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章夫,傅尔济吉特氏・哈伦娜格 著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前言

  少城:一座三千年城池的人文胎记  1  一个城市的记忆,都必须打上文化的烙印。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成都及其与之同时代的少城尤其如此。  我们可以说,一部少城的历史,其实就是成都的文明史。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实际上就是这座城池的历史悠久程度。成都真正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改名换址之城,应该始于秦时。秦人张仪历经种种艰辛,先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郫城和临邛三城城垣”不成功,在乌龟的“教诲”之下(相传张仪筑城时屡败,后来乌龟引路,张仪方筑城成功),最后方筑城大小两座,大城在东,名为“大城”,小城在西,称为“少城”。西晋时成都大文豪左思的《蜀都赋》云:“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即十分明确地阐述了大城与少城的历史方位。  2  我一直在想,或许张仪当初筑城时,因成都平原土地卑湿,沼泽沮洳遍布,难度极大。是不是先筑小城而获经验,再筑大城?从考古中我们发现,后来的大城在城池上比少城更为坚固,少城可以称得上“试制品”。少城在大城之西,成都的战事多从“西”起,或许因为少城是大城的前哨堡垒?自古以来,少城是成都的经济中心。《华阳国志·蜀志》形容“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阗,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而大城是成都的政治中心,政府长官及各办事机构都在大城。成都历史上的战争证明了这一点,少城数次遭受重创,以换来大城的相对安全。至此可看出少城的“屏障角色”。  这两个“筑城理由”似乎都存之有理。但秦人张仪究竟基于哪一点,数千年后我们只能猜测。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的大城与少城形同母子,是一种唇齿相依的依存关系,到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少城便成为大城的“城中之城”了。  3  按理说“秦大夫张仪”应该是成都的敌人,他是“秦兵灭蜀”的直接实施者。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灭蜀有经验,秦国便派他们治理蜀国。成都人自古就有海纳百川式的包容。为惦念张仪灭“蜀”后的筑城之功,成都人专门修造一座城楼名为“张仪楼”。随着世代的不断修缮,张仪楼后来竟“高百尺”,历代诗人墨客为之吟诗唱赋,最为有名的就是著名大诗人岑参在《张仪楼》里的那句“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直到1200年后的唐朝后期,张仪楼才在历史风雨中仙逝。  少城并没有因为“张仪楼”的消亡而衰败。《酉阳杂俎》载,少城内“广填华屋,置楼观榭圃,并饰以金碧珠翠”。我们今天仍可以想见少城那个时候的潇洒与倜傥,这种潇洒与倜傥引来了不少名人,如汉代大儒扬雄“草玄堂”,三国诸葛“丞相府”,还有司马相如的府邸等都镶嵌在少城之内。  4  少城的蜜月期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直到东晋时因屡遭战火,终究毁于一旦。两百多年后的隋朝初年,蜀王杨秀重建少城,在隋唐时期才又繁盛起来,连五代时的前蜀、后蜀宫殿均在少城之中。到了明末清初,成都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战乱,少城也难于幸免。城廓屋宇几乎荡然无存。  虽然遭受一百次毁灭,也要再现一百零一次的辉煌。顽强的少城,再次经历命运的抉择与考验。康熙57年(1718)调荆州驻防旗兵3000名来川,60年(1721)选留1600名永驻成都。当局这一决策只不得是少城历史上的一个拐点。如果旗兵不来进驻少城,少城还可能是另外一个模样,但少城的辉煌是不是可以延续,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以那样一种方式延续。事实证明,大清时期满蒙人手里的少城,是保存得最为完好且不断辉煌的少城。  5  大清时的少城有三个级别:将军衙门、副都统衙门和城守卫衙门。成都那条蜈蚣之“头”“将军”地位之显赫,可以从“将军衙门”大门上的两块匾额求证,上面分别刻着八个大字:“望重西南”、“控驭岩疆”。  烈火中永生的少城(其时为满城)景致,可以从傅崇矩的《成都通览》中一见端倪:“城内景物清幽,花木甚多,空气清洁,街道通旷,鸠声树影,令人神畅。”  就这样一座城中之城,竟然承载着无数次的历史风云变幻,在点地不过三四平方公里的袖珍版图上,演绎出了那么多的波诡云谲,还有民众的兴衰沉浮。  6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千年帝制,本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其丰功伟绩自不待言。但这一打破旧世界的行为,就像我们端起盆子泼脏水时,将盆子的娃娃一起泼掉一样,少城就是那盆污水里可爱的娃娃。也就在这个时候,少城完好的城墙开始拆除了,直到1935年全部拆除,哪怕那些叫做“胡同”的街名也不例外,全都改称为“街”“巷”。  用武断和暴力行为对待文化,是中国在改朝换代之时惯用的手法,以为这样斩钉截铁便可斩草除根斩尽杀绝。其实文化是不能被武断地割裂的,受害的是最后是我们自己,而文化的血脉也是无法被武断地铲除的。  7  少城见证了中华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革命”,堪称一位风雨老人。今天,脱胎换骨的少城正在经历又一次命运涅槃。  每每想起那似蜈蚣的城池,我的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那个“千足蜈蚣”的城市雏形,正是成都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象征。  宛如一个人,一座城市也有其灵魂的话,那么成都的灵魂无疑在命运多舛的少城。她是成都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名城的关键所在。成都文明的源头,很大程度上从少城身上体现出来。  丁亥年仲冬于蓉城得一书斋。

内容概要

3000多年前的[部落时代],成都就已经有柑当深厚的文化积淀。289年前的成都如惊弓之鸟。一丝丝风吹草动,都会让这座城市着凉感冒。城头变幻大王旗,[少城]易名为[满城]。夕阳映在斑驳的院墙上,看穿3000年成都的前世今生。

作者简介

章夫,作家,《青年作家》总编辑。《文化天府书系》副主编。近年来致力于人文地理研究,出版有《探访地球另一半——西欧:一位记者的旅行札记》《大熊猫寻踪》《成渝口水仗》《水润天府》《和谐天使》等人文著作近10部。

书籍目录

少城是解读成都文明的密码  章夫第一章  289年前,一批不速之客从天而降第二章  少城在成都的历史方位第三章  “少城模式”的清朝之治第四章  一条“蜈蚣”的城市雏形第五章  又一个改朝换代的风雨之夜第六章  寻访少城最后的血脉第七章  两条巷子的少城记忆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289年前,一批不速之客从天而降  01.康熙五十七年,那个冬天的下午  289年前的成都如惊弓之鸟。直到今天,成都的冬天都是阴冷阴冷的,从屋到外都冷,令很多北方人不适应。  这样的冬天在289年前就注定了——数次屠城留下的阴霾,使这座城池平添了几分寒意。那是一个严冬的午后,一大群北方人沿着金戈铁马踏出的辙迹,冒着凛冽的寒风,去执行一项军事使命。成都,便成为这群北方将士的最终目的地。  一丝丝风吹草动,都会让这座城市着凉感冒。已经城将不城的成都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变革时代,变得十分脆弱,经不得半点折腾了。  西边是成都市的上风口,这个方位是成都人最为怯怕的方位。在他们眼里,“祸事”一般都是从这个方位呼啸而来的。古人有“祸起萧墙”之说,而那个时候的成都人风声鹤唳之中,这个成语应该改为“祸起西门”了。  生活在这里的城民同样如惊弓之鸟,生性敏捷的他们,只要闻到西郊有什么气味不对,就会逃命似的遁去。  刘鑫龙一家从江西千里迢迢,跟着移民的队伍,身不由己地来到成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本想在这座偏安一隅的城市世代休养生息,没想到,那个名叫清朝的“当局”在分给一片土地之后,就再也没能力给他们什么了。上一个朝代留下许多遗留问题,百废待举,积压的难题太多。或许在漫长岁月的中国,每每更替一个朝代都是如此——满目荒无人烟,家园杂草丛生。  “这不是让我们来垦荒吗?”难道这就是那个传说中名叫成都的繁华所在?  看着无助的妻儿老小,刘鑫龙的心里一阵紧似一阵。半年时问过得很慢,勒紧裤带辛勤耕作,杂草丛生之地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可种粮食之地。庄稼长势不错,人的心情也不错。他心想,不会再饿肚子了。因为每每在朝代更替之初,都会是清明之治——这种想法也成为像刘鑫龙一样的众多移民的想法,他们在开垦过后,指望有个好收成。  但天难遂人愿。就在瓜熟蒂落,籽粒饱满正值收割的季节,在田野里收割丰收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从西边呼啸而来的一批强人。这些人骑着高头大马,古铜色面颊有轮有廓,身着奇装异服,手持弯弓镰刀和火铳。他们不仅强掳粮食,还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然后风一般地从西边呼啸而去,不见踪影。

编辑推荐

  许多人都误认为“八旗子弟”就是满人,其实它是中华大地上所有归复清王朝的兄弟民族,他们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强盛,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众说纷纭,高深莫测的少城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遥想元朝的蒙古兵怎么来的少城?将军衙门是怎样一个衙门?至今残存的宽、窄巷子怎样诉说昨天的故事?康熙爷又是如何抓住机遇,借准噶尔,较好地解决西藏问题?少城公园成为人民公园是历史的宿命?…… 清王朝历史以其强烈的戏剧性和现实借鉴意义,引起了不少出品人和创作家的冲动,不惜投入巨资来制作历史大片。编剧自然少不了杜撰和戏说,但戏说多了,人们会茫然:“我们的历史怎么了?”晚辈们会问:“叔叔阿姨,你们到底谁说得对?” 历时一年,两位作者通过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走访了何俊川、羊角、赵宏枢、赵尔寰、苏成纪等世居族胞,请教了众多的史学家、社会学家、档案学家与电视艺术家,编写成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