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湖北辞书 作者:王晓华 页数:207
前言
这是一套诠释和破解以人为核心的科普丛书,它以生命、自然、动植物、海洋和宇宙五大系列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可是今天的人类恰恰对这三个古老的话题知之甚少。对于“天”,现代宇宙不过刚猜出点皮毛;对于我们整天踩在脚下的“地”,我们钻探深度以10公里计,与地球半径(6378.14公里)相比,不过才千分之二三。若是苹果,我们连表皮的深层都没有啃破,这点我们甚至不如一条虫!至少它们已经吃到果心了。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特别是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式,我们还基本一无所知,它也许是21世纪“芝麻”都叫不开的神秘洞府。即使科学之路如此艰辛,取得一点成果如此之难,我辈仍在解开一切禁锢人类愚昧的枷锁,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混沌迈向文明和昌盛。 随着医学事业的日渐昌明,现代科技成果可以做到延长人的寿命,以进一步拓展人类的文明。不过,若人类寿命长到了今天的10倍,就一定是好事吗?200年前,德国浪漫诗人诺瓦利斯就说过:“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属于极端疯狂者。”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少时读书,如萤火之光,青壮年读书,如日中天之势,晚年读书,如秉烛之明”为楷模要好一些。当然,这个书,绝对是有益人类进步的好书了。 书中的故事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国外的也有中国的,讲的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一些孜孜不倦的学人在思索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和背景,发生的过程和结果。更有甚者,有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力图破解这些故事中的谜,努力揭示出它们对人类社会影响产生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分辨科学和伪科学,澄清流传已久的谬误,匡正似是而非的习俗。编者也期待着人们从中得到启示,盼望有志于此者采取一些合乎科学合乎自然的行动。当然,科学是包罗万象的事业,它需要各方面的才能。如杨振宁教授所言:“我想同样强调的另一点是,有许多年轻人喜欢收集、分类和整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才能。我相信大家知道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更高的组织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是组织者。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我希望你抓住这个有利的条件,因为大量科学知识最终要系统化,有一定系统化感的人同样应抓住这一点,它会引导你走向非常有益和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就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目标,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套丛书就是以崇尚科学知识、抵制封建愚昧为核心的丛书,它的出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正逢其时。愿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建康 2007年12月
内容概要
《探秘·解谜:宇宙之谜(插图本)》是一本诠释和破解以人为核心的科普丛书,它以生命、自然、动植物、海洋和宇宙五大系列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可是今天的人类恰恰对这三个古老的话题知之甚少。对于“天”,现代宇宙不过刚猜出点皮毛;对于我们整天踩在脚下的“地”,我们钻探深度以10公里计,与地球半径(6378.14公里)相比,不过才千分之二三。若是苹果,我们连表皮的深层都没有啃破,这点我们甚至不如一条虫!至少它们已经吃到果心了。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特别是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式,我们还基本一无所知,它也许是21世纪“芝麻”都叫不开的神秘洞府。即使科学之路如此艰辛,取得一点成果如此之难,我辈仍在解开一切禁锢人类愚昧的枷锁,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混沌迈向文明和昌盛。 随着医学事业的日渐昌明,现代科技成果可以做到延长人的寿命,以进一步拓展人类的文明。不过,若人类寿命长到了今天的10倍,就一定是好事吗?200年前,德国浪漫诗人诺瓦利斯就说过:“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属于极端疯狂者。”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少时读书,如萤火之光,青壮年读书,如日中天之势,晚年读书,如秉烛之明”为楷模要好一些。当然,这个书,绝对是有益人类进步的好书了。 书中的故事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国外的也有中国的,讲的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一些孜孜不倦的学人在思索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和背景,发生的过程和结果。更有甚者,有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力图破解这些故事中的谜,努力揭示出它们对人类社会影响产生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分辨科学和伪科学,澄清流传已久的谬误,匡正似是而非的习俗。编者也期待着人们从中得到启示,盼望有志于此者采取一些合乎科学合乎自然的行动。当然,科学是包罗万象的事业,它需要各方面的才能。如杨振宁教授所言:“我想同样强调的另一点是,有许多年轻人喜欢收集、分类和整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才能。我相信大家知道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更高的组织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是组织者。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我希望你抓住这个有利的条件,因为大量科学知识最终要系统化,有一定系统化感的人同样应抓住这一点,它会引导你走向非常有益和重要的发展方向。”
书籍目录
嫦娥奔月月球——人类新家园站在月球上控制地球离开地球滑雪找陨石,登月球!“巴林杰”陨石坑真有月球细菌月亮之罪?神秘的“月球短暂现象”新时代的诺亚方舟:月球地球和月球的距离“阿波罗16号”的回忆飞船“隔热衣”“三最”降落伞闯四关,才能回家“生物群”遨游苍穹地球植物游太空爱因斯坦预言成真类星体“哈勃规律”始末“哈勃”新发现孙悟空的困惑“水星”变火星“勇气”+“机遇”发现水……
章节摘录
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卷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经过长途跋涉,承载无数传说的月球将出现在“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大显身手,为完成4大科学目标展开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探月的第一项任务是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国外已有多个版本的平面月球地图。国外已有多个版本的平面月球地图,但立体的只有两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1号卫星将采取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思路,搭载1台CCD立体相机和1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成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CCD立体相机同时对卫星飞行的前方、下方和后方进行拍照,形成三维影像。如果不出意外,卫星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在11月下旬就可以传回第一张月球照片,这是绕月成功的重要标志。激光调试计由激光器、望远镜和接收电路三部分组成。卫星进入环月面发射激光束,并立刻用望远镜把反射回来的光束变成电信号;接收信号的电路盒将迅速进行计算,得出该探测点的月球海拔高度。激光高度计完成绕月旅行,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就一清二楚了。这些数值与CCD立体相机拍摄的高精度图像相叠加,就是一幅完整而精确的月球立体地形图。
编辑推荐
我们常说的“宇宙”,实际上是数万亿个宇宙(为了将我们常说的宇宙与之区分,暂且称之为小宇宙)的集合体,即多元宇宙。 每一个小宇宙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法则和特点。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不适合生命居住。地球,在这么多的小宇宙和数不清的行星中,居然能孕育出大自然和人类,不能不说它是幸运的一颗。与异想天开的奇想打交道是科学家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天文学家。研究宇宙为生的这些专家往往都会遭到来自各方的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的不间断地“轰炸”。这里面可能包括那些自以为天才的人,他们大言不惭说有证据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说设计出一套新的万有引力理论,又或者证明了“大爆炸”理论(宇宙始源于爆炸扩张理论)的谬误之处。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的主人有一个共通之处:他们的“发现”看上去都是些足以与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相媲美的宏伟建构;他们的理论纯属夸夸其谈,根本站不住脚;他们把自己想象成救世主,对自己的理论有强烈的热情。让科学家们敬而远之。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回退到无知的年代,相反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对待目前为止科学尚未能够解释的“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