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出版时间:2013-7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凯文·达顿,张占占 绘  译者:金九菊,程亚克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父亲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回想过去,说他精神有问题似乎有点儿不合情理,但确实是这样。他极有魅力,无所畏惧,冷酷坚毅,但绝对没有暴力倾向,并且外表看起来还和变态食人魔杰弗里•达莫1一样冷静、正常。当然他从来没有杀过人,不过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杀伤力。幸亏基因不能决定一切,不是吗?父亲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本领,他常常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自己如愿以偿。有人说他看上去就像喜剧《只有傻瓜和马》(Only Fools and Horses)里的二道贩子“德尔小子”。确实如此,他们不仅模样长得像,行为举止像,而且连职业都像——我父亲也是生意人。《只有傻瓜和马》里的情节也常常在我家上演。记得有一次,我帮父亲在伦敦东区的衬裙巷市场卖一批日记本。当时我才10岁,那天还要上课。更糟糕的是,这批日记本印错了,里面只有11个月,就像收藏家们说的“错版”。“爸爸,这种东西是卖不掉的,”我抗议说,“连一月份都没印。”“我知道,”他说,“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忘了你的生日的。”“老乡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只有11个月的日记本……买一本日记,明年你就可以免费多过一个月啦……买一送一的机会不要错过。”结果我们的日记本大卖特卖。我一直觉得父亲的个性非常适合现代社会。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惊慌失措或焦躁不安,也没有见过他为任何事焦头烂额。有好几次要是换成别人早就发火了,但是他却没有。“有人说恐惧是人类为了躲避肉食动物而发展形成的生存机制。”有一次父亲跟我说,“但是你会看见大象堡路口徘徊着很多老虎吗,不会吧,儿子?”他说得没错,我确实从来没有看见什么老虎,可能周围有些蛇吧,但是谁都知道父亲所说的“老虎”是什么东西。长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把父亲的珠玑妙语看作他摆摊时用来招徕顾客的打趣话——他自己也今天说,明天就忘在脑后了,就像他倒卖的那些破烂玩意儿一样令人发笑。不过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发现油滑的老头子说的话,个中却隐藏着深刻的生物学真理。实际上,他神奇而又异常准确地预言了现代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人类的确为了抵御肉食动物的威胁产生了一种生存机制。例如,杏仁核是大脑的一个重要部位,是情绪中心,杏仁核受损的猴子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比如它们会毫无恐惧地抓起一条眼镜蛇。几百万年过去了,现在的世界,野生动物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但是我们的恐惧机制却变得非常敏感,以至于常常做出一些不合逻辑的、非理性的决定。比如神经紧张的司机会一直踩着脚刹车以应对并不一定会出现的危险。“今天已经不像更新世1那么危险了,”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列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说,“但从病理学角度来说,人类是风险规避型动物,而目前人类的很多情感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我更赞成我父亲的说法。现代人是风险规避型的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事实上,即使是我们这些长期饱受焦虑之苦、真真正正的风险规避型的人,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过得好好的。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对威胁的过度警惕才在抵御肉食动物的过程中幸免于难。从这个角度来说,毋庸置疑,焦虑成了巨大的优势,增强了人类的适应性。你对树丛中的轻微响动越敏感,你就越有可能让自己、家人和其他成员生存下来。即便是在今天,有焦虑症的人对威胁也比我们一般人具有更高的警觉性:电脑屏幕上,在一群正常的或者高兴的脸上快速闪过一张生气的、愤怒的脸,那些患有焦虑症的人会比我们正常人更快发现。所以如果你晚上一个人独居感到害怕或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漫步感到担忧的话,不用担心,这并不是能力的倒退。保持担忧有时候是好事。精神障碍虽然会给患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但它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非同寻常的好处,当然这种说法算不得新奇。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2400多年前就说过:“伟大的天才总有点儿癫狂。”在多数人的意识中,“天才”和“癫狂”之间有着某种关联。这要感谢高票房电影《雨人》(Rain Man)和《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这两部电影都讲到了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神经病学家兼精神病医生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在他的著作《错把妻子当帽子》(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1中讲到了与双胞胎”的奇特邂逅。约翰和迈克尔是重度孤独症患者,都26岁,他们住在同一家疗养院。当看到一盒火柴散落到地上时,两人同时叫了出来:“111。”然后萨克斯收起火柴,数了起来……相似的例子就是,人们总是认为天才艺术家们神神道道,这也并非毫无根据。画家凡•高、舞蹈家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和博弈论之父约翰•纳什(John Nash)都是精神病态者。这难道是种巧合?斯扎波科斯•克里(Szabolcs Kéri)是布达佩斯泽梅尔魏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的研究员,他研究出了遗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和创造性之间的关联。克里发现,在对创造力进行测试时,那些有两个“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拷贝变异的人拥有更强的创造力。此前人们就一直认为这种变异与精神病有关,也与记忆力衰弱和敏感有关。即便是抑郁症也有对人有益的一面。最近的研究显示,抑郁有助于思考,能让人更专注,并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心理学教授乔•福加斯(Joe Forgas)做了一个颇具独创性的实验。他把各式各样的小饰品,比如玩具士兵、塑胶动物和微型汽车放在悉尼一家小文具店的收银台旁边。顾客出门的时候,福加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这些小饰品的名字,以便对他们的记忆力进行测试。不过有一个条件不同,就是下雨天的时候,福加斯会在店里播放威尔第的《安魂曲》;而在晴天的时候,顾客们会享受到吉尔伯特和沙利文共同创作的歌剧。实验结果很明显地揭示出了差异:顾客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记住的小饰品几乎是其他时候的四倍。阴雨天使他们情绪低落,而低落的情绪让他们更专注。所以,天气晴好的时候,千万不要过于兴奋,记得让收银员找钱哦。精神病态者的优势在于,他们永远不会因为兴奋而忘记让收银员找钱。患有强迫症的人又有什么优势呢?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关上燃气阀门。如果是个偏执狂呢?他永远不会违反协议中的附属条款。实际上,恐惧和悲伤——分别对应于焦虑和抑郁,是五种基本情绪1中的两种。在任何文化中,这五种心理学上的基本情绪都普遍存在。但是有一部分人除外,即使是在最让人难过、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有这些情绪体验,他们就是精神病态者。就算没有关闭燃气阀门,他们也不会担心。像他们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吗?“难道你不担心乌云吗?”如果你向精神病态者提出这个问题,那么多数情况下,他2会像看精神病人一样看你。你会明白,对精神病态者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乌云,只有金边。你可能会觉得,一年有12个月而不是11个月,日记本上印错了,简直糟透了,要兜售那些日记本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对我父亲而言却不是这样。恰恰相反,他把这一点当成了卖点。不只我的父亲这样。我研究了除我父亲之外的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各种各样的精神病态者。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精神病态者与汉尼巴尔•莱克特(Hannibal Lecter)3和特德•邦迪(Ted Bundy)4类似:他们都是冷酷无情、肆无忌惮的社会精英,他们的情况可能与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份精神病态表指标相符。而我也见识过这样的精神病态者,他们从内心里并不是要吞噬社会,相反,他们始终冷静、理性,做决策时毫不掺杂个人感情。他们用这种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类人包括外科医生、士兵、间谍、企业家以及律师。“不要沾沾自喜。无论你有多厉害,都不要过于自负,不要让人看出来。”这是电影《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一家顶级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律师的话,他告诫同伴说:“伙计,在这里你要低调,要装傻充愣,做个无名小卒。看看我,我从第一天起就明白了这一点。”帕西诺就扮演着魔鬼的角色。他的这些话一针见血。如果说精神病态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具备完美的伪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装作与一般人毫无二致。他们的伪装手段高超,无与伦比,而身体里却跳动着一颗冷酷无情的捕食者的心。曾经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年轻律师,他在他位于顶层的豪华公寓阳台上俯瞰着泰晤士河对我说:“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潜藏着一个连环杀手,但可卡因、F1赛车、美女和法庭上无穷无尽的盘问把他伺候得安安分分。”我赶紧从阳台边上退了回来。那一次与那位年轻律师的会面,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弄明白了一个关于精神病态者的理论:我们之所以对精神病态者充满好奇,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痴迷于假象,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正常的东西,深究之下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一种叫作“蚁蟹蛛”的蛛形纲动物,它能够伪装成蚂蚁的样子,使猎物把它错认为是自己的同伴,但当真正的蚂蚁们从假象中醒悟过来时,一切都为时已晚。我采访过的很多人都有和那位年轻律师一样的感受,不过相信我,他们都是幸运儿。看一看下面这幅图。你能看到几个足球?6个?再仔细看看,还是6个?(详见前言末解答)精神病态者就是这样。表面上他们很正常,风度翩翩,富有魅力,心理上却伪装得天衣无缝。这一切都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看不到他们的“真实面目”,但其实潜在的异常就在我们眼前。当然,有时候精神病态对我们也有好处。就像焦虑、抑郁和许多其他精神障碍一样,有时候精神病态对现实极具适应性。我们也会发现,精神病态者具有多种特性,个人魅力和伪装天分只是工具,如果你知道如何驾驭和控制它们,那么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你都会受益颇丰。精神病态就像阳光,暴晒可能会致癌,加速一个人的死亡,但是有规律地晒晒太阳,合理地接受日光照射,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会详细讲解这些特性,学习如何将它们与我们自身的心理技巧结合在一起,进而让我们的生活得到较大改观。当然,无论如何,我在这里都绝对无意美化精神病态者的行为,因为这样无异于是在为恶毒的理念,即人格毒瘤歌功颂德。但确有证据显示,有一点儿精神病态,就像阳光把皮肤晒出棕褐色,对人生会有出人意料的好处。对此我有一些一手证据。多年以后,我的父亲从生意场上退下来,后来得了帕金森病去世了。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从一个能够在十秒钟内打包好行李(这种本事出人意料)的人,变成了一个即使有人搀扶也无法站立的人。毫无疑问,他最风光的时候还是在他过世之后。至少,我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察觉到这一点的。办完葬礼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我查看他的遗物时,偶然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些手写的笔记。这些笔记是几位看护写的,她们在那几个月里负责照顾父亲。我一页页读下去,渐渐开始明白,父亲在世的最后几个月是多么乏味单调,最后在市场上摆摊谋生的那段时间也一定索然无味。即便这样,他也一点儿没让我看出他所承受的压力。该死的帕金森病让他的胳膊和双腿丧失了行动能力,这个本来是最令他痛苦的,但是却也无法与他精神上的痛苦相提并论。他在医院里的真实状况写得非常明白:“七点三十分让达顿先生起床。”“给达顿先生刮胡子。”“给达顿先生做一个黄瓜三明治。”“给达顿先生倒杯茶。”诸如此类的记录不断重复,很快我就厌倦起来。就这样,我开始随意地翻页,忽然某些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页字迹密密麻麻,中间潦草地写着:“达顿先生将轮椅翻下了走廊。”几页之后,写着:“达顿先生在阳台上表演起了脱衣舞。”我开始明白当初在街头打折促销的那段话背后隐藏的含义:一个灵魂备受压抑的男人,他的大脑回路和大脑细胞的突触被绝望、无情地压制着,但是在紧要关头,他会以难以抑制的疯癫行为战斗下去。轮椅和脱衣舞日复一日地与刮胡子、黄瓜三明治和茶做着斗争。

内容概要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作者凯文•达顿是一名精神病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还有一个精神病至交,为了获得最一手的精神病人资料,他潜心研究精神病30余年,甚至不惜把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最终解码精神病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通过对大量案例的研究他发现,那些被认为最冷酷最危险的精神病态者,其实和我们通常认为是天才的人具备相同的人格特质:无畏、无情、专注、有魅力、口才好、自大、自恋、缺乏共情心、不焦虑、不拖拉、喜欢刺激、操纵他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追求成就感。他们用非凡的魅力俘获人心,用理智的面具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他们寻求充满刺激与冒险的人生,他们可能获得大成功,也可能大失败;他们可能成为无私奉献的英雄被万人膜拜,也可能成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魔鬼被万人唾弃,但是,管他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才是他们快乐的源泉!精神病学博士汉尼拔、博弈论专家纳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苹果之父乔布斯……他们的称谓各异,但他们的共通点是:他们都有精神病!在这个物质成为越来越多人首要追求的社会环境里,或许把自己变成精神病人,是取得成功的捷径?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凯文•达顿(Kevin Dutton)  译者:金九菊 程亚克凯文•达顿,1967年生于伦敦,现供职于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学、精神病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英国皇家学会医学和社会科学学院精神病研究成员。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有一个精神病至交,潜心研究精神病30余年,为获得最真实的资料,不惜把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与最危险的精神病人独处一室。他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发现被DISCOVERY探索频道跟踪报道。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毒如蛇蝎 “我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 精神病都尾随哪些人? 做个精神病态者的好处 阴险的情绪识别师 他们不在乎世界的逻辑 什么决定了你坐头等舱还是经济舱 拆弹专家的秘密武器 恐惧的气味 精神病态者是一辆高性能跑车 第二章真正的精神病态者愿意站出来吗? 葬礼上她为什么杀死了自己的姐姐 属于你的人格坐标 总统也是精神病? 出错的人格 疯狂的理智 身份危机 杀人者之间的区别 大多数精神病态者都在监狱外 精神病态者的独木桥 无知者无畏 一小步,一大飞跃 第三章 把握时机 蓝色海洋上的恶魔 群体中的异见者 疯狂的数学游戏 美国黑帮怎么上位? 精神病态者的生存法则 囚徒的困境 好人与小人,谁能统治世界? 一报还一报 两全其美 第四章 疯子们的智慧 我的好友是个精神病态者 “黑暗三性格”和詹姆斯·邦德心理学 精神病态者掌控世界 魔鬼就藏在细节里 谎言背后的真相 瞬间的冷静 热读术 精神病态公式 疯狂、糟糕还是极度理智? 第五章把我变成精神病人 变革时代 “自我”的一代 有罪无责 捐献眼角膜的冷血杀人犯 撒谎能力改造实验 特种部队的疯子:狭路相逢勇者胜 超然心态的凝聚力 实验室里的安迪 精神病态改造实验 第六章取得成功的七个精神法宝 欢迎来到布罗德莫 走近住院病人 无情 魅力与专注 坚毅 无畏 正念 行动 “拼搏、克服和战胜”心理 第七章极度镇定 现代人都有点儿精神病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圣人? 眼盯红点挥杆,志在冠军 停掉所有的钟表 英雄与恶棍 剥衣手杰克 面具背后的脸 公路追魂 飞蛾扑火的启示 中文版附录:趣味心理测试 测一测:你自己的心理阴暗面 测一测:“大五人格”心理测试 测一测:你是不是比精神病态者更聪明? 测一测:你是精神病态者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 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坐在河岸边,它们都需要过河到对岸去。 “您好,青蛙先生!”蝎子在芦苇丛中喊道,“您愿意行行好,让我骑在您背上过河吗?我到河那边有要事要办。河水太急了,我没法游过去。” 青蛙立刻警觉起来。 “噢,蝎子先生,”它回答说,“您有要事要过河到对岸去,对此我深表理解。不过您的要求就需要斟酌了。您是蝎子,您的尾巴上有一根大毒刺,一旦您骑到我背上,您就会本能地蜇我。” 蝎子早就料到青蛙会拒绝,于是反驳说:“亲爱的青蛙先生,您有顾虑,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很显然,蜇您对我也没有好处啊。我真的需要到对岸去。我向您保证,我绝对不会伤害您的。” 青蛙勉强地相信了蝎子,它让这只巧舌如簧的节肢动物爬到了自己背上,然后一跃而起,跳进了水中。 开始,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可是游到河中央,青蛙突然感觉背上一阵刺痛,余光一瞥,它看到蝎子缩回了毒刺,怕被它看见,继而一阵麻木的感觉瞬间蔓延到它的四肢。 “你这个蠢货!”青蛙呱呱大叫,“你说过你要到河对岸去,有要事要办。现在我们都完了!” 蝎子耸了耸肩,在青蛙背上抖了抖,与青蛙一起慢慢下沉。 “青蛙先生,”它无所谓地说,“您自己说过的,我是蝎子,蜇您是我的本能。” 话音未落,蝎子和青蛙一起消失在浑浊的急流中。 “我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 1980年,美国著名连环杀手约翰·韦恩·加斯(John Wayne Gacy)在法庭的受审席上。一声叹息后,他说:“我不过是无执照经营墓地。” 他经营的确实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墓地。从1972年到1978年的六年间,加斯至少虐待和谋杀了33位青年男性,这些受害者的平均年龄大约是18岁,加斯把他们的尸体放在了他住所的供电管道下。其中一个受害者罗伯特·唐纳利(Robert Donnelly)起初逃脱了,后来又被加斯抓了回去,被他折磨得生不如死,最后这个受害者乞求加斯:“你就结果了我吧。” 加斯困惑了一下,说:“我考虑考虑吧。” 我曾亲手拿过加斯的头颅。他于1994年被执行注射处决,之后他审判时的被告证人、世界顶尖连环杀手研究专家海伦·莫里森(Helen Morrison)博士在芝加哥医院协助对其验尸并取走了他的大脑。开车回家的路上,加斯的头颅在莫里森车椅上的一个小玻璃缸里摇来晃去。她想弄明白这个头颅与一般人的大脑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受了损伤、长了肿瘤,还是患有疾病,导致加斯如此与众不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本充满趣味又令人不寒而栗的心理学著作!——美国《今日心理学》达顿的研究成果十分具有说服力,让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有了瞠目结舌的全新认识。——美国《财富杂志》丰富而经典的精神病案例,带给你如过山车般惊险刺激的阅读体验!——英国《观察家报》

编辑推荐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编辑推荐:第一本读懂精神病、领悟精神病人智慧的权威心理学读物。如果你还不够成功,那是因为你活得太正常!精神病学博士汉尼拔、博弈论专家纳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苹果之父乔布斯,他们都有精神病!DISCOVERY探索频道特别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翻开这本书时,请不要被书中随处可见的“食人魔”汉尼拔、“约克郡屠夫”等连环杀手的名字吓到,也不要因为不胜枚举的恐怖杀人手法而毛骨悚然。列举那些极端的例子显然只是作者的小小伎俩,用以掩藏他深刻的探求本意——究竟什么才是“成功特质”?或者,精神病人究竟有什么异于常人的“成功特质”?    若将这种“成功特质”定义为“精神病态”的话,书中的这段话可谓用意深长:“精神病态就好像现代社会的一味药剂。如果你适量摄取,它将对你大有裨益。因为我们脆弱的心灵免疫系统不能为我们提供完整的庇护,而精神病态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许多现实的痛苦。”所以,作者在厚厚一本书中所探求的“精神病态”,实际上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坚强性、柔韧性和持久性。这种特性不仅使普通的世人得以在残酷世界里温柔生存,还可能催生一系列优秀的品质——理性、专注、坚毅、无畏、正念、行动力,坚忍克己,最终将人引领至成功的路途。    在作者所致力于研究的“疯子”中,不仅仅有食人魔汉尼拔,还有以博弈论著称的经济学家纳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苹果之父乔布斯,甚至作者自己都可以称之为“疯子”——为获得心理学研究的最真实资料,他不惜将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与最危险的精神病人独处一室并进行深入访谈。因为这样的痴迷与专注,作者能够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也在情理之中了。从密密麻麻的真实案例中,作者抽离了精神...病人的“成功特质”,认为“富有魅力、专注和无情是精神病态者最明显的三种特征”。以乔布斯为例,他身上散发着的“无尽的炙热激情”、追求完美、从不妥协的性格显然是他独特的魅力。回溯苹果公司并非一帆风顺的发展道路,在成立初期几次险些关门大吉时,乔布斯用他的“精神病态”超越了挫折与磨难,在和市场与命运的较量中首战告捷,才终于打造出了称霸世界的“苹果帝国”。诚如作者所言“无视阻碍,你便无往不利”。    在市面上充斥着的以温暖为横批、以鸡汤为主料的成功励志故事里,这本书以别开生面甚至让人不寒而栗的方式,一语道破大多数的我们为何无从获得成功。作为世界顶级的心理学专家,作者的深意当然不是要罗列一些让人官居高位、富可敌国的庸俗成功学启示,在所有冷静分析与缜密推理的最后,作者一语中的,“一旦一个人的技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将顶尖精英们分出三六九等的是心理态度”。所以即便我等泯泯众人一生都可能在平凡中度过,但是精神状态和心理差别仍然能打造云泥之分。人生显然需要这样的“精神病态”,去应对柴米油盐世俗生活的磨损,去逃脱世人眼光妄加评论的藩篱,在芸芸众生中变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从让人脊背发凉的犯罪卷宗与纷繁复杂的演绎归纳中跳出来,掩卷沉思,作者事实上在告诉我们比盲目地追求成功更为重要的东西,那便是——永远不要怠于对内心的塑造,永远不要疏忽对自我的教育,永远不要放弃冒险追逐更好人生的勇气。 阅读更多 ›
  •   想成功还要虚心向疯子学习《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光这个名字就足够让人心动,这几天学生到了期末,没什么太多内容,我就给他们讲几个名人的故事,第一个是梵高,第二个是高迪,第三个是爱因斯坦,呵呵,看看他们,还都挺精神病的,梵高不用说了,有证书,无可争议,高迪行为古怪,为了盖房子不结婚,没有家庭,没有朋友,就是没去医院检查,估计就是精神病,爱因斯坦小时候的那些事就不说了,结婚生孩子以后,不安心自己专利局的工作,推着儿子散步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时间空间和相对论,有时候竟然能够把自己家住在哪里都忘记了,要不是他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肯定会被当成精神病。 其实我们距离精神病远吗?想想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出现的歇斯底里的发作,那种状况和精神病是不是有点接近了?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精神病的状态,只是我们很难一直保持下去。 这本书的作者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精神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老爸就是一个精神病,他小时候的好朋友也是一个精神病,正如书的腰封中介绍的,《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美丽心灵》中的纳什,都是精神病,纳什的精神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可是最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实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越是做出巨大成就,取得巨大影响的人,就越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各个方面都很均衡,那就是一个普通人,突出的优点,往往都是...以突出的缺点作为代价而得到的。否则为什么他们会成功?绝不仅仅是机遇的原因,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 那么作者反过来思考,是不是精神病也有优点和好处呢?这样一找,还真不得了,在书里作者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来证明,其实精神病人的身上蕴藏着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当然作者并不是想让我们成为精神病,虽然书中有一章的名字挺恐怖的叫做“把我变成精神病”,但是除非你真是精神病,否则的话谁都不会把自己变成精神病的。我们只是想从精神病的身上发现一些我们忽视了的优点,我们只是想要学习他们的一部分,学习那些最后获得成功的精神病身上的获得成功的法宝。作者发现精神病患者有七大精神法宝,第一是无情,第二是魅力,第三是专注,第四是坚毅,第五是无畏,第六是正念,第七是行动。 还记得看过一本书《天才向左疯子向右》其实天才和疯子很相似,只是走的道路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对他们进行引导,精神病其实不一定非要成为连环杀手,一样可以为这个世界贡献出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 阅读更多 ›
  •   我买这本书是以为作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是看了书很失望,作者基本上是先说一个精神病或者罪犯高智商犯罪,然后就是很多专家研究了这个现象,在结合作者自己的发现,最后发现这些犯罪或者精神病患者都是冷静,无情,智商高,而且很富有魅力。书中充斥着大量专家或者教授的实验,说实话,可以理解为作者用这些东西来充斥书的内容,反正看的我眼花缭乱,关于一个核心的观点也没有,本质上都是说冷静,无情,智商高,且不择手段,基本都是泛泛而谈,我反正是很后悔买这本书,感觉用处几乎没有。
  •   亚马逊到货神速,当天下单当天就到了。书本身题材很好,写的很精彩,很喜欢。
  •   这本书是在微博上看到推荐决定买来看看。我首先是被书里那张猜足球的图片游戏吸引,结果让我大跌眼镜。我想我没有成为精神病的潜质。可这本书里的精神病人却不是精神错乱的一群人,准确说叫冷血精神病,智商很高,很有说服力,甚至迷人。可和迷人外表相反的是,他们内心冷静得可怕,没有情感,不受道德观的约束,能做常人不能做,但做了就可能成功并获益的事。书里举例乔布斯,克林顿都是这类人,并且举例十大最容易产生这类人的职业,比如律师,外科医生。欢迎大家对号入座,哈哈!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原因就在这里!一本有趣并有启迪作用的心理学好书,强烈推荐!
  •   在科学松鼠会看到推荐,买了一本,很有意思,精神病的智慧令人啧舍,他们能突破常人的常规性思维,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细节,发现我们发现不了的东西,想象到 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空间。我想说我们是正常发太久了,思想、视野全都被自我禁锢而精神病人不受任何的局限,他们是创造体所以他们往往更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开创性的成绩就不足为怪了推荐大家看看,精神病人的视角、非常规思维,和让正常人汗颜的天性优势
  •   非常有趣,讲了很多人的故事
  •   质量,内容都不错,看了觉得疯子不错.
  •   ````````内容``````还可以,像我这种没多少钱的买来当存货是没什么必要
  •   这世界缺少这样的疯子···
  •   看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再看的顯然趣味比較差但內容邋是可以的~~有時間有興趣可以一看
  •   作者为精神病态者正言,从他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拿出可靠的事例来说明,精神病态者未必如常人所想的那么偏激和不可理喻。... 阅读更多
  •   给孩子买的,他说很好,所以给好评吧。
  •   但内容总结出来的也就那么几点,说服力稍嫌欠缺
  •   还行凑合,感觉有点浪费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