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赵利平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与赵利平先生交往已许多年了。别看赵利平年纪轻轻,他可是在艺术圈中有点资历的人物,他不仅与当今众多艺术家交朋友,探讨艺术见解,在关山月老先生生前,他就曾陪同关老到过云南、泰山、北京等地采风与写生。十多年前,他与当时在世的黎雄才、廖冰兄、黄笃维等老先生也是非常熟稔的。这种与艺术界长期深入的交往与碰撞,形成了赵利平对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在圈子中,他不是混个脸熟而已,而是在经常接触中不断分析与思考,从而知画理,懂画意,并把他对艺术的感悟与见解演绎成许多有见地的画评与风趣的记事。在各大报刊与电视台,我们常常可见到其雅趣的文笔与生动的采访。《羊城晚报》、《广州日报》还前后为其开设专栏。虽然他非业内人士,但其文章以不同的视角而更具生气、更多角度,写得通俗流畅、风趣自然而且颇具深度,我觉得甚至不逊色于许多专业的艺评人,因而他也受到了众多媒体的欢迎与经常约稿。著名鉴赏家苏庚春先生生前初次见到当年才二十多岁的赵利平时,竟大跌眼镜,因为之前他曾看过赵利平的文章,一直以为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呢。 赵利平真正的身份是一大型企业集团的办公室主任,整日忙碌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应酬中,本应是无暇顾及其他的,但出于自身的热爱与自幼养成舞文弄墨的习性,倒是有着一股勇于探索的冲劲,他利用节假日和夜深人静的时间,经年累月地沉浸于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攻读美术史。
内容概要
《集藏斋话——艺术收藏与鉴赏》,内容有状人记事,有收藏知识,有市场评述,有艺术鉴赏……着笔恣意,不拘一格,倒是十分丰富多彩,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界与艺术市场这段时期的一些现象。
作者简介
赵利平,广东潮汕人。自幼喜好舞文弄墨,喜爱收藏。平时不断奔波于艺术品市场、古玩里巷和艺术家雅居之间,经常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喊晚报》、《广州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有关饮食、艺术收藏和鉴赏等文论,并先后在《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开设专栏。
书籍目录
序(许钦松)\\\壹第一辑 人语物语 关山阵阵苍——随国画大师关山月到云南采风\\\贰 诗人风范的水彩画大师王肇民\\\陆 索画\\\拾壹 书画展\\\拾叁 对艺术的断想\\\拾伍 大情大性的艺术家\\\拾柒 这名师那名家\\\贰拾 串门聊天\\\贰拾贰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受冯炳文的油画艺术创作\\\贰拾肆 花繁叶茂写春秋——记著名花鸟画家陈永康先生\\\贰拾柒 为伊消得人憔悴率——读林泳贤工笔艺术创作\\\叁拾壹 许鸿飞“肥”雕塑的另一种可能性\\\叁拾肆 如梦似醒的诗意山水\\\叁拾陆 蕴秀雅于健朗之中\\\叁拾捌 心中有数\\\肆拾 借道“传统”与“自然”\\\肆拾贰 透叠画法,透视人生——廖伟彪画作观感\\\肆拾伍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肆拾柒 东方的婉约遇上西方的唯美——读谢楚余油画《春音》\\\肆拾玖 潇洒而不松懈精练而不熟腻\\\伍拾贰 “南”体“北”用,讴歌黄河\\\伍拾肆 古意新风艺花怒放\\\伍拾柒 集众美而有象写意境而无穷\\\陆拾 人生萍踪漂泊笔下人物风流\\\陆拾叁 用艺术凝固感人瞬间\\\陆拾伍 超越传统的大山水审美视角\\\陆拾捌 复合的人生轨迹昂扬的骆驼精神\\\柒拾 林墉,带给人间一点美\\\柒拾叁 家住壶口\\\柒拾陆 冲和宁静澄明亮丽——读何坚宁的“女人体”\\\柒拾捌 看似潇洒凝聚功力——恽圻苍和《打工诗人郑小琼》\\\捌拾 苏华,以书入画写性情\\\捌拾叁 恬静典雅以和为贵——读林蓝之《梅花》心捌拾柒 雾里看花·向目葵\\\捌拾玖 群芳百韵张扬生命——陈永锵的百花画谱及其艺术特性\\\玖拾壹 石磨坊与万荷堂\\\玖拾伍第二辑 藏市话题 艺术品收藏不要因噎废食\\\壹佰 玩艺术收藏的几种境界\\\壹佰零贰 书画家对仿冒行为的态度\\\壹佰零肆 劝君不妨收藏油画\\\壹佰零陆 不少广州画廊仍是传统画店\\\壹佰零玖 艺术家故世,其作品更有价值是误解\\\壹佰壹拾壹 开办一家“租赁艺术馆”如伺、\\壹佰壹拾叁 广州今冬艺术品拍卖不景气\\\壹佰壹拾伍 书画收藏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壹佰壹拾柒 真假鉴别只是相对而言\\\壹佰壹拾玖 艺术与市场一个不能少\\\壹佰贰拾贰 收藏玉器趁早着手\\\壹佰贰拾肆 收藏潮汕木雕情趣收益两相宜\\\壹佰贰拾陆 另辟蹊径有坦途\\\壹佰贰拾玖 书画收藏,请多关注老艺术家\\\壹佰叁拾壹 雕塑市场尚未火爆,升值空间广阔\\\壹佰叁拾叁 自由画家不可忽视\\\壹佰叁拾伍 收藏的收获不仅是经济上的\\\壹佰叁拾柒 理性看待普洱茶收藏热\\\壹佰叁拾玖 收藏的最高境界在于发现\\\壹佰肆拾壹 书画艺术品的收藏保护\\\壹佰肆拾肆 既要懂市场,还要懂艺术\\\壹佰肆拾陆 收藏艺术品需“行万里路”\\\壹佰肆拾捌 画价谁说了算\\\壹佰伍拾 风格只是表层,格调才是内涵\\\壹佰伍拾贰……附录
章节摘录
翻开报纸杂志,每每看到书画艺术方面的评论,几乎都是美誉之辞,不是说这位画家具有很高的成就,就是说那位书法家攀上了艺术的峰巅;不是说那位艺术家具有国际水平,就是说这位书画家是大师级人物。即使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评论,也往往是赞其妙,赞其绝,赞其价值不菲。如潮的好评着实令我们为书画艺术的非凡成就而感到欢欣鼓舞,但当我们觉得漫天遍地的艺术家都是顶尖人物的时候,却迷惑了:如果人人都是名家的话,那还有名家吗?如果人人都是大师的话,那还有大师吗? 据我所知,艺术的路并不好走,茫茫艺海之中,虽然许多人艰辛耕耘,日积月累,但因为天赋与阅历、方法与际遇的关系,最终有大成就者却寥若晨星。艺术的金字塔顶上,从来就容不下多少人。所以,黄宾虹在86岁时方言自己的画“成就可期”,齐白石亦认为要觅到自己的艺术面貌没有三五十年不行。一代宗师都不敢轻言成就,何况当今艺坛众生。 艺术是要经得起学术与历史的考验的,虽然众多书画评论常捧出一些“名家”与“新星”来,但在轰动一时之后,“名家”与“新星”也就流星般销声匿迹了。可见历史对荣誉的施舍是十分吝啬的,它只给少数人以“名家”的称号,至于“大师”的桂冠,从来就不轻易许人。当众多评论者在鼓吹“名家”和“大师”的时候,也许应该沉思一下了,因为历史与学术在考验艺术的同时,也考验着评论者的评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