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科林·鲍威尔 页数:256 译者:张强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版序言 我的新书与中国读者见面。尽管我是一名美国军人、外交官,但这本书与战争和政治无关,只是谈论生活和领导的艺术。我写这本书也是想与世界各国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分享我的这些经验。书中讲述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讲的是我应对一生中所经历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经验,不管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还是朝气焕发的青年人,都可以读一读。这些故事尽管大多数源于我的军旅和外交生涯,但其中给人的经验和启发是通用的。但愿我的感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大家也能回顾和反思我们该怎么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这不是一本让人照本宣科的行动指南,我们每个人都得走自己的路。这里记载的是我的秘诀,我的路。1973年,在尼克松总统历史性访华一年之后,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武官第一次访问中国。当时我是“白宫顾问团”的成员之一,这个团的主要任务是让美国领导人了解联邦政府最高决策层的运作方式,并对各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更清晰的认识。由于这个团的工作性质,我们得以有机会访问他国。那年我35岁,是一名陆军中校,在冷战的高峰时期我难得地有了这一次访问美国两个主要冷战对手——苏联和中国的机会。我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到访的美军军官之一。我到了长城,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还去了其他很多美丽的地方。我站在黑龙江南岸北望苏联,而就在几个月前我曾在西伯利亚越过阿穆尔河南望中国。我们观看了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军事演习。我们还访问了工厂、医院和商店。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北京宽阔的街道、火炉烧出来的悠悠炊烟以及人们清一色的着装。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装上还没有军衔,这让我很头疼:你怎么搞得懂他们是什么军衔什么职务呢?慢慢地我从他们衣服料子的质地、军装上兜别着的钢笔的大致价钱以及他们戴的手表,琢磨出了其中官阶的区别,这样即使没有军衔我也看得出谁是主事儿的了。但让我印象最深刻、记忆最清晰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刚刚摆脱“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当时对生活要求并不高,每个家庭讲究的是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三大件”。从他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到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也可以看出他们勤劳的品质,而很快他们就凭此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1973年之后我又数次访华。看到这个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脱贫致富、迈入中产者行列,我心生敬佩。如今我看到中国人有了更高的追求。北京的大街上车流如织,人们穿着各种款式的服装表达着个性;他们生活多姿多彩、欣欣向荣;千百万人积极进取,等待着机遇,追求着更高的生活目标。中美两国的关系从对立到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能够为创建两国友好关系做出一点儿贡献,我感到自豪。虽然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在有些问题上看法不同,但有一点我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两国人民都渴望更美好的生活,都渴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生活得更好。在这本书中我最想表达的信念就是:生活和领导的艺术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林•鲍威尔原版序我喜欢故事。我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很多重要时刻,也积累了不少故事。书中讲到的这些故事大多数是我在军人生涯中的事,因为我自17岁从军成为一名军校士官生后,一直到56岁作为美军四星上将退下来,在部队干了将近40年。另外一些是我在美国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任上的,还有一些则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在这本书中,我精选了一些伴我多年的故事和经历与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和经历曾在我的生活和领导生涯中给了我诸多重要的启示。我现在将它们讲给大家,各位可视各自的情况参考鉴阅。第一部分介绍了我的“13条守则”,20年前这13条守则发表在杂志《美国大观》上之后就流传开了;第二部分集中讲述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着重讲我们要了解和关爱他人,特别是自己的下属;第四部分分享了我对使世界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的领导感悟;第五部分讲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管理者或领导者;第六部分是回顾,主要描述了我生活中严肃的和轻松的方方面面;后记部分总结全书:这里记载的所有爱怨与荣耀属于人民。读完这本书大家就会知道,本书没有盖棺论定,不是强行推销,只有我对生活的观察。全书各章独立成篇,可以通览,也可以跳着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和经验,这里记载的是我的人生和经验,它们就是我成功的秘诀。科林•鲍威尔
内容概要
《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是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科林·鲍威尔,给全世界有志从事管理和成为领导者的人们的领袖蓝图。鲍威尔出生在纽约黑人贫民区,毕业后参军,多次被越级提拔,从基层士兵做到四星上将、三军统帅,2001年受小布什邀请担任国务卿。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军界和政界平步青云,鲍威尔靠的是自己杰出的领导才能。凭此,他拥有了意料之外的精彩人生。 《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是鲍威尔卸任后对自己人生和领导经验的总结。书中充满了生动的经历和动情的体验,其中有他从移民家族获得的言传身教,在军队里摸爬滚打的感悟,作为军队最高指挥的经验,还有在四任总统班子中供职的体会。鲍威尔天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总能用温馨的故事和恰当的比喻告诉我们在职场内外获取成功的秘诀。 本书极具思想性和启发性,精彩程度超乎想象,必将给读者以鼓舞和激励,帮助我们走向未来的领袖之路。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 译者:张强 其他责任者:(美国)托尼•科尔兹(Tony Koltz)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1937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四星上将。在美国四任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班子中担任过不同的高级职务。由于其办事沉稳,实战经验丰富,德高望重,2001年被小布什邀请出山担任国务卿,也是美国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国务卿。在世界范围内,或许鲍威尔没有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名气大,但是在美国的军界、政界和外交界,鲍威尔更享有威望。他任国务卿时支持率曾高达80%以上,远高于奥尔布赖特、赖斯和希拉里。他就像一瓶老酒,时间越长越显得珍贵。托尼•科尔兹(Tony Koltz),美国著名作家,曾与美国著名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合作撰写了弗莱德•弗兰克斯将军、查克•霍纳将军、卡尔•史汀纳将军、安东尼•津尼将军等人的回忆录,还和津尼将军合作撰写有另外两本书。现居纽约。张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译有多部外国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我的“13条守则”001 1.事情没你想象的那样糟糕,早上起来一切都会变好003 2.发一通脾气,过去就算了005 3.不要将荣辱系于一时得失,否则小小的失意也会让你感觉颜面扫地008 4.有志者事竟成010 5.小心决断,以免自食其果010 6.不要让不利因素妨碍你做出明智的决断010 7.不要替他人做决定,也不要让他人替你做决定014 8.关注细节016 9.与下属荣誉共享019 10.头脑冷静,待人宽厚020 11.明确目标,严格要求022 12.不要受制于恐惧和反对者024 13.永远乐观就是一项战斗力026 第二章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031 1.尽力尽责,因为有人看在眼里032 2.扫大街的人037 3.一心忙事业的浑球儿038 4.友善无敌043 5.做领导的就是来解决麻烦的046 6.开战时领导者应该在哪里049 7.从地基到塔尖——提拔下属的原则054 8.提拔人才不只看表现,还要看潜能058 第三章带队伍的艺术065 1.用人不疑066 2.相互尊重069 3.领导要像母狮培育幼狮一样对待下属075 4.不要放过任何一个错误080 5.我更看重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而非其领导081 6.一定要有些有个性的下属082 第四章快节奏信息时代的领导力091 1.及时更新大脑软件092 2.务必告诉我你知道的一切099 3.务必及早告知我105 4.务必警惕首批报告107 5.需要认真面对的五类观众111 第五章为达目标,要有150%的投入119 1.新人须知120 2.一支队伍,一个目标130 3.全力争胜132 4.让下属愉悦地执行你的指令136 5.是解决问题,还是在制造新的问题?137 6.30天后,你来担纲139 7.卓有成效的“后查机制”141 8.松鼠逸闻——与里根总统共事学到的147 9.如何召开各种会议153 10.必须有可以替代的人157 11.到站了,就下车160 12.该放手时就放手163 第六章战争与外交中的领导艺术169 1.“鲍威尔兵法”170 2.“陶瓷仓法则”176 3.2003年2月5日,我在联合国的演讲182 4.解决佩岛之争190 5.比萨和牛奶194 6.戴安娜王妃的堂兄199 7.我的演讲生涯204 8.在路上211 9.人家给我送的礼215 10.巅峰和谷底220 11.热狗外交224 12.出发献礼227 后记235 致谢 中文版附鲍威尔升迁路线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不要替他人做决定,也不要让他人替你做决定 部队教育我们必须对“自己以及队伍的胜败”负全责。既然最终负责的人是你,你就得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他人的压力和意愿而改变。 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能独立地甚至孤独地做决定。你需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征求周围人的意见,征求那些想法充分、了解你需求的人的意见。你也要清楚,很多时候你的决定会对这些人产生影响,因此他们的建议往往会朝向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对你则未见得有好处。永远记住,在掌控全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觉才是你做出决断最坚实的基础。 当然,有时候拿主意的人不是你,像部队里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你得适应。 1985年,我被推荐担任驻德国美军步兵师师长。我渴望得到这份任命——这是所有步兵指挥官梦寐以求的职位,而且当时我正盼望着回一线部队任职。但陆军司令部决定让我继续在五角大楼供职,担任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的高级军事顾问。 1年后,我终于可以离开五角大楼前往德国担任部队指挥官了,这次是去做军长。我兴高采烈地去上任了,但只过了半年,我又被调回华盛顿做国家安全顾问助理。这样一来,我的军旅生涯似乎就要终结了,因此我对此项任命表示抗拒,我的理由是如果非让我出任这个职务,那要总统亲自给我打电话。结果总统真的打电话来了,我只好离开了部队。11个月后,我成为国家安全顾问,一直干到里根总统那届任期结束。 很难判定陆军司令部对我任命的是是非非,很多任命最终让我受益匪浅。但在离开部队之后,我还是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依照自己的直觉做出自己的决定。 人往往经不住别人的吹捧,会轻易接受某项工作。我离开国务院后,一些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就来游说我前去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工作并不怎么吃力,报酬却高得惊人。他们跟我说,我不用弄懂银行、金融或境外经贸操作,如对冲基金和金融衍生品等概念,到时自会有专家来帮我解决问题。一家投资银行狂追不舍,一再强调高额的报酬和诱人的头衔。这些东西着实有诱惑力。 我清楚这些职位能给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我本能地拒绝了。 他们真的需要我为他们做什么吗?或许他们只是需要我所能带给他们的光环呢?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们不过想让我去做迎宾和司仪。事实上我对相关行当一无所知,也无兴趣去了解。我对金融尤其不感冒。他们想替我做决定,但我坚持自己做决定。 有个好友坚定了我的初衷。吃午餐时我告诉他别人提供的这些职位,他听完了淡淡地说:“干吗要穿别人的T恤呢?你有自己的行头。穿自己的衣,走自己的路,多自在。” 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接下来帮我做出的这个决定不仅是对的,而且可以说极具远见。那些承诺给我高薪的其实都只是纸上谈兵,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经济萧条中,那些许给我高级职位的公司不是倒闭就是濒临破产。我很高兴我躲过了这一劫。 与1995年我从部队退役两年后的经历相比,这些诱惑倒也不算什么了。那2年我淡出公众的视线,享受自己的生活,写写回忆录,有时在国内做个演讲,顺带旅游一番,相当惬意。但我的自传一经发表,我就连续6个月到各地签名售书,弄得名气比以前还大。粉丝们热情高涨,这种结果是我始料不及的。每次露面都会听到让我重返政坛的呼声。人们认为我是竞选总统的热门人选,这份诱惑实在太大了。
后记
两年前,我就开始随手记下深埋在我记忆里的那些故事、逸闻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我的情感体验。那其中没有沉重的往事,没有艰深的道理,也没有对天下大事和国策纲领的深刻思考,它们大多是我觉得可以用在演讲和其他一些公共场合的心情故事。以前里根总统总喜欢准备一大堆的笑话,这些从我记忆里翻出来的东西与之有点儿类似。我常常是笑着录下这些故事和经历。一天晚上,我和妻子阿尔玛去地方上一家购物中心的电影院看电影。回头取车的时候,停在边上一辆车的女车主看着我们走近,说:“噢,我认得你,你是谁来着?……”她记不起我的名字了。我只好站在那里,等着她从记忆里翻找。阿尔玛上了车,我又等了足足一分钟才对她说:“我是科林•鲍威尔。”她看着我,一脸茫然地说:“不对,你不是他。”然后她就上车走了。经常有人认出我,觉得我应该是某个有知名度的人,但他们经常把我认作其他人。也就是前几天,一个德国游客在亚特兰大机场指着我对他妻子说:“瞧见没,那是施瓦茨科普夫将军。”闹出这些误会的时候,阿尔玛不会让我立马告诉别人,我其实是美国影星丹泽尔•华盛顿……除非我们能知道我们到底被当作了什么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越积越多,我开始想,这些故事是否够出一本书了。这些故事大多和我的回忆录《我的美国之路》①的前半部分记载的故事一样,记录着我的成长经历,讲述我如何从成功和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最终成为一名美军军官。人们对于这些故事的印象远比对《我的美国之路》的后半部分所回忆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大事件来得深刻,尽管那些年里发生的诸如冷战结束、“沙漠风暴行动”、美国军队的变革、德国统一以及其他许多重大事件的影响都更为深远。直到那本回忆录出版17年后的今天,仍有人问到关于我个人的那些事,以及关于普通百姓的那些事,关注大事件的人倒是少了。于是我将我个人和普通百姓的那些事稍做整理,写进了这本书。终于有一天,这些随手记下的故事已经积成了厚厚的一沓,我就把它们拿出来给一些密友和值得信赖的伙计们看,他们的反应让人振奋。“这些故事读起来非常有趣,”他们对我说,“也是你对生活和领导艺术的感悟。其他人读到这些故事或许也会有收获,你何不把它们出版成书呢?”在这本由零星故事组成的书里,绝大多数章节写的是我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家人、朋友、同事、上司、下属、对手,甚至还有那么一两个敌人。他们有的富有,有的贫穷;有的位高权重,有的是平民百姓。我从这些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人那里获得感悟,也尽可能地在生活中激励我的下属。生活和领导的艺术不只是属于我个人的,也是属于大家的,属于人民的。记得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华盛顿某办公室参加过一个小型的升职仪式。现在已经记不清是庆祝谁升职和在哪个办公室举行的仪式了,但是我确定美国核舰队的创始人海军上将海曼•G.李高佛到了现场并做了发言。李高佛作为领导人态度强硬,对人要求严格,对国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升职仪式结束后,大家让李高佛讲几句话,他接下来的讲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光有机构无法完成任务,光有计划和大纲也无法完成任务,真正能完成任务的是人。机构、计划和大纲的好坏只能促进或阻碍人们完成任务的进程。”李高佛话中的智慧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2年,我进入白宫工作,从此我就跟白宫的工作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在白宫的新人入职仪式上,我都要给他们讲话,都要向他们强调这一点:再好的想法也不可能因自身的优势自动得以实施,好的想法要成功付诸实施必须要有拥护者,要有人相信这些想法,努力推广,奋力争取,并赢得更多的追随者和拥护者,不断施加影响,直到取得成功。接下来我还会向他们讲述一个相关的道理:再糟糕的事物也不可能因自身的问题自动消失,需要有人站出来与之斗争,甘冒风险,指出问题,直击要害。生活意味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生活带给我们无数的挑战,我们要么战胜挑战,要么被打败,人生意味着无数的成功与失败。但生活的意义其实超越事物本身,也超越成败,生活的意义系于我们感染着的和让我们受到感染的人。一切归于人民,我希望翻开这本书的每一页你们都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正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成就了现在的我。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第一次国家级别的领导人论领导艺术,鲍威尔将军是少有的实战经验丰富的国家元老,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书。——哈佛商业评论鲍威尔将军在本书中讲诉很了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告诉我们怎么做一个能担纲重任的领导,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步步高升。这本书不仅适合职场中的管理人员阅读,一般的年轻人也应该看一看。——华盛顿邮报鲍威尔先生用幽默而亲切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学生时代、军队里、外交界,政界,以及与国际名流交往的轶事,大量的警句、忠告,显示了他老练的领导艺术,他也讲述了在职业生涯中的遗憾,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作为领导人需要的谨慎、清醒和勇气。——出版周刊
编辑推荐
《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编辑推荐:看德鲁克,不如研究鲍威尔!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全美青年励志偶像鲍威尔亲授领导力秘诀。鲍威尔领导力,跟随成功者的足迹,引爆职业潜能,你也可以成就自己!《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亲述领导艺术,也是国家级领袖人物第一次论领导力。《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是作者给美国国务院、世界500强开设的高级领导艺术培训课内容,更加充实系统化后现公开出版。由知名企业家冯仑、徐小平鼎力推荐,二位非常推崇鲍威尔本人的领导才能和领导品德。书中内容风趣,通过爆料国际名人私底下在职场的那些事,如作者跟基辛格、赖斯、里根、小布什,他的手下、同僚,及其他国家领导人,讲述领导力,极具故事性和励志性。《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是继德鲁克的理论主义、稻盛和夫的精神主义之后的真正实战主义的典范。
名人推荐
我对鲍威尔本人很崇敬,他是美国真正意义上从草根、底层,凭借个人实力达到权力巅峰的领导人,他在做人、做事上都很有一套。《我赢定了》是鲍威尔对自己以往人生经验和领导艺术的总结,尤其是书中前面部分提高的13条守则,早已广为人知,对于管理者来说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吗,我推荐这本书。——冯仑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都有一个渴望,就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鲍威尔就是实践这个梦想的最高典范之一。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并自觉把这一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中国的年轻人都应该看看鲍威尔是如何善用自己的天赋,一步步实现其人生梦想的。——徐小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