和梦想的花朵,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带着感恩的心,总能发现生活对自己的恩赐,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能幸福地发掘生活的乐趣。而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如地利用想象力,时空不再是障碍,生活由此变得简单而美丽。这并不是回避现实,而是选择了一个最佳的角度看待世界,让生活披上了梦想的花朵,化世俗为超脱,化琐碎为诗意。 安妮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诗意,而且也让身边的人因此而改变人生。年老孤僻的马修因她而充满活力,刻板的玛莉拉因她而变得宽容和慈爱;她让针尖对麦芒的哈里森夫妇重归于好:使拉文达小姐和欧文先生二十五年后终成眷属;她结束了道格拉斯和珍妮特二十年的苦苦相思;她带领莱丝丽从压抑痛苦走向欢乐幸福…… 掩卷长思,我们不由得心生感慨。现代社会,高度繁华的物质世界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内心的焦躁与烦闷、贫瘠和荒芜。我们曾经都是安妮,热衷幻想,率直天真,热爱大自然,看重友谊,不肯服输,但是在社会功利的影响下,我们背叛了内心的纯真。戴上了各种奇怪的面具。于是,我们抱怨我们活得太累,我们感慨我们的幸福消失不见,我们聊以自慰,不是我们不浪漫,而是这个世界太世俗。 活在当下,生活已不堪承重,那么,如何让我们内心水草丰茂。如何让我们阳光灿烂,永葆青春活力呢?或许读一读安妮女孩的成长故事,能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其实,我们可以活得很洒脱,活得很“安妮”。歇歇脚,静静心,回归童真,饱览沿途风景,重拾不经意间散落的快乐,把它串成一串珍珠,挂在脖子上,展开想象的翅膀,迎着轻风细雨,让自己的心灵翩翩起舞。穿越浮华的都市,飞越车水马龙的世界,让有限的时空变得无限,让逼仄的世界从此无拘无束…… 如果,我们能真切地感悟安妮的成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诗意,生活,就会因此而改变,幸福,就会来敲门。 李华彪 刘华 2011年4月于成都
内容概要
一对中年单身兄妹
一场爱做梦的红发女孩
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
让三个人获得了充满爱的人生
一部让人永生难忘,一生必读的经典佳作
借由蒙格玛丽的文字 随着安妮的想象
让我们一起畅游风光旖旎的爱徳华王子岛
作者简介
露西·莫德·蒙格玛丽于1874年出生在加拿大爱德华太子岛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一岁多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不幸去世,在外地经商的父亲无暇抚养她,小莫德从小在外祖父母身边长大。 十六岁那年莫德来到父亲身边。父亲已经有了新的妻子和孩子,继母要求莫德停止上学帮着带孩子。在分担家务之余莫德抓紧一切时间写作,以此冲淡不能上学的痛苦。无论在怎样艰难困厄的环境中都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美好梦想,也许正是这段亲身经历帮助莫德塑造了感人至深的安妮的形象。 1904年莫德开始动笔创作《绿山墙的安妮》,历时一年完成。在寻求出版的过程中莫德也屡受挫折,但她绝不轻言放弃,直到第六次投稿,《绿山墙的安妮》终于被一家出版社接受。 如今《绿山墙的安妮》已经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小说中写到的“绿山墙”,在莫德去世后成为蒙格玛丽博物馆。
书籍目录
雷切尔太太的惊讶
马修·卡斯伯特的惊讶
玛莉拉·卡斯伯特的惊讶
绿山墙的清晨
安妮的历史
玛莉拉下定了决心
安妮的祷告
收养安妮开始了
雷切尔·林徳太太吓坏了
安妮的道歉
安妮对周日学校的印象
庄严的宣誓
期待的喜悦
安妮的招供
学校的骚乱
和戴安娜喝茶的悲剧性结局
生活新情趣
营救
音乐会、灾难与招供
好事变坏
……
章节摘录
“喝完茶,我可以走到绿山墙去,问问玛莉拉他到哪儿去了,干什么去了?”可敬的女士最后下定了决心,“他这种时候很少进城的,而且从不访客,要是芜菁种子用完了,他也不会穿戴得那么整齐,而且还驾着马车去,驾车的速度又不像是去找医生,肯定是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不得不出门。要是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的心是不会有一分钟的平静的。” 于是,喝完了茶,雷切尔太太出发了。路并不算远,马修住的那幢果树围绕着的不规则的大房子从林德家那条大路走去只有一英里,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当然了,弯曲的小路拉长了路程。马修·卡斯伯特的爸爸跟他一样害羞、安静,当他建立这份家业时,他尽可能地把它建在远离伙伴而又没有退缩到树林里去的地方,绿山墙就坐落在他清除出来的那块地方的边角上,从大路那儿几乎看不见。安维利的其他房子一般都建筑在大路两边,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交生活,雷切尔太太觉得住在绿山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生活。 “只不过是待着罢了,就是这样子的。”她沿着深深的车辙前行,绿色的小路两边镶着野玫瑰丛,她想,“难怪马修和玛莉拉都有点古怪,住在这个地方,天知道他们是不是觉得就足够了,树又不是什么伙伴,我可更愿意看着人。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很满足,但是我想,或者是他们习惯这样了。人是可以适应各种情况的,甚至像爱尔兰人说的,能适应被吊死。” 雷切尔太太步入了绿山墙的后园,那是个非常干净、整齐的园子,一边是巨大的柳树,另一边是伦巴第,看不见一根零散的树枝,也没有一块散乱的石头,和以前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她心里明白,玛莉拉打扫院子和她清扫房间一样频繁。这儿干净得可以在地上吃饭,根本不会吃进去一丁点儿灰尘。 雷切尔太太使劲敲了敲厨房的门,然后走了进去。绿山墙的厨房是个让人愉快的地方,或者说看上去有几分像从来没用过的客厅一样,本该是个让人愉快的地方。它的窗户面向东面和西面,从面西的窗户看出去就是后园,柔润的6月阳光如潮水般流泻下来。从东面的那扇窗子,你可以看见开着白花的樱桃树在左边的果园里沉沉欲坠,山谷下的溪畔是瘦弱的白桦,被混乱生长的蔓生植物染成大片的绿色。玛莉拉就坐在那儿,她坐的样子似乎对阳光有些怀疑似的,阳光对她来说好像是一种摇摆不定不负责任的东西,但它事实上当然对世界是很重要的。她现在就坐在那儿编织,身后的桌子上放着晚餐。 雷切尔太太在靠近门之前就已经注意过桌子上的所有东西,一共是三个盘子,那么玛莉拉一定是在等着马修和另一个人回来喝茶了,但都是些日常的食物,一盘苹果酱,一盘蛋糕,那么这个人并不是什么特别人物了。那么马修的白领子和母马呢?雷切尔太太被没有神秘感的安静的绿山墙弄昏了头。 “下午好,雷切尔。”玛莉拉飞快地说,“真是美好的下午,你不坐下吗?你家里人都好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