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萨缪尔·贝克特  页数:376  字数:208000  译者:余中先,郭昌京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今年4月13日是世界著名作家贝克特诞辰100周年纪念,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贝克特选集》。全书共5卷,125万字,按年代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主译。  塞缪尔·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只限于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  据悉,贝克特正式的文学生涯,是从小说创作和写诗开始的,其小说的数量也远远高于戏剧作品。从文学表现的角度来说,贝克特以表现内心世界的飘忽和细腻见长,小说作为一种个性化更强的形式,更适合贝克特。他用法语写就的小说三部曲《莫罗瓦》《马龙正在死去》和《无名者》打破传统,淡化情节人物,只有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直接导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文学实验。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个三部曲比《等待戈多》更强有力更重要,很少有哪部现代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经验的理解如此深刻。贝克特健在时,国际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贝克特是存世的三位最伟大作家。但在国内,贝克特的小说基本上被忽略了,这可以说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此次湖南文艺推出的5卷本的《贝克特选集》,将《莫罗瓦》三部曲收录在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作者简介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法国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 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结识了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尹斯。精通数国语言的贝克特分被派作失明的乔伊斯的助 手,负责整理《芬内根的觉醒》手稿。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1932年漫游欧洲, 1938年定居巴黎。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短朗回爱尔兰为红十字会工作,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贝克特在创作上深受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影响,主要作品女诗作《婊于镜》(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1931);短篇小说集《贝拉夸的一生》(1934)和《第一次爱情》(1974);中篇四部曲《初恋》、《被逐者》、《结局》、《镇静剂》(1946);长篇小说《莫菲》(1938)、《瓦特》(1942)、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1951—1953)及《如此情况》(1961)、《恶语来自偏见)(1982)等。这些小说以惊人的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为2O世纪的杰作。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主要剧本有《等待戈多》、《剧终》(1957)、《哑剧I》(1957)、《最后一局》(1957)、 《最后一盘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II》(1959)、 《呵,美好的日于》(1961)、《歌饲和乐谱》(962)、《卡斯康多》(1963)、《喜剧》(1964)、电视剧《迪斯·乔》(1968)等, 这些剧作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 “反戏剧”。其中成名作《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 贝克特为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1969年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无法称呼的人等待戈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等待戈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找了好多年,现在才买到,感觉不错。多年前就看过,一直没能拥有,很不快。作者就不用我介绍了,这套选集共四册,我最爱《等待戈多》,于是就这本了,很好。如果经济允许,全要当然更好。
  •   对于我的剧本非常有帮助
  •   太棒了!十分喜欢!
  •   最近看了些关于《等待戈多》的评论,自己也写了一些,摘录如下:一、对白弗:找句话说吧!(爱:咱们这会儿干什么?)弗:等待戈多。(爱:啊!)弗:真是可怕!……帮帮我!(爱:我在想哩。)弗:在你寻找的时候,你就听得见。(爱:不错。)弗:这样你就不至于找到你找的东西。(爱:对啦。)弗:这样你就不至于思想。(爱:照样思想。)弗:不,不,这是不可能的。(爱:这倒是个主意,咱们来彼此反驳吧。)弗:不可能。(爱:那么咱们抱怨什么?)……弗:最可怕的是有了思想。(爱:可是咱们有过这样的事吗?)二、剧情:第一幕。黄昏时分,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惟一清楚的,是他们来这里“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待他,不知道。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不久,一个男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时间,两个老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着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因为这样就“可以不思想”、“可以不听”。等不来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们再次寻找对昨天的失去的记忆,再次谈靴子,谈胡萝卜,这样“可以证明自己还存在”。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他们想要离去,然而不能。干吗不能?等待戈多。正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会来。两位老流浪汉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戏后,决定离去,明天再来。三、布景就整体艺术构思来讲,贝克特将舞台上出现的一切事物都荒诞化,非理性化。在一条荒凉冷寂的大路中,先后出现了5个人物,他们记忆模糊,说话颠三倒四,行为荒唐可笑。传话的男孩,第二次出场时竟不知第一次传话的是不是他自己;幸运儿在全剧只说过一次话,却是一篇神咒一般的奇文;波卓只一夜功夫就变成一个瞎眼的残废,他让幸运儿背的布袋,里面装的竟是沙土;两个流浪汉在苦苦等待,但又说不清为何要等待。在布景设计上,空荡荡的舞台上只有一棵树,灯光突明突暗,使观众的注意力旁无所顾,始终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使荒诞悲惨的人生画面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等待戈多》的第二幕几乎是第一幕的完全重复。戏演完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结尾又回到开头,时间像没有向前流动。但剧情的重复所取得的戏剧效果,却是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因而喜剧也变成了悲剧。四、评论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我的评论:等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等的过程,其实等的结果无非两种:“来与不来”,就跟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来与去都被事前限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每个人都在等,但每个人等的过程去大不相同!这就是各自的生活,一种等的生活。还有一种解释,生活仅仅是在等待吗?仅仅是期盼结果的出现吗?不是的,其实,等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就是在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有的人在等幸福,有的人在等爱情,有的人在等机遇,有的人在等待死亡,等待上帝的惩罚和完成自身的救赎,戈多仅仅是一个象征,他赋予人们等的内容和意义,使生活不至于枯燥乏味。人生是那样的漫长,人类又是那样的不安分,在自由和安全两个纬度中不停的释放自身的能量,维持着内心与世界的平衡,这是一个动态的等待过程。
  •   这是一出典型的反传统两幕剧。几乎没有什么戏剧情节,也没有戏剧冲突,上场人物5个: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奴隶主波卓、他的奴隶幸运儿、一个小男孩。通篇没有合乎语法逻辑的语言和对话,人物在舞台上也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行为动作。可它却引起了西方观众的强烈共鸣,被公认为荒诞戏剧的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民众面对畸形发展、物欲横流、人受物的重压异化“非人”的社会现实,逐渐对现实丧失信心,人们希望改变这种现实,然而这一希望显然又是渺茫无望的。现实一次次使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幻灭。《等待戈多》这出荒诞戏剧正是反映了这种西方民众面对混乱、荒诞、可怕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幻灭情绪。在剧本的内容上,剧中人物一句话之后,接下来便是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句话;一个行动之后,马上又是另一个与之相反的行动,后者总是对前者予以否定。同时行动又总是对语言予以否定,结果便没有一句话、一个行动有意义。戈戈和狄狄在在剧中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们极度孤独、痛苦。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一直坚持,一直等待,然而等待毫无结果,目的永远不能达到,他们只能在等待中虚度生命。他们的处境就是现代人的处境,他们的感受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感受,他们也正是现代西方人的象征。那么他们等待的戈多是谁?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贝克特本人也说不知道。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是否可以大胆得认为戈多其实谁也不是,它也只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一种模糊的精神需要,代表了迷惑不安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到了剧终戈多始终没有出现,它会来吗?它是不会来的,它也不会使人免于失望。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它的不来也正是反映出现代西方人对现实失去信心,对未来失望甚至是绝望的幻灭情绪。
  •   我努力让自己沉浸其中,却发现根本不需要所谓追随贝克特的思想支离破碎的语言,就是看完了事希望以后能悟出点什么悟这个字眼真俗气
  •   上午看了这本《等待戈多》,真的很过瘾!很爽!这样的作品也只有法国人能做出来,就像当年的“五月风暴”一样!这个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这是现代人“变态”的焦虑!这本书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书中不断出现的“沉默”或者是“久久的沉默”。弗拉迪米尔和爱思特拉共不断的忍受不了这要命的沉默!从剧目一开始他们就想上吊到剧终还是想自杀上吊!可是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吊诡”。我们总是在等待,我们总是不知所措!我们总是彷徨和无聊。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里也有这样的描写,无法忍受的“沉默”让剧中的人以毒品来寻求解脱。除了毒品和上吊,我们还有别的方法吗?难道只能“沉沦”(海德格尔)?
  •   等待戈多是荒诞戏剧名篇,个人认为,施咸荣译本有一处比余中先译本好:希望迟迟不来,苦了等他的人!比较起来,一个有诗味,一个为散文。还有一处我不记得哪个版本了(但不是以上版本),译得好:她们跨在坟墓上生产,光明转瞬即逝,接着又是一片黑暗!
  •   刚开始有很多的不明白基本没有看懂后来逐渐了解戈多代表着什么明白了等待的意义了以后就开始有点感觉了
  •   好书,早已看过.但这套书太贵.湖南文艺的书我买了好多,就数这<午夜文丛>系列的书最贵,不知为什么?
  •   还是满深邃的.得慢慢理解..或者干脆就不要理解.
  •   跟想要的不一样啊!有差距~~~~~~~~~~~~~~~~~~~~~
  •   8年前一个朋友提起过这本书,还写了一部自己的等待戈多,当时无法理解他和他对此书的喜爱今日也没能。不过还是买了这本身,或许这个名字比起内容对我更有意义~
  •   总觉得法国人挺敏感的,絮絮叨叨罗嗦个没完.人家的思想是很有体系的.翻译的一般.
  •   ——没人提醒一下要买的人这是小本的???
  •   因为这个名字太出名出了,所以一直想看看,但真的是看起来很累,可能是本人过于感性了,不能很好的体会大师的精髓
  •   紙質有點差...封面有褶皺
  •   我承认,我的确没看懂。
  •   翻译差劲啊```````````````
  •   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都散架了,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和运输公司协调好。非常失望。收到包裹的时候整个外包装都是扁的。这本书还散架了,另个还有一两本书都折的没形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