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新周刊》杂志社 页数:31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政治家是男一号,知识分子是男二号.企业家是男三号。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尴尬”的中国企业家成长史。(《青涩的“男三号”》) 当“雷”民们在“雷”事件中陷入狂热,当“天雷教”成为日常叙事的主导形态,这些话语狂欢背后,恰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溃败,和面对社会矛盾的幻想式的和解。(《2008,我被你雷到》) 山寨一词只用了几年时间,就从手机的风靡到流行语的全面风行。在当下,山寨可以泛指一切什么都有但又似乎什么都不好的社会、文化现象——制作粗劣但功能强大,着意模仿但难得精髓.创意无限但细节欠奉。占有欲旺盛但求知欲衰退。(《山寨中国》) 汶川、映秀、北川成为灾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灾难时刻,中国的信息传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公开和人性。5月19日至21日这3天,默哀中的中国恰是最团结的中国。(《灾难时刻的信息传播》) 越忙越穷,越穷越忙。对穷忙族来说,职业是他们的负资产;对职场来说,穷忙族也是负资产。(《穷忙族》) 本书汇聚《新周刊》2008年富有冲击力的都市生活话题,以极具生活质感的文字和图片,集中展示本年度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生活趋势。
书籍目录
Money今年讲普通话Money今年讲普通话 左小蕾:紧缩经济有多紧? 到底有没有货币战争? 郎成平预警 中国人的财年青涩的“男三号” 尴尬的“男三号” 委屈的“男三号” 企业家为什么不快乐? 靠不住的“男三号”? 陈东升:制度缺陷造就“男三号”原罪 吴晓波:我与他们格格不入又心心相印2008,我被你雷到 网络公民:第N个人大代表 网络公民:不列席的人大代表 期待网络成为民主基本表达方式2008,我被你雷到 2008,我被你雷到 酷一贱一雷 扮“上流社会” 中国无“上流” 通往扮上流社会的级阶梯痛打“创新狗"痛打“创新狗” 反对以创新和发展的名义搞破坏 6种保守观 有一种品德叫坚持很南北,却不是东西 可劲造! 老就是新酷山寨中国 山寨社会变迁史 中国山寨电视台活着 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 灾难时刻的信息传播 善的信息是一种能量 活着 人生处处是拐点 你比你想象中更坚强,我们比我们想象中更脆弱 穷忙族 穷忙族的中国化生存 穷是技术性的,忙是社会性的,穷忙是世界性的 穷忙没有获益高调隐居 高调隐居的中国悖论 五姐妹的隐居生活 城市出逃的二十二条军规 世人者都说隐居好,唯有名利忘不了听说爱情还会回来 中国情爱报告 爱情的个谎言 听说爱情还会回来说不清 窦文涛:一个话痨的十年 《锵锵三人行》是谈话节目的实验室 《锵锵三人行》十年发展史 亿元:一张嘴的生产力没有电视只有剧 中国电视红皮书 中国电视三人谈大时代边上的写生 阳江的黑帮记忆与物价真相 一个父亲的救赎 一个白玉巨头的发家史 蒋方舟:我对教育没有期待,只有求饶
章节摘录
Money今年讲普通话 欢迎来到2008! 2008年,奥运则是中国的主题,中国是世界的主题。 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依然机遇大于挑战,依然是世界上最被看好的投资区域。 2008年,Money讲普通话将更多地和个人财富结合在一起。 通胀时代的中国既遍地黄金,又风险从生。紧缩为今年的政策定调,但这并不能阻止世界对中国的奥运预期: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之下,2008是投机热钱千载难逢的中国机缘。 高昂的CPI让中国人的恐慌性投资变本加厉,资产泡沫会不会带来又一次金融风暴?潜在的风险来自国家的金融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与个人的财富风险。 2007年是中国人的财富意识觉醒元年,2008年则很可能是中国人的风险意识觉醒元年。 “Money是讲普通话的”,这句流传于华尔街投资银行界的金句将会成为2008年世界的财富主题。当然,它的下一句是,“和中国做生意要学Guanxi”。 QFII又在唱空了,和前几次一样,他们选择了唱空而不做空,差不多同时,他们的投资额度也从100亿美元增加到了300亿美元。 300亿只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九牛一毛:中国连续5年列科尔尼咨询公司“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榜”首位,2006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高达865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还在大幅增长;据说,有不少于58亿美元的外资VC盘旋在中国上空等待空投。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数字。暗地里,掌控1.2万亿美元的国际对冲基金已经在悄悄潜入中国资本市场。有人估计,在中国股市,通过贸易与地下钱庄进入的热钱已高达800亿美元,至于图谋中国房地产的热钱,就更难以统计,有人称3000亿美元热钱追击广州楼市,令广州楼市半年急升50%,一年近乎翻倍。即使在刚刚经历政府严厉调控打击之后,美国著名投行高盛仍将新募集的21亿美元房地产基金主要投向亚洲——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为其重点,另一家国际投行地产基金负责人则估计,中国在高盛的新基金中“至少会占到一半以上”,投机之意不言而喻。 中国为什么这么香? 一位外国经济学家在接受了中国人的热情款待之后,感慨地说:“世界许多国家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都心情复杂,既爱又怕。只有中国,不仅对他们敞开怀抱,而且表现得欢欣鼓舞。” 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发展,离不开引进外资的贡献,一些地方长官对外资的崇拜,只能用迷信来形容。但外资不是雷锋,也不是魔鬼,既不能神圣化,也不能妖魔化。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尤其在这个世界纷纷看多中国之时,投资性资本与投机性资本,你常常分不清。 又到了国际投行发布来年投资策略的时候了。尽管大摩、美林、高盛等投行的分析师们纷纷表示,中国资产泡沫不可小视,中国政府也会进一步采取调控措施,但谁也不会将中国市场排除在投资名单之外,毕竟,相较于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才是产生暴利的温床。 在全世界都看好中国之时,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估计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比原来设想的低40%。这一估计数据基础是购买力平价(PPP)——而非市场汇率——被视为衡量相对生活成本的更好尺度,因为它的衡量基础是各个家庭用本国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但中国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美国的9.8%。 我们是不是过于高估中国的实力了?雄厚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最重要资本:但现在劳动力已经不便宜了,珠三角已经闹了数年的“民工荒”,2007年福建广东更有数千家鞋企倒闭,采购巨头的目光移向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与泰国。 工业化、对外开放、高投资率以及更高的储蓄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引擎:但高额的贸易顺差只会带来流动性的更加泛滥,而且在汇率升值上更加授人以柄。至于占2006年GDP45%的投资总额,堪称有史以来任何实体经济中最高的投资比率,中国的经济正热得发烫。54%的GDP存在银行里,为什么用于消费呢?因为薄弱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下,中国人普遍没有安全感。 严格审视之下,中国的企业营商状况已不容乐观:从紧的货币政策之下,利率越调越高,获得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利息支出越来越高昂,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与市场缩小的双重压力;至于外资,单靠人民币升值,就有8%—10%的无风险收益,房市股市收益动辄翻番,如此高额利润诱惑之下,谁还有兴趣做实业?目的再纯洁的投资性资本,想不投机都难。 网上流传的段子,某外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欣喜地发现了深圳房价的洼地:香港。“我们在美国做生意的,怎么买得起中国的房子”。一个住在美国最好的地方、有着最好的房子的美籍华人无奈地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所有人都看不懂,但所有人都固执地相信:奥运之前,房价不会掉。天塌了,有政府顶着。 大家一起赌奥运 2008年,中国是世界的主题,奥运则是中国的主题。 赶快来中国吧,这里遍地黄金,人民币资产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我打算一辈子持有中国股票,美国人罗杰斯最近3年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告诉他的老乡们,吃不到鱼身,也能吃到鱼尾。这个爱好走穴的投资大师(搞不好是忽悠大师)为了讨好中国人,让自己的女儿学中文,为中国人献唱。 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三次黄金时代来临了:要挣大钱,到中国去,当162年前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外资企业——柯拜船坞时,他冒着生命风险;当29年前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外资企业——东莞手袋厂偷偷成立时,他们顶着政策风险;但这一次,外资可能面临着有史以来最轻松的无风险套利环境:人民币升值将毫无悬念,甚至有可能加快;美元已经进入减息轨道,中国央行骑虎难下:加息呢,中美利差持续缩小,只需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就可轻松享受升值收益,不加息呢,CPI已创11年新高,长期负利率只会让14万亿居民储蓄恐慌性流入股市或楼市,吹大本已存在的资产泡沫,经验丰富的外资更可在盛宴散局之前抽身走人,轻松掠走中国30年积累下的国民财富。 想象一下中国政府在这场货币战中的窘境吧:人民币对外升值,被逼的,对内则持续贬值,还好没中国CPI不计算房地产增幅,否则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外来热钱堵都堵不住,境内富余资金尚需疏导,港股直通车先是大张旗鼓地推出,后又不了了之,看上去更像个笑话。内需迟迟不能启动,出口已经岌岌可危;老百姓越来越住不起房,打压房地产吧,中国经济不伤筋动骨,也要大病一场,GDP一下降,失业人数上升,将会带来政府最不愿意见到的社会不稳定。打压股市吧,毕竟老百姓的血汗钱还在里面,国有股也还未减持完毕,国家利益还未最大化,不打压呢,只能眼看着国外投机性资本坐享其成,关键的是,谁也不愿意让股市大起大落。毕竟奥运就要开了,全世界的人都看着中国呢。 中国的小民们与投机性资本已经在与中国政府的博弈中了解了这个底线:毕竟,这是个好面子的政府。 这种零和博弈的最终指向是,所有人都心满意足获利丰厚地离开了,但谁是最终接盘的人?如果所有的人都想在最后一刻逃亡,其结果很可能是,谁也逃不掉。 Money不止只会讲普通话,历史上,它曾经讲过日语、韩语、泰语甚至广东话。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斯蒂格利茨在目睹了历次新兴市场泡沫膨胀直至破灭之后说,美国总是先让这个国家私有化和市场化,推动大量热钱大幅拉高其房市股市汇市,用通货膨胀激化国内矛盾,制造危机和动荡,迫使资本四散而逃,让这个国家资产价格跌到一文不值,然后再廉价买进其核心资产,在经济上完全控制这个国家。 丢面子与丢主权,中国会如何做? 左小蕾:紧缩经济有多紧? 2007年12月12日,欧美五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联手向金融市场注资640亿美元,以缓解这些国家的信贷吃紧。没有人知道,这几百亿美元里,将会有多少流通到中国,扬起新一轮的股市泡沫,和你一起哄抬房价,甚至把一斤猪肉的人民币标价变得越来越高。 2008年将成为中国紧缩经济元年。这一轮的货币紧缩从2004年10月29日开始。那一天,中国人民银行调高一年期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在这以后的三年时里,人民银行多次提高利率和存款储备金,但直到2007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才祭出“从紧”二字,在货币的层面上实现一次政策质变。 在此之前的货币政策,官方表述为“稳健”,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恢复经济活力,拉动内需而制定的。过去一轮的稳健政策效果显著,到现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上升周期的轨道。房价、股市和CPI都一去不回头。 在大洋彼岸,五大央行联手出击的第二天,欧元区3个月银行间拆借利率一度达到4.95%的7年来最高水平,五大央行的联手并没有在短期内让银行家们恢复信心。有人评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人们对调控的适应已经让这些货币政策适得其反了。 但这些货币带来的流动性是实实在在的,它们对本已流动性过剩的中国害多益少。往严重里说,刚刚出台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将面临适得其反的危险。 “流动性过剩可能还要让我们面对压力更大的局面,因为美国次级贷款的问题,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轮的流动性问题已经造成了我们很多矛盾,现在新的流动性可能带来更大的压力。现在货币从紧,是很自然的。” 国际环境几近恶劣,在外忧面前,我们的内患——通货膨胀、房价高企、外汇过剩仍然不乐观,临危受命的紧缩货币政策能完成其使命吗? 紧通胀:拐点是抓不住的 就在五大央行宣布联手的前一天,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11月CPI指数,同比上涨6.9%的11年来新高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对于发改委“物价上涨可能持续”的判断表示无法理解。难道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通胀没用吗? 在左小蕾看来,很多人的不理解来源于他们对经济数据的无知。 “所有的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有一个过程,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的积累后,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问题出现后也会有一段时间的延续。特别是宏观变量,一般不会发生突变现象。90年代的通胀持续三年的时间,超过10%,上个月高了下个月低下来,那是不可能的。2008年一月份CPI肯定还会是在6%左右。”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财产性收入”的概念,除了房子、股市,我们银行里储蓄存款利息也是财产性收入的来源。“不要光看CPI的涨,同期的收入也在涨。从平均意义来说, 生活水平没有下降,这样心态才会比较平和。” 在我们一直吃着负利率的亏时,我们的心一直是平和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实际上是用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补贴企业和金融机构。到目前为止,利率仍然实际为负。现在,应该“还富于民”了。 左小蕾是流动性研究的专家,她的观点是,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流通领域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不是肉变贵了,而是因为买肉的钱多了。 那我们还要扛多久?拐点将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经济周期是有一定区间的,上来有一段时间,下去也需要有一段时间。胡说八道是可以的,但拐点是抓不住的,谁也没办法预测拐点将于何时出现。政策的方向是对的,但不可能立即见到效果。” 是呀,即使政策在短期内有效,还有五大央行的人拿着美元、欧元在国门口等着呢。 紧房市:击鼓传花最后一轮 2007年11月份以来,涨势得最凶猛的两大资产市场冷静下来了。房地产市场持续有价无市,股市也连挫一千多点。是一年以来紧缩的宏观调控终于发挥了作用吗?如果是这样,加大紧缩力度的2008年,将会出现房价击鼓传花的最后一轮吗? “不能说没有效应,但这不是主要的。”左小蕾并不认为房地产市场属于宏观调整的范畴。宏观调控是调控总量,至于具体的产业和企业如何应变,那是“微观主体”的事。 对于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问题,左小蕾认为并不是政策方向不对,而是政策没有执行下去。“如果这一轮的房地产政策明年都能落实,比方说经济适用房由政府来控制,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利率增加,那么明年的房价肯定要下来的。” 因为有需求,所以房价还会涨,这是最普遍的说法。但左小蕾并不赞同:“永远都有需求,但有人是居住的需求,有人是投资挣钱的需求,投资需求是永远都满足不了的,你不能用增加供给去满足他。而且他是不在乎房价上涨的,房价天天涨才好。” 左小蕾认为,把区分两个市场的政策落实到位,就能达到控制涨价的情势。 “保证好经济适用房的需求,低收入人群就不会参与到投资需求来,我反正是买不起的。这时,房价再怎么涨都影响不到这群人,因为居住性的市场政府控制了。” 紧企业:我不是在给他们开药方 加息,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金成本的增加,从而使利润下降,稳健政策以来企业持续的高利润时代即将结束。 “宏观政策肯定不仅仅对银行、对出口企业有影响,而是对所有的企业,还有地方政府。他们应该主动地调整,这样经济体系才会灵活、有弹性。货币政策能不能起作用,关键是看企业是否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情况,减少自己的投资。” 调整利率是最需要企业来配合的一种货币政策。这个操作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效果比较明显,“中国因为很多结构性的问题,货币政策要去适应企业,而不是要求企业。有些时候企业不太懂(货币政策)什么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更喜欢用另外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调整存款储备金。既然企业不管利息如何都要向银行贷款,那就直接限制银行的贷款额度。 对企业的“不成熟”,左小蕾很是无奈:“我不是在给他们开药方。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他们应该去反应,这样也培养企业自我调整的能力。” 紧热钱:不能靠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元贬值的问题 中国流动性过剩始于2004年,当年外汇储备增长2100亿美元,是较之前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在这2100亿美元中,350亿美元来自贸易顺差,其余1750亿美元都是资本流入,包括500多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200多亿美元的外债增加和海外证券投资。剩下约1020亿美元既不是贸易盈余也不是直接投资的资本输入,用左小蕾的话,“一般定义为寻找投资机会的国际资本。”老百姓把这些资本称为“热钱”。 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过热、防通胀”之前,十七大之后不久,左小蕾也提出了两防。一个是十七大后的新一轮投资增长高峰。“通常在地方政府换届后,新一届政府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冲动。如果现在不把投资秩序正常化,不改变制度性问题包括业绩评价标准,我们将面对下一轮更大的投资增长。”其次是国际上“宏观政策型”的对冲基金,他们“专门钻各国宏观政策的空子,比如利率、汇率,进行套利。索罗斯1992年赚了每个英国人12英镑”。 紧缩的货币政策面临的最大危险很可能就是这个:如果新增流动性不断增加,不论存款准备金率如何提升,也不论利率是否再调整,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胀只会持续加剧而不是缓解。 一个很常见的理论是:提高汇率,让人民币升值,兑换成本高了,就能遏制海外热钱的进入。 对货币流动性研究多年的左小蕾态度鲜明:“现在这个环境,不符合升值了以后可以遏制热钱进来的理论的结论。你怎么能靠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元贬值的问题呢?我们升了两年多的时间,也没有解决问题。弄不好,本来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让更多的钱流进来,既解决不了顺差,也遏制不了热钱进来。” 2007年美国次级贷危机以后,欧美政府为了恢复经济信心,不得不利用降息等手段进行货币扩张。“情况不是我们能控制的,那些发出来的钱,是要全世界范围内找投资机会的。它不是刻意的转嫁,但客观上我们也承受不了。” 2007年,中央曾通过多种途径缓解热钱的压力,包括开通多个资金出口——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成立,QDII的大开闸,还有含苞不放的港股直通车。但这些方法都不奏效。 左小蕾的方式很有趣:“我说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管着不让他们进来,然后还不让他们出去。别的办法,在现在的情况下都不太合适。不是说不开放,实在是管不住。中国市场目前的情况下,渐进吧。” 左小蕾说,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通胀的形成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两年滞后的关系。中国的流动性过剩2004年开始的,“两年前发行的货币多了,两年以后才会体现出来通胀。通胀起来了以后,肯定需要两年以后才会下去的。”当然,这是在抽空外国钱的实验室里做的判断。
编辑推荐
漓江版年选,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源自十二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 《新周刊》,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新周刊》,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 《新周刊》,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眼中的“话题发源地”。 《新周刊》,商家及投资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库”。 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