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李庄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岱峻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前言

李庄前缀“中国”,不是我的哗众取宠,而是~段实实在在被湮没了的历史。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李庄最盛时有一万二千人,人口绝对数不多,却多是高素质的人才。那时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单位。中央研究院是当时全国最高学术科研机构,并列于国民政府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考试等五大院。当时设有十九个研究所.人文学科有三个所,涉及历史、语言、考古、民俗.民族、人类,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全都迁在李庄。博斯年,陶孟和,李方桂、粱思成、董作宾、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学者,常撑一把油纸伞.或捏一把折扇,行迹匆匆,出没于李庄的泥泞中。单是留学欧美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就有李济、粱思永、吴定良、凌纯声、夏鼐,吴金鼎、曾昭燏等一大批人。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八十一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九位,几乎占了人文组的三分之一。

内容概要

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珍贵的图片,首次以图书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李庄”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它不是一般地写一个地方,而是写一段历史,写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那些卓有学术贡献的学者、先生们;它是对中现当代学术史的一次追源溯流的追问和展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当水准的史料价值。

书籍目录

自序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楔子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 第一节 夏夜梆声 第二节 喜极而泣 第三节 梁思成与傅斯年 第四节 悲欣交集第一章 从昆明到李庄 第一节 山重水复迢迢路 第二节 动议迁川    第三节 古镇李庄 第四节 山坳里的书案 第五节 安难居不易第二章 史语所与中央博物院 第一节 谔谔之士傅斯年  一 卧病倒床  二 要东方学的正统在中国  三 白色的反思  四 板栗坳傅家      五 山深闻杜鹃  六 西行延安  七 谔谔之士 第二节 谦谦君子作宾  一 代理所务  二 甲骨彦堂  三 甲骨书法 第三节 那时的先生些  一 忧道不忧贫  二 中医与西医  三 吃人的故事  四 先生些不亏人  五 刺刀下生存  六 学者的自律  七 治学与入仕 第四节 《六同别录》  一 故纸堆刨出的历史   1 李光涛与明清档案整理   2 劳干的居延汉简研究  二 拓荒发轫的语言科学   1 李方桂——非汉语语言学之父   2 马学良——深山寻宝人   3 同苦著“天书”  三 高山丛林中的民族学  四 锄头挖掘的辉煌   1 清溪阁醉别   2 “蛮夷之地”的新发现   3 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4 李霖灿——“东巴文化之父”   5 梁思永——病榻上的硬脊梁   6 夏鼐的西北行    第五节 李庄的姑爷们  一 傅斯年做月老 逯钦立娶淑女  二 景云,你在他乡还好吗?  三 爬山豆,叶叶长  四 李光涛张素萱:鸿案相庄第三章  陶孟和与社会科学所 第一节 从社会调查所到社会科学所 第二节 石崖湾与门官田    第三节 高山流水失知音 第四节 战时的济研究 第五节 幻想与破灭第四章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营造学社 第一节 营造学社的冬季 第二节 李庄的“太太的客厅” 第三节 中国建筑科学之父第五章  风雨同济 第一节 东岳庙与工学院 第二节 禹王宫校本部 第三节 镇中心慧光寺 第四节 小镇之恋 第五节 童第周 第六章  十万青年十万军第七章  走出李庄 第一节 念兹别离  永怀缱绻 第二节 去留两徘徊 第三节 天下同济 第四节 史语所在台湾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从昆明到李庄第一节 山重水复迢迢路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同中国守军发生激战。这是一个预设的阴谋。顿时,日本军方一片狂欢,他们叫嚣要在三个月征服中国,实现“雄国大业”。10月29日,淞沪大战失利。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发表了《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确定以四川为抗战大后方,以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正式办公。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的,有美、苏、英、法等三十余国驻华使领馆,及塔斯社、路透社、美联社、合众社、《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世界著名新闻机构驻华办事处,另有反战同盟等国际团体。中央研究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化整为零,以所为建制,陆续迁徙。史语所是中央研究院中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所。先是由北平北海静心斋迁至上海曹家渡小万柳堂、南京的北极阁;七七事变后,再迁湖南长沙城东边的圣学校。此时,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也撤到长沙,在傅斯年的倡议下,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许多研究员也在北大兼课。因此,史语所参与了西南联大由长沙撤退昆明的共同行动。去昆明分成三路人马。第一批从广州、香港,坐海船由越南海防到昆明;第二批是沿长沙贵阳至昆明的公路徒步行军;史语所选择的是第三条路线,搭汽车先到桂林,再到龙州,镇南关到越南谅山,然后搭火车河内转轨火车到昆明。史语所抵达昆明半个多月后,西南联大步行队的师生也从贵阳赶到昆明。队伍正好过史语所临时租赁的拓东路宿舍门前。语言组主任赵元任率同人在路边候,队伍一到,立即递茶送毛巾。大家还情绪激昂地献上一首歌。那是赵元任为欢步行的师生特地赶写的,歌词是: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遥遥长路,徒步。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不怕危险和辛苦。再见岳麓山下,再会贵阳城,遥遥长路走罢三千余里,今天到了昆明。歌声传递着必胜的信念,大家都感动得涕泗纵横。高的金风,给流浪者暂时的抚慰。史语所青年研究人员劳干、陈述写信向在重庆的傅斯年所长报告:学生等三月十二日到滇,此次千里长途运公家要物来此,李启生、高晓梅诸君费力甚大,梁(思永)先生尤卖力气,生等亦随同料理,不敢分一、三组畛域,亦不敢辞事务工作也。唯房屋至今无着落,故一切均未进行好在宿舍现已整理好,学生等及那廉君用煤油箱作书桌工作,亦堪适用。此地天气甚为和暖干燥。空气亦清澄,唯每日在外吃饭,稍感生活不安定耳。陈述是带着未婚妻一起逃难的。在昆明,他匆匆央请傅斯年为他证婚:生待婚妻吴富荣新由北到滇,只身住此,食宿多不方便。生拟聊备点酒,介其一拜诸师友,就可算结婚了。为法律上之郑重,谨制婚纸两份,敬恳吾师证之。际此非常,不敢铺陈也。陈述与吴富荣,是真正意义的“患难夫妻”,但一对惊鸿,搭建在流亡和空袭中的爱巢,不过是开始了另一种苦难的人生。同济大学所在的上海吴淞湾校舍,是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首当其冲遭到日军炮击,被夷为平地的。惊恐的同济人,还没来得及打点行装,就仓皇大逃离。同济大学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7年收归国有,1927年易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前的同济,已是一所拥有医工理三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千里辗转,学校西迁浙金华、西赣州、广西八步。最艰难的行程是第五次搬迁,从桂林迁往昆明。师生分成两路:毕业班同学、女生、患病的学生和教职工为一路,乘汽车柳州、南宁到龙州;另一路是男生组织的步行队,越十万大山到南宁后乘船到龙州。两路人马龙州会合,再乘汽车凭祥出镇南关,至越南同登,又换乘火车,谅山、河内、老街至河口,进入云南。一路颠簸,一路风尘,直到1939年春节,才分期分批抵达昆明。此时昆明城已挤满了南下的逃亡者。同济临时校舍分散在市区的临里、武成路、富春街、青莲街、水晶宫等几十处。学校的管理,师生的教学与生活都只能融入狭拥挤的街区和战时紧张的气氛。山重水复,前路茫茫。与有组织的高校师生相比,那些拖家带口的逃难者,就更加孤独无援。梁思成还在北平沦陷前夕,就收到了“东亚共荣会”寄来的请柬。日本人已注意到他了,不当汉奸,就必须离开北平。1937年9月,梁思成领着全家仓促上路,同行的还有好友金岳霖和清华的另外两个教授。长沙,这座岳麓山下、湘之滨的千年古城,在战乱的骤然膨胀中,到处拥塞不堪,混乱无序。空袭警报时常响。惊惶中,人们纷纷躲进防空洞或地下室。然而有一天,由于疏忽没来得及警报,日本飞机已猝然临头。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写道:……炸弹落在离住宅大门十五码的地方,我们在这所住宅里有三间房子,作为我们临时的家。当时我们都在家——外婆、两个孩子、思成和我。两个孩子都有病躺在床上。也不知道我们是怎样逃脱被炸成碎片的厄运的。当我们听见先扔下来离我们较远的两颗炸弹的可怕炸裂和轰鸣声以后冲下楼梯时,我们的房子已垮了。出于奇特的本能,我们两人一人抓起一个孩子就奔向楼梯。但我们还没有到达地面,近处那颗炸弹就响了。我抱着小弟(儿子)被炸飞了又摔到地上,却没有受伤。同时房子就开始裂开,那大部分是玻璃的门窗啦、镜框啦、房顶啦、天花板啦,全都倒下来雨点般地落到我们身上。我们从旁门冲出去,到了黑烟呛人的街上。当我们向联大的防空洞跑去的时候,另一架轰炸机正在下降。我们停止奔跑,心想这次跑不掉了,倒不如大家要死死在一起,省得孤零零地活着受罪。这最后的一颗炸弹没有爆炸,而是落在我们在跑着的那条街的尽头。我们的东西(现在已很少了)都从垃圾堆里掘出来了,现在我们就在这儿那儿的朋友家暂住。12月8日,离开长沙,乘长途汽车去昆明。在湖南邻近贵州的小城晃县,旅程突然中止,他们被拦下告知,所有向前走的大汽车都已被征用。一般乘客只能无限期地苦等。儿子梁从诫记下了生活中发生的奇迹:泥泞的公路两侧,错落着几排板房铺面,星星点点地闪出昏暗的烛火。这里已滞留了几班旅客,到处住满了人。妈妈打起了寒战,闯进一个茶馆,再也走不动了。她两颊绯红,额头烧得烫人。但是茶铺老板连打个地铺都不让。全家人围着母亲,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在那走投无路的时刻,竟发生了一个奇迹,从雨夜中传出了一阵阵优美的小提琴声。父亲听仙乐耳暂明,这琴的一定是一位来自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许能找他帮一点忙?乐曲戛然而止,父亲惊讶地发现,自己面对的,竟是一群身着空军学员制服的年轻人,十来双疑问的眼睛正望着他。那年月,老百姓见了穿军装的就躲,可是眼下,秀才却遇上了兵!父亲难为情地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青年们却出乎意料地热心,立即腾出一个房间,并帮忙把母亲搀上那轧轧作响的小楼。来,他们二十来人,是中国空军杭州笕桥航校第七期的学员,也正在往昆明撤退,被阻在晃县已几天了。其中好几人,包括提琴的一位,都是父亲的同乡。这一夜,母亲因急性肺炎高烧四十度,一进门就昏迷不醒了。两个星期后林徽因终于退烧了,他们赶上一辆开往昆明的小公共汽车。在长沙上汽车时本来计划的“十天艰难的旅行”实际用了差不多六个星期。1938年1月中旬,梁家才踉踉跄跄到达昆明。第二节 动议迁川撤退到昆明的文教机关很多,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竹园村,营造学社在麦地村,中央地质调查所在瓦窑村,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在落索坡,史语所与社会所比邻,在龙头村。春城昆明,明亮的阳光,清澈的翠湖,随处可见的花草,洗去了逃难者身上的尘垢和心上的阴翳。南下的各个单位又活跃起来,人们在这高古城又逐步恢复了自信。史语所考古组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组考察团,到大理进行文物发掘,且有新的惊喜。语言组赵元任、李方桂、丁声树等又在筹建语音室,并开始筹划大规模的南方方言调查……工作固定,人心也踏实了,傅斯年先生就领头要盖自己的住宅,在棕皮营村长赵崇义的西院弄了块先种竹笋的地,预备盖五间左右的房子。李济先生也选址在傅先生住宅的斜对门,中间有条路横越,傅先生在路南,李先生在路北,李因为家眷比较多,就加盖了较大的房子。作宾、梁思永两位先生就在响应寺后山墙的后边盖房子,响应寺是五间房,梁家人少,只在东边盖两间;家人多些,在西边盖了三间房,于是就更接近办公室了。先生爱写字,也是个文学家,跟傅先生有碑帖的来往,傅先生就题赠“平庐”二字,取其安定之意。此外,同人又办了两件喜事。一件是同与王守京女士的婚事,王是联大的学生,就在响应寺的梅花树下结婚,没有请客,只是办个茶会,请李济先生的老太爷当证婚人。全汉升先生也在同年结婚。

后记

第一次去李庄,是应《南方周末》之约,写一赢文字。恰逢2000年的五一大假。邻近的蜀南竹海火暴得不行。车阵一直从江安排到宜宾,隔着长江,横亘在李庄人眼皮底下。然而。就没有一个人改道来李庄看看。几天采访,我去了上坝的张家大院,寻找中国营造学社的遗址;去了板栗坳的栗峰书院,探访史语所的往事,去了门官田打听社会科学所的旧闻……在通向板栗坳的机耕道上.有人以为我是收旧门窗的。史语所住过的板栗坳现在是永胜村,村干部对我探访旧事大为不解,“中央研究院?中央的人哪会到我们这里来?!”我在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房间里徘徊,两间屋已成了鸡舍,一群鸡自由地觅食。在梁思成誉为“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守门人告诉我,门票尽管只收5毛钱,但一年下来。还卖不到1000张票……我心戚戚。失落之余,又生出一种责任感。我把此次见闻写成报告文学《李庄记事》《世界将重新叩访李庄》,在《南方周末》等媒体发表后,几十家网站竞相粘贴,于是众多媒体蜂拥而至。就这样,李庄不经意地被撩开了一段湮没的历史,在沉积几十年后又一次走进了世人的目光。此后,我每年都要去一趟李庄,而每。次总会有朝觐般的喜悦和身人宝山的收获。我的朋友中茂和洁尘夫妇听了我的叙述后,也太为感动,鼓励我把李庄写成。本书。从此,本书的责任编辑洁尘就开始鞭策我,一直到现在。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读了《发现李庄》,感触不少,这么大的包涵量,写得如此得心应手,令我感佩。                          ——李济之子李光谟 涉及梁、林的那一段,感觉写得很好,比较真切地再现了当时外省知识分子在李庄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梁思成先生之子梁从诫 您的文笔极好,写这样的书不容易,但您写得游刃有余,足见文化底蕴深厚,文字功力之强,我为之高兴。  ——作家王火 他把雄心放入耐心,把目光投向微观,把研究变成扫帚和蓖子,等我们一觉醒过来,李庄已经不再是李庄,李庄成了中国文化版图上一个闪亮的符号。  ——作家何大草

编辑推荐

《发现李庄》里的长江第一镇,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举世瞩目的人文学术重镇,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笔耕不轰的书案。烽火战乱中,同济大学莘莘学子遮风避雨的浓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现李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因为电视记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知道了有个李庄,因为李庄知道了更多的关于李庄的故事。不免向往。
  •   因为喜欢林徽因,所以一直喜欢和向往李庄,以前也了解过很多关于李庄的书和视频,不过这本书还是值,没有让我失望.
  •   战火中的李庄,一段传奇。
  •   了解历史,不忘历史。向往李庄!
  •   这是抗战时期保存中华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   这是一段应该知道的历史,平时不太容易找到此类的书。很好。
  •   家父一直关注傅斯年,所以购此书送他。
  •   还原一段历史,让后人知道我们先人荜露蓝蒌之功。
  •   国人很容易忘记历史,文革已有很多人不知道了,何况是民国时期的事呢,许多往事不应忘记,向作者致敬!
  •   可与《民国的底气》、《民国的气质》共同阅读。可以发现主要内容之外的时代环境对比种种。
  •   很好的一本书,一口气读完,很激励人,民国时期学者们的钢骨影响了我。
  •   喜欢民国历史的可以看看。
  •   以后一定要去这个地方
  •   这样的好书越来越少了,那些大师曾经呆过的地方也出过成绩的地方值得一游!!!
  •   浅显易懂 可以帮助了解民国学者的思想、生活。
  •   还好吧,马上拜读
  •   题材与精彩的文章相得益彰。
  •   挺好的書,內容豐富,質量也挺好的,感覺好像被作者帶著重回民國時代~~
  •   质量很好,纸张不错
  •   可以了解那代人的经历,了解那时候是如何做学问的,很有启发
  •   材料丰富,叙述清晰,感情深厚而不妄下评语.
  •   去过李庄,喜欢那种透彻、深沉的感觉。一草一木、一瓦一屋都在述说曾经的过往。虽然已经几年,但是翻看老照片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情愫。于是买下这本书,不仅是为了追溯历史,更是一份纪念和心灵的释怀。
  •   住在离李庄很近的地方,买来看看
  •   如食甘饴
  •   也许先看了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所以对于四川南溪李庄并不陌生。也有多部作品提及这一地方。但愿不要被过度宣传而打扰了小镇原本的宁静。短短六年间李庄小镇就汇集了中央研究院属下10多个研究机构和著名的同济大学。本书主要是从属地出发的角度,讲述了李庄小镇的人文风俗,抗战六年接受诸多文化学府的一段历史。岳南老师采史多从学者回忆的角度,本书作者使用了不少当地人的口述,比较真实但是涉及具体细节往往叙述不明。小小李庄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片桃源,攒下了一粒种子,应该为世人铭记。
  •   书很有质感,岱俊将一座消失的学术城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因为这个书去了李庄。还是两次。书写得很详细。
  •   游李庄的时候带上它,能够有针对性的好好转转,事半功倍。
  •   最近几年才陆陆续续出现关于介绍李庄的书,这本最好,但是还不够全面~希望再挖掘更深的内涵~
  •   以前对林徽音很感兴趣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即将出版的介绍,后来却一直没买到。07年网上搜了不少书。这本到手还是蛮开心的。文风真不喜欢。党委宣传部派文风……抒情叙事煽情的味道总让人想到春晚。内容还是不错,历史讲了不少人不少事。角度不够中立全面实在遗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