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湖南文艺  作者:司汤达  页数:480  译者:刘志威  
Tag标签:无  

前言

  《红与黑》自一八三〇年问世以来,经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考验,已被世界各国视为经典文学名著,同样也受到中国文学创作界、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极大关注和热情欢迎,成为令人爱不释手的一本文学读物。  一、《红与黑》的创作过程 人们或许很难相信,他们如此喜爱的这部小说竟是作者在当时发生的一桩刑事案件的基础上加工创作出来的。但这确是事实。司汤达曾在其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手稿的空白处写道:“只要我还需要对作品内容费心思索,我就无法赋予人物对话以个性和深刻义。因此,以于连·索雷尔这样的现成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就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 司汤达是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信徒,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拥护者,拿破仑的忠实崇拜者。一七九七年中学毕业后,他离开家乡格勒诺布尔,来到巴黎,追随拿破仑转战欧洲,去过意大利的米兰、德国的柏林、俄国的莫斯科,参加过拿破仑对欧洲君主国第六次反法联盟的抗击,直至拿破仑垮台。他把拿破仑的失败视为最大的历史悲剧,借于连之口表达了他的失望心情:“拿破仑真是上帝给法国青年送来的人!谁能取代他?没有他,不幸的人能做什么呢?” 正因为如此,司汤达对波旁复辟王朝怀有深刻仇恨,他曾说过:“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有别的。”于是他前往意大利的米兰,在那里旅居了七年,这期间他称波旁王朝是“发臭的烂泥”,发誓说“不再见被波旁王朝玷污的法国和巴黎”。  一八二一年意大利烧炭党人发动的起义惨遭镇压后,他被警察当局视为“ 不信宗教、反对正统和一切合法政府”的“极端危险”的人,被迫返回巴黎。  从这时起,司汤达更注意用其敏锐的目光观察复辟王朝统治下的种种社会现象和矛盾斗争,以数学家般的冷静头脑分析和概括时代的本质特征,试图揭示出复辟王朝必然灭亡的命运。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反动统治和种种倒行逆施,迅速激化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尖锐矛盾,革命到了一触即发的成熟阶段。这时,一八二七年十二月《法院公报》报道的一桩刑事案件引起了司汤达的密切注意,他从中看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特征,从而涌动出强烈的创作激情。随后,他利用多年练就的成熟艺术技巧(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已四十七岁,此前发表了不少文学评论、艺术传记和中篇小说《阿尔芒斯》),对这一素材进行大量的艺术加工和形象塑造,创作出了《红与黑》这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这里有必要对上述案件做一概要介绍,以便使读者看出案件主人公安托万·贝尔德和小说主人公于连·索雷尔的相似之处。  安托万·贝尔德时年二十五岁,出生在布朗格村一个穷苦的马掌匠家庭。他身体孱弱,不宜从事笨重劳动;但他天资聪颖,很小就对高深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地几个有身份的人,出于强烈但缺乏明智的同情心,想帮他步入教会,以使他摆脱命运为他安排的卑微处境。当地的本堂神甫收养了他,传授他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并帮助他于一八一八年进入格勒诺布尔小修道院。一八二二年,他因重病被迫中断学业。后来本堂神甫又介绍他去米肖先生家任家庭教师。米肖夫人三十六岁,她贞洁端庄,心地善良,对体弱的家庭教师非常关心,丝毫没有考虑这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危险。不到一年时间,米肖先生不得不把他辞退,因为传说他与女主人发生了恋情。贝尔德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担任圣职,于是想重入教会,他向里昂和格勒诺布尔等地修道院提出申请,但均遭拒绝。他把失败归罪于米肖夫妇,在给米肖夫人的信中扬言要杀了她。七月十五日,他去里昂买了手枪,于二十二日(星期天)一大早带着装有两发子弹的手枪进入布朗格村教堂,趁米肖夫人虔诚祈祷之机向她和自己各开了一枪,两人均重伤倒地。  司汤达还注意到当时发生的另一桩类似的刑事案件:青年细木工拉法格杀死了他那位出身高贵的情妇。他把这个青年的某些相貌特征赋予了于连。司汤达将贝尔德和拉法格的命运作了比较,进而就“人的性格力量和毅力”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思考。他一直在寻找像中世纪骑士那样激情澎湃、骁勇无畏的英雄,他现在在下层百姓中找到了他们。他在《罗马漫步》中清楚无误地写道:“在巴黎上层社会似乎已丧失强烈而持久的感受力的时候,热情却在小资产阶级中间,在像拉法格这样的青年中间,激发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由于缺乏财富,他们不得不工作,同其真正的需要搏斗……他们保留着意志力,因为他们有很强的感受力。伟人今后很可能出自拉法格所处的那个阶级。拿破仑从前也曾处于同样的境况:良好的教育、丰富的想象和极端的贫困。” 《红与黑》的创作始于一八二八年年底,完成于一八三〇年。对司汤达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创作时期,他本人就曾说过:“在我一八三〇年写作《红与黑》的时候,说我已变得非常幸福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可以说我那时颇为幸福。”他之所以幸福,可能是因为革命推翻了他切齿痛恨的复辟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  二、《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红与黑》不仅通过对于连从天真盲目到幻灭清醒的全过程描写,塑造出一个为体现自身价值、追求个人幸福、维护自己尊严和荣誊而冲锋陷阵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生动形象,而且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也是吸引读者的首要因素。司汤达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一贯主张文学应当表现时代,反映社会现实。所以,他十分重视把他对社会的准确观察通过运用大量“真实的细节”艺术地再现时代风貌。他把自己对大革命的热爱和对拿破仑皇帝的崇拜,对资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的理解,全都赋予了主人公于连,而他本人又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人,这就使于连的形象给人第一层真实的印象。其实,司汤达固然想把于连塑造成他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的英雄,但他丝毫无意以牺牲真实为代价而去掩饰于连思想和性格上的缺点,把他描绘成一个尽善尽美的完人。既有理想抱负,敢于向社会和传统道德挑战,又有个人所难免的某些不足之处,这样的文学形象才真实可信。最后,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言,小说的故事框架和人物雏形均来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刑事案件,虽然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于连已不完全是其原型贝尔德,但于连的艺术真实不仅无损于生活真实,而且远要高于生活真实。司汤达之所以在小说卷首引用丹东 的名言“真实,无情的真实”,看来不是没有特殊意义的。  以刻画内心世界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是《红与黑》另一重要的艺术特色。用司汤达自己的话说,他所看重和潜心研究的是人的“性格力量和毅力”,换言之,他要着重表现的是“性格力量和毅力”在人的社会表现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只要留心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于连、德·雷纳尔夫人和玛蒂尔德等主要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话语、内心独白或作者的分析无不把他们当时的内心活动勾画得清清楚楚,使读者不仅能看到他们的行动,而且能看到他们何以那样行动。正因为作者的眼睛凝视着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才很少在他们的外貌特征上浪费笔墨,而是只作极简要的、最不可或缺的说明,以至人们通读小说之后甚至不知道于连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不知德·雷纳尔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穿的是什么衣服。这种忽略人物外貌特征、精心刻画其内心世界的手法,在十九世纪初期文学中如果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也十分罕见。但也恰恰因为作者细致描绘了于连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使他在文学形象的画廊里格外光彩夺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运用伏笔或暗示这一文学表现手法,是《红与黑》的另一艺术特色。  于连在去德·雷纳尔先生家之前先去了教堂,在那里发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路易·让雷尔在贝桑松伏法,死刑执行及临刑前的详情……”奇怪的是,此人姓氏的后两个字竟跟于连的姓氏“索雷尔”后两个字完全相同;玛蒂尔德跟于连谈到过她的一个前辈博尼法斯·德·拉莫尔和玛格丽特王后的私情,以及玛格丽特捧着其情夫被砍下的头竟毫无惧色。这几段描述就为后文于连被砍头、玛蒂尔德捧着他的头将他安葬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使人预感到于连的悲惨结局,不由得为之心跳。此外,于连那天还在教堂的祭台前发现,一片洒落在地上的圣水经红色帷幔反光照射,看上去像血,这片像血的圣水就是对后文于连在此刺杀德·雷纳尔夫人这一情节的暗示。另一伏笔是于连发现的那个山洞,他曾说那是个连圣贤都向往的永久安息之地,这就暗示了他本人随后被葬在那里。司汤达运用这一手法,或许是想让其主人公于连始终处于悲剧氛围之中,即使这有悖于他的初衷,但它起到的这种作用却是肯定无疑的。  《红与黑》整部小说只围绕于连一人展开,作者精心选择外省小城维里耶尔、省城贝桑松和京城巴黎作为他的活动天地,让于连带着读者去一步步、一层层地认识社会。有了他,某个天地才出现在读者面前;没有了他,这个天地及其中活动的人物也随之消失。比如,于连一旦离开维里耶尔,德·雷纳尔先生和他的小城就极少再被提及;于连一旦停止给费尔瓦克元帅夫人写假情书,这位贵妇也就从书中消失了。作品这种严谨的结构、分明的层次和主题的突出,无疑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  至于语言,由于司汤达崇尚朴实无华、毫无装饰的美,厌恶浮华艳丽或过于夸张的修饰,因而他的语言朴实自然,如日常口语一般,读来令人感到十分亲切。  总之,司汤达以他对时代的深刻认识和精辟分析,运用他成熟的艺术技巧为我们留下了《红与黑》这部传世之作,塑造出于连这样一个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于连不应当也不可能被视为可以效仿的楷模,但他毕竟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形象铭记在人们心中。为此,我们将永远感谢和敬仰他的塑造者——一代文学巨匠司汤达。  刘志威 一九九五年五月于西安

内容概要

  《红与黑》是司汤达在一桩真实的刑事案件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于连出身平民,因精通拉丁语而被聘为家庭教师,从此走上奋斗之路。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但却无法通过从军一展抱负,于是隐藏雄心,穿上黑袍成为教士,渴望通过教会之路爬上高位。自尊与自卑、真诚与虚伪、雄心与野心、正直与伪善、妥协与反抗等矛盾特征一直在于连身上对立存在。他的爱情也掺杂了野心和计谋,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爆发出真实动人的火花……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本名亨利·贝尔,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自幼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一生对大革命充满热情,曾追随拿破仑转战欧洲大陆。自1817年起,司汤达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以准确细腻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其小说代表作有《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书籍目录

出版者告读者上卷第一章 小城第二章 市长第三章 穷人的财产第四章 父与子第五章 谈判第六章 烦恼第七章 亲和力第八章 小事件第九章 乡村的一个晚间第十章 雄心勃勃,阮囊羞涩第十一章 一个晚上第十二章 出门第十三章 网眼长袜第十四章 英国剪刀第十五章 鸡鸣第十六章 第二天第十七章 第一副市长第十八章 国王巡幸维里耶尔第十九章 思考使人不幸第二十章 匿名信第二十一章 和主人的对话第二十二章 一八三〇年的时尚第二十三章 一位官员的悲伤第二十四章 省会第二十五章 神学院第二十六章 人世间,或富人所缺少的第二十七章 人生的初次经验第二十八章 圣体游行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提升第三十章 野心家下卷第一章 乡村的快乐第二章 步入上流社会第三章 最初的几步第四章 德?拉莫尔府第五章 敏感和一位虔诚的贵妇第六章 说话的腔调第七章 痛风病发作第八章 什么勋章能使人与众不同第九章 舞会第十章 玛格丽特王后第十一章 一个年轻姑娘的帝国第十二章 他会是个丹东吗第十三章 阴谋第十四章 年轻姑娘的心事第十五章 这是一个阴谋吗第十六章 凌晨一点钟第十七章 一把古剑第十八章 残酷时刻第十九章 滑稽歌剧第二十章 日本花瓶第二十一章 秘密照会第二十二章 讨论第二十三章 教士,树林,自由第二十四章 斯特拉斯堡第二十五章 道德的职责第二十六章 道德的爱情第二十七章 教会里最好的职位第二十八章 曼侬·莱斯戈第二十九章 烦闷第三十章 喜歌剧院的包厢第三十一章 让她害怕第三十二章 老虎第三十三章 偏爱的地狱第三十四章 有才智的人第三十五章 风暴第三十六章 悲惨的细节第三十七章 主塔楼第三十八章 一个有权势的人第三十九章 阴谋第四十章 平静第四十一章 审判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

章节摘录

  维里耶尔可以算是弗朗什一孔泰省最美丽小城中的一座。它的白色房屋上面覆着用红瓦铺成的尖形屋顶,在一块高地的斜坡上伸延;在斜坡每一细小的蜿蜒曲折处,耸立着枝叶繁茂的橡树。杜河在距它几百步之遥的堡寨下面奔流而过;这些昔日由西班牙人建造的堡寨,现在只剩下些断壁残垣了。  维里耶尔的北面被一座高山掩蔽着,那是汝拉山脉的一个分支。每年十月,天气刚转冷,维拉山嶙峋的顶峰便披上了银装。山间奔腾而下的一道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一大批锯木厂便应运而生。锯木虽是一种异常简单的工业,却给城里大多数居民带来一种欢快的生活趣味;这些人与其说是市民,不如说是农民更合适。  不过,让这座小城富裕起来的并非这些锯木厂,而是被称做“牟罗兹印花布”的生产。自拿破仑倒台以后,这种生产带来的财富几乎使全城所有房屋的面貌为之一新。  人们刚走进这座小城,就会被一种巨大的噪声震得头脑发木,那是由一架喧嚣的、看上去可怕的机器发出的响声。二十个沉重的铁锤被由激流驱动下的一个轮子高高托起,落下时发出的洪大响声使街道都震动起来。  每个铁锤每天不知要生产出多少千枚铁钉。随着大铁锤的起落,鲜嫩而漂亮的年轻姑娘们把铁片放在锤下,铁片转眼间就变成了钉子。这工作看上去很粗笨,但是对于头一回来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这一山区的游客来说,却是最令他们震惊的景象之一。他若在进城时,打听这家令走在大街上的人耳鸣的大制钉厂是谁的,人们就会用慢吞吞的口气回答他说:“噢!是市长大人的。” 城里的这条大街起自杜河河岸,一直延伸到山坡坡顶。游客只要在这条街上稍停片刻,他百分之九十九都会看到—个神色匆忙、不可一世的大人物。  只要看见他,所有人都赶忙脱帽向他致意。他头发花白,身着灰装,荣获过多种勋章;天庭开阔,鼻子像鹰钩,面孔总体上不乏某种端正,甚至乍一看去,那上面既印有乡村镇长的尊贵,又流露出在四五十岁人当中还可以见到的某种和悦。但不需多久,来自巴黎的游客就会对他产生反感:他在显得自鸣得意、趾高气扬的同时,又让人隐约感到他思想狭隘,缺乏创新精神。游客最终会感觉到这个人的能耐仅仅在于:收人家的欠债极为准时,还自己的欠债则越迟越好。  这人就是维里耶尔的市长德·雷纳尔先生。他迈着严肃的步伐穿过街道,走进市府,在游客眼前消失了。  不过,假如这位游客继续漫步,再往高处走一百步,就会看见一座外表相当漂亮的住宅;透过毗邻房子的一道铁栅栏,还可以望见一个华美的花园。再往远看,便是由勃艮第的山丘构成的一道天际线,它美妙无比,它的存在像是专门为了让人一饱眼福。这一美景会使游客忘记已开始令他窒息的、散发着蝇头小利铜臭味的周边氛围。  人们告诉他,这幢房子是德·雷纳尔先生的。华美的石质住宅刚刚落成,市长为之所用的款项来自他那座大型制钉厂赢得的利润。据说他祖上是西班牙人,又有人说他的先辈早在路易十四征服这块土地前就已经在此安家立业了。  一八一五年以来,他羞于做一个工业家,因为从这一年起他当上了维里耶尔的市长。那个迷人的花园一层一层地渐次向下铺展,直伸展到杜河河岸;错落有致的围墙支撑着花园的各个部位,它们同样是对德·雷纳尔先生经营铁制品有方的报偿。  在法国,您不要期望能像在德国的莱比锡、法兰克福、纽伦堡等工业城四周那样,可以看到这类景色宜人的花园。在弗朗什一孔泰省,谁家筑的墙越多,用一块块石料将花园住宅的围墙砌得越高,谁就越有权享受左邻右舍的敬重。  德·雷纳尔先生这座墙垣众多的花园之所以现在还备受青睐,是因为他用昂贵的价格买下了园子里的一些小块土地。譬如那家锯木厂,它坐落在杜河的优越位置,在您进入维里耶尔时曾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您也曾看到房顶上方的木牌上硕大无朋的“索雷尔”几个字;在六年前还是锯木厂地盘的土地上,如今正在为德·雷纳尔先生花园的第四层平台砌墙呢。  尽管市长先生非常傲慢,当初他却不得不在强硬而固执的老农索雷尔面前费尽周折,并数给他一些漂亮的金路易,才说服他将工厂迁往别处。  至于那条给锯木厂提供动力的公共河流,德·雷纳尔先生则利用他在巴黎的声望获准将其改道。这一恩惠是在一八二*年选举以后才降临到他头上的。  他在低处距离杜河岸边五百步的地方,用四阿尔邦地换了索雷尔的一阿尔邦地。尽管新地址对枞木板买卖有利得多,索雷尔大伯(自从他富起来之后。人们都这样称呼他)还是利用其邻居的急躁和地产癖暗中诈取到一笔六千法郎的进项。  的确,这桩交易受到当地有头脑的人的批评。四年前的一个星期天,身穿市长制服的德·雷纳尔先生从教堂出来,在回家的路上远远看见被三个儿子围着的老索雷尔微笑地望着他。这笑容使市长先生的心灵不幸地醒悟过来。自那天起他总在想,他原本可以用较低的代价做成那桩交易的。  ……

编辑推荐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Red and the Black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与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