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

出版时间:2000-06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让・艾什诺兹  译者:余中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离开他的妻子并不是全部,还得走得更远些。费里斯・费雷因此起程前往北极转了一圈,在那,大浮冰围信的一个宝物等了他半个世纪。
艾什诺兹是位逃避的小说家,似乎他从未停止用动词“出发”的所有形式以及它的所有变体给它变位。他的作品是抛弃、决裂以及失踪的最高点。那些人物奔跑着,漂泊着,寻找着。那些精疲力竭的女人和那些极端敏感的男人走向何方?然而当人们跃入空里,得当心别被系在一条橡皮带上。

作者简介

让・艾什诺兹1947年生于奥郎日,1979年以来,已在午夜出版社发表九部作品,其中《切罗基》获1983年“梅迪西斯”奖,《我走了》获1999年“龚古尔”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走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五年前一个朋友极力推荐我这本他最爱的小说之一,在我弄丢一本后,不厌其烦和哥们到处要,快递再送我一本。当时读很不喜欢,不以为然。
       五年后不经意间看到这本,重新阅读过,感受不同,更喜欢小说前半部分,有着剧本的感觉,语言凝练但构筑起彼此穿插交错,却又不同帷幕所阻隔的场景。期间有些比喻非常到位,还具有法国式的味道。
      
       能感受到所有人物是类型化的模糊化的,在一种场景下的解释,在下一幕中却变得斑驳游离。非常喜欢这种无限解释的空间,没有确定,无终结,很像当下的境遇,我们消失,出现,这些状态的外延不断的被海水洗刷,冲淡,变得模棱两可。。。
      
       这种当下人群所具有的的整体状态,即为:“我走了”。
      
       这流线般的过程无论是就其发生时的瞬间动作,亦或盘根错节般的年复一年在纠结,个体终将被地心引力吸附,退隐而去。
      
      
  •     1
      对这种写作方式不是很喜欢,翻译得比较干吧,明显对作者的语气缺乏把握。使得小说的风格疙里疙瘩的。
      一直在想这种很不好看的小说是如何成为名著的?
      
      吖,我的评论太短了吗?
      那又如何?
      
      吖,我的评论太短了吗?
      那又如何?
      
      吖,我的评论太短了吗?
      那又如何?
      
      吖,我的评论太短了吗?
      那又如何?
      
      
      2
      
      重读完毕。这个作者比较有意思,写一本小说是一遍一遍地写,直到写到满意为止。而不是在草稿上不停地修改。不过就他讲的这本小说是由工作室一词引发的,然后因兴趣了解北极、了解画商,了解艺术品交易,然后完成了这部小说来看,就是发过版的渡边淳一。内容又不如渡边淳一彻底,形式比渡边淳一自由。
  •     10年之前的龚古尔落于让・艾什诺兹的《我走了》,10年之后,一个不眠夜我第三次翻完了它,脑子里抹不掉的,是“鲽鱼”在陋室中的生活场景。
      
      其实我一直在期待有人会将让・艾什诺兹的小说拍摄成电影,但是一直没有人去尝试。每次看到《高达的金发女郎》中的情节都会联想到1980年代的俊男美女悬疑片,每次在《我走了》中阅读有关画廊DEALER的篇章都在脑海中闪现一个个活生生的巴黎艺术情景。可以说,让・艾什诺兹的小说让我以电影的方式记住它,可是在法国,在全世界,没有人敢把他的作品翻拍成电影,这是为什么。
      
      巴黎友人TAL HADAD跟我聊到法国当代文学的时候,我提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让・艾什诺兹。TAL HADAD说他和让・艾什诺兹的儿子是好友,工作关系相识。第二次谈到的名字是米歇尔・乌伦贝克,TAL又说他的舞蹈家女友正在为米歇尔・乌伦贝克自己亲自做导演的即将完成的电影《一个岛的可能性》做创作,作家亲自上阵的原因是之前别人拍摄的《量子物理》的电影版让他不甚满意。哈,原来巴黎的文艺青年都是如此地接近,当众人在马黑区街边的酒吧又点了一杯酒的时候,身边有人开始对JMC勒克拉齐奥发牢骚了。TAL的诗人朋友FRANK说,法国的文学在20年前就死了,你只能在电影院里寻找文字的另外一种保留方式,他原话说的是——THEY SAVED THEIR WORKS IN THE CINEMA。
      
      回到正题,《我走了》让人很想看到它的电影方式,尤其是让・艾什诺兹富有旁白性的故事结构骨架,更像是为你描绘一个你本应该看过多次的故事,但是这一会它的表达方式出人意料。让・艾什诺兹的文字是一种清淡而实惠的慢餐形式,与之前的几部凶杀情节的长篇大作相比,《我走了》充满了时髦与快捷的感觉,即使是坏人行凶的过程,也仅仅是从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侧面作为了结束——一个制造零下18度的冷冻车。这是让・艾什诺兹可爱的地方,也是他充满电影语言的一个体现。
      
      《我走了》让人感觉没有结束,当然它确实开始过么?合上薄本的那一刻,也许另外又有一个清淡的小故事要开始了。留住所有的描写,也是一种呼吸。
      
  •     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让·艾什诺兹的《我走了》读完。躺在床上翻过最后的几十页,然后又倒回去随意的挑了过去的页码来看。在成都寒冷的冬天,更生出一分凉意。
      
      是的,这部书是冰冷的,从内容到叙事都不能让你感觉到火的温暖。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善于捕获女人的艺术品商人,不过请不要误解,这不是一本讲述感情纠结的书。故事围绕着北极浮冰中古爱斯基摩的艺术品,猎取、丢失、寻回。不过书的主题并不在此。“离开”,这部作品是抛弃、决裂、迷失的最高点。似乎其中的每个人物,甚至是那些不怎么起眼的人物,都没有能力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们无一例外的奔跑着、寻觅着、失落着。各式各样的出发交织其中。这不是博尔赫斯那命运交织的小径,小说以“我走了”开始,以“然后,我就走”结束,昭然若揭。
      
      小说抛弃了多余的感情描写,极度放大了空间和物体的这种存在。机场的空旷和杂乱人流,破冰船上的舱房,还有一遍遍精确的对路线的描述。主人公,有时候是作者本人,只以一种冷漠疏离的态度望着进出他生活的形色人等。却可以对一个电源插座或者外壁滑落着水滴的啤酒杯长久的凝视。艾什诺兹用他的视角带领我们重新审视所有司空见惯的事物。就像给这个浮艳的时代留下的一张清晰明致的黑白照片,冰凉却精确。
      
      艾什诺兹也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作家之一,不过与他的前辈相比,他的作品更具有通俗性和包容性。良好的叙事,谨慎的角度,不温暖却准确,不悲观却疲倦,就这样指点这我们观赏这个自以为熟悉的世界。
      
      “那些精疲力竭的女人们和那些极端敏感的男人们走向何方?”
      
  •      孙甘露说,让•艾什诺兹在中国不可能获得米兰•昆德拉一般的热烈追捧。
        我比较赞同他的这个判断。因为,阅读让•艾什诺兹的小说,需要具备一些条件,首先,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对适应了通俗化或故事性、小说模式的读者来说,如果想在阅读里找到惯常的快感,恐怕是很难得到的。其次,你还得是一个冷静的读者,容忍作者的悲观、冷漠以及置身事外的若无其事。最后,你还要接纳这种不同寻常的小说形式——我甚至想说,在艾什诺兹的创作当中,形式是比内容更加重要的考量。
        这样的小说,的确很难像昆德拉或是村上春树那样,迅速地流行起来成为城市小资人群的接头暗号。但是,目前严肃的小说的确在中国生存比较困难。
        比如艾什诺兹在1999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我走了》,2000年就被湖南文艺出版社顺势推向市场,但印数却只有区区五千册,多么可怜的数字。这说明编者充分考虑了大众读者的趣味,但稍显严峻的市场现实并不妨碍真正的读者对它的喜欢。
         “我走了”,是这部小说的开头。也是小说里存留最大的悬念,或者是艾什诺兹设置的一个隐喻,直到最后一刻,这些谜底才给我们揭晓。
        菲利克斯•费雷是一个画廊经营者,他称自己曾经也是一位艺术家——可想,他并没有获得成功。而且现在他已不再年轻。
        故事是从一月份第一个星期日的晚上开始的,费雷终于告别了五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我走了。”费雷对妻子说,“我要离开你了。我把一切留给你,但我要出发了。”
        在精心筹备的六个月后,费雷从鲁瓦西-夏尔-戴高乐机场出发,飞到了蒙特利尔,那里离魁北克很近,从魁北克港口海船区11号码头,费雷登上了醋栗号破冰船,开始了他的北极之旅——他得到一个消息,那里有一条船的沉骸,装满了古董艺术品,他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古老的艺术品从地图里找出来,运回自己的城市。
        作为读者,我们也在他的叙述里开始了旅行,那是费雷的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也看到了费雷的另一条生活线路——他随时在邂逅女性,并随时准备离开她们。
        因为对自己的现状和经济状态不满,他离开了苏姗娜,生活五年的的妻子,然后他去了玛德莱娜大教堂附近,年轻的女人萝兰丝为他打开了门,但他接着就离开了她。
        之后,他又相继离开了薇克图娃、若丝琳、冰冷的北极的姑娘、索妮娅。一连串的女人,似乎只是他旅途打发时间的生活用品,但决不是固定的、恒久的情感需要。不再年轻的费雷从没渴望爱情,他太理智!他理性得象一个计算师一样,只向女人索求肉体,得到生理上的满足。
        但这样的状况在埃莱娜那里却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埃莱娜是小说中费雷的最后一个女人,这时费雷已经拥有了那批古董艺术品,生活无忧,而身体状态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同居时,费雷突然倾向于获得长期的、确定的、安宁的爱情。但讽刺的是,埃莱娜拒绝了费雷——这恰好与费雷离开妻子苏姗娜的时间形成一个可笑的轮回。他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离开了她。不同是,这一次却是埃莱娜离开了费雷。
        这个小说之所以给人印象深刻,还因为,艾什诺兹在小说里运用了非常多的技术元素。仅仅12万字的小说,有爱情、有旅行、有历险、有犯罪、有凶杀、有逃亡、有侦探、有追踪、有婚外恋、有离婚、有性……但是,在丰富的元素里面,他却充当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整个小说的叙述与传统的小说叙述完全不同,几乎没有什么感情成分——笔下发生的这一切曲折的过程,并不是他创作的结果,而是由摄影机全程、多角度地拍摄下来的。
        这也是埃什诺兹的写作特色,他在小说里善于使用色彩、场景、环境的刻画,使得小说并不像是文字性的,而似乎是一幕看得见的电影。
        而用另一角度,艾什诺兹是位逃避的小说家,他从未停止用动词“出发”的所有形式以及它的所有变体给它变位。他的作品是抛弃、决裂以及失踪的综合体。
        艾什诺兹明确表示:“费雷离开妻子并不是全部,还得走得更远些。”所以他在小说里让费雷起程前往北极转一圈,他喜欢让所有的虚构的人物“移动”起来,随着移动的地点,不停漂泊着,寻找着——但最终又让他们在心满意足的时刻一无所获。
        如此看,艾什诺兹又是一个悲哀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注定要遭受残酷的变化,来透露出他对这个世界的某些看法——当然,在这部小说里面,艾什诺兹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女人、逃避和命运”的故事。也就是他眼中的都市男女在情感、婚姻以及性欲上的现实。
        在小说的最后,在经历了艰难的漂泊之后,自以为得到所需要的一切的费雷,依然只拥有孤独。
        茫然的他在一年后的除夕之夜情不自禁地回到以前的家中,但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无望的费雷只得又一次对房子里的人说:“我走了”。
  •     激情、愉悦是让·艾什诺兹对自己作品在读者心中造成的效果的期待;我想他做到了。新奇——看他的作品真正拓宽了我的视野,和看待事物的方式;与他相比,玛丽·雷东内似乎确实“小气”了些。
  •     
      
       《格林威治子午线》的书稿辗转到午夜出版社的编辑手中之前,让·艾什诺兹被一次又一次的退稿打击了,他选择的出版社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起眼,最后,“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么,干脆也给午夜寄一份吧”,他想。两天,或者三天后,午夜出版社给他来了一封信,和他商量签出版合同的事。
       到《我走了》,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1999年,《我走了》获得龚古尔文学奖,这对于已经在新小说派中确立了声誉的艾什诺兹来说,或许已经不那么激动人心了,起码与他内心的历险相比较,是这样的。
       这依然不能完全等同于他对历险小说的偏爱:杰克·伦敦《马丁·伊登》和其他有着“历经”记录的文本。在一次访谈中,艾什诺兹坦言这些是滋养他的文学传统。
       在这本100多页的小说中,他证实了这一点:艺术品经纪人(同时也是画廊主)的生活、对女人的不可遏制的采猎(不完全是性)、极地探险(为了一艘沉船和其上的极地艺术品)、艺术品的被盗(另一条线)、侦破(几乎没有戏剧性),这些,托他的福,没有组成一部推理小说。
       他曾经喜欢做卡片,如果在以前,《我走了》在前100页中的两条叙述线索,完全可以用两种颜色的卡片来交替和叠加,红色卡片:费雷,不停地移动的费雷(选择要推出的新的雕塑家或画家、去极地探险、从一个女人转向另一个、为了获得贷款走遍了所有的银行);蓝色卡片:本加特内尔,不停地移动的本加特内尔(盗窃极地艺术品、在不同的旅馆中给妻子打电话、辗转在法国西南部然后去了西班牙)。这两种卡片,对艾什诺兹来说,仅仅是“方便我翻看对两个人物的叙述,用颜色区别开使我不至于弄混淆”。
       历险、漂泊、寻找。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么,如果非要叫真的话,传统是什么?或许是他在格里叶、西蒙之后(继续)背叛了的东西;或许只是我们内心不确定的一个貌似强大的敌人,与它结合在一起的阅读、选择、评价与判断,曾经统治了文学。但是在《我走了》之中,这种背叛,因为厌倦而产生的背叛,并不那么突出而强烈。相反,用艾什诺兹自己的话说,是对传统的一种吸取,是“对所谓文体的一种敬意,绝不是那种滑稽的戏仿”。与此同时,用以标明他的“新小说”特征的对细枝末节的描写、物的特征、牺牲故事情节来进行词语试验,这样也纠缠着存在于这部小说里。而且,这种存在是拔高了的,是“恋物癖”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同他对细节的偏好,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容忍他对故事的割裂——实际上,故事即将不存在了——哪怕我们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还不能摆脱也不愿摆脱对故事的依赖。而在格里叶们开拓的道路之后,艾什诺兹走向了一个不能明确标志的方向,这个,倒是可以暂时忽略。我们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在文学依旧被当作工具、奴仆和玩意的时间(但是,但是,也千万不要再转而寻找意义了),我们可以沉溺在艾什诺兹的历险中,沉浸在雷蒙经历的一百五十个描写雪花的词语、大得出奇也多得出奇的极地蚊子、法国风景、充斥在房间、街道和小说各个角落里的物体。在此刻,它们是全部。
  •   这几天您没闲着啊
  •   居然还看了一个月。。。
  •   这个书名真是太酷了。
  •   你再看看《高大的金发女郎》。
  •   只看过《子午线》,《我走了》和《高大的金发女郎》我都想看
  •   顶楼谈到的激情、愉悦和新奇,在《我走了》、《切罗基》、《高大的金发女郎》里都能看到,且都不弱。
  •   我昨天才发现的玛丽·雷东内,你们好几年前就看过了
  •   你看的《豪华旅馆》吗?
    还有一本她出得更早的单本:玛丽·雷多娜——《永远的山谷》
  •   《永远的山谷》我早上在当当买了。一同买了本佩雷克的《物》。《永远的山谷》竟然有台版,翻译和简体版区别很大。我准备也买来看。
  •   看起来值得一读
  •   确实值得:)
  •   可不仅是值得,读过了艾什诺兹,大部分作家都可以被抹掉了。
  •   我今天草草翻翻,其实不太理解里面男主角对女人的猎取,好像很贪婪,毫无止境。能解释一下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