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吟浪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曹旦昇  页数:374  字数:4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说以主人公许青山三起三落的传奇身世为叙事线索,描绘了以许青山为代表的白吟浪上形形色色人的各具特色的奋斗史。作品处处流露出生命的张力与不屈,小说直击人性内涵并发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拷问。

作者简介

  曹旦昇,现为湖南省益阳市教育电视台记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其创作手法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白吟浪》是其耗时近二十年的心血之作。

书籍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编辑推荐

  北有《白鹿原》,南有《白吟浪》。一部将生命欲望与自然大美写到淋漓尽致的才情之作。二十年心血磨一剑,历尽黄沙始见金。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在生命的起伏中,谁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激情文字里的生命情色;奇幻情节中的人性真味。作者耗费20年心血精心打磨的绝美之作;作品再现了八百里洞庭独具特色的风貌,是一部具有中国江南特色的佳作。如果说《白鹿原》是北方虎虎生威的彪形大汉,那么《白吟浪》就是南方秀气灵动的绰约佳人;对生命的励志作用:作品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生命的生生不息和顽强拼搏,生命的原始冲动与本真美也尽现其中。小说的励志作用直触生命内核,而不仅仅是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吟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很好的一本书,作者着实不错,内容着实可以,思想着实受益。推荐指数五星。
  •   看到简介才买的,稀罕乡土文学
  •   很厚重的一本书啊,值得细读
  •      当八百里洞庭难再现,当江豚发出最后的呼救,当我们在为现实扼腕叹息时,居然还有人能潜下心来去追溯记录一段神秘厚重的历史,发掘再现一段让人惊叹的传奇,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学的伟大、作家的伟大。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南洞庭湖的前传,也是一段湖区人民的创造史。看了《白吟浪》,才知道洞庭湖也曾有过海市蜃楼,那让人惊恐的白马精原来就是流沙,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禾苗竟是会开花的。独一无二的细节、充满魔幻色彩的情节,作者像是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一棵千年老树,亦或是道行高深的巫师,把洞庭湖写得如此之美,把人物写得如此之活。再次感谢作者!
      
      
  •      《白吟浪》是近年来读到的一部内容充实、底蕴深厚、想象奇特、线索繁复、气势磅薄的优秀小说。它以清朝末年和民国前期为时代背景,以许家三代人的命运沉浮、生离死别为主线,谱写了一曲南洞庭湖区耕耘垦殖的历史悲歌。读来令人时而荡气回肠,淋漓痛快,时而扼腕叹息,掩卷沉思。
       小说虽然也运用了一些现代意义上的叙述技巧,譬如多线索的交叉叙事、超越生死时空人神界限的含魅叙事等等,但整体上其创作方法和观念是传统型的。从传统小说的概念上说,小说的中心任务在于通过故事的讲述来刻画人物,如果说故事是小说的血肉,细节是小说的经络,人物就是小说的灵魂。在这一点上,《白吟浪》是相当成功的。小说刻画的人物形形色色,不下数十,但大部分性格鲜明,个性特异。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精心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洞庭湖区特色的人物性格,显示出了作者对洞庭湖区形成历史以及在洞庭湖开垦史上人性光辉的独特的把握与理解。在这幅洞庭湖区历史人物画卷中,仁义敦厚者有之,悲凉慷慨者有之,凄厉哀婉者亦有之,惟独很少奸小狡诈者,因为在浩淼无际、波翻浪涌的洪水之中,在荒无人烟、蛇兽出没的滩头浒旁,在生死悬于一线的与自然灾害的搏斗里,容得下舍生取义,容得下杀人越货,容得下一诺千金,容得下投桃报李,就是容不下阴险算计,容不下懦弱胆怯。人物性格与地域性的自然特征、历史情势,被作者用一个个精彩的细节串接融合到了一起。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小说着重表现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自然被赋予以生命与灵魂,自然成为人格化的自然。洞庭湖既是狂野的,也是温柔的,既是凶狠的,也是仁慈的。狂野凶狠时洪峰滔天,排山倒海,墙倾辑摧,商旅不行;温柔仁慈时波光粼粼,鱼跃鸥集,岸芷汀兰,五谷丰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古典式想象在《白吟浪》中得到了生动、形象而细致的展现。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如第十一节中对夏禾吐穗的描写等等,这种纯粹的自然景物的礼赞和膜拜,在多年来浮躁粗浅、视自然为工具的小说创作中已经难能可贵。人与自然同出一体,相濡以沫,同生共荣,这是贯穿小说情节的一条思想线索。猪奶可以养猪,同样可以养人;人以鳗鲡为佳肴,鳗鲡以人肉为美味;人向自然奉献力气智慧,精工细作,自然就向人投以丰硕的回报。淹没了稻谷还有芋头,冰冻无鱼可捕,但鹭鸶却到处都是,哪怕在看似无计可施的绝境,自然也会仁慈地给人以惊喜,给强悍的生命留下一条向前的路。自然的赐予是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洞庭湖里的鱼捕也捕不完,洞庭湖里的杨柳倒插倒生根,顺插顺生根,倒下也生根。人可享用自然,却不可贪婪,不可亵渎,不可没有敬畏。“鱼死不闭目,可吃不可攒”,人对自然尽责安分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要义,这就是小说在高唱洞庭垦荒悲歌、谱写洞庭变迁史诗的同时,提醒给读者的一种深刻的精神启示。小说的开头写到许青山的父亲带领商船闯洞庭,途中遭遇所谓的“白马精”,陷身流沙,整支船队无一幸免,小说的中间写到许青山成人后再闯洞庭,又遭遇“白龙吊水”,全军覆灭;小说的结尾则写到许青山在洞庭湖的“鳖鱼翻身”中屋宇坍塌、垸溃堤崩,全家老小在滔滔洪水中仓惶逃命的景象。这三次覆灭的经历说明,虽然人的意志永远不会屈服,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就此衰减,但人的勤奋、能力、胆识、勇气终于敌不过自然的力量。人定胜天不过是狂妄者自造的神话,而小说中各色人物的业兴业败、载沉载浮,也无不与这一宇宙大化、人天关系的律则相映衬。
       从小说的主题上来看,读者也许有理由将《白吟浪》归类到当前在文化探索上比较前沿的生态小说。但与一般生态文学重视对生态问题的精英思考不一样,《白吟浪》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时,突出的是活跃在莽莽草野中的民间智慧。猪有猪食,人有人食,人必须尊重粮食,不然就会受到惩罚,人要享受美味佳肴,也应该先苦后甜,“挂雷影”的流行病和曹二鹏用鱼腥草、羊蹄草来治愈“挂雷影”的情节安排,这不仅是民间坊下长期流传的禁忌和秘方,而且显示的乃是民间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最朴素的理解。而许青山在借粮时以吃蚕豆吐不吐壳为标准,洞庭湖人关于“鱼死不闭目,只准吃不准攒”的戒语等等,也都是千百年来潜隐在民间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经验的心智结晶。在这里特别可圈可点的是小说贯穿全书、浓墨重彩铺写的对于劳动技能的赞美。夏菊秋和邢天喜的掌作农活,孙三老倌和银碗姐的剖鱼能手,庞元春的踩脚眼捕鱼,吴桂桃裁缝的缝纫技术,黄满爷的“一线珠”等等,都是农事或家计上的绝活,是可以用来发家致富的劳动技能。小说不仅细腻传神地描写了这些劳动技能的精彩绝伦,而且赋予了这些劳动技能以诗意的美感。赞美劳动,崇拜技能,这是辗转在社会底层、必须直接用双手向自然讨生计的民间百姓的生存法则。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知识者深受民主主义思想影响,鼓吹劳工神圣,赞美劳动生活,50年代以后,在社会主义劳动热潮中,知识者也曾表达过对劳动人们劳动技能的讴歌与崇拜。可以说,劳动和劳动技能的诗意化是整整一个世纪的文学的重要主题。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开始构筑知识经济的神话,人们相信坐在电脑终端机前在网络世界里遨游就能创造财富,而标准的生产线也只需要工人用手指敲打电脑的键盘,一切精致的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的出口涌出。当财富不再必然地同劳动联系在一起,当劳动技能从劳动者的身上离去,渐行渐远,不再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人类将从何处来确证自身的本质,来体认人类生存的意义呢?这是电子信息时代里,人们不能不面对、不能不思考的问题。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白吟浪》民间智慧的精髓,理解作者如此赞美劳动和劳动技能的真义了。
       小说在艺术上也有些不足,如线索纷繁本来是小说的长处,但有些线索由于没有环扣住许家的垦荒历史这一中心线索,显得有点凌乱,而对曹二鹏以及一些次要人物如徐举人、和尚的描写,虽然惟妙惟肖,但有些地方神秘得有点过分,几近于妖,反而有损于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当然,这对全局而言,不过是白璧微瑕。从小说布置的一些线索和伏笔来看,小说应该还有续集。希望续集能够早日问世,使这部洞庭湖的垦荒史诗和风俗画卷能以完整的形态为湖南的文学创作添上辉煌的一页。
      (作者:谭桂林、龚湘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