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新周刊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    个人的命运莫测,自然的伟力难以抵御,人类集体的欲望与行动将把自身带往何方,无人知晓。    所有的预言都是对未来的猜想。沿着宗教、神秘主义、科学、文学、技术创新的轨道,层出不穷的预言代表着每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的最大胆推测,向未来扑去。    人类社会的预言史正是人类关于未来的认知简史,产生自每个时代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和恐惧。    凡尔纳预言了飞机上天、人类登月,丹尼尔呗尔预言了后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不期而至,还有许多预言变成了现实,而当时的未来在今天已成过去史或当代史。关于地球和人类终极灾难的预言,我们则希望永远不会实现。    活在当下,人人期待安全感、幸福感和更美好的未来。预言不能带来这些,却能敦促我们对世界深究和透视,提高对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的警觉度,并启发创造的前进方向。    2012,地球还在,生活在继续,预言在继续。

内容概要

《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内容简介:所有预言都是对未来的猜想。它是宗教、神秘主义、科学、文学、社会创新的产物。本书阐述了预言的本质和其发展的简史。层出不穷的预言代表着每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的最大胆推测,许多预言变成了现实,而当时的未来在今天已成过去史或当代史。关于地球和人类终极灾难的预言,我们则希望永远不会实现。

作者简介

新周刊,时事生活类杂志,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杂志栏目设置有:专题、事件、城市、财经、文化、艺术、图片故事、汽车、生活、专栏等。

书籍目录

前言 未来简史 人类为什么喜欢预言 预言之书•传播篇 预言之书•科技篇 预言之书•生活方式篇 预言之书•社会篇 预言之书•经济篇 预言之书•环境篇 伊恩•约翰逊:我们不作任何预言 预言简史 未知日 未知日 其实我们已经看过太过灾难 漂流瓶中的地球 洪水意象与末世传说 好预言,坏预言 我不知道世界是不是平的,我只知道中国是翘的 预言中国 盛世危言 预言家们的后现代世界 人们为什么需要预言? 他们预言的中国 中国小趋势 小趋势里的中国大趋势 88个中国小趋势 15人未来报告 活在不确定的未来 下一个明天 新新中国A—Z 生活在“后一切”时代 张颐武后现代答问录 向想象力致敬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一心想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中解放出来,逃离“霍布斯式”觋实主义哲学。在某些中国学者看来,西方国家希望崛起的中国成为“现有国际秩序”中“负责任”的国家的说法,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优越感,不足为训。中国的外交哲学应是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 2006年11月的中非论坛是中国构建新秩序的试水之作。中国亚非学理事赵昌会说:“中非合作的意义在于开创了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模式:一国对一洲,并试图实现跨洲、跨文明的自愿融合。” 虽然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董事会副主席的姆贝基表示:“中国并非第一个抵达非洲的,但可能是第一个不自以为是地自命为赞助人、导师或征服者的。”非洲国家却不可能与欧美完全摆脱干系。即使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中国也无必要卷入美欧在非洲的石油战。 而事实上,中国单方面与非洲交往仅是建构“和谐世界”的一小步。《尚书•尧典》里形容太平盛世的状态是“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把“万邦”之中的发达国家排除在外,并不利于改善战略安全环境。 中国崛起,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因素”越来越强势。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经济一旦打喷嚏,很多经济体就要感冒。也许,中国的政策公关的最优结果是,自己不感冒,“万邦”身体健康。 中国知识精英历来不讨人喜欢。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最近做了一回靶心。他在《盛世中的牛市》一文中说:“中国处于五千年来最大的盛世。”这篇文章刺痛了公众的眼睛:论坛一位网民反驳道:“谢教授的论据不具备绝对说服力,是不是盛世,也许应该留待后世评说。” 这还只是讨论中较为温和的—种说法。面对公众的激烈质疑,谢百三又给出补充,提到中国现存的急待解决的矛盾,但他仍坚称,这些问题与矛盾是前进中的事。 不管谢教授如何乐观,都感染不了忧心忡忡的中国人。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场讨论中,人文、社科知识分子基本上保持沉默。 抛开一切政治经济因素不谈,仅从知识角度来说,中国还远未达到盛世。没有大师、没有文艺复兴的迹象、也没有盛世百科全书式的立言立德。 2006年12月,政治学者刘军宁在《南方周末》撰文呼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他认为:“今天的条件也许不是绝对成熟,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成熟。” 这一说法又激起了强烈的反对。虽然人们希望看到文艺复兴的盛世盛况,但它远非通过一场工程或者运动就能轻松实现。熊培云的看法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条件还不成熟,当代中国仍“在浮躁中前进”。 理论上说,对中国经验的整理应该产出极好的知识结果,但中国的知识精英在这一点上的作为与盛世相距甚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只是地方知识分子、是世界知识的受体。他们的知识、思想、行为还远没有获得协从罗致的力量,如何打动人心? 也许诺贝尔奖真的算不了什么,但总也拿不到诺贝尔奖的知识精英,敢说自己已经站在了世界知识的前沿了吗?

编辑推荐

《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编辑推荐:人类为什么喜欢预言?因为我们的未来很难预测。凡尔纳预言了科技革命,克鲁格曼预言了经济危机,丹尼尔•贝尔预言了网络时代,诺查丹玛斯更是准确预言了拿破仑的崛起、希特勒的出现、人类登月以及9•11事件……玛雅人则预言2012是世界末日?个人的命运莫测,自然的力量难以抵御,人类集体的欲望和行动将把自身带往何方?无人知晓。我们活在末日预言、技术预言、政治预言破产或实现的过程中!活在当下,人人期待安全感、幸福感和更美好的未来。预言带不来这些,但能敦促我们对世界深究和透视,提高对环境、人口、资源危机的警觉度,并启发变革的前进方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不错 很喜欢 包装韩简单 但不粗糙
  •   应该不错相信新周刊的品牌效应
  •   20.1元买入 内容一般,是把以前的文章梳理做成的合集,有点像一般性的科普知识,按时效性来看并不是很满意,不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