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印象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史铁生  页数:194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记忆与印象》是一部构思独特的散文集,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书中写童年伙伴、青年际遇,写故乡变迁、隐秘家史,写了邻居小姑娘姗姗、写了B老师、传奇的梅娘,写了看电影……一篇篇极精彩的凡人小传,连缀成一全本悲欣交集的人间戏剧,京味浓郁,动人心弦;完整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和坎坷心路。
  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发现了隐匿已久的生命真相。他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字,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并有一种对命运的诗意把握,让我们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格力量的作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并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至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

书籍目录

记忆与印象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和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终于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和印象。有位大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话给了我胆量。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消逝的钟声
我的幼儿园
二姥姥
一个人形空白
叛逆者
老家
庙的回忆
九层大楼
记忆与印象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重病之时
八子
看电影
珊珊
小恒
老海棠树
孙姨和梅娘
M的故事
B老师
庄子
比如摇滚与写作
想念地坛

章节摘录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陈村有一回对我说: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他说得很平静,我漫不经心地附和,我们都已经活得不那么在意死了。   这就是说,我正在轻轻地走,灵魂正在离开这个残损不堪的躯壳,一步步告别着这个世界。这样的时候,不知别人会怎样想,我则尤其想起轻轻地来的神秘。比如想起清晨、晌午和傍晚变幻的阳光,想起一方蓝天,一个安静的小院,一团扑面而来的柔和的风,风中仿佛从来就有母亲和奶奶轻声的呼唤……不知道别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由衷地惊讶: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儿去了?   生命的开端最是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便连接出一个现实世界。真的很像电影,虚无的银幕上,比如说忽然就有了一个蹲在草丛里玩耍的孩子,太阳照耀他,照耀着远山、近树和草丛中的一条小路。然后孩子玩腻了,沿小路蹒跚地往回走,于是又引出小路尽头的一座房子,门前正在张望他的母亲,埋头于烟斗或报纸的父亲,引出一个家,随后引出一个世界。孩子只是跟随这一系列情况走,有些一闪即逝,有些便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以及不可更改的历史的原因。这样,终于有一天孩子会想起开端的玄妙:无缘无故,正如先哲所言--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其实,说“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和“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两句话都有毛病,在“进入情况”之前并没有你,在“被抛到这世界上来”之前也无所谓人。--不过这应该是哲学家的题目。   对我而言,开端,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光明媚。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越过榆树矮墙远处有两棵大枣树,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进蓝天,枣树下是四周静静的窗廊。--与世界最初的相见就是这样,简单,但印象深刻。复杂的世界尚在远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恬的时间四周窃笑,看一个幼稚的生命慢慢睁开眼睛,萌生着欲望。   奶奶和母亲都说过:你就出生在那儿。   其实是出生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医院。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见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着为我准备的铺盖蹚着雪走到医院,走到产房的窗檐下,在那儿站了半宿,天快亮时才听见我轻轻地来了。母亲稍后才看见我来了。奶奶说,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那时候母亲年轻又漂亮。这件事母亲后来闭口不谈,只说我来的时候“一层黑皮包着骨头”,她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流露着欣慰,看我渐渐长得像回事了。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青砖铺成的十字甬道连接起四面的房屋,把院子隔成四块均等的土地,两块上面各有一棵枣树,另两块种满了西番莲。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上的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者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缥缈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很久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声音,但我一走到那块蓝天下面就听见了他,甚至在襁褓中就已经听见他了。那声音清朗,欢欣,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艰难地走出院门,眼前是一条安静的小街,细长、规整,两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过,走向东边的朝阳,走进西边的落日。东边和西边都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连接着什么,唯那美妙的声音不惊不懈,如风如流……   我永远都能看见那条小街,看见一个孩子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眺望。朝阳或是落日弄花了他的眼睛,浮起一群黑色的斑点,他闭上眼睛,有点儿怕,不知所措,很久,再睁开眼睛,啊好了,世界又是一片光明……有两个黑衣的僧人在沿街的房檐下悄然走过……几只蜻蜓平稳地盘桓,翅膀上闪动着光芒……鸽哨声时隐时现,平缓,悠长,渐渐近了,扑棱棱飞过头顶,又渐渐远了,在天边像一团飞舞的纸屑……这是件奇怪的事,我既看见我的眺望,又看见我在眺望。   那些情景如今都到哪儿去了?那时刻,那孩子,那样的心情,惊奇和痴迷的目光,一切往日情景,都到哪儿去了?它们飘进了宇宙,是呀,飘去五十年了。但这是不是说,它们只不过飘离了此时此地,其实它们依然存在?   梦是什么?回忆,是怎么一回事?   倘若在五十光年之外有一架倍数足够大的望远镜,有一个观察点,料必那些情景便依然如故,那条小街,小街上空的鸽群,两个无名的僧人,蜻蜓翅膀上的闪光和那个痴迷的孩子,还有天空中美妙的声音,便一如既往。如果那望远镜以光的速度继续跟随,那个孩子便永远都站在那条小街上,痴迷地眺望。要是那望远镜停下来,停在五十光年之外的某个地方,我的一生就会依次重现,五十年的历史便将从头上演。   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比如,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   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了的心情。另一种世界,蓬蓬勃勃,夜的声音无比辽阔。是呀,那才是写作啊。至于文学,我说过我跟它好像不大沾边儿,我一心向往的只是这自由的夜行,去到一切心魂的由衷的所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铁生是中国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无论见其人,还是读其文,我相信人们都会有一个感觉:铁生的生命真是太健康了。健康的生命,第一元气充沛,富有活力,单纯,开朗,第二善于同感,富有同情心,平等,善良。铁生就是这样,身体的疾患没有给他的生命带来一丝悲苦和阴郁。  他是中国当代唯一可以称作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倘若没有铁生,中国当代文学将是另一种面貌,会有重大缺陷。在这个灵魂缺席的时代,我们有铁生,我们真幸运!  ——周国平    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贾平凹    史铁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当得起“伟大”这个词。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莫言    史铁生的去世,就像我们中国文学界的某一根支柱倒了。史铁生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他已经拿了中国的精神诺贝尔奖。  ——许纪霖

编辑推荐

  ★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留给世人最美的礼物。“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世界来的”,于困顿与残缺中,体悟生命的希望与博大。读史铁生,如同读我们自己,走失的心会安定下来。  ★比《我与地坛》更丰厚感人,史铁生构思最为独特的散文集,诗、散文、小说三体合一的美文奇葩。一卷在手,犹如读一部京味浓郁的小说,一首深邃隽永的命运长诗,一篇感人至深的怀旧散文。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亲自审定,画家挚友专为本书奉献10幅印象派主题画作,极具艺术价值,精美装帧,典藏之选  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忆与印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2条)

 
 

  •   记忆与印象(插图精装版)--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留给世人最美的礼物。于困顿与残缺中,体悟生命的希望与博大。史铁生夫人亲自审定,画家挚友奉献10幅珍贵画作,精美装帧,典藏之选
  •   我一直喜欢他的作品,无论是《病隙碎笔》还是《务虚笔记》,他写的文字从生命的感悟出发,书写人灵魂深处的颤动,叫人无法不去思考。我把史铁生的文字看成是当代文坛的珠峰。
    在写作面前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他自由的心魄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生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他的思考既执著又开阔,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作品充实而完整。
    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就用思想做脚,往内心走去,越行越远。他渐渐进入一种冥思的生活。对这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他不是以感官接触,而是用认识,用认识接近,感受,形成自己的印象。他不断追寻新的超越,与其他作家相比,甚至更高程度地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谦和、平实而顽强的轮椅作家,他用笔在灵魂的深邃之处引领我们。
  •   从《我那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我特别爱读史铁生先生优美而深刻的文字。《记忆与印象》更是一部完整记录作者心路和思想的散文集,有故事有人物,带给我的是感动和思考。
    已经很久没读过这种文章了。
  •   史铁生的书,一定会带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无论是《我与地坛》的优美感人,还是《病隙碎笔》的睿智思考,我总是喜欢在心情烦乱时随手翻看,总能给我一种真正的慰藉。
    但是这次看完书,却记不住什么印象深刻的句子。我想那是因为整体氛围融合得太成功的缘故。他在回忆一些往事,一些人,一些地方,因为它们散发出一种令人怀念的气氛,声音、味道、触感……这些描述本身是如此地自然和贴切,以至于完全消融了文字本身的棱角,就像糖溶在水里,满杯水都有了糖的味道,而糖本身却无影无踪了。本来希望在书里看到北京本地生活的点点滴滴,末了才发现,它唤起的观感已经超越了某个地域或是时代。确实,那是一种印象,细微的,无声的,然而又辽阔无比。这样的成就来自于作者对于内心的诚实,当然还有对文字的驾驭。这种印象,是把心情捣碎了,然后珍而重之地沥出渣滓,且在密闭阴凉处酿造多年,一朝启封,便嗅得到。醇厚,悲凉,通达,坚实……交织在一起,便像天一样高而蓝,一样广阔无边。
      那些无处可去的童年,那缕飘荡的钟声,那个沉迷在爱情里的青年,乃至于蜻蜓,老屋,城墙,公园,统统自叙述中有了生命,在整个世界色彩斑斓的背景中鲜明起来,让人感喟不已。
  •   史铁生的散文集,内容精湛,装帧精美。这些散文记述的都是凡人小事,但是读者在其中可以透视当代中国的种种人生,以及各种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现实中的展现。
  •    
    《记忆与印象》是史铁生对人生的回望与书写,写了很多人物的人生故事,其中的主线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命运,以坚忍的态度面对困境,以爱与信念面对生活。
    我被他的这种坚忍所打动,我无法不赞颂他的可贵,他对生命的热爱,我甚至无法分辨哪些是他的生命,哪些是他的时光,他将两者混合,将惆怅与悲痛竟搅拌成生命里最狂喜的乐章。
      一个人做到了这些,我最真诚的赞美似乎也成了无意义的献媚。
  •   史铁生很独特的一本散文集,文笔优美,思想深邃,很受感动。 

    当他的生命一天天被减去,只能靠透析生存,忍受病痛折磨的时候,他却奉献出一部部**的作品。他可以称为灵魂的歌者,是这个精神荒芜时代的守夜人。
  •   不可否认,这本书的文字可能不如《我与地坛》漂亮,但是更有生命的深度。需要慢读
    我读《记忆与印象》时是缓慢的,读完后,我问自己,这个发生在气候干燥的北京城里的“记忆与印象”看上去很平常,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我?我想了好长时间没有答案,我只能用史铁生的话回答自己:“写作并不强调真实,而是信奉真诚。真实,常是指客观的确凿,而真诚是一种态度。”
  •   当代散文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社会,他是在用生命创作,他短短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忆。
  •   和史铁生的人生大作《我的地坛》一起买来的,都是小册子,很好,每篇文章都是精品,散文的文笔非常优美,你可以逐字逐句的看,细细的品位作者写它的意境。
  •   如果让我选一本能让心灵真正安静下来的书,首选史铁生。
    他的书适合在安静的午后或者夜晚的枕边,伴着一杯清芬的茶,跟随他追忆生命中的人与事。怀想,有所悟,有所开解。有多久没有读这般贴近内心的文字了,不知不觉见在时间洪流的裹挟下,在都市人潮中像个迷路的孩子走失了很久。
    他总是能带给我感动,还有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意。
  •   从小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爱他细腻隽永的文字,充满生命的哲思,带给我很多感动和思考。
    这本书一看就喜欢了,封面上氤氲着淡绿色,飘逸的书法,很有史铁生的气质,毫无犹豫就买了。
    果然不失望,文章都很喜欢,史铁生是认真的作家,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细细品读。
  •   史铁生最好的散文作品。这本书,散发着淡淡的愁绪,以及对人生的种种感叹,充满超越生命局限的思想。
    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史铁生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就足以将读者整颗心都牵扯了进去。
  •   “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的等待着我。”
    对于人生的叩问,对生死的探索,对日夜的把握,史铁生作为导游引领我们接触人生的真谛,以其独到的眼光将人生解剖。
    这不是对于死亡的漠然,不是对生存的藐视,更不是对生与死的嘲弄,而是一种豁达,无论生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欢,死有何惧!并且从史老中领略到一种,欢死畏生的独特独到的剖析,直面死亡时,是嘴角的微微上扬,面对生存,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虔诚,一种对生命最为纯真的态度。试想,要是即将离开人世的人如若不笑,何时再笑呢?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真实史铁生,一个真真正正淡泊生死与宠辱的史铁生,一个看破生死的哲人!
  •     如果不是史铁生在文中偶尔提到自己身体的残疾,我们不会想到他是身体残缺的人。因为,他的灵魂实在太飘逸了,他的思想太深邃了。我们只能仰望。
    他说“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上,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幽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自由的游逛,只有这样才能记得心灵的故乡,可惜我们都忘了。
  •   书是极好的,老家、童年和教堂的钟声,生活的断片中流动着一种哲理的思索,构成了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
    他说:记忆,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这个比喻让我想起米沃什的话,他说,所有的传记都是作伪。就像贝壳。
    他是一个用心血与心力来写作的人。
  •   硬皮书,还未拆封,想来质量不错。买这书纯粹为了纪念史铁生,这是我看他写的第一本书。包括灵魂的事、务虚笔记,都有震慑我心的力量
  •   个人比较喜欢的史铁生散文集,值得细细品读。
  •   史铁生几乎尝遍了这世间所有的苦难,文字中却看不到悲苦,看不到自怨自艾,对生活的理解、感悟比普通人多了一层通透,每一个有困惑的人,读完这本书,就能得到很多启示,得到生活的力量。
  •   装帧很精美,一眼就喜欢,本来就爱史铁生的书,毫不犹豫买了。
    绿色的书法字很飘逸而有力,很特别的装帧,很有史铁生的味道,清新深邃,一见就特别喜欢。里面的字看着很舒服,没有辜负史铁生老师的文字!
  •   从小就喜欢史铁生的文学作品。一直觉得他有一种安静的,能令人沉静下来的力量。书的质量不错。
  •   逝去的史铁生告诉我们,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们总是要去学会生的意义,去努力生活乃至生存,同时又并不畏惧死亡的来临,才有可能望见生命的真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出的书,值得我们用灵魂去感受。
  •   史铁生给人的永远都是温暖鼓励,上帝果真是公平的,身体残缺所以心灵与思想便异常强大。尽管身体囿于轮椅之上,可他仍是精神领域的国王。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浮躁,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找回失去的关于生命的信念,和心灵的安顿。
  •   一直都希望有一本史铁生的作品。中学的课文我与地坛,很是感人。念念不忘。
  •   大爱史铁生,这本书封面算挺好看的,除了《我与地坛》最喜欢就是这本了
  •   活着,便该有所知觉,有所思考,活着,不是简单的呼吸和心跳,而是在生命的有限时间中,勇敢地独行。每个人,都是练习者。史铁生在沿悬崖行走。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心灵却比常人走了更远的路。
  •   很喜欢史铁生的文章,沉稳智慧。对于爱情,生活,童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记忆,史铁生,让人去回忆,去思考,然后继续勇敢的面对现实与未来。
  •   在史铁生老师的文字中体验着人生,细致藏着这人生的种种,值得细细品读。
  •   了解史铁生是从课本上我与地坛的节选开始的 真的喜欢他
  •   封面装帧很不错,书的内容就更不用说了,史铁生先生温淡的文字,很喜欢。
  •   史铁生的文字,能让人产生共鸣,引起他人相类似的记忆。
  •   精装版,质量很好,史铁生的人生本就很耐人寻味。
  •   史铁生的文字浅显朴实,却内涵深刻,很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
  •   人在回忆的时候总会把情感从具体的事情中抽象出来,整本书都传达出一种质朴、深沉的感情,或许,这就是史铁生的风格吧
  •   书中写的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身边人的生命故事,其实是在谈历史,谈人生,还谈爱情、命运、苦难。

    读了引发很多思考,生命难免困顿和残缺,但是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和对待,结果大不一样。

    这绝不同于市场上那些浮躁的书,给我很多感动。
  •   史铁生的作品确实不错,年少时读过,现给孩子选的,到了中年再读,别有况味。
  •   史铁生人生体验,深邃智慧。
  •   反正就是我喜欢的外包装,封面也很漂亮,内容更不用说了,史铁生这本书自己以前有看过,现在就是看中书的装帧又买了一本来收藏!!1
    很好
  •   史铁生,永远的记忆。好
  •   零零碎碎的,读了不少。史铁生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
  •   史铁生思想深刻,有着纯朴作家的作风。
  •   我还没有开始看 但是下单第二天就收到书了,着实令我大吃一惊之下兴奋得难以自制,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裹,书装得很整齐,爱护得很好,一点都没有褶皱。史铁生的作品,想来是错不了的,我会慢慢的读,细细的品。
  •   史铁生本人的文化力量就很强大。
  •   书很不错,是精装版,内容也很好的。一直喜欢史铁生,支持。
  •   史铁生的文章值得一读!
  •   史铁生老师的书总是给人力量,在绝望中给人力量
  •   史铁生的文字总是能让人沉思 ,
  •   史铁生就是个神奇的人物,他的作品总让人回味无穷。
  •   喜欢,史铁生的文字是不朽的!
  •   因为想要了解史铁生这个作家,所以才买了这本书,书的大致内容不是很清楚,所以不能恨客观的评论,大致的翻阅了一下,没有什么破损的地方,还有书单,很贴心的服务!
  •   一直都喜欢史铁生的书,以前不懂,现在慢慢看,里面全是情
  •   图片上看上去好像是厚厚的一本,买来却比先想象和图片中的薄得多,里面一行25个字,纸质挺好的。经典之作!只是图片不合我意!史铁生的书籍必看!
  •   壳给我弄坏了点,不过书的质量还是可以的。喜欢史铁生
  •   不错,好看。史铁生的书都好看。
  •   很好的书,史铁生给你很多正能量
  •   史铁生的书还是要读读的
  •   还没怎么看,不过对于史铁生的书,一向都蛮喜欢的,这本也应该会很好的
  •   史铁生的书都要买
  •   书不错 很喜欢史铁生
  •   一直很喜欢史铁生的书
  •   喜欢史铁生,很好的一本书
  •   很喜欢史铁生,之前在网上看了会这本书内容,很好看,决定买一本收着~
  •   非常喜欢史铁生先生的作品。
  •   史铁生的心态令人敬仰。
  •   永远钦佩史铁生先生的坚强!
  •   还没打开看,不过喜欢史铁生的文章,应该会很喜欢,封皮很漂亮
  •   一次又一次被感动,永远的史铁生,永远的大师
  •   史铁生的文章很有质感
  •     本来想慢慢读,谁知拿起来就放不下,一口气读完了。
    那些无处可去的童年,那缕飘荡的钟声,那个沉迷在爱情里的青年,乃至于蜻蜓,老屋,城墙,公园,统统自叙述中有了生命,活起来,活下去,在整个世界色彩斑斓的背景中鲜明起来,让人感喟不已。
    很久没读过这样的好散文了。
  •   还未读完。但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
  •   文章内容简练,情感细腻,描写独特。非常棒的散文集,值得一读
  •   当一个人回想以往,于人生十字路口时,总能体悟生命的希望与博大!
  •     这本书的第一篇《轻轻的我走了》,真是写透了生死,作者对生死的淡然与珍重,太值得我们思考。
    当他的生命一天天被减去,只能靠透析生存,忍受病痛折磨的时候,他却奉献出一部部**的作品。这是一个看透生死的人,更是热爱生命的人。
  •   入伏第一天开始读记忆与印象,结果一口气就看完了,而阅读带给我的感受至今清凉我的燥热。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书,应该更多些才好!
  •   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   记忆所以是个牢笼,印象是牢笼外的天空
  •   读这类书需要安静地读,若以一颗浮躁的心来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也是对作者的不敬。本书的文章极富哲理性,且让人视野更开阔些,非常值得一读。不,是二读,三读……
  •   老师要求看的。还要写读书笔记。
  •   书非常好,就是好多内容和我与地坛内容重复了
  •   被节选吸引了,很适合让自己安静下来时读的书
  •   其实我与地坛,我也没有看呢,但是办公室有个同事很喜欢他,而她的口味一直很对我,所以我就买了看看
  •   精装即使不一样啊~~非常想读~~~奈何这几天要考试了,只能抱一下佛脚。回家了慢慢欣赏~~~~~
  •   史老的回忆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很喜欢这种回忆
  •   装帧很好啊!!!内容也隽永
  •   包装很漂亮,翻开书,发现插图更美,印象派画风,很文艺范儿
  •   对生命的感悟,读后让我思考了很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信心
  •   如此安静的文字,这对生活需要怎么的悉心洞察。一个年暮的作家,在细数他那些色彩斑斓的往事,喷涌而出的都是些睿智的文字。
  •   一边看一边仿佛回到过去,超赞的文字!
  •   很好的人生哲理书
  •   书本令人看到生命的活跃、生命的跃动。很喜欢这书,并且,书的包装很好。
  •   人生虽苦难,文笔却温暖,留爱在人间
  •   此书立意高,生命伟大。
  •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总是拿他做例子,读他的书心境会变淡
  •   读来美好,有哲理
  •   作者通过详实的记述,平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一生,并向外界传达一种不屈的精神,推荐!
  •   是被封面和标题吸引的。读下来觉得感悟颇多。
  •   精装的书确定很精致。纸张特别的白。一翻开书。人心情就好。就是有点小贵。
  •   内容装帧印刷都不错。
  •   读着读着已是泪眼婆娑
  •   超级喜欢本书的作者,刚拿到 还没看 但是包装很精美,非常喜欢 期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