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二毛 页数:199
Tag标签:无
前言
和二毛认识十多年了,结缘是因为他的诗和菜,缘牵也是因为他的诗 和菜。 最早是在成都,二毛开的“川东老家”菜馆,我和作家柳建伟去吃饭 ,一吃就喜欢上了,从此那里就变成了我和朋友们固定吃饭的场所。有时 候我到别的地方吃饭,还会叫二毛来一起吃,和他聊吃,听他讲菜。 后来他去了北京,开了“天下盐餐厅”,还是因为菜联系着。他来成 都,或者我到北京,无论时间如何紧,都会想法在一起吃顿饭,就菜论菜 ,天南海北地聊,漫无边际地侃。菜吃得过瘾,人聊得开心。 我最爱吃的一道菜是二毛做的青菜牛肉煨锅,青菜是最普通不过的芥 菜,牛肉是平常不过的牛肉,经过二毛的一番调弄,再放到锅子里边慢慢 煨着,一边煨一边吃,味道就不同了。青菜脆润清香,牛肉细嫩爽滑,淡 淡的辣、淡淡的麻,还有蒸腾的热气,给人在家的感觉。 二毛离开成都后,因吃不到这道菜,我一度有些惆怅。去年冬天,春 节前,我和夫人逛菜市场,当看到绿油油的青菜,竟突然想起了二毛,想 起了他的青菜牛肉。 二毛是个会做菜的诗人,他现在几乎是用菜来作诗了。二毛的美食诗 歌我喜欢,我儿子也很喜欢,尤其是那首《饮食与美女》:“谁能告诉我 体温要达到几成油热/情欲该拿到什么火候/才能使美女细嫩可口”。我儿 子还专门让我向二毛转达对这首诗的赞赏。 什么是菜?什么是诗?菜即是诗,诗即是菜。诗人兼厨师的二毛认为 一道好菜的创造亦如一首好诗的创造,需要才气和鬼气的想像,需要流浪 式的体验和下到民间去获得悟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也曾写过一段时间的诗歌,我虽然喜欢吃,但基 本不做菜,请二毛到家里做客,也是由夫人下厨,所以我只能算是一个比 较知味的人,说得高级一点,也算是一个知“食”分子。 和二毛聊天,多是谈美食,但和这样一个美食家谈美食,是有压力的 ,所以我常常会讲在欧洲游历时吃到的东西,谈我对西餐的理解以及中西 菜之间的融合。二毛总是认真地听,认真地想,对于有些食材和有些烹饪 方法,他会刨根问底,然后再慢慢融入他诗一样的美食中。 对于我的美食乱侃,二毛的评价是:“很敏感细腻,很特别,和一般 文人对菜的表述不同,完全可以出一本专著了。” 说是这样说,我的美食写作目前仍停留在嘴边上,二毛却在报刊上开 起了美食专栏,集结文字即将出版,可喜可贺。 如果非要给朋友定分个类,我和二毛算是“菜友”,君子之交淡若菜 ,淡菜之交味更浓的那种。好了,废话不多说了。现在,请品尝二毛给大 家奉献的这道文化美食大餐。 阿来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中国饮食文化随笔,全书共分五辑,配有精美插图数十幅。分别从美食与江山,美食与江湖,美食与文化等角度,讲述了各路美食的源流、历史,以及与传统文化、市井生活的种种关联。
由于本身阅历丰富,作者对食物的理解也可谓独树一帜。既谙熟历史掌故,又熟悉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上至庙堂宦海,下至市井闾巷,文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生动的人间烟火画卷。其中,你会看到一道道令人馋虫大动的菜肴,一幅幅鲜为人知的名人生活图景,更能从中领悟到传统文化带给人的雅趣和智慧……
作者简介
二毛,诗人、美食家、美食创意师。60后,四川酉阳人,大学时代专业为数学,80年代曾做过教师,是上世纪80年代莽汉派诗歌代表成员之一。90年代弃文从商,与黄珂、李亚伟等好友在成都、北京等地开设餐馆,成为当代新派川菜和江湖菜的领军人物。现为美食创意师,天下盐(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经营报》、《南都周刊》美食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宫廷里吃酒席
但为美食不顾身:鱼藏剑和酿菜
原来曹操也是美食家
美食江山一把抓
闲话明朝宫廷菜
乾隆的宫廷菜生活
西膳房里花样多
当国家开宴会
第二辑 江湖上吃酒席
江湖吃酒规矩多:洪门酒阵和供神吃喝
江湖吃酒规矩多:袍哥开年会
钟磬宴与民间祭典
猜拳行令下酒菜
谈饮食话风水
第三辑 知食分子
诗情洋溢美食间
孔子的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不食人间烟火:道家与药膳
大唐烧尾二十年
诗人请吃粥
饮茶醉水:最是风雅说斗茶
花儿为什么这样“鲜”
《醒园录》:一部被忽略的美食巨著
诗歌是菜,菜也是诗歌
食色双全《金瓶梅》
可以吃的词语
第四辑 民国吃家
民国美食地图
一方名菜一方人
蒋介石的食养
鸿门险宴代代开
千叟宴与苏菜汇
第五辑 厨里乾坤
穿越“历史灶台”的美丽女厨神
姜还是老的辣
称心如意菜
吃相 相吃
这样才叫美食家
吃你的豆腐
饮食的行为艺术
吃的工具
醋意?醋味
把握火候
柳叶花刀说刀工
后记
章节摘录
这么多茶点中,乾隆最喜欢的一味点心是八珍糕。其具体做法是:人 参二钱、茯苓二两、山药二两、扁豆二两、薏米二两、炒芡实十二两、建 莲二两、糯米面四两,八种材料合在一起磨制成极细的面,然后再加白糖 八两,和匀后上笼蒸制而成。 按照规制,乾隆进餐的时候不能与皇后和嫔妃进餐,只能与皇太后一 起进餐,但也只是食案摆在一起,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桌——这也直接 反映了皇帝唯我独尊的地位。 谈到皇帝和嫔妃的进食规则,我还发现了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规矩。 现代流行的清宫戏中,皇帝晚间召幸妃子侍寝时,_般都被演绎成“翻牌子 ”的模式。但据我的考证,实际上,至少在乾隆时期,皇帝准备临幸哪个 妃子,是采用“赐食”这种更隐晦也更文雅的方式的。 也就是说,皇帝准备到哪个妃子的宫里过夜,就会在用晚餐的时候, 派人送一份到那个妃子的宫里,也就是暗示晚上皇帝会来,让其作好接驾 准备。比如,史载:“乾隆三十八年年七月六日,顺妃接皇帝赐膳”。也 就是说当天乾隆去了顺妃的寝宫歇宿。 当然,这也是皇帝生活中的一个“小花絮”。 话接上文,由于南北方厨师不遗余力地“融合性”创新,所以,乾隆 时期的宫廷菜体系日渐完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到了下一代嘉庆皇帝登 基时,很多有名的大厨也都被保留下来。于是,往后到了慈禧、光绪时代 ,宫廷菜中专门分出了一个品类,也是很大的门类——“乾隆菜”。 另一方面,乾隆数次下江南无意中也促进了江南菜,特别是淮扬菜的 发展。如今的很多江南名菜一说起制作背景,大抵都会有一个乾隆下江南 的故事。虽然具体情节很多已无法考证,但大的背景却是没有错的。比如 松鼠鳜鱼、铺雪黄鱼、大煮干丝、油泼豆听、鱼头豆腐、虾仁锅巴、叫花 鸡等名菜,都属于与乾隆有关的“典故菜”。 说起叫花鸡,大多数人就算没吃过也会听说过。传说,这道菜是明末 清初的江南大才子钱谦益让家厨发掘的,而之后变得天下皆知,其实也与 乾隆有特别的联系。传说,有一次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巡狩,一天,他微 服出外游玩,临近中午时分经过一个叫做“求翠楼”的酒楼。看到里头人 来人往很是热闹,于是乾隆就迈步来到楼上的雅间。一看菜单,乾隆发现 其中一个名为叫花子鸡的菜居然要十两银子。他顿时来了兴致,说道:“ 叫花子吃的鸡也值十两银子,上来一个看看。” 很快菜上来了,只见店伙计先端上来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盘和一个大铜 盘,然后又送上来一个大泥蛋子。眼见此景,乾隆惊诧万分,但见跑堂的 把泥蛋子在铜盘上用力一摔,泥块碎裂,霎时香味四溢,里头露出一只白 里透黄的肥鸡。吃时鸡肉肥而不腻,五味俱全,入口软烂,令人称奇。乾 隆登时食欲大开,几乎把整只鸡吃完。 待到酒足饭饱要付账时,乾隆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带银子出来。身 为皇帝的他从来没遇到这等尴尬之事,又不好与小民纠缠,于是抬腿就走 ,跑堂的自然拦住不让走。争执之下,乾隆答应写一幅字送给店里,算作 餐费,还说这幅字至少值一千两银子。 乾隆所题的对子气派十足,更将店里的菜品大大夸赞了一番,叫做: “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这副楹联据说现在还在被使用着 。 现在,叫花鸡成为了杭州名菜。其起源传说各异、版本不一,却都有 一个相似之处:最初的叫花鸡根本没什么讲究,不过是叫花子捡到冻死的 野山鸡,用树叶和泥巴把鸡糊上,烧到泥巴开裂,再摔开食用。只不过日 后经过饭店和文人雅士的开发后,才成为传统名菜之一。 乾隆时期的宫廷菜很有些特色,首先就是菜名风雅。乾隆酷爱汉文化 ,一生以风雅自诩,身边的司膳太监和御用文人为了迎合乾隆的喜好,就 给菜式创造了许多吉祥华丽的名字,比如凤凰卧雪、龙凤呈祥、宫门献余 、雪度寒秋、龙凤赏月、玉狮青松、雪月桃花等,非常有诗意。 第二个特点是原料珍贵,多数食材都是贡品,包括各种山珍海味,可 能有些一般人根本就没听说过。比如清汤虎丹这道菜,就是用小兴安岭东 北虎的睾丸为主料做成的。具体做法是,先将虎丹用鸡汤炖煨三小时以上 ,再经过复杂处理,然后切成薄如纸一般的片,摆成牡丹花状装盘。 而明月照金凤也是满汉全席中的一道名菜,其原料是梅花鹿的眼睛(清 代美其名日“明月”,又叫“鸳鸯月”)。具体做法是;去掉鹿眼周围的睫 毛和杂物,用手帕包起来,再以六根细竹签顶起,放到上好的鸡汤中煨炖 ——要求是眼珠不能破,同时又要熟透。待鹿眼蒸熟后取出并改刀,再放 入凉鸡汤和鸡蛋羹中蒸制,成形后装盘,用鹅蛋围绕着摆放。这道菜的特 点是补血壮阳,味道清透,同时也是清宫著名的养生菜之一。 第三个特点是讲究图案造型,菜品中的食材一般都讲究多种搭配,或 者附上各种酿菜。按照清宫的规矩,皇帝是不能吃由单一食材烹制的“寡 妇菜”的。所以,御膳所需食材一定要拼合起来制作。 另外,清代宫廷菜十分强调菜品的配色和造型,荤菜都是用素菜做围 边配饰,这样不仅看上去色彩斑斓,营养上也能够保证均衡。例如,有道 菜叫乌龙追月,其实就是海参围绕着中间的一枚鸡蛋,这“乌龙”就是海 参,“明月”则指鸡蛋,看起来爽心悦目,听起来也确实够雅致。 第四个特点是刀工精细,量菜下刀。在刀工上,乾隆时期的宫廷菜十 分讲究“量口下刀”,即食材改刀的标准以每一口能吞下为宜。比如,做 红烧鱼就用让指刀法,干烧鱼用兰草刀法,酱汁鱼就用菱形花刀,清蒸鱼 就用箭头刀法……种种刀法适用于不同的食材,可说是非常讲究。 第五个特点是调味细致,多味复合而层次分明。比如干烧鱼的口味, 在清宫档案记载中,其味道要求是“梯子口”——先甜、中咸、后辣,把 味道分得非常细。 总体来说,自乾隆以后,宫廷菜已经形成一个非常正规的体系,也为 后人的再创新作了很多尝试和积累。P29-31
编辑推荐
“北京食神”开说家国天下饮食男女,一本书写尽庙堂江湖五味人生。 以文化入味,以诗情佐肴,以情怀成席,以古典为文——诸多文坛大腕鼎力推荐的美食文化佳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