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作者:杰夫·金尼 页数:203 字数:135000 译者:朱力安
Tag标签:无
前言
谈《小屁孩日记》之翻译朱力安按照钱钟书的观点,《小屁孩日记》是充不得幽默作品的。它不见得能让人笑,要是它真让人笑了,兴许让人笑完还会想哭。这或许是唤起了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忆起自己小时候的诸般光景,因此脸上才显现出若喜若悲的神情。而这本书,充其量只是一味药引子。“小屁孩日记”,英文为“Diary of A Wimpy Kid”,“Wimpy”形容人略显瘦弱,犹豫不决,译作“奀 皮”颇为恰切,却又嫌太生僻。后来考虑过音译作“温皮”,“文痞”,“瘟皮”都不如人意。诚如严复所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躇”。最后由出版社拍板定名,于是最不愿意被人称为“小屁孩”的男主角格雷还是成了小屁孩,而且估计是永世不得翻身了——如果这个系列还继续出下去的话。全书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娓娓道来,说尽中学乐事。回忆中学生活,或许中国孩子回味的更多是苦涩,尽管教育制度不同,孩子们的乐趣总是共通的。美国的中学就能民主选举学生会成员,参选者还能贴海报造势拉票,派发糖果贿赂选民,总之人人参与,不亦乐乎;而我直到中学毕业的时候,所谓学生会干部,还都是由成绩排前五名的同学兼任,而且通常不会是第一名——怕他累着。这是制度的不同所致,但是孩子们童心的表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上课时给心仪的女生递个小纸条,小男生充硬汉,犯了错一见势头不对就立即“深刻”自我反省并且决不改正,等等。比如有一次,罗德里克买了一期重金属摇滚杂志,杂志中一幅美女香艳照片经弟弟曼尼之手在幼儿园内得到推广和追捧。大人们自然不会喜闻乐见,更不会坐视不管,于是罗德里克就受罚了——检讨以答母亲问的形式展开。问:“这种杂志能让你进步么?”答:“不能。”问:“这种杂志能让你在学校更受欢迎么?”答:“不能。”问:“你现在怎么看待自己买这种杂志的行为?”答:“我不是人。”问:“买了这种不良杂志,你有什么话想对全体女人说?”答:“我对不起女人。”这种被迫说违心话的经历,估计每个人小时候都体会过,罗德里克后面的那两个回答无奈中还掺杂些玩世不恭,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掐指算来,作者杰夫•金尼已经用中学生的思维度过八年的创作生涯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这确实是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快乐留给别人。自2004年5月起,他便开始了在www.funbrain.com网上的漫画连载,据统计已有2千万在线读者。连载三年后出版成书,本书连续87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版前列,目前的销量已逾1百万册。一本好书写成之后,接受考验的便不再是作品本身,而是读者了。而对一本外语好书来说,首先接受考验的,是译者。翻译的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先从语言中抽离出信息,再把信息封存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即语码转换。像趣味这种难以捉摸的味道,能否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言中转世重生,译者责任重大。如果英语读者读原文感到有趣,中文读者观译文觉得无趣,恐怕就有理由怀疑:是不是译者自己偷吃了。在翻译这本书时,我坚持趣味先行,因此没有严格地字字对译。比如有一段写上体育课老师教足球,把学生分为两队,一队穿上衣,另一队光膀子,以便区分。即分“Shirts(衬衫)”和“skins(皮肤)”两队,这两个小词,其实是押头韵[s]的,因此我处理为“布衣”和“皮衣”两队,改押尾韵,而且把光膀子说成穿皮衣——人皮大衣,也算是脑筋急转弯了。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再好的译著都不能代替原著,然而,假如读者把译著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原著的话,或许便能读出一些原著所没有的乐趣来。家父是本书最早的读者,我每译完一个章节,都立刻给他看,然后紧张地问:“有意思么?有意思么?”大概是我神色太紧张,搞得父亲也紧张起来,所以没怎么见他笑过。他的论断是颇精辟的,他说,美国人就这个智商,能让他们发笑的东西,中国人看了不笑是很正常的。所以读者看了如果不笑,千万不要自责,相反,这很值得窃喜一下。
内容概要
《小屁孩日记》是一本漫画与涂鸦加上文字说明的另类日记。主人公格雷是一个念初中的半大小子。他善良、诚实、聪明、爱玩,满脑子的鬼点子。他的妈妈让他记日记,他除了松散地记述了有趣的或难忘的事情外,还画了许多漫画。在日记里,格雷记叙了他如何驾驭充满冒险的中学生活,如何巧妙逃脱学校歌唱比赛,最重要的是如何不让任何人发现他的秘密。他经常想捉弄人反被人捉弄;
他常常想做好事却弄巧成拙;他屡屡身陷尴尬境遇竟逢“凶”化吉。他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坏孩子,就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有点自私,但重要关头也会挺身保护朋友。……总之,那些十几岁孩子常遇到的麻烦事他都毫无例外地遇上了:他的父母不让他打电子游戏,他的哥哥欺负他,他的弟弟总给他惹麻烦,而他学校的女生则认为他不过是浪费她们的时间。
在日记里,格雷通过过调侃戏谑的笔调,道出他对生活中挫折及成功的独特观察。全书以生活化口吻和用词、令人发噱的笑料,配上简单爆笑的插画,传神地描绘出青春期的“时而天真、时而叛逆、时而顽皮、时而无奈”。《小屁孩日记》的出版,出乎意料地带动了全美国校园内“阅读”的风气,甚至平时常常无法静下来阅读的学生,也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全书。作者所运用的语言十分生活化并贴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而那些热闹的漫画则与格雷的波澜不惊、近乎无表情、幽默的叙述形成着鲜明对比,让人觉得格雷这个人物呼之欲出,让人每次笑声与下一次笑声之间停顿不会超过三分钟。一是因为格雷戈里满脑子的鬼主意和诡辩,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二是因为,你还能毫不费劲地明白他的想法,一下子就捕捉到格雷戈里的逻辑好笑在哪里,然后会心一笑。甚至感觉这就像自己写的日记。
虽然这本书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可是还是很值得推荐给成年人们,尤其是做父母的人看。
作者简介
Jeff Kinney,夫·金尼生于1971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取得computer
science/criminal
justice双学位。大学时期,即在校园报纸《Diamondback》以漫画专栏“Igdoof”初试啼声,旋即获得《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介绍。
《小屁孩日记》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作品,甫上市即跃居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更获得《出版人周刊》、Borders’ Original
Voice、美国独立书商协会等殊荣,并创下240万本的销售佳绩。本书并售出25种语言的国际版权,并由美国福斯电影公司(Fox
2000)买下版权,即将拍摄成电影。
尽管因《小屁孩日记》一夕成名,Jeff仍维持原来的生活型态,身兼网络出版公司的设计总监、计算机工程师及全职爸爸数职,与太太Julie和两个儿子Will和Grant住在麻州南部。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有趣的书,好玩的书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男生的日记。他为自己的瘦长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会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而是按年龄分”.这是他心里一道小小的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班同学是笨蛋,老想投机取巧偷懒。他在老妈的要求下写日记,幻想着自己成名后拿日记本应付蜂拥而至的记者;他特意在分班时装得不会念书,好让自己被分进基础班,打的主意是“打消别人的任何期待,那样子只需要做一丁点的小事——基本啥都没做,就能让人喜出望外”;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他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跑到朋友家里去继续打游戏,然后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把身上弄湿,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他眼红自己的好朋友手受伤以后得到女生的百般呵护,就故意用绷带把自己的手掌缠得严严实实装伤员,没招来女生的关注反惹来自己不想搭理的人;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戈里再聪明,在家里还是敌不过哥哥罗德里克,被耍得团团;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曼尼可以“恃小卖小”,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妈护着,让格雷戈里无可奈何。这个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散的男孩,一点都不符合人们心中懂事上进的好孩子形象,奇怪的是这个缺点不少的男孩子让我忍不住喜欢他。我想象一下,如果若干年后,我也有一个像格雷戈里那样的儿子,我会欣赏他的小聪明背后的盎然机趣呢,还是像个祥林嫂那样,对他的贪玩懒散忧心忡忡,唠叨个没完没了。人们是不是爱下判断,总想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贴上个“好”或“坏”的标签。要是找不出它的实在可见的好处,它就一定是“坏”,没有价值的。单纯的有趣,让我们增添几分好感和热爱,这难道不比读书学习考试重要得多的事情吗。生活就像一个蜜糖罐子,我们是趴在桌子上踮高脚尖伸出手,眼巴巴地瞅着罐子的孩子。有趣不就是蜂蜜的滋味。翻开这本书后,我每次笑声与下一次笑声之间停顿不超过五分钟。一是因为格雷戈里满脑子的鬼主意和诡辩,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二是因为,我还能毫不费劲地明白他的想法,一下子就捕捉到格雷戈里的逻辑好笑在哪里,然后会心一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同班的男生打架,初一的时候放学后我在黑板上写“某某某(男生)是个大笨蛋”,初二的时候,同桌的男生起立回答老师提问,我偷偷移开他的椅子,让他的屁股结结实实地亲吻了地面……我对初中男生的记忆少得可怜,到了高中,进了一所重点中学,大多数的男生要么是专心学习的乖男孩,要么是个性飞扬的早熟少年。除了愚人节和邻班的同学集体调换教室糊弄老师以外,男生们很少再玩恶作剧了。仿佛大家不约而同都知道,自己已经过了有资格耍小聪明、并且耍完以后别人会觉得自己可爱的年龄了。如果你是一位超过中学年龄的大朋友,欢迎你和我在阅读时光中做一次短暂的童年之旅:如果你是格雷戈里的同龄人,我真羡慕你们,因为你们读了这本日记之后,还可以在自己的周围发现比格雷戈里的经历更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阅读的美好体验延续到的生活里,要是给我一个机会再过一次童年,我一定会睁大自己还没有患上近视的眼睛,仔细发掘身边中有趣的小事情,拿起笔记录下来。亲爱的读者,不知道当你读完这本小书后,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片刻之后我转念一想,也许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呢。作者创作这本图画日记那年是30岁,那么说来我还有9年时间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事英语文教学多年,经常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总是抱持谨慎的态度。《小屁孩日记》是美国作家Jeff Kinney以幽默的图画书方式,叙述中学生格雷的校园求生过程,阅读者可体验美国中学生说话的口吻与惨绿但又值得回忆的学校生活。我在阅读此书时,发现除了书中文字部分可满足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需求外,简单顺畅但又趣味的漫画线条,刺激着想象空间,让我想起国内大学入学考试学力测验和指定考科中的英文作文题目中的漫画,激荡出考生不同的思考方向和英文写作作品。近年来,我运用多元媒体工具,亲身设计制作英语文数字教材,以利更有效率的语言学习,因为「语言学习」领域,已绝不再只是纸上文字作业。《小屁孩日记》运用相当现代感的叙述与对话,配合灵活如动画对象的漫画,相信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宋琦华 建国中学英文老师漫不经心地浏览一遍《小屁孩日记》,以为只是青涩少年的一堆无聊牢骚;但如果耐心咀嚼,细细品尝,则不难触动埋藏内心深处的锈蚀琴弦。作者以精简又不失生动的笔调,娓娓道出国中时期的种种经历与感怀;时而嬉戏,时而嘲讽,无奈夹杂浑噩。 语言传神入韵,无论是单词或词组都十分值得本地学生体会甚至模仿。尤其佐以具有画龙点睛效果的漫画,更能勾勒出一幅活泼灵动的景象。 成年读者在赏读之余,难免回忆自己成长过程,对照作者当下心境,些许惆怅,些许安慰。成长确实不易,善加珍惜总是好事。 吴传照 台中一中英文老师当我在计算机前打开样书档案,就忍不住一页页的往下翻阅:白话流畅的文字,简单有趣的插图,让人一头栽进了格雷的中学生活。没有说教,也不励志,却是贴近中小学生真实的学校生活。让我迫不及待想拿到新书,一口气把它看完。每当遇到journal的写作练习,学生总会抱怨不知从何下笔,可能是因为把这项作业看得太严肃了。如果中小学生能模仿这本书的方式写英文日记,相信不但不会有学习负担,反而会欲罢不能吧! 孙至娟 高雄女中英文老师作者以幽默轻松的文与图,呈现美国中学生的家庭生活与校园文化,阅读原著本身已是寓教于乐的经验;大人常能会心一笑,学生则常感到心有戚戚焉。众文图书的版本更在页缘加注生字词组注释,让中英文间的转换零障碍,是学习美语及其文化的好教材。 崔国容 北一女中英文老师我一向提倡用广读的方式学英文,广读的原则就是找喜欢的文章或书籍,持续进行大量、快速、不求甚解的阅读。这种方法不需要有外在的英语环境,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程度的英文文章或书籍,由浅入深的阅读下去,假以时日英文就会有进步。《小屁孩日记》正是一本有趣的广读素材,以简明流畅的文字,叙述美国青少年的学校生活,搭配日记体的版面编排,以及线条简单的插画,让读者欲罢不能,一口气把它读完,非常适合台湾学生作为广读的入门书籍。旋元佑 前TIME Express总主笔打破正襟危坐的学英文心魔,让长者或孩子都可以在如偷窥般的阅读形式下,轻松读懂美国「囧男孩」的芝麻心事,然后你发现:不知不觉间,竟然多会好多英文单字和用语!放下书,一起开始写英文日记吧!陈乐融 作家‧作词家‧主持人《小屁孩日记》是一本老少咸宜的英文读本,全书文字用语非常生活化,不但简单易学,且相当实用。全书以一个美国中学生葛瑞的日记为主轴,细腻地描绘小男生进入国中阶段之后的青涩心情,时而天真,时而叛逆,时而顽皮,时而无奈。过了国中时期的读者会不禁回忆起自己过往那段轻狂少年时,而才刚从国中毕业或仍在国中就读的读者,更能感受到「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同时,读者也可以从葛瑞的日记中,轻松了解到美国青少年的校园文化、亲子关系、以及其它文化背景。全书最让我惊艳和喜爱的,是线条简单却极其逗趣的卡通插画,还有像笔记本一般的内页设计,以及模拟手写的字迹,作者巧妙地结合这些元素,让读者能够以轻松的心情,不知不觉就进入书中世界。由于本书用语生活化,有些词汇不一定能在字典找到,众文图书贴心地将每一页的关键词加以中译解释,藉此以降低读者的焦虑感,让阅读超越自己程度一点 (i + 1) 的读本,成为一种享受,并带来成就感。 曾琦芬 台中女中英文老师平易近人的文字、生动有趣的内容、耳目一新的版面!如果我是孩子,这本书会吸引我拿起来翻阅,而且一读就停不下来;当我是成人,这本书同样吸引我拿起来翻阅,也是一读就停不下来!对老师而言,它长短适中的篇幅更是「晨读10分钟」的最佳素材! 杨淑萍 台北市中正国中校长《小屁孩日记》是本兼具休闲娱乐与英文学习的佳作,作者Jeff Kinney以搞笑而生活化的口吻加上简单却夸大的漫画,生动描绘出美国中学生在「转大人」时期所呈现的各种尴尬和拙稚情态,深受美国读者欢迎,出版后旋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榜首。而中文版以中英两种文字对照,译者赖慈芸教授以其赤子之心和生花译笔更增添本书的阅读趣味和学习效果,不论是年少轻狂的学子或老成持重的大人,看完本书后都不免在会心一笑间习得众多英文字汇和句型。廖柏森 台北大学应用外语系副教授
编辑推荐
《小屁孩日记》是一本令人捧腹爆笑的另类日记,一个半大小子秘密的成长糗事■连续87周《纽约时报》儿童短篇小说排行榜前列,连续47周第一名!■全美畅销超过2,400,000册!■Amazon.com读者五颗星★★★★★最高评价。■2008美国独立书商协会Book Sense儿童文学“年度好书”。■2008 Nickelodeon Kids’ Choice Awards全美儿童票选奖“最喜爱的书”提名。■2008美国漫画业指标大奖Harvey Awards八项题名。■2008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Teen’ s Top Ten提名。■2007《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Best Books 年度最佳图书。■2007 Borders’ Original Voice 最佳童书奖。■2007鹅毛笔大奖 Quill Awards提名。■已翻成25种语言,并由美国福斯电影公司(Fox 2000)买下版权,即将拍摄成电影。这本在美国掀起讨论旋风的《小屁孩日记》,主角格雷是位个子瘦小,正在等待“转大人”的孩子。整本日记,是格雷对于身边朋友和家人的大小记事,透过挖苦戏谑的笔调,道出他对生活中挫折及成功的独特观察。全书以生活化口吻和用词,令人发噱的笑梗,配上简单爆笑的插画,传神地描绘出青春期的“时而天真、时而叛逆、时而顽皮、时而无奈”。《小屁孩日记》的出版,出乎意料地带动了全美校园内“阅读”的风气,甚至平时常常无法静下来阅读的学生,也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全书。 大家都知道,“英文阅读”是增进英语能力最自然的方法,借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字里行间中,不自觉地学习到单字,熟悉句型用法,并开启了解异国文化的窗口。然而,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英文学习者不但常有“文学名著太遥远、童书绘本太简单、英文新闻太严肃”的困扰;也常因内容不够贴近生活、情节过时或用字太难,以致于缺乏“往下阅读”的乐趣,读起来成效不彰,甚至半途而废。 《小屁孩日记》适合各年龄层的读者阅读。本书特色1.简单用字 读小说,最怕生字太多,干扰了阅读的理解及乐趣。全书以“第一人称”描述人事物,没有艰涩难懂的用字,读者只需具备初中英文程度,即可掌握大部分的文义,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美国人生活化的用字及句型。 2.美国文化 想要学好语言,就要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阅读”,正是开启了解异国文化的另一窗口。阅读这本美式的生活日记,是了解美国校园文化、家庭生活最直接的方式。3.地道口语 书中对白出现许多课本学不到、老师没有教的英文口语、俚语、词组等。想要学习生动又地道的英文口语,本书是最好的教材。
名人推荐
我女儿买回家当天就一口气读了六十多页。第二天晚上睡觉前我跟她说:“妈妈今晚有事,你自己读会书就睡觉吧。”结果到了凌晨一点钟发现她屋里的灯还亮着!还在读!简直咣当一声晕倒在地。赶紧关灯逼她睡觉。第二天我一看,两百多页的书她已读到180多页。 —— Amour 俺家老二是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记忆中好像只有这本书是一口气看下来的,他的几个朋友都很喜欢,大家传来传去还 限定时间看完,因为老有人等着。这本书是卡通式的,书中的卡通图和字都是出于作者的铅笔之下。那些画,非常CUTE!这本书简直太棒了。尤其适合那些读过初中或着想笑得发狂的人来读。 ——Anaya打破正襟危坐的学英文心魔,让长者或孩子都可以在如偷窥般的阅读形式下,轻松读懂美国「囧男孩」的芝麻心事,然、后你发现:不知不觉间,竟然多会好多英文单字和用语!放下书,一起开始写英文日记吧! ——陈乐融 作家‧作词家‧主持人格雷的麻烦事和恶作剧实在是太好笑了。我简直等不及想看到本书改编的电影了! ——Adam有趣!酷!绝对是我读过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 ——Alanna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三遍了。要想在中学里“混”下去,这绝对是本不可不读的书。 ——Diego如果你喜欢看漫画或是喜欢读别人的日记,那就一定会喜欢这本书,我100%的保证。 ——Alexa嘿嘿,我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了 。 ——Andrew 我要向所有想大笑的人推荐这本书。这是我喜欢的一本书,因为它可不像其他那些书那样,整篇整篇全是文字,看得你头昏脑胀。读这本书时,我简直是一路笑个不停,旁边的人还以为我出了毛病…… ——ZOOM Fa这个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散的男孩,一点都不符合人们心中懂事上进的好孩子形象,奇怪的是这个缺点不少的男孩子让我忍不住喜欢他。——万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