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基维 页数:1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 (Music A Jone)以一种启发性的方式探讨了有见地的音乐欣赏与肤浅的音乐欣赏之间的关系,音乐愉悦产生之原因,音乐的表现属性及其动人力量之间的关系,音乐分析的申克学派,还有音乐之理解、意义、深度诸概念的应用。基维对与音乐哲学相关的诸多方面有着非常敏锐的觉察,各种音乐实例信手拈来,论证深入浅出。全文清晰而简练,并且恰如其分地处理了或许是美学中最微妙和最耐人寻味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彼得·基维(Peter Kivy) 译者:徐红媛 王少明 刘天石 等 丛书主编:于润洋 张前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为什么有音乐?第二章 什么音乐?第三章 刺激模式第四章 海伦的方式第五章 玛格丽特的方式,蒂比的方式第六章 仅是音乐,那么如何理解?第七章 表层与深层第八章 音乐何以动人第九章 聆听情感第十章 音乐的深度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我怀疑,近来,为“再现”纯器乐音乐而作的其他尝试的背后会有类似的考虑:也就是说,让再现自己去完成而不依赖于至少是不可信并且再严重些就成为不可能的再现对象。一直支持柏辽兹(Berlioz)的那些无可非议的标题作品的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在他的一部分辩词中声明,“所有的音乐都是标题性的,或明确或内隐,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除了尽量让柏辽兹不至于更孤单以外,他试图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与叔本华对他自己的再现理论之观点所辩护的理由十分相像:对于巴尔赞以及叔本华来说,那似乎是我们解释从(所谓的)“纯”器乐音乐中获得的深层满足的唯一方式。我认为遗憾的是,巴尔赞赞同纯音乐完全是无内容的这种观点,只是为了表明不知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坦率地说,我无法理解)不是把纯音乐看作一个假设事实来解释我们的确在无内容的“纯”(正确地说是所谓的)器乐音乐的音响中获得极大的愉悦,而是认为纯音乐必须是不同性质的,并且远离人类生活。他辩驳道:倘若从人类生活脱离出来的艺术能同时在简单和复杂的鉴赏力中运用它们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很奇怪的。音乐力量之神秘;深刻的内涵、道德价值和心理学渗透;总是说“它们‘真正’的意思是……”这个难以更改的习惯——所有这些普通的现实促使我们承认,音乐以它自己不可言说的方式成为人类体验的扩展。这里有两个关键的词“内隐”与“不可言说”。当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或库瑙(Kuhnau)的《“圣经”奏鸣曲》(“Biblical” Sonatas)的标题便是很好的例子——关于此无可争议。但是贝多芬的《升C小调四重奏》或巴赫的《创意曲》(inventions)的标题在哪里呢?显然不在观众席上——因此,“内隐”:像哈奇森、里德以及叔本华的深层再现那样,是表层之下的标题。巴尔赞称之为“隐藏的标题”。但是贝多芬的作品131号或巴赫的键盘作品的“隐藏的标题”是什么呢?不用说,对其进行说明的任何尝试将会受到鄙视、嘲笑和怀疑;巴尔赞由于音乐过于复杂而没有落入这样的陷阱之中。因此,他必须求助于陈腐的“不可言说”这样的说法。当然,那儿有一个标题,不过,它并不能只是用语词来表达:它是一种适合音乐这种不可言说的艺术的“不可言说的”标题。要么如此,要么标题本身就是音乐;即作品其形式的音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巴尔赞与库恩斯的观点同出一辙,巴尔赞更多的是用文学而非绘画语言:是“标题”而不是“再现”。
后记
彼得·基维(Peter Kivy)是美国当代哲学家,鲁特格尔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自1980年始,他先后写作并出版了五部系列音乐哲学著作,对音乐与表现、音乐与再现、音乐与戏剧、音乐与体验、音乐与表演之论题展开深入的哲学运思。《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是他的第四部音乐哲学系列著作,涉及多个音乐哲学问题,其理论和分析方法带有明显的分析哲学的印记。译著具体分工如下:导言、第一章、第二章、封底:王少明;第三章至第六章:徐红媛;第七章至第九章:刘天石;第十章及其他:徐红媛、张姝佳;最后由徐红媛、王少明负责校对全稿,并整理和补译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部分。译著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衷心感谢任达敏教授为我们答疑解惑并斧正部分章节译文中的失误。感谢陈荷荣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校对有关章节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感谢赵宋光教授对某些涉及德语、法语、拉丁语的翻译提供帮助。最后特别感谢湖南文艺出版社刘建辉先生为此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由于时间仓促,并限于译者的功力,译著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当之处,恳请各专家和读者不吝赐下。
编辑推荐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