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文化史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余凤高  页数:208  字数:1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医学角度探讨精神病,研究精神病的性质、病因、治疗方法的书,已经出版过多本了。但是,在国内,还未见有一册发掘精神病的文化内涵的著作。本书意在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描述此病。     作者以前写过多部有关医学与文化的书,受到广泛的好评。本书在历述古代有关精神病的“神魔说”猜想,到中世纪和理性时期的认识上的进展,直至今日近理代研究的同时,详尽描述了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态度以及从作为“异类”的冷酷严刑的折磨到人道的仁慈的变化过程。     书中在展示歇斯底里、忧郁症、躁狂症等多种精神病症状时,既有医学家的严谨记述,又有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形象描绘。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介绍历史上的几位患有精神病的著名天才人物的同时,还对这种人的资质与病理关系作了有趣的探讨

作者简介

余凤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从事医学与文化方面的专题研究,已出版相关著作六本,其中《呻吟声中的思索》等三本获“牛顿原创科普著作”二等奖和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奖。

书籍目录

引言 一、神与魔   1、“魔鬼附体”   2、“驱魔” 二、病症述说(一)   1、古代   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3、理性时期 三、病症述说(二)   1、歇斯底里   2、忧郁症 四、“异类”的遭际   1、背景   2、漂流和拘禁   3、严刑和火刑 五、在作家笔下   1、作为行为的描绘   2、作为个性的刻画   3、鲁迅的作品 六、人道   1、前驱   2、继承者   3、艺术家的贡献 七、天才   1、哲人、大师和疯子   2、精神病人的艺术 八、遗补   1、要事   2、轶事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精神病文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很好的一部疾病文化丛书,书中深入浅出的描绘了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历史,而且鲜明生动的列举了大量精神疾病案例,非常难得。
  •   感谢余凤高老师,你的书我每本都看。因为你的人文关怀和慈悲心肠是现在中国文化人中的大熊猫!
  •   我很喜欢这本书,然后又买了很多这个作者的其它书。也都挺有意思的
  •   医院,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与严肃、刻板、有条不紊等词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医疗系统中,有这么一个分支,这个分支的处境往往会比较尴尬。在正常的综合类医院很少会出现,他们有自己的专科医院,但是即便如此,人们对这个学科仍旧充满着好奇、畏惧甚至是蔑视,这就是精神医学。对于精神病人,在中国人们对他们往往更多的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的,这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与恢复社会功能,也会误导人民大众去正确地认识精神疾病另一方面,从医学院出来的精神科医生们往往对于精神病人采取的仍然是一些很刻板、很单一、很机械化的治疗方法。或者说,更多的,精神科的医生本身也是在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精神病人的。这些医生们把自己伪装在“医生”“正常人”的面具后面,穿着厚厚的“棉衣”去对待精神病人,这一点,我认为很不好。因为,即便是精神病人,他首先也是个正正经经的人,也是需要温暖与关怀,也是需要关注与温情的。所以,精神疾病方面的治疗,药物是辅助,更多的是要有一颗温情与温暖的心而这本书我认为好的地方在于:它恰恰是从文化的角度去阐述精神病的历史,并不是从机械的、单调又需要严谨的医学的角度去阐述,读来会让人们明白其实精神病并不是一个很神秘、很可怕会危及到他人生病的疾病。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展示了早先人们非人道的、残酷的对待精神病人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甚至值得人们反思,精神病人就不需要温情么?需要的!并且书中还引用了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都是处在一种“精神病态”的状态中,更加能够让人们了解“精神病”到底是什么。更加令人叹服的是作者的那种人文关怀,这是很多精神科专业的医生最需要学习的,因为治病先要治心!!
  •   余老师的书不错
  •   人生难得糊涂聪明和疯子只是一线之差
  •   感觉上挺有意思的,不过实例不够多,有的地方没太展开
  •   可以从此书大致了解精神病的发展史,能增长见识,在这个意义上还是不错
  •   比起作者以前所写的医学文化类的书籍,实在是应急之作,差很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