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湖北辞书 作者:谭新红//萧兴国//王林森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汇辑苏轼全部词作,包括存疑词、残句,是目前苏轼词作中最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题解、注释,并精选汇辑历代名家的评语。对苏词作年,亦多加详尽考证。
书籍目录
甲编 知密州前的词作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华清引(平时十月幸莲汤)
一斛珠(洛城春晚)
南歌子(绀绾双蟠髻)
南歌子(琥珀装腰佩)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并)
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
荷华媚(霞苞电荷碧)
行香子(一叶舟轻)
祝英台近(挂轻帆)
江神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菩萨蛮(绣帘高卷倾城出)
瑞鹧鸪(碧山影里小红旗)
临江仙(四大从来都遍满)
江神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行香子(携手江村)
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少年游(去年相送)
……
乙编 知密、徐、湖至贬黄州之前的词作
丙编 贬居黄州时的词作
丁编 离开黄州之后的词作
戊编 作年不详词及残句
残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题解] 《东坡纪年录》未载,朱本、龙本未编年。曹本以诗集《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与此词上片首句之意境相合,定为赠孔毅父之作。刘崇德《苏词编年考》认为写于元丰六年(1083)末,是赠给一位准备回车看望自己的老朋友藤达道的。邹王本从之。张志烈《苏词三首系年辨》云:词中自称“雪堂坡下老”,则必作于黄州建成雪堂后而又未离开之时,为时只能在元丰五年或六年中。词中“酒阑清梦觉,春草满池塘”乃用谢灵运、谢惠连事,只可用于兄弟,不可施之他人,故必当为寄子由者。苏轼此词乃言得子由好语,即释去烦忧;梦中见子由即能获得佳句,如大谢之梦惠连一样。词中“昔年共采芸香”句意也非子由莫属(芸香,草本植物,根部木质,故或称芸草,或称芸香树。花叶有强烈气味,入药,亦用以驱蠹避虫。书卷内置芸香避虫,故称书为“芸帙”、“芸编”、“芸签”;书斋称“芸窗”)。此处“共采芸香”喻共同钻研书史。盖指昔年与子由共同读书,共同去举进士,共同去应制举而言。词的整个下片,都是“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的吟唱,这是他们兄弟唱和的特有话题。元丰六年七月,子由在筠州被人捃摭,苏轼写了《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以慰之,末二句云:“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同时所作之另一首诗《初秋寄子由》,则更与本词之内容完全相合:“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随去。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西风忽凄厉,落叶穿户牖。子起寻夹衣。感叹执我手。朱颜不可恃,此语君莫疑。别离恐不免,功名定难期。当时已悽断,况此两衰老。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当成。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故本词与上引二诗皆当作于同时,即在元丰六年秋。石唐本、孔《谱》也认为是元丰六年在黄州寄给苏辙的。薛本从词中“芸香”和“千章”的典故,认为词一定是写给当年曾在书职之同僚有过访坡者,元丰五年四月,杨绘来黄访坡,或即书于杨来黄之前以赠杨也。 保莉佳昭《苏轼词编年考》认为薛本的编年有几个问题:一是杨、苏二人并未“共采芸香”。即没有同在秘书省或者是“书职”;二是元丰五年杨绘并不一定曾来黄访坡。他也认为这首词是元丰六年秋天怀念苏辙而作的。今依此说。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全集典藏:苏轼词全集(汇编汇评汇校)》是由崇文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