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王毅 页数:284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目标,总在前面 2011年6月8日,北京、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门外,儿子与很多人一起在等待进入大使馆办签证。丈夫不放心,从大连乘夜车去北京,临进门前认真检查了他的准备材料,又重复叮咛一遍已经说过多次的叮咛。 儿子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前的诸多准备工作琐碎而复杂,这是最后一关。儿子并无多少忧虑,我们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不签,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看着儿子走进大使馆,丈夫和儿子的表哥一起在外面等待。不到两个小时,儿子轻松地走了出来。“签了?”“签了。”就这么简单。儿子说简单极了。签证官先问他能提供材料吗?儿子说当然。又问什么专业,儿子回答文化心理学。对方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专业。当儿子调动全身的精力准备回答后面提问时,却被告知通过了。简单,就这么简单,两句话,就签了!他表哥高兴地说:“你看,到北京这几年,想上北大就上了,想出国也出了。所有目标都实现了!” 是的,所有目标都实现了。实现梦想、理想。心想事成。这是如今每个年轻人所奢望的人生美好境界。可是,只有我们知道,为了这一天,他走过怎样的人生路程…… 幸好,所有这一切,都是有记录的。 婴儿时期的儿子,几乎总是能够给我和丈夫带来各种惊喜,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使我们感到生命成长过程的神秘和惊奇,都能让我们欢笑和畅想。还因为我们都成长在多子女的家庭,成长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成长在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世界,情感却被社会被父母漠视还认为理所当然的年代,因此,与所有的独生子女父母一样,我们决心给儿子一份完整的爱,一个不留遗憾的童年和少年。尽管工作很忙,尽管养育孩子很琐碎、很累人,但我们坚持自己来做这一切。儿子一天天长大、一点点变化,对于我来说,那都是歌、是诗,都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回味。 把儿子的成长写下来,从儿子一出生那天起,我就有了这种欲望和冲动。开始的时候,我每天为儿子记日记,后来因工作关系便将儿子的趣事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写成随笔,寄到报社,没想到,这些白描式的完全真实的叙述,竟然很受读者欢迎。 1992年,儿子上学了,成为一个小学生,用他稚嫩的步伐开始了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与之同时,我们的责任、烦恼和困惑也在增加。 而且,我发现,处于激烈变革中的我们的社会是个矛盾的社会。 一方面,社会媒体拼命鼓吹素质教育,提倡让孩子快乐成长、自由成长,不留作业、不用刻苦学习。让孩子尽情玩耍,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竞争失败就意味着退出社会舞台,意味着人生的失败。一个孩子教育的失败就是一个家庭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 一方面,到处都在宣传让孩子自己学会走路,放手让孩子成长比如让低年级孩子自己上学、独自面对社会各种挑战,据说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曾经粗糙的社会使许多中国人习惯于粗糙生活并津津乐道。久而久之,竟然把粗糙生活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加以炫耀和弘扬。另一方面,是社会上到处都隐藏着突发的灾难,车祸猛于虎,越是大都市,车祸越成为掠夺人们生命尤其是儿童生活的主要杀手之一。还有很多校园都发生过的抢劫和伤害,更有丧失天良的拐卖人口现象的屡见不鲜。这些灾难在整个社会中可能只占所有孩子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发生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孩子和家庭中,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和不幸。 一方面,我们每天都在教育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老师。如果说祖国和人民对于孩子来说暂时是抽象的,而教师对于孩子则是具体的。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应该是知识和做人的楷模,可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却经常地司空见惯地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精神的和肉体的。 一方面,我们天天在讲教育改革,尽管教育改革的形式不断翻新,但我们的教育的本质和内容其实不但没有发展,而是在退步。尤其是语文和政治,这种社会科学的教材几十年一贯制,变化微乎其微。而我们的孩子却是在全新的意识和多元化的思想熏陶下成长的,于是,孩子自信、叛逆、个性、怀疑一切甚至蔑视一切。 这一切的矛盾,都需要做家长的去解决。社会宣传和老师教导成为孩子手中的矛,他用这个矛来反对父母教育的盾。人的天性渴望自由、无拘无束,都希望做自己的主人。我们的宣传很会利用这一点,利用孩子的无知和天真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利用孩子的欢迎和拥护证明决策的无误。因此,如今的父母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格外艰巨、格外困难。你不能说信息是错的、宣传是错的、教师是错的,但还要孩子能接受你的观点,到大一点的时候,能同意你的观点。以父母手中的盾来克孩子手中的矛的过程很复杂很曲折很辛苦很漫长,需要我们的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恒心,还有信心,对自己观点正确的信心。如果家长做不到这些,就很可能使孩子与社会与学校与教师发生尖锐的矛盾,可能发生悲剧和灾难,这样的事情我们听到的真是太多了。每发生一起,作为父母者,都会心惊肉跳,都会不由自主地祈祷,让我们的孩子平安!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孩子顺利、健康的成长是成龙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了夯实这份基础,我们用科学知识、人生经验引领着儿子在人生的路上循序渐进。我把每一次、每个阶段教育孩子的过程和结果写下来,当这些体会,也算经验在报纸、杂志刊出后,引起许多家长的共鸣和感慨。《孩子与教师发生矛盾,家长要做消防员》一文在《中国妇女》发表后,一位朋友找到我,激动地谈了他的女儿。他有一个很聪明很个性的女儿,读高一。因为个性,常常无端地受到老师的非议和不公正待遇,他几次欲找老师商谈,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能给女儿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却一直被女儿阻止。女儿认为结果不但阻止不了,反倒会使自己的日子更难过,甚至可能无法在这个班级继续求学。父女俩看了我的文章,他女儿对他说,阿姨说得真对,父母只能做消防员。家长是不能跟老师讲理的!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点:温馨、忙碌的小学;操心、上火的初中;紧张、争论的高中。 小学的时候,看着孩子成长,他基本处于我们的保护和教育中,谈不上反抗。 初中就完全不一样。初中时分,可以说是一个孩子成长最关键时刻,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叛逆、自我,学校中问题不断,儿子也是如此。被老师找家长、与老师激烈冲撞、不准上课……这些矛盾一旦解决不好,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后果不堪设想…… 高中时刻,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会与家长争论是非、讨论对错,这个时候光有教育是不够的。要与孩子平等地讨论,尊重他们的选择。交流、沟通后取得一致…… 真实是记录的生命,没有真实,这本书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2004年儿子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专业,这不是他的初衷,踏进大学校门开始,他的目标就盯在北大。我们知道,北大是高山之巅,那是一场艰难的攀登,我们鼓励他却又提醒他,作好不进北大的准备。我和他半个月互通一次信,学习心理学的儿子用专业知识首先剖析的是自己,分析自己性格、内心世界。我与他沟通、交流,心与心坦诚相见,166封母子通信(另行出版)记录了他大学四年的历程。2007年10月,儿子被学校保送北大。读研三年,我们继续通信。在这过程中,他也曾经感到负担,问我是否可以不写信。我告诉他,坚持是一种能水滴石穿的力量。两周写一封信并不难,难的是你一直这样做下去。 我们互相鼓励,一直坚持。如果说18岁以前是我做记录(其中有很少几篇是儿子所写,记录他自己的所作所想)。18岁以后则是我们共同来完成这种人生的记录。 如今儿子在美国读博,写信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他对我说:“妈妈,我发现写信有一个好处,可以任意妄为地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现在,更有一个重要作用,只有在给父母写信的时候,我才又完全回到汉语状态。”到美国后他给我们的第一封来信,竟然写了七千字,将他到美国后不到半个月内的所见所感所想写给我们。在一本杂志上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 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成功,相信在你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本书的教育方法能给你一些借鉴、一些参考……
内容概要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不合理;
对父母的再三叮嘱会感到厌烦;
崇拜、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无论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
以上是处于叛逆期(或称“困难期”、“狂躁期”)的孩子的常见表现。
面对自己叛逆期提前到来的儿子,著名作家王毅经过冷静的分析,采取“不全面打压,不放任自流”的“两不”战略,用“赞美、认可、理解、尊重”的“八字”态度,帮助儿子安全平稳地度过了这一特殊的时期,收获了累累的成长硕果:先是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本科毕业,再到被学校保送上北大读研三年,然后是顺利考入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你也可以做到更多……
作者简介
王毅,1953年出生于大连。1969年下乡插队。1978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后做过中学教师、企业报记者、编辑。后下海从事公关部经理等工作。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随笔集《好妈妈坏妈妈》等。2000年辞职,从事专业创作,系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给《家庭》《知音》等杂志撰稿。2008年后转入长篇小说创作。作品《家书里的大学》近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书籍目录
目标,总在前面(再版序言)
上卷 小学
小学的时候,看着孩子成长,他基本处于我们的保护和教育中,谈不上反抗。
孕育优秀的生命
啼笑初生
两代人育儿方式的冲突
逼子成龙
八岁沧桑
勇敢的悲哀
送儿子上学
独立
儿子的权利意识
与儿子订合同
乔丹没走
生日party
小儿读史
我欠儿子故事债
词典的故事
参与
儿子教我教育他
儿子的道理
保护妈妈
成长的烦恼
动画片的战争
庆幸
为儿子骄傲
爱心治病
谁来接电话
精心呵护青苹果
电脑引出的故事
吃饭中培养竞争与平等意识
做儿子的朋友
成长的成本
培养绅士
培养一个男子汉
向谁看齐
错位
儿子不是天才
家有“维和部队”
保卫妈妈保卫家庭
中卷 初中
初中就完全不一样。初中时分,可以说是一个孩子成长最关键时刻,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叛逆、自我,学校中问题不断,儿子也是如此。被老师找家长、与老师激烈冲撞、不准上课。这些矛盾一旦解决不好,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后果不堪设想……
我是最优秀的
刷厕所
惩罚结束
打在心上
从老师的角度想
去省里比赛
接受不公平
第一次正确感悟师生关系
把我的理解给你
直面难题
拔草所意味的
爱心教育
不放弃责任
我要学
一言成箴
丢失了基因?
历史重演
飞的感觉
人生本味
学“酷”
离婚我跟谁
争吵是爱的形式
母爱温柔
请少爱我一点
永不出手
父爱是座山
对手
探索
开放的书架
家有考生
坐左边坐右边
同桌的她
把你的秘密告诉我
幼稚的报复
和解
下卷 高中
高中时刻,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会与家长争论是非、讨论对错,这个时候光有教育是不够的。要与孩子平等地讨论,尊重他们的选择。交流、沟通后取得一致……
永远的问题孩子
不做“主席”做“总理”
我们来谈谈爱情好吗?
与“富哥”同学
金钱的位置
北大之梦
意外的胜利
诸葛亮是不识时务者
父子之间
勉为其难
离婚,我就出走
事业与婚姻
阅读
讨论
质变
走近漫画
拒绝名著
耕耘与收获
永远的师长
理想与现实
平安度过十六岁
我不出走
跨进重点班
跨过石头
高中恋爱是人生规律
我被淘汰了
我要退学
爱的挽救
青春的代价
自己走路?
服从家长
矫枉过正
此路不通
异性相吸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雄辩
不用你做“一辩”
张扬个性
天才是可以培养的
理智
质疑
上帝的礼物
没有结果也要努力
“财富”
把握命运
直面人生
独自面对
为自己负责
捍卫权利
万众一心
落榜
复读
融入新生活
父子同学
做儿子心理咨询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枕着空心枕头睡觉 北方人有给孩睡头的说法。就是小孩子出生后,要将孩子的枕头弄得很硬,让孩子睡在上面,软软的没有发育好的头骨在硬枕头上睡的时间长了,后脑勺就变得平平的。南方人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很多人有一个明显的大大的后脑勺,北方人轻蔑地叫人家:南北头。这种错误对正确、愚昧对文明的争锋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在有的地区有的家庭至今还住延续着。书上说,枕头应该软,以使婴儿大脑正常发育。有一天更看到一则报道,日本人卖给婴儿的枕头中间是空的,为的是让大脑绝对自由地发育,枕头光软已经不够了,而是要让孩子的头颅在没有任何阻挡的空间长大。我们的商店当然没有卖这种中间空的枕头,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将儿子的小枕头从中间剪掉圆圆的一块,再将其余部分缝起来,让儿子躺在这个中间空,四边软的枕头上睡觉。婆婆有一次到我家,正好我出去办事,回来后,发现婆婆将我剪掉的部分义给缝上了,她当然是认为我在胡闹,怎么能让孩子睡在这样的枕上。我笑笑,没吭气,等婆婆走后,我又将枕头还原为原来的中间空的枕头。儿子就枕着这个枕头度过了他的婴儿时代。 四、做个有规矩的孩子 在儿子快两岁的时候,我因为要调动工作,丈夫家乡和我的家乡乡来回跑,实在无法将儿子带在身边,于是,将儿子送到婆婆家。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才将所有的调动手续办好,急急忙忙乘火车回到婆婆家,我一推开门,就看到正在和和婆婆玩的儿子,我叫了一声“宝宝”。儿子一转身,看到了我,立即摇摇晃晃地走过术,伸开双臂,一下子紧紧地搂住了找的脖子,将他的脸紧紧地贴在我的肩膀上,再也不肯抬头。大概是怕我再将他扔下,在婆婆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儿子就这样趴在我的怀里不肯下来。我很感动,原来以为一个多月没见面,他会将我忘了,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当我抱着儿子要走的时候,婆婆有些不好意地地对我说:“王毅,宝宝这些日子在我这,我不愿意让他哭,就惯了一些毛病,你回家慢慢给他收,一下子改怕孩子又要哭。”我答应着,心中却想,能有什么毛病呢?
编辑推荐
《我家儿子很叛逆:知名作家王毅20年教子手记》作者王毅的儿子的叛逆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作者将其如何调整心态,使自己充当儿子的朋友,帮助儿子趟过叛逆期的急流险滩,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的成长的经历分三个篇章详细记述,让我们洞见了其在家庭教育中所显露的独特智慧,具体很强的可借鉴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