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离别

出版时间:2013-8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岳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南渡北归.离别:全2册》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朱家骅、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石璋如、蒋梦麟、叶公超等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陈寅恪、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作者简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就学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班,先后师从王良瑛、王愿坚、朱向前、张志忠、童庆炳等教授。著有《风雪定陵》(合)《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系列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与正体字本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广受读者与媒体好评。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等传记作品问世。现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书籍目录

前言 大尺度笑傲江湖第一章 成功很流行,相应变通更给力1.成功是碗迷魂汤 002追逐成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但是很多人在这种迫切的心理的驱使下反而迷失了方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2.“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是个伪命题 006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成功人士的人生轨迹。我们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要被成功者那些用于标榜自己的话语所迷惑。盲目地照单全收,随意地全面肯定,不但不能加快前进的速度,反倒会因“水土不服”打乱自己的既定“行程”3.失败才是最可耻的 009哈佛商学院曾经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在成功的人或公司面前,我们会轻易忘记他们曾经的不道德行为。因此,你必须问自己,既然成功可以抹杀过去的污点,那么,为了能够成功,是否可以采取不道德的行为?4.一只潜力股的自我修养 013该做的事情你做了,可能是无用功;不该做的事情你做了,可能变成你玩忽职守、责任心不强。在矛盾层出不穷的职场中,滴水不漏地做好自己,才是制胜的关键5.道德和理想无关,和价值有关 017无须隐瞒,更不需要美化,职场本身就是个名利场。在名利场里面追名逐利理所当然,目标并没有什么不道德,只有方法上的道德不道德。你的职场价值在于你所创造的利益——对公司的利益、对领导的利益以及对平级同事的利益,这与你的道德无关6.找准衡量你价值的标杆 020人是一种善于改变的高等动物,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适应能力。只有当你适应了这套规则并开始遵循它,为组织创造利益、创造价值,你才有资格在这个圈子里继续发展下去7.职来职往的政治艺术 024如果想避免在办公室斗争中成为牺牲品,需要先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在适当的人身上做点投资,这样有事发生时也有办法找人相助8.大尺度突破自我才能成功 028在不违法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突破禁锢自己的那些心理枷锁,做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可能从某些方面看起来,有些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有些时候所谓的道德是不重要的,遵守生硬的规则是蠢人的行为第二章 脱掉枷锁拼职场,胆小别上1.办公室的诱惑与陷阱 034职场更像是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即便是合作得很好的搭档,也可能突然变脸。他知道你的情况越多,就越容易攻击你,你暴露得越多越容易被击中2.起码的职业素养不能丢 038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的总和,构成了一个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一个职场人遇到的众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员工的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来解释。应届毕业生在显性素养方面表现得还可以,但在隐性素养方面由于没有经过培训,所以比较欠缺,这是很多企业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真正原因3.混的是资历,拼的是眼力 042一个公司里,受宠的往往有两种人——可爱的人和能干的人,最完美的肯定是集可爱和能干于一身的,事实上二者往往不能得兼。所以假设你已经不是前者,那么就必须成为后者4.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 045面对这段“新兵生活”,有些职场起点低的人以为自己并不会获得什么关注和鼓励。其实,周围有许多眼睛盯着新兵、观察新兵,新兵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用人单位决定你去留的依据5.锋芒要藏,心眼要长 048锋芒毕露,会使你过早地卷入升迁之争。升迁之争必然带来残酷的淘汰,由于你是职场新人,在公司目前还无足轻重,所以你有可能在一种不公平的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中,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因此,新人无论如何不要一来就跟“老资格”较劲儿6.“抢跑”时机不对很要命 052蛮横地抢跑,肯定会遭到排挤和打压,被超过是迟早的事。只有合理地抢跑,才能创造并保住自己的优势,从而成功突出重围,先于别人晋升或加薪7.你的座位,决定你的格局 056如果你进入公司一个月了还坐在门口或者后排,像无名小卒一样,那你应该采取措施了。再不让老板注意到你的能力,可能连试用期都要延长。我告诉你,最佳的位置是老板身边的红人位和中间的位置8.要么稳,要么狠,要么滚 060只有“稳”得住,才能从容应对职场的各种险恶;只有对自己够“狠”,才能抓到机会更进一步;如果两者都做不到,那么就只能“另谋高就”选择“滚”了第三章 揣摩上司的危险游戏,大尺度才玩得起1. 号准领导的脉,百战不殆 064领导每天都为了工作而忙碌,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他们一直在寻找能让他放心委托工作的部下。如果有哪个下属是只要告诉他要点,就能很顺利地去工作,那么领导派他工作,心里不知要轻松多少2.领导的私事,你的正事 067当领导让你做一件私事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机会来了。不要小看领导交付的那些私事,比如买东西、订蛋糕、买机票、交电话费等,尽管这些事情很琐碎,但是你要明白,领导是因为相信你,才托付你去办他的私事的,所以一定要尽力而为3.投其所好,赞美也是一种方法 070要想赢得上司的青睐和同事间的和睦,可以采取好几种方法:奉承他人、赞成他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做事等,其中奉承是最有效的。奉承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职场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更是事业成功的良性催化剂4.花言巧语不如画龙点睛 074所谓“画龙点睛”,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含义,以少胜多,一语中的,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5上司喂养,借力有方 077对上司必须隐忍,让功。等级越近,态度就越要谦卑。如果你真的把上司当作绊脚石,必欲除之而后快——我通常不这么建议,因为上司是一种消耗很快的资源,他本身就会在斗争里被消灭,如果没被消灭,则会带着你升职,那你就更要隐忍6.领他的工资,学他的品质 081作为下属,要想达到甚至超越上司的水平,就要先学会他那一套。如果连他那套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超越了。所以,要不断地向上司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7当跟班,但是要想在他前面 084满足他人的心理需要才是真正获得他人认可的利器。领导的第一需要是业绩,第二需要是对下属的把握。你的业绩做得漂亮,你的状态适应公司的节奏,你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领导的心理需要第四章 你讲素质,别人踹你屁股1.同事同事,是一起抢食的 090与同事之间关系密切固然重要,但你必须搞清楚,同事就是同事,是跟你竞争抢饭碗的人,不是朋友,同事与朋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你错把同事当朋友,那么必然会有栽跟头的时候2.可以不聪明,不能不小心 094你可以不做小人,但请别太善良。你也可以善良,但至少别那么轻易相信人。问题不在于身边小人太多,而在于你的防备不够。你总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做人底线的,其实不然3.组团有风险,站队需谨慎 097身在职场想不站队很难,问题是怎么站。虽然客观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决定。审时度势,做出一个最好、最理性的选择,同时记得要给自己留好后路4.别不小心“被”当替罪羊 101有时候,为了搞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上司有难处的时候帮他一把,确实是好处多多,利大于弊。但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替别人当替罪羊的,有些黑锅是不能给别人背的。如果没有考虑好后果,就无条件地承担本应由上司承担的责任,那么结果可能会很惨5.在夹缝里找阳光 104这类人没有很多人关注和打扰,可以专心地做普通职员该做的事,只要搞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为别人操心,也没有人会去动他们的脑筋;同时,还有足够的空间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他们表面上不会对其他人构成威胁,也不会有人来抢他们仅有的“阳光”6.小报告的危机公关 107在知道被人打了小报告的时候,愤怒、委屈一定会有,但一定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分析这件事自己究竟有没有错。去找告状的小人对质实属下下之策,对事不对人才是永远有效的法则。我们管不住别人的嘴,能做的只有控制自己不犯错,并想好应对小报告的方法7.不是认输,是以退为进 110有些人求职的时候心高气傲,小单位瞧不上,大单位又进不去。这时候跟人家谈专业、谈理想是没有用的,首先要找到一个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平台,而不管它有多小,这样你才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8.上位,功夫全在工作外 113不要指望老板有时间和每一名员工进行沟通,这是不现实的。老板不可能对每件事、每个人都了如指掌,如果你想在公司有所发展,消极等待与默默工作都是不可取的第五章 利用一切资源,别陷入孤军奋战1.职场“效忠”术 118职场中的忠诚必须是清醒和理性的,只有这样,在职业生涯不可避免的一系列选择中,才不会偏离自己的职业追求,才能忠诚于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2.把握好和领导、同事之间的距离 122有追求而不苛求,宽容大度而不自私狭隘。只有这样,才能与领导、同事保持融洽的关系3. 处于职场边缘的那些性格 126面对上头分派给你的工作伙伴,你应该努力去欣赏他的工作能力而不是挑刺,只有尊重对方,才能被对方接纳。你想你的工作搭档如何对待你,你就先要用同一态度去对待他!4.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131在职场中,谁都有可能抛弃你,关键是我们不能抛弃自己。靠人不如靠己,关键时刻要冷静,要了解清楚自己站在哪个十字路口,确定自己想走哪一条路5.巧用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134你往人脉存折中存放的感情越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就更紧密,以后提取的时候也就更方便,遇到困难时提起大棒来要都可以6.办公室的“三从四得” 137三从:从本职工作出发、从领导的想法出发、从职场战略出发四得:语文了得、分析能力了得、逻辑了得、挨得7.别让野心噎着了自己 141要学会对自己的野心加以引导,如果你的野心伤害到别人的利益,那你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只有开拓出一种双赢的模式,才能让自己的野心发展壮大,你才会成为英雄第六章 职场不倒翁的自我提升技巧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4成功属于选对方向而且永不言弃的人。而一个人的平庸,多半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2.领导也需要你的重视 147身在职场,永远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上司突然交给你一个任务,并要你在短时间内完成,你必须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耐与决心,千万不可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恐慌。你迅速做好了他交给你的事,说明你对他所交代的事情很重视,而这也就是对他这个人的认可3.多做一点,还要让人看得见 151我们不应该假设领导知道或者注意到了自己取得的成果,因此要做自我宣传,主动告诉他们4.别做万金油,否则你只能补漏 154“创可贴”与“万金油”的区别在于:它是为解决问题或伤痛而存在的,哪里出问题了,让老板有切肤之痛了,创可贴就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为了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这个创可贴就得牢牢地贴在那里5.加班只有奖金,钻营才能提升 157作为下属,你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替上级解围。关键时刻的一次小小出手,胜过你埋头苦干很久6.做好细节,能成大事 160英国有句老话说“恶魔藏在细节里”。就是指细节往往容易让人忽视,从而功亏一篑。可千万别小看各式各样的细节,因为你不管它,它就会来管你!7.发现伯乐,贵人常伴 163有人确实是真的爱才惜才,但是一般而言,贵人出手多少都带有一些私心,所以首先你得是千里马,他才会是你的伯乐。你得值得他帮,他才有可能帮你。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工作中把活儿干好,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和值得信任的品质8.给自己树立假想敌 166时时刻刻处于假想敌的包围之中其实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假想敌带来的巨大压力促使你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充电,从而取得进步第七章 盘外招:人缘好才能左右逢源1.记得要随时给人留个好印象 170如果我们从事的是单调乏味或较为离别:全2册 上册第一章 山河崩裂_001• 国宝争夺战_001• 学人抢救计划_012• 金陵王气黯然收_026• 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_036• 人生长恨水长东_045第二章 浮海说三千弟子_061• 归骨于田横之岛_061• 傅斯年之死_068• 胡适:青山就是国家_084• 生命的最后机缘_095第三章 短兵相接_115• 批胡运动悄然兴起_115• 面对“人民的敌人”_122• 再掀高潮_131第四章 胜利的牺牲品_157• 但愿来生不姓胡_157• 万叶千声皆是恨_164• 胡思杜之死_173• 胡适出任院长_182第五章 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_209• 告别清华园_209• 梅贻琦出走内幕_221• 最后的光芒_231• 胡适、梅贻琦之死_238第六章 蒋梦麟的凄凉晚景_259•独立晚更好_259•徐娘身老谩多情_271•食少事繁,岂能久乎?_280第七章 悲剧的主角_299•教授生涯的终结_299•如此江山烟客逝_307•“叶公超案”最新破译_320第八章 最难风雨故人来_333• 代院长李济_333• 郭沫若斥骂董作宾_340• 学术巨人的消失_353离别:全2册 下册第九章 池南旧事不堪记_377• 吴金鼎之死_377• 花落春仍在_387• 林徽因之死_400• 陶孟和之死_409第十章 高才短命人谁惜_429• 大时代里的曾昭_429• 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_444• 改男造女态全新_451• 巷哭江南尽泪痕_463• 灵谷塔下付劫灰 _473第十一章 “铁证”下的亡灵_503• 《海瑞罢官》出笼_503• 引火烧身_519• 投靠胡适的“铁证”_531• 吴晗之死_544第十二章 简编桀犬恣雌黄_557• 花落春意尽_557• 国魂消沉史亦亡_571• 庙小神灵大_581第十三章 百年驹隙过如驰_591• 中国人的原子弹之梦_591• 一个有志和有趣的人_606• 曾昭抡之死_615第十四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_631• 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_631• 厄运降临_642• 蓝的星,腾起又落下_656第十五章 人间热泪已无多_673•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_673• 胡康河上的白骨_680• 从芝加哥到南开校园_690• 诗人穆旦之死_700第十六章 狂衅覆灭,岂复可言_725• 当年盛事久成尘_725• 清华一把手叶企孙_739• 熊大缜遇害之谜_752• 离奇的C.C.特务案_758• 梁思成与叶企孙之死_771第十七章 悲回风_783• 北归残梦终成空_783• 虎落平川_795• 康乐园之会_804• 陈寅恪之死_827• 吴宓之死_831• 绝响_839增订版后记_873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山河崩裂国宝争夺战当参加中央研究院会议的群贤硕儒们,为连绵内战造成的苦难忧心愁悴,彷徨山泽,嗟号昊旻而无一丝收效之际,炮弹轰鸣、人头乱滚的战场又传出一个又一个国民党军战败覆亡的凶讯:1948年9月12日,中共将领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卫立煌部发起攻势,史称辽沈战役。此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俘获国民党军兵力47万余人,缴获了大批美制武器装备。经此一役,国民党军元气大伤,彻底踏上了衰亡败退之路。9月16日,中共华东野战军以32万兵力围攻国民党重点守备的战略要地济南城,历时8天,城陷,国民党军10.4万人被歼,最高指挥官王耀武被俘。11月6日,中共华东、中原野战军与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向集结在这一地区的70万国民党军发起强大攻势,是为淮海战役(南按:国民党称之为徐蚌战役)。解放军攻势凌厉,兵锋所至,所向披靡,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岌岌可危。11月13日,号称一代“文胆”的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首席秘书陈布雷,看到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灭亡在即,自己回天乏术,更无力挽狂澜于既倒、解党国之危,痛苦悲愤中服巴比妥安眠药自杀,以古老的“尸谏”形式表达了对蒋介石的忠诚以及对国民党政府前途的绝望。在置于寓所书桌的遗书中,陈布雷字字血、声声泪地宣泄出久积于内心的苦痛与彻底绝望之情,书曰:介公总裁钧鉴: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以期无负教诲。但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实已不堪勉强支持。值此党国最艰危之时期,而自验近来身心已毫无可以效命之能力,与其偷生尸位,使公误以为尚有一可供驱使之部下,因而贻害公务,何如坦白承认自身已无能为役,而结束其无价值之一生。凡此狂愚之思想,纯系心理之失常,读公昔在黄埔斥责自杀之训词,深感此举为万万无可谅恕之罪恶,实无面目再求宥谅,纵有百功,亦不能掩此一眚,况自问平生实无丝毫贡献可言乎?天佑中国,必能转危为安,惟公善保政躬,颐养天和,以保障三民主义之成功,而庇护我四亿五千万之同胞。回忆许身麾下,本置生死于度外,岂料今日,乃以毕生尽瘁之初衷,而蹈此极不负责之结局,书生无用,负国负公,真不知何词以能解也。夫人前并致敬意。部属布雷负罪谨上[1]此前,陈氏曾多次向蒋介石苦谏,谓“罢兵弭战,同共产党举行谈判,早日结束内战,国民党或许还能坐半个江山”。蒋答之曰:“目前战局确实不利,但不必悲观;即使谈判也保不住半壁江山,只有背水一战,成败在天了。”[2]面对山河崩裂、天地改色以及摇摇欲堕的国民党政府,蒋介石困兽犹斗,在决心背水一战的同时,没有听天由命,而是采纳了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著名策士张其昀(晓峰)的纵横捭阖之术,决定着手经营台湾,作为日后退身和反攻大陆的“转丸”之地。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败退台湾之前,根据蒋介石密令,由中央银行为首,把储备黄金、白银等财宝全部秘密运往台湾。运送渠道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是从上海的央行直接运至码头,以海关缉私舰悄悄运送到台湾岛;另一种是其他地区银行的金条、银锭、银圆等,以陆路方式分头运送到厦门鼓浪屿,再以军舰从厦门运送至台湾。据国民党当局后来披露,1948年之后从大陆运到台湾的黄金、银锭、银圆共有三批,其中黄金277.5万余两,银(锭)圆1500万元,另有1530万余美元存进美国银行的国民政府账号。美国前驻法国及苏联大使蒲立德(William Bullitt)后来曾在《展望》杂志发表文章,分析1949年和1950年台湾的经济与财政情况时指出:“台湾面积仅约为波多黎各的4倍,它怎能维持60万的武装部队呢?这完全靠蒋先生将大陆的黄金运台,才安定台湾官员的生活。没有蒋先生由大陆运台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台湾的经济将被通货膨胀的洪流所淹没。”[3]蒲立德所言大体不差,这批黄金对稳定台湾民心和国民党军心,以及后来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蒋经国亦曾对这批库存黄金的搬运经过有过如下披露:“当上海快要撤退的时候,父亲就派我们几个人到上海去,劝中央银行把库存的黄金全部搬运到台湾来。临行的时候,父亲又再三嘱咐我们‘千万要守秘密’,因为早已预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库存黄金作为‘和谈’的条件之一。后来这一批黄金很顺利地运到台湾了。政府在搬迁来台的初期,如果没有这批黄金来弥补,财政和经济情形早已不堪设想了。”又说:“库存黄金到达台湾之后,父亲又记起还有一箱国家的珠宝,存放在中央信托局,命令我们再赶到上海去,劝信托局把这一箱珠宝也运到台湾。”[4]蒋氏回忆的最后一个细节特别令人难忘,在如此艰危的情形中,蒋介石居然连一箱珠宝也记得清楚并挂在心上,可见他对这批立足之本的重视程度,真是考虑得细致入微。除把价值约10亿美元的黄金和银圆连同蒋经国后来披露的当时不为外人所知的珍宝秘密运台外,根据国民政府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地,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因台湾大学原校长庄长恭履任半年就携眷悄然向当局呈请辞职开溜,国民政府决定由傅斯年接任台大校长,着力经营关乎科学教育这一立国之本的重要基地。经蒋介石批准,朱家骅和傅斯年多次晤谈,傅勉强表示从命,欲“跳这一个火坑”。1948年11月10日晚,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以故宫博物院理事长身份,召集朱家骅、王世杰、杭立武、傅斯年、李济、徐森玉等故宫和中博两院理事在官邸举行谈话会,决定先把当年运往伦敦展览的500箱精品文物运往台湾,同时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图书馆等机构的主要文物和图书一并运往台湾,并由朱家骅向蒋介石呈报,争取海军派军舰押运。11月26日,在南京国民党中常会扩大会上,C.C.派骨干分子陈立夫等人猛烈攻击教育部长朱家骅镇压学潮不力,当场要其下台。朱氏心力交瘁,吐血病倒,但在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强力支持下,仍咬牙苦撑,坚不去职。几天后,朱家骅从病床上爬起来,奉命召开“中央研究院在京人员谈话会”,由总干事萨本栋主持,分别召集在京的七个研究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出席会议的有傅斯年、李济、陶孟和、姜立夫、陈省身、张钰哲、俞建章、罗宗洛、赵九章等,会议紧急商定了几条应对措施:立即停止各所的基建、扩建工程,原备木料全部制成木箱以备搬迁之需;各所尽快征询同人意见,做好迁台准备。眷属可自行疏散,或于十日内迁往上海,可能出国者尽量助其成;南京地区文物、图书、仪器、文卷等先行集中上海,由安全小组封存,伺机再南运台湾。会议之后,各所组织人员携公私物资陆续向上海撤退,“静观待变”。

后记

增订版后记2011年4月底,《南渡北归》的第三部《离别》简体字本终于出版上市。5月,台北时报出版公司一气推出正体字版《南渡北归》之《南渡》《北归》《伤别离》三部曲,在台北最著名的诚品书店和诸家大小不一的书店、电子网络平台与读者见面。海峡两岸在如此接近的时间里推出这部以抗战时期为主轴,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理想、追求与不同命运的著作,对读者形成的冲击与出版人、编辑、作者等此前预想的效果基本吻合。因这部著作牵涉的人物和内容有相当一部分被屏蔽、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之中,世人已“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个世纪之初,突然将消失的人物与湮没的故事发掘出土,自然使读者眼睛一亮,并抱有一种对消失的那段往事怀念的温情与敬意。有了这一个心灵的切合点,读者迅速做出回应并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就成为一种自然的事情。而在这个时空里,约超过一百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电子网站,先后以不同的方式予以报道,客观上增加了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使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给予关注、阅读和讨论。随着2011年底《亚洲周刊》将本著评为该年度非虚构文学类作品十大好书之冠,以及台湾出版方抓住机遇先后两轮大规模调动媒体力量全方位进行跟踪宣传,使作者本人和这部著作在全球华人圈读者中的知名度与热度进一步提升,并在不同阶级、阶层和不同的地域、圈子引发了新一轮“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大师之后还有大师”等广泛讨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版人与作者收到海内外邮件和微博私信三千余封,其中多半是赞誉,但批评者也不少,更多的是从关怀爱护的角度,对书中不恰当的观点、提法、疏漏舛误,特别是错别字予以提示、指教,希望再版时加以改正。蒙读者朋友和出版方的双重好意,当时已受聘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的我,决定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借在台岛的便利,对拙著进行全面的纠偏改错,还原增补,添加部分以前没有收入的内容。其间,除查阅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大学、中央大学、辅仁大学、世新大学甚至佛光大学图书馆资料,更多的是每日坐班车,由台湾清华大学所在的新竹市到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院”大院内附属研究所,特别是闻名海内外的史语所资料室、傅斯年图书馆、近史所档案室、胡适纪念馆等查阅相关图书、资料、档案,在此基础上对书中涉及的历史史实排比考察,详加考证,对错讹之处予以改正,特别是对最新增加的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原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叶公超于国共易鼎之际赴台湾,以及后半生的史实人事更是着意搜寻,并通过各种渠道访问与蒋叶二公有交往、幸存于人世的同事、同僚或下级、朋友、学生辈人物,通过现实的回忆还原本真,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把二公在台岛的旧事大体构划了出来,给世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现在回忆起来,如果不是本人亲到“中研院”史语所、近史所、傅斯年图书馆等民国文献、史料、档案丰富浩瀚之地加以稽考钩沉,探赜索隐,寻寻觅觅,访问与之相关联者,要构划出这样一个轮廓是不太可能的。那么,蒋叶二公的本事与他们那个时代隐藏的秘史,或许就永远埋入尘土中不为世人所知了。今天,读者在看过蒋梦麟、叶公超晚年的际遇之后,或许会生发出上述感想并和我一样为二公的命运扼腕、唏嘘吧。本次增补修订,得到了海峡两岸学术界、教育界、文学界、企业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帮助,由于人数众多,实在无法一一举出,权且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吧。岳南2013.5.30于新竹

编辑推荐

《南渡北归•离别(套装共2册)》编辑推荐:•《南渡北归•离别(套装共2册)》为全新增订版,大字典藏本:新增10万字全新内容,首次披露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让“南渡北归”的故事真正完整!;精细校订,装帧大气,用纸考究,典藏之选。•《南渡北归》系列图书之“离乱大结局”;•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以及诸多大奖,好评如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领衔,众多文史大家鼎力推荐;莫言、茅于轼、柳传志、薛蛮子、任志强、俞敏洪、袁伟时、张鸣、余世存、刑军纪、解玺璋、张颐武、李存葆、、何亮亮、李炳银、李国庆、朱向前、张志忠、徐贵祥、王久辛、王良瑛、何兆武、赵琦……联袂推荐;• CCTV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大学联合投资,由《南渡北归•离别(套装共2册)》改编成的大型电视剧拍摄中。•历史纪实文学第一人岳南巅峰力作,作者耗费十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并远赴台湾清华大学,搜阅整理近千万字珍贵资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名人推荐

岳南的《南渡北归》,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至今不能全面反思文革,令人尤为痛心。这套书尽量真实地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当年的历史,文笔也好,很好看,学习历史,政治家可以更好地治国,我们老百姓最起码可以做个明白人。——柳传志《南渡北归》中的吴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他与先父是同事,同在北京当副市长。他收养一儿一女。小彦和吴彰是我幼年的玩伴。他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每周到我家送我一本新出的他主编的历史小丛书,养成了我对历史的终生的兴趣与崇敬。——薛蛮子我推荐一下《南渡北归》,写尽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宿命性的悲凉人生。——俞敏洪也许是年龄与时代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更有味道,欲哭无泪。当“南渡残生梦独多”和“北归残梦终成空”时,历史还原了真相。同为天涯两岸的民族各自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却隔不断血脉相连的相思之情。——任志强撰写民国的教授,或知识分子的著作,自是很多,但民国知识分子在今天成了国人心中的某种典范、象征,重温他们的生活可以使我们理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他们仍能够活得那么坚实,甚至活得那么阳光。《南渡北归》,可以说是一本有趣也有益的书。——余世存(《非常道》作者)岳南的《南渡北归》是一部皇皇大著,说的是民国教授与研究人员的佚史趣事,读者品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教育精神。打开它,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天才云集的晴空里,所有的鸟都在呜叫、飞翔,它们巨大的羽翼给一个动荡的国度带来了夺目的光辉。让人惊异的是,时至今日,这些光辉还在我们的头顶闪烁着。一代杰出人物的历程,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承载者。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教授太少了,缺少了文化素养,都世俗化,金钱至上了。——何三坡(文化批评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渡北归·离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很满意,很给力!谢谢!
  •   这套书的整体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我很早之前就买到前两部,貌似都是半价买的。第三部出来后一直不降价,等了好久,终于在双十一亚马逊 给出半价了 ,果断下手。 内容还未看 留着慢慢研读。整体书的印刷还是很不错的。字体大 内容多。
  •   看了部分,很严谨,可以当资料研究,因为作者描述的每段史实都有记录或出处的。混乱而不浮躁的时代,大师辈出。距离我们最近的文化辉煌时代,瞻仰之。。。
  •   共6本终于收集齐了,报装不错,安心下来慢慢看
  •   建议喜欢近代史的朋友可以看看,看过之后,心如止水。
  •   公知们推荐的书都是别有用心的是吗。。看到薛潘一伙沽名钓誉之辈的推荐,真的是不想买啊。。内容什么的,大概也都猜得到了。望三思
  •   纸张,字体都非常合适,特别是大字体,内容还没看完,多读历史,修身养性
  •   这个系列真的写的很好的,让人了解了那一段历史
  •   刚看了一部分,论说有据,比较充实,略感文字有些拖拉
  •   《南渡北归》(三部六卷本),分为《南渡:全2册》《北归:全2册》《离别:全2册》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 阅读更多
  •   大视角全方位描绘了民国文化精英群像,以及人生十字路口不同抉择导致命运的巨大不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