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楫宝  页数:343  字数:34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个故事只可能在中国发生。刀刀入肉剖开内幕,既是融资和投资的“带路党”,又是揭秘者。
现金短缺,铭记传媒只能再挺三个月!这时,秦方远从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总部归来,主导B轮融资,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吗?做调研,选基金,大谈判,搞“外交”……一次次较量,波澜起伏,费心费时。终于,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然而,就在他盘算着去美国纳斯达克敲钟时,却惊闻种种内幕,胆子之大,猫腻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他这才知道,在中国,不仅找钱时有很多“地雷”,花钱同样有“地雷”。伤不起的,不仅仅是企业家,还有投资人。

作者简介

  陈楫宝,创业家,投融资研究专家和实践者。成功操盘某公司A、B两轮股权融资,该公司荣获《上海证券报》第二届
“金融资?****企业”奖,被《中国企业家》评为“21未来之星——2012年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
财经记者出身,曾供职于商务部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过一系列专业而犀利的文章,参与并见证了当年非常出名的某户外传媒公司的浮沉,以及中国户外传媒行业黄金十年的兴替,感慨良多,发而为《对赌》。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疯狂造富
1. 100倍市盈率盖过华尔街
2. 回国,还有青春可以赌
3. 人人都跑到中国淘金
4. 做投资两年就有了豪房名车
第二章 中国式基金
1. 人民币基金想不怀胎就生孩子
2. 全民PE:个个拼爹,投资靠抢
3. 前辈忠告:海归必须本土化
4. 融资求生
5. 要操盘,先掌权
6. 中国式海归聚会
第三章 运筹帷幄
1. 成大事者,不怕得罪人
2. 一天接到好几个VC电话也不是好事
3. 融资关键:商业模式清晰
4. 人生处处名利场
5. 商业计划书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四章 关键交易
1. VC的七寸
2. 投行的雷池
3. 期权池:利益矛盾集中点
4. 各种协议,各种猫腻
5. 中国式上市:狡猾的VIE
6. 典型性造假:阴阳合同
7. 分手情意在
第五章 对赌
1. 对赌是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
2. 投资的非正常竞争
3. 僵局才是真正的较量
4. 压力测试:灰色交易的信用方案
5. 绷到最后再笑
6. 落袋为安
第六章 高调出击
1. 出来混,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
2. 跳槽高管有反骨
3. 带一个美国姑娘回老家
4. 资本入侵乡村
5. 记者大闹发布会
6. 有了风投不一定就能上市
7. 一辈子与钱打交道也不是好事
8. 媒体潜规则:封口费
9. 物是人非事事休
10. “傍大款”的销售经
11. 暴富了可以嘚瑟,但要看对象
第七章 洗钱
1. 收购中的虚拟对手
2. 尽职调查:要规范,还是要时间
3. 在资本市场,你骗别人,别人也会骗你
4. 疑窦重重的收购
5. 要为股东负责到什么程度
6. 收购的三种方式
7. 最大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8. 市长想吃“洋豆腐”
9. 谁敢挣官员的钱
10. 一顿600万元的午餐
11. 花钱也要讲技巧
第八章 内部人控制
1. 冷飕飕的夏天
2. 旧爱归来
3. 摊牌
4. 瞒不住了
5. “亲信会议”浮夸风
6. 高管也是局外人
7. 断臂求生
第九章 董事之战
1. 董事会汇报材料是“做”出来的
2. 纸里包不住火
3. 投资人的秘密会议
4. 执行对赌失败
5. 期权梦想成空
6. 人人都有感情债
7. 送上门的美女不能要
8. 新CEO被人买了一条腿
9. 政商关系:离不开,靠不住,得把握一个度
第十章 资本骗局
1. 东窗事发
2.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3.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4. 融资骗局
5. 借壳上市的隐患
6. 华侨骗子
7. 前女友孤独离开
8. 暗箱操作靠不住
9. 上市后遗症
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
1. 中国概念股寒流
2. 内幕重重
3. 不能上市,那就期待被并购
4. 磨难是男人的财富
5. 故园乔木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三章运筹帷幄5.商业计划书的三个关键问题这天下午,秦方远也是在小会议室的白板上写写画画,让张家红恍惚如昨。不过,这次实实在在比画的是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孩子,由专业人士从头到脚说健康。秦方远说:“这份商业计划书是我和石文庆一起做的,包含了公司众多同事的共同努力,当然,也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要说的是,做商业计划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解决如何吸引VC,如何让VC激动,促使VC做出投资决定的问题。因此,商业计划书既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简明扼要。从目的性来讲,关键是要关注三个问题。”“首先,我们企业是做什么的?”说到这儿,他停了下来,开始以提问的形式跟大家交流。“肖总,请您回答,我们要提供给VC的是:我们是做什么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其独特性在什么地方?主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我们的客户是谁?是普通的个人消费者,还是政府、商家等集团客户?”肖强本来在走神,出于一种本能,他对这种枯燥的讲解有着抗拒心理,没想到被秦方远叫起来提问。他想了半天,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们就是卖广告的。至于独特性嘛,就是分分众,属于自有媒体。人家主要安装在电梯间而我们在卫生间,这应该是我们的独特性吧!至于客户嘛,当然是企业啊。”秦方远有些失望,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基本不过大脑的简单回答,尤其是长时间从事一项职业所产生的职业惰性和思考问题的结构性缺陷。他皱了皱眉头,业务交流会嘛,也是张家红想看看商业计划书是怎么写的,就不计较回答得是对是错了。于是他翻看了自己对“我们企业是做什么”的分析,让大家做了一些笔记。“第二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是怎样赚钱的?“如何让客户掏钱?如何将价值送达客户?商业模式在国外是否有成功的案例,是否经过市场的验证?在中国的扩张性如何,市场是否足够巨大?如果国外没有这种商业模式,投资者不敢投。在国外,不确定性越大就越有可能获得风险投资,但是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这大概就是中国式创新与美国式创新的重大区别。”李晓红站起来提问:“这几句话说起来容易,能否用实际案例逐步给我们分析讲解?”这时候,石文庆站起来,径直走到前台,接过秦方远递过来的白板写字笔,换下秦方远。他在白板上写写画画:“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毕竟我在国内工作了几年,也接触了不少企业。我最近在关注一个家用医疗器械企业的案子,我简单地描述一下就一目了然了。”石文庆举的例子是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广州百闻康健公司。这个公司的连锁品牌是“健康屋”,在全国拥有500多个社区店,做玉石理疗床;同时以水净化和空气净化设备为主的连锁店有120多家。在海外,如印度和俄罗斯等地,有200多家。“为回答刚才秦总提出的四个问题,我们分析一下百闻康健公司,以例说明。简单说,这家公司就是卖产品。卖谁的产品?卖自己研发生产的产品,构建成以‘阳光’——温热理疗设备、‘空气’——空间环保除菌仪、‘水’——多功能制水机、‘营养’——保健食品、‘能量’——高电位能量场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五环’完整产品系列。这就与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不一样,他们是大超市,卖的是别人的产品。卖自己产品的好处是什么?一是产品质量可控,医疗器械与理疗产品比家用电器要重要得多,毕竟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二是保持高毛利,保证所有的合作者都有利可图,就是我们常说的多赢模式;三是塑造自己的品牌。”秦方远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好,言归正传。刚才石总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案例,回答了‘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怎样赚钱的’这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是,VC为什么要投资我们?“我们必须做到,或者要让VC们认识到,我们的公司就是目前最好的项目。这个圈子里的一个明规则就是同一个项目会有很多VC来看甚至竞争,同样VC们也会对同一类的项目做比较:哪个公司是当前投资的最好选择?如果让他们认为我们就是最好的选择,那就非常棒了!一旦有数家VC来竞争,届时我们选择的就不光是钱了,还要看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附加值,能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别小瞧这些软实力,在同质化竞争中,它们往往会成为关键棋子。”

后记

数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和好友符策慧在北京方庄一家湘菜馆共进晚餐,谈论的话题是当时一家名气很大的传媒公司的巨幅震荡。有着两轮巨额融资的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崛起,然后垂直下落,让我们不胜唏嘘。    这是当时国内创投界的一个缩影。由于与该公司高层有着很深的渊源,了解到不少内情,震惊与遗憾之余,加之以前做财经记者的职业习惯,那时我就有要写作的冲动。只是,那时对整个行业所知、所见、所思甚浅,而后来投身一家创业公司,和合伙人一起埋头打理业务,就逐渐淡忘了这个念头。    数年来,由于耳濡目染,我对资本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并分别在资本市场狂热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两个不同时期内成功操盘公司的两轮融资,感触颇深。同时,我与那个特殊群体——所谓权贵资本,也有着深深浅浅的接触。业内传闻一位大哥级人物,当年因受一桩举国震惊的高官腐败案牵连,遭受牢狱之灾,之前积累的亿万家财一夜归零。出来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东山再起,在资本市场闪转腾挪,所获得的财富远超以前;政商关系也更加紧密、牢固、高端,这源于在牢房里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江湖义气”。这些传闻就是这些年权贵资本市场疯狂的缩影。总之,几年间对这个圈子听到、看到甚至闲暇时参与的,时常让我长吁不已。    去年,与出版界朋友刘辛闲聊时又提起这个话题,他对这个选题很感兴趣.当场拍板要出版。然后,他就不断催促我拿起笔来。不幸的是,他突然英年早逝。之后,我和视听艺术创作资深人士李欣、导演刘宁老师有过一场酒局,我们天南地北地侃着时局、经济以及当前的影视热点话题,后来一致地认为,资本市场已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对此不再陌生;预计不久的将来,投融资会成为影视热点题材。    我决定拿起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财经作家薛芳,是我前同事兼好友,她推荐了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伍志总监,还有他的同事、我的编辑于向勇先生,我们深入商谈后,很快达成共识,定位为“知识小说”.即“阅读小说,同时获得知识”。    老舍文学奖获得者、作家毛银鹏曾经对我说,文学作品最关键之处在于揭露A-N的真相,揭示人性的根本,而不是玩弄花哨的技巧。因此,在写作中,我做了取舍,  “知识为主,故事为辅”,讲究文字真诚,技巧其次。    我的研究生同学大都分布在银行、保险和证券甚至担保领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不在金融系统,包括我自己。我们在学校所获得的金融知识,局限于书本和“明规则”;对于股权投融资实践和“潜规则”,还得吸收大量外来的营养,所谓实践出真知。因此,在这里,我要感谢投资人、曾经是著名融资顾问的桂曙光先生,他当年在《创业邦》开辟的融资系列专栏文章颇是精彩,我从中学*-7甚多,文中也是多次引用;也得感谢义云堂关于vc和PE的微博,关于这个圈子的有趣的谈资。不得不提的是安普若先生当年写的《回国驯火记》,虽未aZ式出版,但在网上风靡一时,圈内朋友总会聊起这篇小说,说是“写绝了”。虽然这本书所写的人和事差不多已经过去十年,环境、政策以及人的心态也许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该书所揭露、批判的思想没有过时,甚至很多细节依然与当下十分相似。自然,这本书也成为我写小说的营养源之一,在此深表谢意。    还要感谢远在故乡的程志远大哥,作为鄂东民间文化的记录者,他不仅文笔好,而且对时局认知深刻。他逐字阅读了小说初稿,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从事基金投资的好友陆悦、财经专业人士朱地术与我探讨了一些技术细节。年轻的书画家江屹和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妹妹、已经是广东某高校老师的王贤以及朋友郑蕾,也都对书稿中的情感部分提出了良好建议。对此,我均深表感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因素很多,比如技术、产品、人才、市场,当然也包括资本。做企业这么多年,我个人比较喜欢讲究方法论,并推崇专注性。《对赌》一书展现了当下风险资本与实体企业的生存状态和依存关系,比较真实、客观,所批判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鱼跃医疗(002223)董雾长吴光明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机会潮起潮涌,旋涡时隐时现。《对赌》一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创业者只能是赶潮儿,能做的是进德修业,完全依赖资本是靠不住的,想不劳而获、走潜规则路线是不可取的;投资人也非再潮儿,想投机取巧,也是靠不住的,忠恕才是王道,守正才能出奇。    三诺生物(300298)董事长李少渡    《对赌》一书所披露的情节似曾相识,几乎发生在我们每一个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身边,直实而震撼。有警示也有倡导,有拷问也有温情。一口气读完,好不痛快!    东盛科技(600771)董事长张斌    好赌是人的天性,对赌是一种选择。创业者要学会自知,自知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投资看要做到知人,知人方能帮忙而不添乱。对赌作为一种估值调整机制,创业者赢了是双赢,输了是双输。    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    有人拿自己的青眷赌明天,有人拿钱赌别人的青眷。本书中所描述的企业家与投资人在利益上的博弈和斗争,非常真实地展现了目前国内创业和风险投资圈实实在在发生过以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正处于其中的创业者、投资人双方都有值得回味、反思的地方,对想进这个名利圈的人来说,也有警示作用。《对赌》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讲道理!好看,有用!    著名投资人、杰睿投资董事桂曙光

编辑推荐

陈楫宝编著的《对赌(中国背景下最权威的融资全程实操小说)》是《杜拉拉升职记》《浮沉》之后最有“料”、最厚重的财经小说,投融资小说的鼻祖,跟风大幕即将拉开……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你是创业者、企业管理者,还是投资人。它取材于真实案例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以最真实、最中国的故事,给你看一个活生生的新世界,一本书熟悉一个行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对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1条)

 
 

  •   对赌--中国背景下最权威的融资全程实操小说。抛弃规则,放开底线,亲历者告诉你股权融资过程中的各种玩法和猫腻!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管你是谁!它展示了企业融资和上市的全过程,展示了投资人的手法和心理,也暴露出无所不在、令人触目惊心的猫腻和潜规则。它以最实用的技巧、最深刻的批判、最彻底的反思,给你指一条出路,一本书学会一种本领!
  •   对赌--中国背景下最权威的融资全程实操小说。抛弃规则,放开底线,亲历者告诉你股权融资过程中的各种玩法和猫腻!挺不错的
  •   还没读完,才开了个头,看了十几页,就被抢走了。但是,最大的感受是,不动声色之间风起云涌,整本书娓娓道来,张力十足。不像之前流行的某本1至4集的融资小说,作者也很诚恳地说没有文字功底,那本确实是没有什么文字功底,看得我好生郁闷。这本完全不同,作者之前是极富有影响力的某大报财经记者,之后又做过企业,对资本市场十分熟悉。这本书可做教材,可做小说,其中百味,各人自有见解。顶!极力推荐!早就期待这样的作品啦!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一次在当当写书评,呵呵。已经推荐领导,再购入一百本,公司同事、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赠送大礼!
  •   中国背景下最权威的融资全程实操小说,这种事也有中国特色啊,看来我们中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度!
  •   《对赌》是说一部内容详实的“纪录片”,它记录了国内企业准备融资、接受融资到收购扩张上市的过程。作者通过故事情节向我们很专业地讲述了融资企业的评估、融资计划书的制作、融资方与投资方的谈判以及对赌、企业融资后的收购、融资企业的自己包装、企业融资后股权和控制力变动、潜在风险等。
  •   最权威的股权融资小说,推荐
  •   收到当当快递过来的书,上午花费了我三个多小时阅读,我本以为完全是一本严肃的财经小说,原来文中也是诙谐横生,情节跌宕起伏。非常有趣的是,男主人公竟然是“高知帅”,出身平民家庭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投融资领域青年才俊,飞机上邂逅的女主人公自然是地道的“白富美”了,华侨后代,清纯脱俗,可惜,两人分手了,还能邂逅相守吗?当然,除开故事情节,关于融资的诸多关键点的解读,让人解渴,对于我等初创企业青年而言,无异于一本有阅读快感的教科书了。
  •   作者不愧是成功操盘某公司A、B两轮股权融资的,对投融资双方了解的如此透彻,在金融界闯荡多年,自愧不如。
  •   我是冲着“对赌”俩字去的,看完了才发现不仅仅是写对赌啊,融资全套的活儿也写了,投资的那些事也写了,投资人的那些花花事也写了,这帮人还真是淫乱啊!不过,我喜欢,嘿嘿
  •   写的很真实,让人看后对这个行业有些触目惊心。投资方急功近利,融资方也弄虚作假,最后对赌条款被触发,最后又各方较力,两败俱伤。其实做人还是需要诚实些,心态不能浮躁
  •   融资,投资,期权,上市,金融行业的内幕触目惊心,以外行人的角度来看,这不就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闹剧吗?
  •   一本有情节的科普小说!这本书我偶然在书店看到过,回家之后在当当网买有折扣,作为小说来讲,情节还是有一定的可看性的,当然了,就别指望啥深刻的社会意义啊、人性的美丑啦。。。里面也涉及到很多融资方面的专业术语和名词解释,融入到小说情节里深入浅出,实操性还比较强。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书,如果是对融资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会在书中有所收获!
  •   可以感慨,可以深思,总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股权融资实际玩法
  •   纸上谈兵永远都是美好的,一落实到操作的层面就不一样了,融资是这样,投资也是这样。一切要从操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我读《对赌》最大的收获。
  •   真心喜欢这本书,通过小说的形式,把对赌这种形式上的融资讲的很通俗易懂,很喜欢
  •   一本书学会融资,一本书学会一种本事,一本书熟悉一个行业。这样的评价,《对赌》当之无愧!
  •   一本物超所值的金融小说,不仅对当前投融资圈描写入木三分,而且对时下权贵资本、钱权交易、一夜暴富写的淋漓极致;当然,更主要的价值是体现融资类技巧和专业知识的传播,夹杂着爱情故事,实用且妙趣横生。
  •   从对赌一书看出作者对中国现代融资过程的了解深度,非常好。是教科书不具备的。
  •   融资可以靠造假,而且假得很难看出来,再精明的投资人和审计事务所都可能看不出来,太可怕了。在中国,不仅食物安全状况很可怕,做投资也很可怕啊!
  •   一本既是小说,又是融资的好书,让你在轻松自如中学会混投融资圈
  •   这本书通过一篇小说,将融资的各方面知识并结合现实完全的展现出来,表现手法非常独特,最重要的是结合实例、简洁易懂。尤其对于在这方面知识不足的朋友,更应该读读此书,绝对大有益处。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书,受益啦!~
  •   我们公司也正在融资,而且是哥负责的,老板说让我看看这本《对赌》。他啥意思?嫌我做得不好?怀疑我暗箱操作?
  •   要了解投融资,就得看实操层面的,那些教科书不行,太不落地了。而且,对创业者来说,没必要读教科书,融资一次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用一天时间看完了该书,对于成熟的华尔街来说都用贪婪来形容,更不要说新兴的中国了。在股权改革和投融资过程中,让投机者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从而使IPO更具吸引力。书中讲的案例可以说都是中国真实发生的案例,包括主线故事及辅助故事。不得不说,在造富的同时,又有多少人成为牺牲品。如果要做百年企业,最终还要回归实业,而资本运作只是辅助,但全世界的企业基本都本末倒置了,这才会出现书中所写的大量实例出现,愿警钟长鸣!
  •   打算做金融营销,股权投资、融资借贷这些事先通过这些书了解下,从故事学习知识,会先激发兴趣,不会太枯燥。
  •   为啥中国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太短视,太缺乏长远眼光了。就像这本《对赌》里写的,同样是搞投资的,人家外资基金都能等上10年,人民币基金却一心只想着上市套现走人,最多等三年。如此短视,永远也成不了大气候啊!!
  •   一部《对赌》,整个融资行业的缩影
  •   首个对赌协议为什么被判无效,证监会为什么要求公司上市前情理其对赌协议,原来对赌存在这么多猫腻啊,读完这本书算是领会了。
  •   用小说的形式反映融资行业,从中了解融资行业里面的操作手法等等;还是相当不错的;
  •   借壳上市, 中国融资市场的宠儿,本人上个东家就是通过此种方式在纽交所上市的,融了2个亿人民币,给我们还发了1000元的红包呢,记得当年年会的头等奖是42寸的液晶电视,出手很是大方啊,但东家至今运营的还不错
  •   很多人看到的是融资技巧和精彩谈判但是我发现作者在做一场深刻的批判:权贵资本的翻江倒海,钱权背后的声色犬马,谁在制造神话?谁在掏空中国?书中隐藏期间的个性鲜明的批判,掷地有声。
  •   买这本书,就是冲着封面上的“猫腻“两个字。不是我喜欢搞猫腻,而是你不搞别人搞,你不想害人至少也得知道害人的手段以免被人害嘛,所以我才买《对赌》,这就是件避弹衣。
  •   这是关于融资上市的一站式教学啊,什么都说了,而且是实操意义上的,好,管用!
  •   全程在写企业融资,非常专业,考虑问题全面。让我获益良多
  •   书本不错,内容很有吸引力,以故事小说的方式阐述了金融里的融资知识,很容易理解了
  •   大多数人所能看到的是PE在企业上市后的一夜暴富,而实际上大多数的PE却很难实现华丽的转身。PE出钱、创业者管理的模式中,始终存在企业发展、利益分配的纠葛,PE担心投资打水漂、创业者担心对企业失去控制,对赌协议看似成为了PE手中对付创业者的王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对赌》给我们展示了背后的故事,值得一读
  •   内容不错,虽然故事总体来说比较简单、融资知识相对浅显,但是总体来说小说还可以,虽然340页,我用不到一天时间就整个看完了,情节还算吸引人。
  •   在朋友处看到,随手翻了翻,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尤其是极为“靠谱”的融资经验和“重重“陷阱的深刻展现所吸引,只好自己买一本喽,推荐阅读!
  •   小说写得不错,比较有可读性,也包含了一些知识。缺点在于略有些虎头蛇尾。但作为对融资圈观光掠影的一本书还是很优秀的。
  •   把很多概念写进了小说,在阅读的同时让你收获了不少融资方面的知识
  •   书很精彩,看完后才知道作者原来资深财经记者后的实操创业者,实干家,难怪涉猎如此深刻,实乃投融资教科案例书。
  •   融资之前先调研,先弄清楚自己公司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才能写出有说服力的商业计划书。学习了~
  •   我不是老板,但是一家创业有两三年的企业的副总,这书得给老板买一本,说不定融资这事以后会让我负责,那我就不用带“副”啦。
  •   如果你在上大学,这本书告诉你社会上的人是如何生存的;如果你已经毕业进入社会,这本书告诉你财经界是如何运转的;如果你已经选择创业,考虑融资,那么,这本书是你无论如何都要读完的。
  •   我认识一个学古代汉语的女孩,也去搞投资了,投资这一行这么容易进?可《对赌》里面秦方远、钱丰他们都是专业学这个的啊,秦方远还是个海龟
  •   最大收获是学到了一个金融名词:对赌。看似公平,谁输,谁付出代价,可是这对企业是喜上加喜或是雪上加霜,增加了风险,企业还需谨慎为之。
  •   回家2天火车,车上看了大半,回家把剩余的看完。对融资行业有了更为开阔的认识,书中描述场景也使人有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不错。
  •   要了解投融资,就得看实操层面的,那些教科书不行,太不落地了。看到这本书,让我想到更多的是电影《非诚勿扰》中对风险投资的调侃,和《杜拉拉》小人物的职场辛酸史,这些都是对中国这段时期的一次非常好的反思。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烙印,之前的杜拉拉,蜗居,心术,二号首长,以及现在的这本《对赌》都是这种类型。记录了历史,所有的小说都是真实的,除了名字是假的。而所有的历史都是被篡改的,除了名字是真的。
  •   老人也悲催啊!!!!书里写的就像我们公司一样,融资了,有钱了,招了一批高管,然后我们这些跟着老板打天下的老人都被降职了,他妈的!
  •   语言极其流畅,紧贴时代,紧贴生活,紧贴领域深度---------上了我的心境。读此书能了解中国融资领域的实情,很有必要去读的书。
  •   刚看了一部分 对于企业融资 很有帮助 经商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
  •   融资不仅仅是给了企业资金,可以生存下来,获得发展,它还能改变员工的命运啊,帮着老板拿了别人的钱,结果自己被降职了,杯具
  •   买的时候,是冲着它出自专业财经作者之手,最重要的是确实有投融资经历,读了一部分了,确实没让人失望,有故事,有知识,“料”是相当的足啊,学习了。。
  •   非常好的小说,推荐大家购买!对赌!
  •   这谈判还真是个劳心劳力的事儿,一个放松,没撑住,就亏大了!看来融资这事真得找个懂行的人来负责。
  •   诙谐幽默中深厚的融资故事娓娓道来
  •   书看完了,但我有一点不明白,融资上市,不就是变相的捞钱吗?有啥可鼓吹的?
  •   据说中国好声音背后也有对赌?很好的小说。
  •   作者对上述行业有不错的见底,关于融资的内容很有意思!
  •   想入点融资和资本的门,看这本书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   石文庆是诱惑,是机会,秦方远没能抵住诱惑,抓住了中国发展的机会,但是自己的做事原则虽保全了自己,但是还是没能挽救铭记传媒这个企业。
  •   这本书很写实啊,铭记传媒老大耍无赖,痞子行为,碍于官方压力,任期放纵,只能说有此类企业家,毁坏了中国企业在世界资本市场的信誉,使中国企业立足于世界更加艰难。
  •   融资这样一个在当今社会极其普遍的经济行为,在书中,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描绘,好读易懂,又多了国情的角度,国际的视野,长见识了。。。
  •   一本揭开融资行业神秘面纱的好书
  •   看得第一本融资的书,学了真心不少东西!
  •   对于我融资谈判起导引导作用!
  •   突然对融资感兴趣,所以买本书来看看,希望可以在看故事的同时有所收获
  •   详细讲述了融资过程中的尔虞我诈,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
  •   买这本书希望了解融资过程。
  •   有意思。书写的是西方味道很浓的投融资,封面上却是地道的中国年画,果然是“中国背景下”的小说啊
  •   这真真是当下创业融资的缩影啊,太TM真了!
  •   不是融资过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书的,书里写的事简直就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啊!但愿明天这种不规范的融资生态,能够早一天消失
  •   我知道陈楫宝,他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时候,就看过他不少文章,有料,而且都比较好看。作为小说,这本书比原来的新闻报道更好看,看来时间真是锻炼人。
  •   即有好看的故事,又能学到关于融资的知识。
  •   本来计划明天收到书的,想不到今天就到了,翻开一看,融资这么多故事,我得继续读去。
  •   为了解融资过程与细节,特购买此书,希望从中能获的益处。刚买下,还没看。在此感谢当当网的优质服务。
  •   想成为金融界的投资和融资高手,细细品味此书吧。
  •   ~这本书能够道出目前国内PE私募股权投资的内幕,而并不只是道出内行的规则;
  •   读过两遍,不错.看来能了解融资的基础知识.但是现实中黑幕还要多.
  •   投资人一般只投行业第一?托尼徐说的是这个行业的普遍情况吗?是的话,我们公司就没戏了,看来只能卖了
  •   让人清晰了解融资圈生态,是不错的入门级
  •   这是相当不错的一本书,特别对于刚踏入社会、想要融资的年青人来说非常有用。
  •   老板骗投资人,投资人也骗老板,在投融资这活儿中,风险真是不小啊。幸亏有这种书,不然一辈子与钱打交道也不是好事,看到这句话就深以为然,看完这本书之后更是感慨万千!哥是财务,财务伤不起啊!
  •   告诉你中国投融资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读过让人大开眼界
  •   书的质量不用赘述,也毋庸置疑,相信当当。《对赌》的题材也很喜欢,很难看到这类题材的小说,赞一个,写得超现实的说。
  •   还真有卫生间媒体啊,哥在厕所发现一个亮角落传媒,看来这《对赌》真不是瞎编
  •   听说《中国好声音》就是个对赌的案例,而且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那几位导师应该是赚了不少
  •   对赌,很生涩的商业术语,却用小说解读,赞,虽然只是标题噱
  •   现代人应该具备点融资常识
  •   张家红傻不傻啊,干吗老板们都等到快揭不开锅了才想到融资,弄得自己那么窘迫,甚至要跳楼大甩卖了,早干嘛了?
  •   我们生活在什么社会?每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体会,股票、上市、金融、风投都是当今“吸引人的话题,成功者光鲜,失败者隐身,黑幕和猫腻,技术和能力,陷阱和欺诈,风险和运气比比皆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哈哈
  •   关于文中的各种猫腻和玩法,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   最喜欢商业小说啦,这本书是我的菜,强烈推荐!
  •   最近常看到投资公司跟受资方签对赌协议,对对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买本看看
  •   对赌,在国外是很普通的一个商业条款,在咱们中国怎么这么难以前进啊。
  •   就如内容提要的开头:这个故事只可能发生在中国…… 书中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幕、黑幕做了详细的描写,内容很吸引人。印刷质量也很好,快递很快。唯一就是封皮有一点破损,可惜。
  •   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一直看完。最大的感觉是描写了一个真实的资本世界,真实的案例,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操作,真实的陷阱。笔调很凌厉,看得人心惊,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漩涡。看到最后,所有的画卷都展开,给人一种历史苍茫感。看完时都有一点怅然若失感。
  •   喜欢这本书真实的描述,既是小说,虽不是真人真事,但作者娓娓道来,毫不夸张,想要了解投融资的,看这本书吧。
  •   作为编辑,第一次发现版权页上还有“财经顾问”这么一项,现在的小说都开始请顾问了?不过,也应该,特定题材的小说找个专家做顾问,写出来的东西更可信,也会更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