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崇文书局 作者:乔良,王湘穗 页数:221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初版至今,算来已六年有半。六年时间不长,围绕这本小书在国内 外掀起的种种喧哗与骚动,至今还未完全平息。不过在我们两人这里,此事 已是尘埃落定。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认定,我们要写给这个世界的,只是一部 有关新战争的兵书,而不是一部道学专著。尽管我们并不认同用伦理学观点 去度量兵学理论,但我们仍然承认这是读者自己的权利。一本书既已出版, 是耶,非耶,就只能由人去评说。对此,我们既不想干预实际上也干预不了 。所以,即便我们发现不少赞同者和反对者一样,都没能真正理解这本书时 ,我们仍然不想在它发行第二版之际,对此做过多的辩白。 我们只是加进了一些附件,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因为六年时间里毕竟 发生了不少事情。特别是当世界上不少人把“9·11”这样的惊天事件与本 书联系在一起时,的确有必要在新版中加进这些附件。但对于正文,我们决 定不做任何一字的改动。一是我们只能尊重历史;二是现在看来,我们当初 所写的东西,六年后仍没有什么需要改动之处:它的脉息迄今还在与历史同 步。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东欧和中亚的颜色革命、基地组织及其他极 端恐怖势力的继续肆虐,甚至最近国际油价历史性突破67美元以及在美国某 些政治势力的干预下,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都在向世人证实着这本书 的生命力。 这本书还未成为历史,但它毕竟已经创下了某些历史记录:比如,它是 中国第一部在一年时间里连续印刷10次的非文学类书;还有,它也是第一部 被极其看重并维护知识产权的美国人公开盗版发行的中国人写的书。但这一 切对我们而言,都不及我们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内容更有意义。 人有人的命运,书有书的命运。有意味的是,人(作者)往往无法改变书 的命运,而书却常常能改变人(包括作者)的命运。六年间,我们的命运确已 被这本小书所改变。而对这本书被误读误解的命运,我们却无能为力。好在 我们对历史特别是人类军事思想史充满信心,因为迄今为止,它们还从来没 有不公正过。 仅以此为再版序。 2005年8月1 6日作者识
内容概要
999年首次出版以来,《超限战》畅销中国,享誉世界,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人自己的军事经典”、“中国军事战略著作的必读书”、“全球化时代的新战争论”。本书自创的“超限战”一词,不但成为军语,而且还成了国际流行词汇,以至书肆中不时有冠“++超限战”的书出现,最典型代表莫过于郎咸平的《金融超限战》。
技术综合-全球化时代,战争一起,无分平民和军人,皆受到战争的威胁。非军事战争行动,将战争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凸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超越一切界线和限度的战争,简言之:超限战。金融超限战、贸易超限战、生态超限战、新恐怖超限战、网络超限战、经济超限战、文化超限战、外交超限战等形态各异、层出不穷的超限战,已经被现实一再证明。
本书从战争与战法两个方面,首次提出了超限战的理论,并揭示未来时代的战争形态与规律。这是一种可以超越实力局限和制约的战争方式,对处于强势和弱势的国家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
《超限战》首次出版,就因准确预见9?11事件的发生,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被《华盛顿邮报》誉为40年来中国人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并被西点军校列为学员必读书及美海军学院正式教材,最近又被写入新版美军作战条令。
作者简介
乔良,空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教授,空军少将。一级作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全军高职评委会评委。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三十六计》。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军队大奖。 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
书籍目录
我们的命运被改变 / 中文再版自序
无处不见超限战的踪迹 / 中文三版自序
《超限战》的诞生源于中国现实 / 法文版序言 / 法国将军米歇尔?简
中情局误译误读别有用心 / 作者为《超限战》法文版所撰写的序言
超限战:第四“福音书” / 意文版序言 / 意大利陆军上将米尼
“9?11”的悲剧不可避免 / 日文版序言
序论:海湾战争改变世界
上卷 论新战争
第一章 总是先行到来的武器革命
第二章 战神的面孔模糊了
第三章 背离经典的经典
第四章 美国人在大象身上摸到了什么
下卷 论新战法
第五章 战争博弈的新着法
第六章 寻找胜律:剑走偏锋
第七章 万法归一:超限组合
第八章 必要的原则
结语:全球化时代的超限战
本书自创词表
附录一:从“妖魔化”到学理化——对《超限战》评介的流变
附录二:《超限战》作者答疑
附录三:超限战:寻求均衡者——《简氏防务周刊》对《超限战》的评价
附录四:国家与新恐怖主义之间的角逐——超越军事界限的战争
附录五:9?11周年祭——21世纪真正开端
附录六:《超限战》的历史传承及对霸权主义的警示
后记
中文初版后记
中文再版后记
中文三版后记
章节摘录
没有谁能拥有战争冠名权 武器革命是军事革命的前奏。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即将到来的军事革 命,将不再被一两件单一武器所推动。大量的技术发明,在不断刺激人们对 新武器心向神往的同时,也迅速消解了每一种武器的神奇。以往只需要数件 武器或装备的发明,像马镫、马克沁机枪,就足以引起战争样式的改变,现 在则需要上百种武器构成若干个武器系统,才能从整体上影响战争。然而武 器发明得越多,单一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就越小,这是隐含在武器与战争关 系里的悖论。就此意义上说,除了全面使用核武器这一越来越不大可能出现 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核战争外,其他任何一种哪怕是极富革命性的武器,都已 不再拥有对未来战争的冠名权。 或许正是因为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才有了“高技术战争”和“信息战” 的提法,意在以宽泛的技术概念替代具体的武器概念,用模糊学的方法解决 这道难题。可这似乎仍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细究起来,最先出现在美国建筑业中的“高技术”一词,实在是有点语 焉不详。什么是高技术?它针对什么而言?从逻辑上说,高和低只是相对概 念。而用一个可变性很大的概念,刻舟求剑式地为千变万化中的战争命名, 本身就很成问题。当一代所谓的高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低技术时,我们 是否还准备把接下来出现的新鲜玩艺儿再次命名为高技术?而这是否会给我 们在技术大爆炸的今天,称呼和使用每一项新出现的技术带来混乱和麻烦? 何况是否高技术究竟应以什么为标准?就技术本身来说,每一项技术都是具 体的,因而也就有它的时限性。昨天的“高”,很可能是今天的“低”,而 今天的“新”,又会成为明天的“旧”。相对于M-60坦克、“眼镜蛇”直升 机和‘B-52这些60-70年代的主战兵器,“艾布拉姆斯”坦克、“阿帕奇” 武装直升机、F-117以及“爱国者”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是高技术;而 在B-2、F-22、“科曼奇”直升机和“杰斯塔”联合监视目标攻击系统面前 ,它们眼看着又要成为明日黄花。如此说来,始终都是一个变数的高技术武 器概念,岂不成了“新娘子”的头衔,随着“年年花开人不同”,只剩下空 壳一样的名分,不断地戴在那些正在成为“新娘子”的女人头上。那么,在 接连不断的一环环战争链条中,每一种武器都在随时随地的由高变低、由新 变旧,时间之矢不肯在任何一点上停留,也就没有一种武器可以久居高技术 的王座,既然如此,所谓的高技术战争,究竟是指哪一种高技术? 泛泛而言的高技术不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同义语,作为当代高技术之一的 、几乎在所有现代武器的构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信息技术,就更不足以用 来命名一场战争。即使在一场未来战争中所有武器都嵌上信息元件而被充分 的信息化,我们仍不能把这种战争称作信息战争,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信息 化战争⑥。因为不论信息技术如何重要,它都不能完全替代每一种技术本身 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已经充分信息技术化了的F-22战斗机仍是战斗机,“ 战斧”导弹仍是导弹,而不能笼统地把它们称作信息武器,用这些武器进行 的战争也不能称作信息战。广义的信息化战争和狭义的信息战完全是两回事 。前者是指被信息技术所强化并伴随的各种形态的战争;后者则主要是指以 信息技术为手段获得或压制信息的作战。此外,信息崇拜制造的当代神话, 使人们误以为它是唯一的朝阳技术,其他的一切都已经日薄西山。这种神话 可以给比尔·盖茨的口袋里带来更多的钱,却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信息 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依赖于其他技术的发展,相关材料技术的开发直接制约着 信息技术的突破,如生物技术的进展就决定着信息技术未来的命运⑧。说到 生物信息技术,我们不妨回到前面的话题,再做一个小小的假设:如果有人 用信息制导的生物武器打击了生物计算机,它应该算是生物战呢还是信息战 ?恐怕没有人能用一句话答得上来,但这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 人们根本不必为信息技术能否在今日坐大煞费苦心,因为它本身就是技术综 合的产物,它的第一次出现及每一次进步,都是一个与其他技术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融合过程,而这正是技术综合—全球化时代最本质的特征。这一 特征当然也会像钢印数码一样在每一件现代武器上留下它的典型印记。我们 并不否认在未来战场上,某些先进武器仍会起主导作用,但对于决定战争的 胜败,已很难有谁还能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可能是主导的,却不是唯一 的,更不会是长久不变的。也就是说,没有谁还能把自己的名字大言不惭地 冠于某一场现代战争的前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超限战》是一部名著。美国的情报机构和公众舆论,特别是那些害怕中国和它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的美国人,使这部著作名闻遐迩。 ——意大利陆军上将 米尼 《超限战》是一部关于现代中国战略思考的特殊文献。……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战争已经突破了通常的界限。 ——法国将军 米歇尔 《超限战》也许不能和克劳塞维茨或孙子所写的东西相比,但它的确论证了一些独创的思想,作为一个展望和引导21世纪战争的创作,它与《大趋势》和《力量的转移》一样,是一个不错的努力。 ——美国维吉尼亚军事学院教授 Dr.Ehsan.Ahari 以中国共产党的背景,加上中国固有的军事文化,益之以转化过了的辩证法,搅拌上几十年的战争冶炼,才造就了《超限战》的思想温床,试问,美国和台湾怎么学?不论怎么学,也都只是东施效颦。 ——中国台湾学者 刘振志 最初我们特意为概括战争最新趋势而自创的“超限战”一词,现已不但成为军语,而且还成了国际流行词汇,以至书肆中不时有冠“++超限战”的书出现,令人生出几分感慨。 ——乔良 王湘穗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的孙子兵法(和平崛起的新战略) 一语道破美军致命伤(奢华症、高技术痴) 启示反制日本新思维(决不给日本人幻想) 中国人自己的军事经典、全球化时代的新战争论、西点军校学员的必读书 《超限战(白金纪念版)》,新增了作者的序言、后记,新增了法国米歇尔将军的长篇序言,新增了中国台湾学者刘振志的长篇评论文章等,制作装帧更精美大方,价格更实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