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说戏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  作者:王双才,陈国福 著  页数:131  

内容概要

  《(海外版)神州副刊专栏作品集:读画说戏》收集的56幅作品均是王双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过的作品。王双才的戏剧人物画在技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气度、力度、厚度、深度方面取胜,作品内涵丰富,以戏入画,用画承戏,将国画、戏剧两大国粹同冶于中国绘画艺术中。

作者简介

  陈国福,戏曲评论家。1939年阴历二月初日(阳历3月21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市。自幼聪慧,天赋文才,15岁起在成都、重庆报刊上发表各种短文。195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集《补牛棚》,次年又由该社出版儿童文学《红领巾车》(合作)。1956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期钟情乡土文化,常写戏曲品剧文章。1961年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川剧院,历任艺术室、编导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77年创作现代戏《骄杨颂》(合作)、1980年改编传统喜剧《牡丹缘》,皆由剧院首演。曾先后任教于四川省戏曲编剧进修班、四川省川剧学校、成都市老年大学。在戏曲理论与戏曲批评工作中,笔耕甚勤,著述颇丰,陆续出版《天府之花》(重庆出版社,1983)、《川剧揽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周企何舞台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中国川剧》(成都出版社,1993)、《一世戏缘》(巴蜀书社,2000)及《观图说戏》(合作,巴蜀书社,2000)等戏曲专著。单篇论文入选《川剧爱好者》、《川剧知识与欣赏》、《李文韵舞台艺术》、《张光茹舞台艺术》、《川剧艺苑春烂漫》、《面向新世纪的思考》、《中国专家论文选集》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等书。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文化人,陈国福潜心于中国戏曲的理论研究,既有着对传统美学乃至文论、画论的相当理解及修养,同时又熟悉戏曲发展规律与川剧舞台艺术,经过他的爬梳整理,探幽抉微,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并闪现出美学的光彩,在中西戏剧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勾画出20世纪川剧发展的历史轮廓。著述被录入《川剧词典》、《川剧志》、《成都市。川剧志》、《成都文化文博词典》及《振兴川剧十年》等书。  王双才,1941年牛于四川彭州。自学绘画,对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染涉;在20世纪80年代中,中国戏剧艺术最不景气之时,为弘扬民族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毅然在绘画艺术道路上转向,苦心研创中国戏剧人物画,在技法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讲究以气度、力度、厚度和深度取胜;追求作品内涵,以戏入画,用画承戏,将国画、戏剧两大国粹同冶于中国绘画艺术中。作品除参加各级展览外,还从1996年至2006年连续十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辟的《读画说戏》专栏中发表作品,广泛向世界宣传中国戏剧绘画艺术。并在《中国京剧》杂志(1992年创刊的第四期封面)、《戏曲艺术》(中国戏剧学院院刊)、《中国书画报》、《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四川文学》、《晚霞》杂志、《晚霞报》、《成都晚报》等国家专业报刊上发表作品。作品入编《中国美术选集》(1949-2000年)、《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作品集》及《川剧精华》等有关辞书和画集。出版有戏剧人物画专著《观图说戏》、《画里有话》、《读画说戏》等画册。曾获四川省五一文学艺术奖章,2004年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2006年获四川省政府第五届巴蜀文学艺术美术荣誉奖。2010年获国家文化部“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创作奖”。2011年3月18日,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和四川省文联主办的“巴蜀画派艺术品鉴会”上,王双才被推选为“巴蜀画派影8向力代表人物”之。

书籍目录

题词长联代序读画三得以戏入画以画承情——读王双才的戏曲人物画双份才气攻戏画戏画一谈佳期盗御马访鼠昭君出塞野猪林活捉三郎闹天宫关羽戏霸王别姬九江口挑华车打渔杀家空城计杀惜长生殿断臂说书清风亭击鼓骂曹十字坡小放牛烂柯山钓金龟铫期断桥赤壁之战·壮别归正楼·劝夫后记

编辑推荐

  传承国粹薪火,弘扬民族根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画说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