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行为主义教育思想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赵长林 著  页数:163  
Tag标签:无  

前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广大教师急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在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各派教育思想异彩纷呈,他们的教育智慧非常高超,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长期以来,这些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藏在深闺人未识”,未能被广大教师所掌握,未能发挥出所具有的对当代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借鉴、启迪及指导作用。  编写本丛书的目的,就是力图从当前教育改革实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实际需要及重大问题出发,面向广大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满足他们提高教育理论素养的实际要求。本丛书选取中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教育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发掘其各具特色的教育思想,阐释其现代意蕴,发现其当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丛书共七册,其中两册为中国教育思想解读,五册为外国教育思想解读。下面分别对各册的主要内容加以简要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个大略了解。

内容概要

  《解读行为主义教育思想》对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格斯里的接近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心理学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论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程序教学、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案例式分析。《解读行为主义教育思想》既可供师范类各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供中小学教师参阅。

作者简介

  赵长林,1969年2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现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十一五”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1项,其他项目3项。近年来,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行为主文概述一 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一)行为主义产生的学科背景(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二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一)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概念体系(二)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理论与教育三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一)托尔曼对行为的界定(二)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概念体系(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四)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特点四 格斯里邻近学习理论(一)格斯里邻近学习理论的概念体系(二)格斯里邻近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五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一)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理论的概念体系(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二章 程序教学一 程序教学的由来和基本原则(一)程序教学的发展(二)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三)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二 程序教学的基本模式(一)直线式程序(二)衍支式程序三 程序教学的现实意义(一)程序教学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二)以教师控制任务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第三章 教育目标分类学一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认知领域的分类(二)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评价示例二 哈罗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一)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二)动作技能的学习三 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一)情感领域的基本概念(二)情感领域的主要范畴四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一)智慧技能(二)言语信息(三)认知策略(四)动作技能(五)态度(六)我国学者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研究第四章 程序编制与教学设计一 程序编制的一般要求(一)程序编制需要考虑的问题(二)程序编制的原则(三)程序编写的步骤(四)编制程序的要素分类二 陈述与编制教学目标l(一)陈述教学目标(二)制订教学目标(三)预设性教学目标批评三 教学设计的模式与方法(一)肯普模式与方法(二)格拉奇和伊利模式及其方法(三)细化模式及其方法(四)过程模式及共方法(五)顾泠沅三维结构模式及共方法(六)教学设计案例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一 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论(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构成(三)课件的结构类型(四)CAI的基本模式(五)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二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与运用(一)编写CAI脚本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二)CAI脚本的编写过程(三)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三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质量评价(一)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质量评价体系(二)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质量评价体系(三)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行为主文概述  行为主义者倾向于把行为主义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在方法论上崇尚实验研究。目前,虽然行为主义的影响日渐式微,但其主要思想和观点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 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行为主义产生的学科背景  在行为主义出现以前,主流心理学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1he1m Wundt)所创建的科学心理学,他主张用内省的方法来分析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冯特认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最基本的心理元素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心理元素包括感觉、意象和情感。心理元素的组合机制是联想和统觉。冯特所提出的内省的心理学方法在实验和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实验对象所提供的“内省”的口述只不过是实验环境中的人为的制造物,不真实,不可靠,直接地用内省的方法获得真实的心理活动资料是一种空想。  20世纪,美国步入了高度机械化的工业社会时期,这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人的劳动效率。心理学学科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就不能只着眼于人心灵的内部世界,而必须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从而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服务。  此外,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为催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实证主义强调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可信的、科学的,证实依赖于观察到的事实和经验,实证主义强调还原论和逻辑分析,主张把含糊而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而明确的问题,用较简单的低级现象研究分析高级复杂的现象。  生物学和生理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1863年,俄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脑的反射》一书,指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一样,以反射的方式进行。1910年,俄国心理学家别赫切列夫在其出版的《客观心理学》一书中,主张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心理问题,强调用反射来解释人的行为。20世纪初,巴甫洛夫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提出了系统的条件反射理论。指出,由声、光、电等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条件反射为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它是动物共有的;由言语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是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这是人所独有的。他认为,一切人的主观活动都是由客体、外界所决定的,提出了有机体与环境相适应、心理与生理要统一的观点。  由社会、哲学、自然科学以及心理学本身的发展所形成的宏观背景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成熟和诞生。

编辑推荐

  《解读行为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介绍行为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人的教育思想以及受行为主义思想影响的教育思想,如华生的刺激联结学习思想、巴甫洛夫的语言符号学习教育思想、斯金纳的机器“程序教学”与教学现代化思想,以及当代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思想。着重解读和把握斯金纳的教育思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解读行为主义教育思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