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王剑冰 编 页数:3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11中国年度散文》(作者王剑冰)是由中国散文界选家选编的。
《2011中国年度散文》收录了《骏马背上的赤子》、《油菜花》、《小圈子与大众——关于艺术的未来》、《流年》、《夜雨扬州千年梦》、《从卍的奥秘说起》、《看批判电影去》、《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朱元璋新说》、《背心——一封藏文信背后的故事》、《故乡漫忆》等文章。
书籍目录
解读黄河
山中少年今何在——关于贫富和欲望
准将的肩章——记戴高乐将军
铁生轶事
凉州曲
神秘的武隆
春秋的老实人和天真汉
十年琐记
还乡
乌托邦臆想的隐蔽动因——读潘鸣啸《失落的一代》
野狐盘卧在寂寞的枕边
骏马背上的赤子
油菜花
小圈子与大众——关于艺术的未来
流年
读苏东坡《潇湘竹石图》记
夜雨扬州千年梦
从卍的奥秘说起
看批判电影去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朱元璋新说
乡村教育:人和事
背心——一封藏文信背后的故事
故乡漫忆
忆萧乾先生
放鹤徐州
滕王阁
送别周海婴先生
我的美国学生
天高地厚筑我庐——恩师朱德发教授侧记
阿勒泰,天下无处寻觅
从门神敬德说起
我的大年我的洞房
三峡
月亮上的环形山
隐匿的激情
游记二篇:
在“物”的尽头
散文五题
深夜
为了永远不告别
父与子的战争
黄宗江二题
树倒了
郑振铎故里感怀
用镜头说话
冬荷
黄金版图
高明人物记
怀念我的父亲曹禺
离散记
寻找貂蝉
玉华山:玄奘的圆寂之地
“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们——我的读书笔记
放飞孙中山
一只孤独的大鸟(外一章)
谁的故乡不沉沦?
戈壁绝尘
秦淮河
章节摘录
他们点头表示认可。但也不知道是否真正接受了这个观点。 后来交上来6篇作文,有两篇是写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帮助的,有一篇是写自己帮助了别人的,有一篇是写互相帮助的,还有两篇是议论文(其中就有刚才提到的那个女生),阐述遇到困难时自己会怎么做的。 总的来说,他们是肯定有困难应该互相帮助这个观点的。 但我知道,在美国人的观念里,还是认为凡事都应该靠自己。他们的车库里摆着上百件工具,修灯修路修家具修洗衣机修玩具剪草洒农药洗衣服熨衣服等等,一切都自己动手,甚至女人染发烫头也都尽量自己做。我来这里这么长时间了,极少看到洗衣店和美发厅之类的服务场所,也没有美容院,更不会有什么洗脚浴足的服务。他们这么要求自己,也这么要求别人。 比如我每次到教室,学生从来不会上前接过你的东西,或者帮你拿凳子什么的。不仅仅是我,汉语大赛那天,我看到组织者之一的李老师,拿着一些很重的器材到现场去,几个学生看见后都跟他打招呼,李老师好,李老师你来了。但没有一个学生上前接过李老师手上沉甸甸的器材。这让我很不习惯。比赛中间,汉语中心主任吴伟克教授抱着十几瓶水进来,一一发给评委,也没有一个学生过来帮吴老师发。须知这两位老师,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师。 平时上课,他们进教室找一个座位坐下就不管了,有时我进去,我的位置上没有凳子,我得自己去搬,他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下课也是,拿上自己东西就走,绝不会帮你擦黑板什么的。 当然他们走时会说一句,谢谢老师,或者老师再见。 也许在中国老师看来,这些学生不懂事,甚至会认为没有教养。但在美国人眼里这很正常,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做。还有,除非别人开口请你帮忙,如果别人没开口请你你就去帮的话,反而不尊重别人,轻视了别人的能力。在他们看来,李老师和吴老师自己能拿动那些东西,我也完全能搬动凳子,完全能擦干净黑板,不需要他们帮忙。帮忙了,是对我能力的不信任。不存在不尊重老师的问题。(不过忽然想到,在国际事务中的美国人,似乎又不是这样的,很喜欢“帮助别人”,也许那是另一种美国人。)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最想做的是写出一个好剧本。在他的内心,他始终是一个剧作家,他的头脑就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不停地转,我爸爸这一生从来感受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的心境。晚年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写不出东西而痛苦。这种痛苦不像“文革”时期的恐惧那样咄咄逼人,人人不可幸免。这种痛苦是只属于他自己的。我曾经反复琢磨这份痛苦的含义,我猜想痛苦大约像是一把钥匙,唯有这把钥匙能打开他的心灵之门。他知道这一点,他感到放心,甚至感到某种慰藉。然而他并不去打开那扇门,他只是经常地抚摸着这把钥匙,感受钥匙在手中的那份沉甸甸冷冰冰的分量。直到他生病住院,身体越来越衰弱,他才点点放弃了他的痛苦,放弃了由痛苦所替代的那种强烈的写作愿望。他不再说“我要写东西”了。 ——万方《怀念我的父亲曹禺》 文学之于铁生,似乎算不上“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说过: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然而,他用笔趟出的这条心灵之路,难道仅仅有着个人救赎的意义吗? 或许他就是这样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去思考,去写作,去完成自己的生的,而他的涅槃之路,却烛照了我们,使我们自惭形秽。 至少我,愿意学他,哪怕只学到皮毛。 ——陈建功《铁生轶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