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洞庭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黄长营  页数:340  

内容概要

  《过洞庭:爸爸给女儿讲的知青故事》是我长期冰封的青春记忆。我在沼泽地里的挣扎,在黑暗深渊中的努力,于我是一场未难告别的梦魇。我想,我在20多年的法官生涯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对“以人为本”的法理结构的遵循,都源于此。如果年轻一代能够珍惜当下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能够借鉴我--老一辈知青--不屈奋斗、悲壮努力的精神,能够站在老一辈知青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我会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欣慰。

作者简介

  黄长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北安陆。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外语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200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市南山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级法官。兼任广东省法官学院教授,深圳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  业余发表的科研成果近百万字,著有《中美审判效率比较研究》,《走进荚围民事诉讼》,《司法效率论》等书。近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三等奖,沿海六省市民事审判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深圳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1.走向广阔天地2.知青小组3.茅屋4.柴山5.七叔6.练胆7.春插8.抓鱼9.招工10.105911.红菱角12.赌博13.搞点吃的14.全家下放15.同工要同酬16.讨工钱17.反腐败18.燕子飞了19.做牛20.双抢一天21.扁桃体炎22.大姐出嫁23.老爸24.大水25.饥饿26.自留地27.血吸虫病28.治虫29.司秤员30.顶职31.病退32.自学33.民办教师34.学校自留地35.英语竞赛36.高考37.氮肥工人38.再考跋

章节摘录

  挤在船舱的角落,看着船上一张张陌生的脸,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跟着悄悄挤了进来,挤进了这拥挤的船舱角落。兴许我的同学和朋友们现在也正坐在去郴州的船上围成一圈圈讲故事、打扑克、聊天呢。不对,去郴州是往南边走,昨天我还去书店看过地图,湘南是山区,应该是坐车去郴州。  汽车行进在风景秀丽的盘山公路上,大家一起欣赏车窗外的美景,偶尔说个笑话,现在说不定哪位女同学正在哼个抒情小调什么的,多开心啊。我有点后悔,干吗呢,就为了躲避红薯,一个人孤零零地跑到沅江来,还真不拿红薯当干粮。  登上下乡的客船,我就不再是中学生,而是知识青年。奇怪,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应该以有知识为前提,我有知识吗?  知识青年,顾名思义,是知识分子中较为年轻的那一部分。知识分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像我这样,仅仅认识几个字,知道一点简单的算术,就是在几十年前,也未必算知识分子。  老爸投军的那会儿,部队里基本是老粗,大多一字不识,既不会读信也不会写信。爷爷是私塾先生,因此父亲略有文化,常常帮他们写信读信,即便那样,也从来没有谁将他纳入知识分子的范畴。我实际上就是一小学毕业生,文化水平还不及父亲当年高,怎么一下子竟然与“知识”挂上了钩。在普及中学教育的时代,初中没有毕业,应该挂钩的是“文盲”二字才对。  嗨,不想这些严肃的问题,还是做梦吧。我梦见下乡后成为了劳动能手,插秧插得飞快,一般人都不是我的对手。真希望父母这时候来农村看一看,原来儿子也很能干。接着又梦见我找到了一种生物添加剂,城市收来的垃圾不用过筛,堆在一起,拌点添加剂,什么塑料、树枝、铁钉和玻璃,统统可以分解,与其他物质一起发酵成上好的肥料。  童年的我特别喜欢遐想,上学或放学途中,一个人走在烈士公园边的林荫大道上,常常想入非非。想象自己是一名狙击手,埋伏在靠近敌人的茅草或废墟中,一枪一个小鬼子;想象自己是一名技术工人,像长沙汽车电器厂的那位技术员一样,不停地推出各种各样的技术革新;想象自己是一名科学家,像瓦特那样,看见壶盖跳动,也发明一个什么机,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想着想着,有时不免喃喃自语,想到精彩之处,还可能手舞足蹈。  这不由自主的动作被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按他的理解我是在做梦。是的,有时晚上躺下以后还在遐想,带着遐想进人了梦乡,遐想的进一步情节在真正的梦境中延伸。睡前的遐想和熟睡中的美梦交织在一起,有时真还分不清哪是清醒时的遐想,哪是熟睡后的美梦。今天的梦境里,接着就出现了一幅山水画,远景是一座高山,山下一个村庄,村庄的侧面一条小河流过。村庄的边沿上新盖了一栋竹木结构的农舍,屋顶上冒出一股淡淡的炊烟,门口趴着一条狗,院子里走着几只鸡。院子外面的小道边上,几只羊正低着头吃草,两只雪白雪白的小羊羔在草地上嬉戏。轮船在轰隆隆地前进,我的梦就这样在轮船的颠簸摇摆中断断续续地延伸。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过洞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深圳商报在2010年8月12日发表了一篇《浮躁夏天的一杯清凉剂》,讲述了本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一口气看了3遍,每看一遍,眼睛都会湿润,因为故事中的“小王伢子(‘我’)”的经历太离奇曲折,太感人了。
      当年,初中毕业的小王伢子从省会城市长沙下放到洞庭湖畔的沅江县农村,在这片“广阔天地”里,他度过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过洞庭》这本书,就是以自传体的形式,用第一人称的白描手法,像原汁原味的西洋菜一样真实地记录“我”的那段生活。
      “知青这一段生活对于我而言,一直想冰封,一直想屏蔽,一直想忘到九霄云外。不料却在小女初长成的那段日子有了一次集中的发酵和回味。”自序的这段开场白道出了作者写这本书时的初衷以及复杂的心路历程。
      全书共38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我”漫长知青岁月的一个生活截面,每一个故事既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体,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的亲历,又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因此显得特别亲切、真实,因而特别感人。书中的人物如七叔、华叔、曼铃、燕子、黎建工等数十个,虽然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惜墨如金,但无不栩栩如生。“我”与燕子在劳动中产生的初恋恋情,尽管最终以两个家庭“不是一个阶级”而最终分道扬镳,但这段恋情写得荡气回肠,令人扼腕。“茅屋”、“春插”、“做牛”、“双抢一天” 等故事对风土人情的把握挥洒自如,“大姐出嫁”写出了大姐的无奈与辛酸。饥饿、劳累、痛苦、失望,但“我”从不放弃。挣扎,抗争,不泯的斗志源自一颗乐观、进取的心,尽管生活是如此清苦,但也有“抓鱼”、摘“红菱角”的乐趣。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总不会受到亏待,实际上只有初中一年级水平的“我” ,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自学,1979年终于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后又考上西南政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又出国留学直至博士研究生。
      永不妥协的抗争精神是这本书最大看点,“我”的青春岁月的回忆有别于任何伤痕文学,书中没有过多的牢骚、眼泪和悲怆,有的只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动力。“如果年轻一代能够珍惜当下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能够借鉴我——老一辈知青——不屈奋斗、悲壮努力的精神,能够站在老辈知青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我会感到莫大的幸福与欣慰。”作者讲知青故事给女儿听,是为了激励女儿,作者写这本知青故事,是为了激励当下的年轻人奋发图强。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爸爸所讲的知青故事,对小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条件优越的女儿真正起到了激励和鞭策作用,女儿楚晴独自一人远渡重洋,如今从美国学成归国,并为本书配了一幅幅非常精美的插图。而同为法官的妻子邱甦也饱含深情地为这本书写了“跋”,“结婚25年来,业余时间他一直在读书,一直在求学,一直在写作,一直在科研,多少个周末及节假日关在办公室里静读,我都记不清了。我有过抱怨,有过牢骚,现在我明白了,洞庭湖的万顷碧波奔涌在他的心头,我不能阻止他奋斗的雄心。”
      这是一首流淌着淡淡忧伤的青春岁月之歌,饱含着浓浓亲情的温馨之作,如此令人感动,如此催人奋进。
      
      
      
  •     其实早就读完了这本书,而且不止一遍,但是一直没有评论,不是没时间,只是想好好的想一想,用最真实的感受来评论这本书。
      黄长营,生于50年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像所有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在农村这一片“广阔天地”里度过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他还是幸运,在1979年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从此事业一路辉煌,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了女儿的成长,他时不时地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少年往事。这是知青这代人被封存的青春岁月。青春被回忆时是最伤感的,也是很沉重的,这些似乎与当今的社会洪流格格不入,他把这些故事集结起来,就有了今天这本《过洞庭》。在这本书里他写下了他在沼泽地里的挣扎,在黑暗深渊中的努力,他寄希望于今天的年轻一代读了这本书以后能够更加珍惜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能够借鉴老一辈知青不屈奋斗、悲壮努力的精神。虽然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精神在今天更加有其值得借鉴的意义。我们今天的青春佼佼者如果有了这种精神,当能够走得更远,步子迈得会更加踏实、坚稳。
      这里面有作者亲身经历的30多个真实故事,近10年的农村岁月带给他苦难,也成就了他。就像他夫人在书的《跋》里面写的那样:“是洞庭湖插队多年的坎坷成就了他,是30年来对过去那段苦难岁月的不停反嚼成就了他不变的心。仅仅说,他所经历的艰难让他更懂得珍惜,是肤浅的。一定是他对苦难的反复咀嚼,让他明白苦难的根源,让他知晓人性的深处,让他清楚个体的责任,才造就了他。”
      这本书里面最大的亮点是作者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那一份对生活的执着,在无所适从的岁月中怀着对青春的无限热爱和对现实的永不妥协的抗争精神。他的这趟青春的回忆之旅有别于任何的伤痕文学,没有过多的牢骚、眼泪和悲怆,有的只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动力,不落俗套。这种遇到困难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在哪个时代都是最需要的。
      应该说这是近年来相当不错的一本知青回忆录,语言读来朴实无华,作者对风土人情的把握挥洒自如。书里面涉及到的人物也都性格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书中的诸多故事均为作者亲身经历,有许多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因此更加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的内心而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从而读来引人入胜,震撼心灵,同时也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苦心培养女儿的劳动没有白费,父亲生命中的插队经历成为了女儿洋插队的参照,老一辈坚韧的奋斗和悲壮的突围成为了她的榜样。如今女儿从美国留学回来为本书配了很多精美的图片,为本书更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      黄长营先生新作 <<过洞庭>>是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的是钢铁是怎样在湖南炼成的。它让我在笑声中流泪,在眼泪中发笑。这本书害得我农历庚寅年正月两个晚上没有睡好觉,这么冷的天气,在被窝里鼻塞了。它会让五十年代的人梦回故园、记忆尤新,它会激励六、七十年代的人卧薪尝胆、立志发奋,建议八〇后、九〇后的青年能够深入体会、读苦思甜。<<过洞庭>>,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尤其是在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信仰缺失、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它是藏身于喧嚣工业城市中的一片原始森林。仇秀斌 2010年2月22日 于深圳 读后所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