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小鲁 页数:422
内容概要
《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作者不断结合实际,围绕当前教育发展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实践经验中提炼思想观点,围绕各种教育问题作出了独到、深刻的分析。全书共分教育本质和教育实践两部分。《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内容丰富,论述透彻,观点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李小鲁,哲学博士,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广东省连南县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在《中国德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研究》、《现代哲学》、《学术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和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精神文明发生论纲》、《民主监督论纲》、《论政协》、《职业教育提速:矛盾、条件、路向》、《职业教育提速:比较、突破、举措》、《论社会和谐理想的教育构建:现实问题与路向》、《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教育本质新探》等一百余篇学术论文;主编和参与主编《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库》、《班主任能力建设丛书》、《中学思想品德课》等多套、本理论著作和教材;参与编著《精神文明学》、《中国民主党派通论》等著作多本;参与“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研究,参与多个省级科研课题研充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或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摘编和引用。
书籍目录
绪论Preface导论 探究教育本质,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上编 教育本质: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第一章 教育本质研究的审视第一节 多重话语建构下的教育本质第二节 教育对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遗忘第三节 哲学观的变迁与教育观念的变革第二章 教育本质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基础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生存论意蕴第二节 西方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第三节 中国儒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活化追求第四节 教育与人之可能性存在第三章 教育本质的回归: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第一节 教育哲学方法论变革及其意义第二节 人的生存方式解析第三节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第四章 教育目的价值论的重构第一节 教育目的价值论的三种形态第二节 重构教育目的价值论第三节 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模式及其评价第五章 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教育实践及建构第一节 完善教育公正与受教育权第二节 教育作为生存方式的实践建构第三节 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培育第六章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及美好生活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二节 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 让教育创造人的美好生活小结 教育作为生存方式的哲学意蕴下编 教育实践:营造人的生存方式首章 教育作为生存方式的全员性和全程性第一节 教育的和谐与协调第二节 受教育的权利与责任第三节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第四节 教育的社区性与终身性第五节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次章 教育作为生存方式的全方位性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广东为例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职业道德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征第四节 职业教育中的学校与企业第五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广东为例第六节 职业教育的改革第七节 职业教育的提升末章 教育作为生存方式的全面性第一节 德育的课程改革第二节 德育的技术支持第三节 德育的时代功能与价值第四节 德育的"教"与"化"第五节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六节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广东为例第七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的政府行政力与学术影响力第八节 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第九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素质——以广东省高等院校为例小结 教育作为生存方式的自觉追求文献综述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教育本质研究的审视 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如同问“什么是哲学”一样,具有难以精确回答的特性。然而,从过往到现在,仍然有许多教育研究者在作出种种尝试,努力为教育给出一种质的规定性。但是,种种对教育本质所作出的规定,有很多并不符合于人们的生活本身。特别是。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等等思维方式表现出试图用教育的功能来代替教育的本质的倾向,结果造成现实社会中教育与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分离。因此,有必要在对教育本质的历史和现实重新进行研究。 第一节 多重话语建构下的教育本质 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洛孙克兰兹以黑格尔哲学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教育学基本理论,写成《教育的体系》一、书,并由美国教育学家布莱克特将此书翻译成英文,书名译作《教育哲学》。此时, “教育哲学”这一名称开始正式出现。 从那时起直到现今,教育哲学在西方经历了种种学派的争论。在中国,经历了对苏联教育哲学研究方式的模仿、改革,到打开新的视界,与现当代西方教育哲学中诸种新流派接触、沟通,我们看到每一阶段的教育哲学都试图在用不同的哲学研究方式和方法或者结合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教育的本质进行种种的规定和研究,改革与变革着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内容体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