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晋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十几年前,我在波士顿一家英文报社(The World Times)做研究员兼记者的时候,目睹了小公司朝不保夕的财务状况。尽管报纸本身定位清晰独特,公司人员精简高效,财政窘迫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如此,当稳赚不赔的项目放在公司主席兼报纸主编Croker Snow面前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那不是我们”(That’s not who we are)。二十多岁的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时间的流逝反而使这句话在我脑海里愈加清晰。当我谢绝找上门来请我做研究或翻译工作的时候,我更清楚写“哈佛笔记”专栏的意义。通过“哈佛笔记”专栏,我想走近,也希望走进,专家学者的思想,并适当与读者分享。我希望写谁的思想就像谁的思想,就像优秀的小说家写哪个人就像哪个人。第二本与第一本笔记之异同从题材分布上看,经济学占第二本笔记的比例小于第一本《哈佛经济学笔记》,占总篇幅的一多半,即前四章。另一半也就是最后两章,基本都是经济学外的内容,但不无关系。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件事上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我们为什么在大学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那些看起来周而复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哈佛校长福斯特 (Drew Faust) 在2009年的毕业典礼讲演中就对此赋予重要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能不能带给我们幸福?能带给我们多少幸福?哈佛前校长巴克(Derek Bok) 在2010年秋以“有关幸福的政治”为题的讲座中自问自答。同样,我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它的价值是什么?它的局限在哪里?只有跳出经济学讲堂,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和前半部分是紧密相关的。第二本笔记比第一本更注重体现专家学者看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框架,争取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数据次之。人的思想和思维框架没有数据变化得那么快,所以笔记基本保持原貌,数据没有更新。对别人的思想理解不确切之处都是我的责任。在写作风格和视角上,第二本书和第一本书一样保持对事不对人的风格和记者客观的视角。“记者的视角”还意味着“哈佛笔记”专栏系列不同于教科书,不咬文嚼字,没有繁杂的技术性公式,更强调直觉的作用,深入浅出,突出理论的现今意义和实际应用。有的章节直接从现实问题入手,趣味性更强。第二本笔记各章扼要第二本笔记的前四章分别是从四门哈佛本科经济学课程而来,侧重经济学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正如哈佛大学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Vogel) 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使中国不仅仅是世界里的中国,而且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国。” 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与世界接轨了。所以第一章就是2009年春季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开设的开放条件下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拿捏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灵活程度和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是这一章的重点。因为理论性较强,我尽量从直觉的角度写这些问题,让有初级宏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掌握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一个理论框架来理解报纸杂志上常见的新闻。2010年春季的希腊危机就应该在开放经济学框架下来理解和分析。这是课程之外的稿件,因此放在附录部分。第二章直接从美国医疗体系的现实问题入手,理论性很弱,趣味性很强。这组文章能让读者近距离透视美国社会在医疗保险方面所作的政策选择及其体现的集体价值观。这一章的前三节写于2009年秋,人们热议医疗体制改革的时候,记录了当时的形势和一些专家的看法。后五节写于2010年秋,国会通过医改法案之后,从卡特勒教授 (David Cutler) 的一门经济课程而来,比较系统。卡特勒本人曾经是奥巴马总统医改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他把立法过程中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理由和过程、改革的动力和障碍、民主政治程序在这个具体政策领域中的运作,以及到2010年底之前的最新进展都讲解得清清楚楚。我不知道中国能从美国的经历中借鉴什么,只能报道美国人对自己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诊断,但也希望我的文章因此而更加客观。第三章报道的也是美国经济学家的视角。这一章是美国经济学家对经济学“发家史”原汁原味的理解。通过追溯经济学的诞生和两个多世纪的演变,这组文章展现了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动态变化,说明经济学与宗教哲学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早期经济学家很少运用数学工具,即使像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这样把数理经济学推向高峰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也清晰地意识到数学的局限性。马歇尔说,运用数学工具是为了更好地说明经济学问题,如果不行,就要毫不犹豫地弃而舍之。万万不能从数学模型出发,推导经济结论,然后视之为一成不变的真理。而现在的很多年轻经济学家恰恰忘记了这一点,忘记了前辈在数学推理之前对经济问题方向性的思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学的演变有可能让更多感兴趣的人领导时代新潮流。第四章是关于经济学中一个非常崭新的领域,涉及“文化”这个模糊不清、难以定义的概念。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文化的重要。“入乡随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等俗语都说明“环境使然”的道理。经济学家怎样看待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呢?这一章对这个问题有初步探讨,同时包括我个人对这个领域批判性的思考。“文化经济学”这个领域运用计量学研究经济学家感兴趣的话题,其研究手段和研究目的都是传统的。研究结果除了证明正常人的直觉以外,没有什么令人欣喜的发现。但从积极的角度看,这门课的意义在于它拓宽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让经济学家也开始关心文化的作用。第五章报道的是美国学者和社会精英对当代美国社会动向的思考。哈佛著名思想家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和亿万富翁索罗斯 (George Soros) 的对话就反映了市场与道德和政治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了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全球资本主义禁得起全球危机吗》和《美国还有实现“美国梦”的土壤吗》两小节反映了讲演者深切的社会忧患意识。最后一节哈佛前校长巴克的讲座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人生的最终目的: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经济增长本身,那么我们所有的公共政策就不应该本末倒置。这组文章主要从校园里常见的一个半小时或两小时的讲座中而来,范围较广。在组织文章过程中,我以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为线索,打乱了时间顺序。第六章记录的是一些校园动向。前三节是哈佛两任校长和前文理学院院长对高等教育不同侧面的反思。中间四节是关于哈佛大学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变化,反映了这个时代“节能减排”、“少花钱,多办事”的主旋律。最后三节是对2008到2010年三届毕业典礼嘉宾讲演的记录,其中不乏肺腑之言。《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 (J. K. Rowling)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不要惧怕失败,失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她说:“贫穷使生活中一切似乎重要,但其实并不重要的东西悄然而去,剩下的只是最重要的,最不可替代的东西。我还活着。我的生活状况不可能比当时更糟糕了,这个最低点成为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如果我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没有失败得那么彻底,或者在某一方面做得还说得过去,我就不会那么执著,那么坚定,那么义无反顾地追求那个真正属于我,我真心热爱的事业 —— 写小说。” 其他讲演嘉宾对毕业生的忠告和建议也都渗透了过来人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颇具人生启迪,值得回味,无论青年人还是中年人都能从中获益。书的末尾附上我在哈佛大学学习的心得体会,写于2010年夏,第一本《哈佛经济学笔记》出版以后,这是唯一一篇关于我个人见解的文章,包括我对哈佛大学的总体印象、经济学对我的启发和我对经济学家这个职业群体的基本看法。这些观点至今没有改变。“哈佛笔记” 系列专栏的写作形式允许我跟踪专家学者的思想;结集成书的编辑过程促使我积累加工思想内容,系统、全面、深入地探讨每个我认为重要的或有趣的话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新闻碎片化”。我也希望“哈佛笔记”专栏能为读者打开视野,开阔心胸,带来新的启迪,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朋友指正。陈晋2010年12月26日于美国麻州剑桥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用记者的视角记录2009-2010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学方式、课堂互动和治学精神的书。它不同于教科书,不咬文嚼字,没有繁杂的技术性公式,更强调直觉的作用,深入浅出,突出经济学理论的现今意义和实际应用。
与第一本《哈佛经济学笔记》相比,第二本笔记更注重体现专家学者看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框
作者简介
财新网驻波士顿特约记者,《哈佛笔记》主题博客作者。
曾任《世界时报》记者、研究员,哈佛商学院研究员,网络杂志《视角》资深编辑,学生杂志《哈佛评论》主编、主席。
1995年获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路易斯克拉克学院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1997年获得波士顿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亚洲研究硕士学位(MA)。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等方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开放经济学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的“新时尚”
第二节 防御“荷兰病”:价格信号与政府调节
第三节 机械货币政策与人为货币政策孰优孰劣
第四节 因地制宜地选择汇率政策
第五节 拿捏资本市场开放程度
第六节 再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左右为难
附:解读希腊危机
第二章 有关医疗体系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美国医疗体制现状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的医改思路
第三节 右派经济学家的异议:应该“国退民进”而不是“国进民退”
第四节 模拟联合国峰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可行吗
第五节 西方医疗体系的横向比较与历史演变
第六节 美国医疗体系的演变过程
第七节 美国最新一轮的医疗改革
第八节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第九节 模拟美国国会投票:为什么医改举步维艰
第十节 州政府控告联邦政府
第三章 经济学的诞生与演变
第一节 斯密生活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斯密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节 斯密的洞见
第四节 经济学教科书的变迁
第五节 宗教信仰对当代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四章 文化经济学
第一节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家庭纽带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政治制度
第四节 一个值得拿诺贝尔奖的题目
第五章 美国社会动向
第一节 对后《哥本哈根气候协议》的两种思路:斯达文斯的期待与库珀的预言
第二节 如何改进美国能源政策
第三节 揣测萨默斯离任缘由及奥巴马的处境
第四节 如何培养领导才能
第五节 格林斯潘反思金融危机,捍卫货币政策
第六节 全球资本主义经得起全球危机吗
第七节 美国还有实现“美国梦”的土壤吗
第八节 索罗斯对话桑德尔:
第九节 桑德尔讲道德准绳:我们应该做什么正确的事情
第十节 哈佛前校长谈“有关幸福的政治”
第六章 校园新闻
第一节 哈佛首任女校长就职讲演:大学的责任
第二节 高等教育何去何从
第三节 2008年哈佛本科生录取率最低:高等教育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
第四节 哈佛投资损失史无前例
第五节 经济危机中的哈佛大学
第六节 哈佛管理公司主席答疑
第七节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第八节 2008年毕业典礼三则
第九节 2009年毕业典礼三则
第十节 2010年毕业典礼三则
附:在哈佛学习三年后的心得体会
后记
编辑推荐
1、全球资本主义禁得起全球危机吗?2、希腊危机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和深层启示?3、美国的医疗改革也陷入“国进民退”的泥潭?4、美国还有实现“美国梦”的土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