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作者:刘保昌 页数:3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钟敬文怀念聂绀弩诗:“怜君地狱都游遍,成就人间一鬼才”; 吴祖先说聂绀弩是“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 冯亦代说聂绀弩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的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师” ; 黄永玉说聂绀弩“已经成为一部情感的老书,朋友们聚在—起时一定要翻翻他”; 章诒和说聂绀弩“种种特立独行的做派和一贯到底的反叛精神,使得自己竹大半辈子在批判、撤职、监督、察看、戴帽、劳改、关押、冤屈、丧亲、疾病中度过。人生成败若以幸福快乐为标准去衡量,他是彻底的败者”。…… 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聂绀弩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刘保昌,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9月18日生,湖北省仙桃市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硕士,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文学编辑。自1995年以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有近3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转载、复印。学术专著有《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汹涌的潜流》等多部。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8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京山岁月 1.除夕出生 2.七岁发蒙 3.挨打 4.读书和“开笔” 5.“板”琴“荐亡” 6.山城的“五四”第二章 冲破囚笼 1.第一次偷跑 2.贵人相助 3.从汉口到上海 4.在泉州当录事第三章 漂洋过海 1.有惊无险 2.在吉隆坡当小学教员 3.仰光办报 4.牛刀小试第四章 “黄埔”二期 1.投考“黄埔” 2.初识周恩来 3.东征海丰 4.文友谈诗 5.南国红豆第五章 莫斯科中山大学 1.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 2.蒋经国“造反” 3.新诗创作第六章 南京“做官” 1.摸底 2.周颖的单恋 3.初次论政 4.道不同,相为谋 5.结婚 6.编《雨花》、创办“甚么诗社” 7.弃职、东渡第七章 流亡东瀛 1.加入“左联” 2.翻译与创作 3.槛房三月第八章 峥嵘岁月 1.上海风云 2.创办《动向》 3.拜见“老头儿” 4.提倡大众语 5.艺术创作的形式问题 6.文化批判 7.《动向》停刊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8.到四川做情报工作 9.编辑《海燕》 10.支持“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11.送丁玲到西安 12.鲁迅逝世 13.当了爸爸 14.武汉演剧 15.山西民大 16.“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17.延安之行 18.世外桃源 19.《七月》座谈会第九章 从戎与“转业” 1.皖南新四军军部 2.给陈毅当“红娘” 3.在金华 4.女权论辩 5.《野草》上的“耳朵” 6.《韩康的药店》 7.到重庆,回桂林 8.杂文高产 9.重庆办报 10.黎明前的黑暗 11.激扬文字 12.香港风云第十章 “沉睡的狮子醒了” 1.开国大典 2.香港《文汇报》 3.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一章 运交华盖 1.肃反 2.“右派分子” 3.文史专员 4.囚牢岁月 5.“特赦” 6.“何只一家损罐瓶”第十二章 青山夕照 1.宝刀不老 2.“鲁迅风”与“绀弩体” 3.奇人逸事 4.“人书定寿五千年”附录聂绀弩著作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5.“板”琴“荐亡”1914年1月下旬,聂绀弩的生父聂平周,因患肺结核病不治逝世。这个消息对于ll岁的聂绀弩来说,来得太匆忙了。昨天晚上他们还在一起谈过话,他还去看过父亲,结果早晨起床,就听到婶婶说:“你伯伯死了,你还不哭吗?还到处跑干什么。”聂绀弩连忙跑回厅屋房里,看着躺在灵床上的父亲,想哭,一时哭不出来;不知怎么一来,突然哭出了第一声,接着哭声便没有停止了。他拍父亲的腿,拍他的身子,恨不得把他哭活,恨不得跟了父亲一起走到那个世界去!聂平周一生蹉跎坎坷,一事无成。聂绀弩认为,如果社会环境好的话,他父亲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艺术家。因为他会画画,又会唱汉戏。汉戏中他扮演“三生”这个角色。汉戏中的角色是一末(老老生、白胡)二净(多红脸)三生(正生、黑胡子)四旦(青衣)五丑,他有很多唱戏的朋友,交情都还不错。喜欢唱戏的人都有点江湖豪情,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到处都是朋友。幼年的聂绀弩经常看见他们“打围鼓”,就是某人家里有喜庆事情,办酒席时会请这班唱戏的朋友到他们家去,以清唱为主;有时他们也“挂衣”,就是化妆上台,像真戏一样地唱。聂绀弩看过他父亲上台唱过《坐宫》中的杨四郎、《双投唐》中的王伯当,唱得真好,在京山县城都是有名的角色。因为守孝,聂绀弩哪里也不能去,呆在家里憋得难受,有时也趁家里人不注意,跑到街上去转一圈,舒一口气。不想,就叫同族里的西周伯遇到了。西周伯却没有批评他父亲不满“五七”就在街上乱跑,反而说:“正好,正好碰到你了。快回去换一件衣服,跟你母亲说一说,你伯伯的唱戏的朋友们在城隍庙给你伯伯‘荐亡’,要你去参加,一定要去的,还要请你吃饭。你换好衣服,我带你去。”婶婶到舅舅家去了,聂绀弩自作主张,换好衣服后跟着西周伯来到了城隍庙。
后记
这本书从去年年底开始动笔,到今天终于写完。关于聂绀弩,要说的都已经写进文字里了,夫复何言?楚地一直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先秦时代的接舆、老子、庄子、屈原。近现代的闻一多、废名、胡风、聂绀弩。都是一些富于传奇色彩的楚人。中国文化史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显得格外斑斓多姿。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李白诗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聂绀弩的一生,不断地打破命运对他的种种局限,辗转海外,四海为家,几番身陷囹圄,时作狮子之吼,经历复杂,道路崎岖,为救亡呐喊过,更多地却是致力于启蒙。他不是一个享受了人间快乐平安的“幸福者”,不是一个营造家庭温暖港湾的‘好家长”,不是一个言听计从的“服从者”,不是一个善于辨别政治环境的‘气象家’。他是个一生失意的“失败者”,是一个四处碰壁的‘倒霉蛋”,是一个不满现状的‘批判家”,是一个受到排挤的“横站者”。他不合时宜,其人其文都是如此。鲁迅先生曾经希望他的文章会与时俱废,被人们遗忘;因为那样,就说明社会进步了。偏偏他的文章,人们不能忘记。聂绀弩的文命,也是如此。使我觉得沉重的却是,他当年写作的那些文章和诗作,针砭过的“时弊”和“陋习”,在今天,仍然还是那么具有“现实意义”。幸焉?不幸焉?在连绵的写作的深夜里,我觉得精神接受了洗礼,重新走进了聂绀弩生活的那个时代,坎坷艰辛,百转千回,悲欣交集,歌哭与共……我每天对着电脑写字,充实而宁静。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聂绀弩的作品时,好几次热泪盈眶,好几次我都怀疑自己写作《聂绀弩传》是否过于轻狂。再下笔时,几番战战兢兢,如对神明。写累了时,我会从因为太晚已经停开电梯的八楼的家里,走下去,在灯火阑珊、竹影幢幢的西院的鹅卵石小径上散步,从斑驳的树影缝隙里,遥看星星。仿佛传主就在一天星河中闪烁。一时间,似觉与传主有更深更多的交流,便会想象那个“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的“闲人”其实别有深意。一百多个日夜的“打坐”和“悲欢”,行将结束。本来应该如释重负,我却有一种浓浓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惆怅,驱之不散,盘桓心头。感谢出版社李尔钢先生,他以出版为志业,认真负责,乐在其中的精神,总是让我在浮躁的世风中能够体味海的大,天的蓝,因而备感安慰。感谢责任编辑李春老师为本书付出的辛劳。感谢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祝你们健康、快乐。忐忑中期待着您的批评。是为跋。2007年5月于武昌·东湖·青苗斋。
编辑推荐
《聂绀弩传》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