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页数:189 字数:200000 译者:管筱明
Tag标签:无
前言
《高老头》最初是一个中篇小说,是巴尔扎克用三天三夜一气呵成的,于1834年12月在《巴黎评论》上发表,1835年3月出书。取得成功后,巴尔扎克又用了很长时间,几次删改,作了一些增补,写成了现在这个规模。在许多读者和专家看来,这是一部杰作,是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起初它是《巴黎生活场景》的子目,1845年以后编进《人间喜剧》中的《私人生活场景》。在法国某些批评家看来,《高老头》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神秘性的长篇小说。这种神秘性,由一种与现代社会搏斗的意识逐步展示出来。故事展开的主要地点沃盖公寓属于19世纪初巴黎某个角落的隐秘存在。那里面住了一些来历不明、身份奇怪的房客,让人感到已经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一些悲剧或者惨剧。沃特兰(一译伏特冷)是个狠毒的阴谋家,是威胁社会安全的危险分子,在个人生活深处小心地保守着一个大秘密。而在众房客的眼里;行为怪异的高老头则整个儿是个谜。这个衣着寒伧、生活俭朴的老头,却经常招来两个如花似玉的贵妇人探望。两个女人一进房就把门关起来,小声说话,这种神秘兮兮的作派不断地在房客们心里激起好奇和猜测。人家最后才知道,怪老头把家里所有的金银细软卖掉,又向放印子钱的戈布赛克借贷,其实是要替做了银行家太太和伯爵夫人的两个女儿还债。巴尔扎克通过高老头家父女关系的描写,已经把当时社会认钱不认人,钱在亲情在的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一览无遗。但是这种揭露需要通过一个人的眼睛来完成。因此,大学生拉斯蒂涅就充当了此任。在那群怪异的房客中间,拉斯蒂涅是个有抱负的青年,有清醒的头脑,想通过学习来预知社会未来的动向,找到打拼天下的用武之地,于是处处留神观察,因此看到了高老头的一些怪异表现。他对比昂松说:“老头子的生活显得太神秘了,值得费点气力观察。”他作了一些有效的调查,终于向高老头的继承人说出了奄奄一息行将就木的老头子悲苦的一生,也就深化了这出父亲爱女儿,女儿爱金钱的悲剧的意义。 与此平行,另外一条线也在逐步展开,即社会的真相与人的真面目不断清晰地显现出来。由于这条线,《高老头》这部长篇小说具有了启蒙与培训的价值,也更具有社会批判意义。拉斯蒂涅走上社会是由两个人物引导的。表面看来,这两个人属于不同的阶级,可是他们的世界观却是如出一辙。德·鲍赛昂夫人是个重感情的可靠的朋友,她劝拉斯蒂涅永远也不要谈论什么良心:“算计愈是冷酷,你就走得愈远。打击愈是无情,你就愈让人家害怕。”沃特兰这个社会的毒瘤则教给他一种冷酷无情的社会伦理学。“没有什么原则,有的只是事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有的只是随机应变。”可是这个目光冷酷又迷惑人的逃犯一边教育大学生,一边想把他拉下水来共同犯罪。拉斯蒂涅了解他的计划之后,开始感到害怕不安,想阻止这个魔鬼的行动。后来警察及时赶到,把逃犯缉捕归案,才使拉斯蒂涅避免了一场恶战。 拉斯蒂涅睁开眼睛观察由金钱统治的社会,看到了赤裸裸的现实:“在富人那里,法律形同虚设,道德软弱无力。”他在财富里面看到了血腥的掠夺。的确,高老头的钱来得不仁不义,他是靠大革命时期囤积面粉,趁着饥馑以十倍的暴利出售发财的。他公然声称“钱就是命”,“有钱就有一切”。可是这个爱钱如命的老头毕竟还有一点人的感情。两个女儿在他心里的地位还是超过了金钱。可是两个女儿就不是这样,老爹在她们眼里的价值充其量也就是金钱而已,一旦积蓄花完,他在女儿眼里就没有半点价值了。这个情节不仅充分说明了金钱至上主义撕破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一切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而且说明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是一代比一代冷酷,一代比一代无情。 巴尔扎克不仅描写了金钱是怎样扭曲亲情的,而且描写了金钱可以让爱情变味,让婚姻变质。沃特兰唆使拉斯蒂涅去向维多利娜·塔伊非献殷勤,说她哥哥一死,她就可能继承一笔丰厚的遗产。为了金钱,拉斯蒂涅不惜委屈自己的良心,放弃自己的所爱。毕竟他太需要金钱了。为了在社会上进行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行动,他已经把母亲和妹妹的钱都刮光了。因为在那个社会,一个大学生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做得到”。而没有金钱,你就是才高八斗,也寸步难行。因此,在那个社会,不论什么人,不论是沃盖公寓的老板娘,还是银行家纽沁根,都是金钱的奴隶。你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想法搞钱。 谁也逃不脱金钱的控制。 拉斯蒂涅在寒伧的公寓和豪华的公馆之间周旋,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对比,使他更深刻地体验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他面前,社会日益显露出狰狞的面目。他从德·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回来,正赶上高老头断气,他觉得这一段人生教育结束了。他把高老头送到拉雪兹公墓,站在那里观看巴黎城,觉得自己丢下了幻想,看清了社会的本质。巴尔扎克描写这样一些人物,虽然客观上对当时条件下的社会和人性作出了较为深刻的批判,但他其实也是想让这些人物尽可能展现出个性的光辉。高老头溺爱女儿,连她们损他害他也不计较,这种排他性的感情模糊了他的眼睛和理智,使他看不到别人的苦楚,也想不到应该得到女儿的孝心。单纯就父爱而言,高老头不但是一个好父亲,而且简直是一个“伟大的高尚的无私的”父亲。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里,这个不顾一切溺爱女儿的父亲大概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而逃犯沃特兰则是恶的典型,是“恶之花”。他“恶”得生动复杂,充满内涵,他一生的“恶”简直是一首诗。他公然声称:“我是诗人,我的诗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行动中,写在感情里。” 作品的道德准则是外在的,一目了然的,因此巴尔扎克才会在序言里为自己辩护,说他写的决不是一部不道德的作品。这个世界是奸是坏,巴力尔扎克并不置评,只是把它如实地描写出来,让人们自己去作结论:“这出悲剧既非虚构,亦非传奇,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完全真实,真实得让读者认不出其内心,其自身的元素。”巴尔扎克讲述的是一段表现人类社会不足和局限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作品确很“真实”。巴尔扎克在卷首提到的“眼泪”,确是一种真实感情的信号(高老头弥留的一段,描写得非常细腻,极为悲怆感人)。通过这种感情,他表达出一种无法超脱的、铭刻在文明心脏的宿命。巴尔扎克从古典悲剧那里借用了一些手法,诸如集中戏剧效果,突出性格,使故事发生地点统一,把时间和结构收紧,这样一来,就使得《高老头》这部长篇杰作具有了古典悲剧的力量。三个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无须交待,他们的性格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拉斯蒂涅是个野心勃勃的热衷于上流社会生活的青年,沃特兰是个魔鬼般的诗人,高老头则是个受难者。他们凭着自身发展的逻辑,凭着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尽职地完成了巴尔扎克发现和记述的,由社会圈定给自己的命运。 2003年8月于长沙
内容概要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的艺术风格。小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经商发家的高老头倾其心血抚养成人的两个女儿,婚后在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下榨取父亲财产、损害父亲尊严、折磨父亲情感,直至其一无所有、身心交瘁而死。与此主线交织的是外省青年拉斯蒂涅闯入巴黎上流社会,认清其间种种诱惑与险恶的经历。巴尔扎克鸿篇巨制《人间喜剧》中的主要人物在这部小说中纷纷亮相,从而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
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6 de Balzac,1799-1
850),法国19世纪文学巨匠,创作有近百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ComedieHumaine)是对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描绘与深刻解剖,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出生于孔弗郎家的沃盖太太,已是一位老妇人,四十年来守在巴黎,经营一家廉价公寓。公寓坐落在拉丁区和圣玛索郊区之间的圣日内维埃芙新街上,名为沃盖膳宿馆。前来投宿的客人,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收留,却从未因风化问题受人诽谤,坏过名声。不过,三十年来,倒也不曾有一个年轻人在这里住宿,因为除非是家里给的生活费少得可怜,一个青年男子才会住到这里。然而,1819年,这幕惨剧开场的时候,公寓里却住着一位可怜的少女。近来的文学时兴表现痛苦,惨剧这个词用得太滥,太过,以致让人无法相信,然而此处却是非用不可,倒不是如这个词的本义所示,这是个悲惨的故事,不过读完全书,公寓里外的人或许会掉几滴眼泪。至于出了巴黎,还有没有人能看懂全书,这倒大可置疑。书中充满现场观察、地方色彩,其独特的韵味,只有在蒙玛特高地和红冈生活的人才能欣赏。这个著名的盆地,房屋破败,石灰一块块往下掉,沟渠纵横,流的全是黑乎乎的臭水。居民饱经磨难,偶尔遇到好事,常常也是空喜一场。大家都是动荡不安,不知要多么重大的事情,才能引起一时半刻的轰动。不过这里那里,也有一些痛苦,因为罪恶与德行交混而变得伟大庄严,使得自私与利益见到它们,也要停下脚步,表示同情。可是它们的感受,就像匆匆吞下的美果,齿颊留香,却不长久。文明的战车恰似载运札格内特偶像的神车,碰到一颗稍硬一点的心,略一停留,就把它粉碎,又浩浩荡荡地往前行驶。你们读者也会如此,白嫩嫩的手捧着本书,躺在软乎乎的安乐椅上,寻思:“这本东西也许可以让我消遣消遣。”待到读完高利尤老头不幸的秘事,你们照样胃口大开,山吃海喝,却怪作者写得不好,过分夸张,太富诗意,使你们毫无所动。可是,你们应该知道,这惨剧既非虚构,亦非小说。一切都是真的,真实到每人或许从自己身上,自己心里认出剧中的材料。 公寓的房子属于沃盖太太的产业,坐落在圣日内维埃芙新街下段,地势向弓弩街降下的地方。坡陡路险,马匹很少上下,因此慈悲谷军医院和先贤祠之间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十分清静。
媒体关注与评论
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其他一切小说家。 ——马克思 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左拉都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恩格斯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维克多·雨果 在巴尔扎克1833年和1834年出版的作品中,有两部特别值得注意——精雕细刻的第一流故事《欧也妮·葛朗台》和雄浑有力、命运攸关的《高老头》。前一部可以与莫里哀的《吝啬鬼》争辉,后一部则不比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逊色。 ——勃兰兑斯 巴尔扎克的所有其他作品,或者其他作家的任何作品,没有一部比《高老头》这部研究拉斯蒂涅性格发展的小说更深刻的了。 ——勃兰兑斯 巴尔扎克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是他首先把近代小说引向真实,引向描绘真正的不幸……当大家都只在想象上下功夫的时候,他却在思想上用心。小说要在文学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就应该成为风俗史,叫那些记录了史实就自以为了不起的历史家放心……其不朽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就是这样的风俗史式的作品。 ——达万 巴尔扎克运用典型化的原则,把情感与生命注入他所描写的世界……就这样在葛朗台老头身上描绘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达万 巴尔扎克是多么洞悉女人啊!他探测到了这些经常得不到理解的心灵的一切神圣秘密。 ——达万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里再现了以前创造的某些人物。读者认真阅读之后,才了解到他的—个宏伟志向,就是给—个虚构的世界以生命与活力,使其中的人物永远活下去。 ——达万 巴尔扎克已经登上了与莎士比亚齐平的高峰。他的人物都活在人间,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高老头、拉斯蒂涅、葛朗台、菲利普,以及其他成百个角色都是我们见过的活人。 ——泰纳 巴尔扎克不但观察、了解人生,还思考人生,然后再动笔描写人生。独身、结婚、行政、理财、淫欲、野心,人生的一切就是他作品的基础。他对人生作了哲学研究。就以高老头为例,还有什么比这个人物更具特殊性,又更有普遍性呢? ——泰纳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和《邦斯舅舅》等,都是从我们社会的肺腑里喷涌出来的作品,是巴尔扎克不朽的光荣。 ——左拉
编辑推荐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的艺术风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