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图史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蒋新平 漓江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蒋新平  页数:1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图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连环画传播史的专著,从连环画的渊源、发展机理、动因等角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新中国连环画传播的发生、发展及衰落的整个过程,并对连环画未来传播的脱困路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图史》四色印刷,书中收入100多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连环画的传播历程。

作者简介

蒋新平,大学教授,广西桂林人,出版专著3部,合著7部,论文有十几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新华文摘》登载。闲时喜欢品玩连环画,有6000多册连环画藏品,发表收藏文章40多篇,曾到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古玩市场淘过书,对连环画这一大众传播艺术珍爱有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中国连环画的一些概念和历史溯源 1第二节 对连环画学术研究历史的溯源 6第三节 连环画的基本架构 17第四节 为什么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连环画的历史 19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连环画的发展轨迹 23第一节 由单幅画到连环图画 23第二节 连环画的进一步发展 24第三节 现代连环画的诞生 26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连环画的发展轨迹 31第一节 崭新的传播生态 31第二节 题材类型的描述 46第三节 经典连环画作品评述 57第四章 “文革”时期连环画的“非正常”传播与发展 69第一节 非正常的连环画创作生态 70第二节 类型化的连环画题材 72第三节 “文革”连环画的价值 80 第五章 新时期连环画传播发展的复苏、高潮和消失 85第一节 连环画传播的复苏 86第二节 连环画传播的高潮 90第三节 连环画传播的余响 96第六章 连环画从大众传媒走向小众收藏 101第一节 连环画收藏的历史轨迹 102第二节 连友们竞相追逐的连环画 105第三节 连环画收藏存在的问题 111第七章 连环画传播的未来途径 117第一节 把连环画收藏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 117第二节 做好精品连环画的重版工作 120第三节 加强原创,进行内容形式革新 121主要参考书目 127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国连环画的一些概念和历史溯源中国连环画的一些概念和历史溯源连环画,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艺术形式,我们有必要对其关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在时间维度上,做一些纵向描述。一、 中国连环画名称溯源在课题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将论述的主要对象做一些正名,以做到“名正言顺”,为后边的论述做好铺垫。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艺术,中国的连环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最早在西周的青铜器的纹饰上,已经有着连环画的雏形,汉代武梁祠石刻壁画《出巡图》、唐代敦煌壁画《舍生图》、宋代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代的《文姬归汉图》(现存南京博物馆)以及清末吴友如画室的画作等图画中已经有些许连环的元素,尤其是《文姬归汉图》,是多幅册页组成的,与今天的连环画已经非常类似,这可以算作是现代连环画的前身,只不过,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其传播介质、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我们今天通称的连环画,其实是“连环图画”的简缩称谓,从时间上看,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其年龄并不大。在上个世纪初期,由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图史于石印技术的引进,通俗读物的传播规模和范围都迅速扩大,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在古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制成的图画故事书,这应该就是现代连环画的雏形。由于当时连环画的传播力量分散,组织性不强,所以,对于连环画亦无统一之称呼,有叫图画书,也有叫小人书,前者针对传播内容而言,后者针对传播的主要受众而言。至上世纪20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大众传播中心上海的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国志》、《忠义侠马玉龙出世》等图画书,才在书名后缀上了“连环图画”的正式称谓,这是大众传播组织第一次对连环画连续用一个统一公认的称谓。由于世界书局在当时是一家有相当影响的出版单位,而且它以“连环图画”出版的连环画品种和册数也多,绘画者的知名度也高,因此,“连环图画”的名称便很快在业界流行开来,成为这种大众传播艺术的统一名称。与此同时,出版小人书和发行小人书也开始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行业,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出版连环画的书店70余家,出租连环画的书摊3 0 0 0余个1。当然,这种连环画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其传播层面覆盖的是广大的草根阶层,一个统一的名称并不能约束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和自由发挥的余地,所以,各地不同的受众,对“连环图画”仍有各种各样的称谓,有的叫“小书”、“儿书”、“小人书”、“鬼仔书”、“图画书”、“娃娃书”,有的叫“公仔书”、“菩萨书”、“牙牙书”,不一而足,但直至今日,以“连环画”和“小人书”这一雅一俗的两个名称影响最大,传播通行的时间最长,在受众队伍里认可度最高。在本书中,我们也统一用连环画这一较“雅”的称谓指代这一艺术形式。二、 连环画是“连环”的吗“ 连环”,从语意学角度来看,应该指连续环绕之意,从形状来看,应该是一圆圈,无始无终。但连环画的特征真的如此吗?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为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所作的序里这样说道:“连环图画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是应该称为‘连续图画’的,因为它并非‘如环无端’,而是有起有讫的画本。”从连环画的实际内容来看,它主要体现的还是“连续性”而非“连环性”。那么,以“连续性”而非“连环性”为特征的连环画,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其特征作一个全面的概括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应该能够对连环画的特征作一个基本全面的判断:其一,连环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就艺术形式的判断,一般人可能没有什么异议,但它为什么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独立”二字作何解说呢?首先,从连环画传播的主体来看,它有一支专门的传播队伍。这个我们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物化的连环画品种中罗列出一大串名字来。新中国成立前著名的连环画家有:孙温、朱润斋、陈丹旭、笔如花、吴友如、汪玉山、曹涵美、张光宇、周云舫、刘伯良、赵宏本等。新中国成立后的著名连环画家更多,如:贺友直、颜梅华、朱光玉、王叔晖、顾炳鑫、华三川、戴敦邦、雷德祖、汪国新、韩和平、任伯言、陈光镒、水天宏、罗盘、钱笑呆、胡克文、汪绚秋、刘锡永、丁鲁迅不仅热情倡导连环画艺术的传播,而且用自己的行动投入到这门艺术的传播活动中去,一个大家为连环画作序就是最好的证明。世弼、夏书玉、陶长华、王亦秋、盛亮贤、谢京秋、徐恒瑜、杨宏富、汪观清等,这些画家多以画连环画为独立的生活手段和工作职业,此外,还有专门以编写连环画脚本为职业的文字工作者,这就为连环画以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进行传播提供了队伍和人才保障。再从连环画的传播组织来看,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有以连环画出版为主要内容的出版单位,像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世界书局、上海文益书局、全球书局、上海联益社、福记书局、华商书局、美华书局、上海泰兴书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上海两宜书局、上海协成书局、上海泰东书局、文益书局、东北画报社,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美术出版社、朝花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及各省的美术出版社,这些大众传播组织,在它们的传播活动中,皆以出版连环画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内容而与其他的传播内容区分开来。我们再从连环画的受众来看,它基本有一支独立稳定的接受队伍。由于清末以至民国时期,战乱连连,中国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发展刚刚走向正轨,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基本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层面上运行。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普罗大众的文化水平大都较低,就像文化学者余秋雨说的,当时,何国华,其连环画创作数量并不多,但从这本早期的连环画已经可以看出画家在构图描物方面的深厚功力。在一个大的镇上,一个小时也难找到一个识字的人(现在是一个小时也难找到一个不识字的人),这样的接受现状和水平,就决定了当时的基本受众接受图画(配以简单文字)比接受纯粹的文字要快得多、容易得多。这也使得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连环画成为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道德观念的一种最恰当的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出版社出版的“扫盲连环画”就是基于当时受众的接受水平而策划的连环画选题形式。最后,我们从连环画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也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立品格。连环画称“画”,它又不从属于任何一个传统画种(诸如国画、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水粉),它可以借鉴任何画种及摄影的表现技法,为己所用,但最后的成果还是独立的连环画。从它的构图和格局来看,它注重的是文图的结合、匹配、和谐,而不是文图简单的拼凑、同构。这样,连环画就异于一般的绘画画种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字图书,而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由上可知,文图结合,连接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采两种艺术之长,而又受这两种艺术规律的制约,就构成了连环画艺术的第二个特征。当然,在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文本中,也有文图结合的现象,但这种结合要么是文图的地位不匹配、对等,譬如文字艺术文本中的插图,绘画在其中的辅助、从属、点缀的意味就很明显,而且这些图画之间缺乏诸如连环画中的图画的那种绘画语言的紧密的关联性。一些绘画有题跋,表面看,也是文图结合,其实,少量文字在单幅绘画作品中,也不一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件,很多绘画作品并没有题跋。当然,我们讲连环画的文图结合,一方面强调其传播要素之间的匹配、对等、和谐的地位,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文图之间在一个独立的艺术文本中的那种高度的关联性。当然,与文图结合相关的连环画的第三个特征是它传播内容的通俗易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形象直观,使得其传播内容的接受者范围广大,受众接受的障碍少,不管是年老年少,文化高低,只要能够看清看懂图画,就基本能够了解文本传达的意义,领会文本的主要精神。迟至今日,一些内容深奥的图书,如《资本论》、《易经》之类,为了扩大受众范围,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也往往改编成连环画的形式。这也是因为传播者深知连环画的传播特征和优势。……

编辑推荐

《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图史》由蒋新平所著,连环画并不是一个完全符合美术分类意义的画种,以前在正统的美术史中也是鲜有提及的,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今天还这么不合时宜地阅读和研究这样一种“低俗文化”,难免被一些高雅文人所不齿,但作者真诚地把研究连环画当做是对一位久违朋友的问候与探望,而朋友是不分贵贱等级山高水低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图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本读者友好型的读物,所论允当,插图丰美。虽带有几分传播学的技术性论述,但总体上却也平易近人。既可以当作连环画科普知识来读,也可以从传播学这一技术型层面加以理解。实际上,连环画的传播史也是连环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也不妨把此书当作是连环画发展史来看,只不过显得略微简明了一些。可能是考虑到读者普遍接受性的缘故吧,作者行文时,并不曾在传播学理论讲解上多下力气,而是写着写着,就似乎忘记了此书的理论观照,却又往往暮然忆起,于是再增加几个技术性字眼;加之第一章第四节略微专业化的论述,对照着文体风格总体上的平易明白,便显得有点文气不平。但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也谈不上有多少不便和损失。另一方面,作者在插图下附有文字讲解,简约明易,点到即止,有一种恬淡的诙谐,让人有会于心,平添了一份阅读的心情。像所有的连环画史论一样,本书也探讨连环画今日式微之所以,不外是内因加外因。但我却在页10所引的鲁迅先生的话中看到了病灶之所在:连环画“不可堕入知识阶级以为非艺术而大众仍不能看懂因而不要看的绝路里。”想一想一些身着华衮的获奖作品,如《靖宇不死》,《地球的红飘带》,《邦锦美朵》,到底在民间还有多少亲和力?它们对于连环画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是幸呢还是不幸呢?这算不算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现象——文人士大夫总喜欢把民间泼辣的村姑改造成咿咿呀呀的姨太太?也就像所有的连友一样,为了儿时的温馨,作者如今“俯下中...年的身子”,在市场淘宝收藏,“像在替好友办丧事”——嗟乎,连环画之命运,一发至此耶!?偶有错讹,略指出:1)八个样板戏不包括《龙江颂》,而应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在差不多成为样板戏时,文革便结束了。2)页40所列《火焰山》为徐宏达先生所绘,不是任率英先生之作——其实二者风格大异,一个是猛张飞,一个是林黛玉。3)页40列出了毛用坤先生的作品,多谢!实在不该忘记他给我们的童年带来的快乐,但却漏列了他的代表作《微山湖上》。4)70年代,上美已并入上海人民,但书中总出现“70年代上美版”这样的字眼。5)刘锡永先生曾指导过王亦秋先生,应算是第一代连环画画家,而非第二代。李铁生先生情况亦然。最后,回答作者本人知道但又询问别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样板戏连环画有七本为上海版而《奇袭白虎团》却由山东出版?答案或许是江青是山东人吧,且在指导这部戏中下了大工夫。 阅读更多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