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354 字数:374000 译者:王景生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节选)高尔基曾经说过:“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在我看来,这是人类为自己所建造的三座纪念碑。”高尔基此论绝非河汉斯言,大而无当。从近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文学来看,能与托尔斯泰比肩同声者,实无几人。托尔斯泰有如高山,令后世所仰止。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托尔斯泰以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和短篇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登上俄国文坛,旋即引起欧洲文学界的注意,然而直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半叶,托尔斯泰在欧洲文坛上却还不是一个叫得响的名字。一八七九年,《战争与和平》法文译本的出版震撼了世界文坛,托尔斯泰小说的声誉从此鹊起,而后《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发表更使其专美于世,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丽篇章。《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正如托尔斯泰此前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部小说的情节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据彼得堡某地区法院的一位法官回忆,一八八七年六月,他到托尔斯泰家做客时曾向作家讲述过他亲自接触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的案子,陪审团中有一个青年,发现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阔亲戚家客居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同她在狱中相见,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后来,这个女犯病死狱中,那个青年也不知所终。当时,托尔斯泰非常认真地倾听了这个故事。毫无疑问,这个青年和妓女的故事触发了作家的创作冲动。不过,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作家数易其稿,描写对象和主题几经提炼与深化,才最终写出了这部铁面无私的大书。小说名曰“复活”,顾名思义,其中必有人“复活”。那么,“复活”的人究竟是谁呢?是聂赫留朵夫,还是玛丝洛娃?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此,评家众说纷纭。不过,细品全书,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恐怕更接近于作者的愿望。聂赫留朵夫品性善良,且有抱负。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贵族特权深为不满,把名下的那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起初,他对姑母家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爱是真诚的。后来,他参军当了军官,军营生活却使他堕落成为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诱奸了自己当初曾热恋过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法庭上遇见卡秋莎之前,他正与一个有夫之妇私通,同时又向一个贵族小姐求婚;此外,他已放弃否定土地私有的理论,准备接受母亲的大宗遗产。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尤其是她被判苦役后发出的哭声,更是触动了他那似乎并未完全泯灭的良知。他痛悔过去的劣行,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
内容概要
《复活》为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书中讲述了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各自在生活上与精神上的“复活”,他们受到道德高尚的人的影响,学到了他们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意识到了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书籍目录
译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 尽管几十万人集聚在一个不大的地方,千方百计把他们住得很拥挤的土地毁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在地上铺满石头,不让任何东西生长,尽管小草刚一出土就被除掉,尽管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树木遭到砍伐,鸟兽尽被驱逐——春天甚至在城市里,依旧还是春天。太阳暖暖地照着,青草在没有被铲尽的地方,不仅在林荫路的草坪上,而且在石板的夹缝里,死而复生,呈现出一片绿色。桦树、杨树和稠李长出黏黏的、散发着清香的嫩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绽裂的幼芽。寒鸦、麻雀和鸽子像春天那样欢快地筑起巢来,连被太阳晒暖的苍蝇,也沿着墙根儿嗡嗡地飞动。植物啊,鸟雀啊,昆虫啊,儿童啊,全都快快乐乐。唯独人们——大人们,成年人们——却永不休止地在欺骗自己和相互欺骗,在折磨自己和相互折磨。成年人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个春天的早晨,这种专为造福万物而出现的人间的美——能激发和平、亲睦、友爱的美,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那套一个人统治另一个人的把戏。 譬如,省监狱办公室的人们就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所有的动物和人都能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欢乐,而是前一天收到的一件编着号码、盖着大印、标着罪名的公文,上面指定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点前,将狱中三名在押的案犯——两女一男,解送法庭受审。两名女犯当中,有一名是要犯,必须单独解送。于是,遵照这道命令,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钟,看守长走进女监又暗又臭的走廊。跟着他走进来的是一个面带倦容、鬈发花白的女人,穿着袖口镶金绦的制服,腰里系着蓝边的带子。这是女看守。 “您是玛丝洛娃?”她一边问,一边跟这位当班的看守长朝走廊里的一间牢房门口走去。看守长哗啦一声打开铁锁,拉开牢门,一股比走廊里更臭的气味涌了出来。他吆喝道:“玛丝洛娃,去过堂!”又把牢门掩上,等她出来。 监狱的院子里,还是新鲜的、爽人的田野上的空气,那是风从城外刮过来的。然而走廊里却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带着伤寒病菌的空气,充满粪便、焦油和腐物的气味,足以让任何一个刚进来的人立即感到烦闷和忧郁。女看守虽然闻惯了这种恶浊的空气,乍一进来,也免不了有这样的感觉。她刚进走廊,顿时感到周身无力,昏昏欲睡。牢房里传出忙乱的声音:女人说话的声音和光着脚走路的声音。 “快点儿,找什么呢,别在那儿磨蹭,玛丝洛娃,听见没有!”看守长冲着牢门喊道。 过了两分钟光景,一个身材不高、胸部非常丰满的年轻女人,穿白衣白裙,外罩灰色囚袍,大步走出牢门,灵活地转了一下身子,在看守长身旁站住。这个女人脚上穿着麻布长袜,外面套着棉囚鞋,头上包着一块白头巾,几绺鬈曲的黑发显然故意从头巾里露了出来。她脸色惨白,长期坐牢的人大多具有这种特别的脸色,仿佛地窖里的土豆新生出的白芽。她那双不大的胖乎乎的手和从囚袍宽大的领口露出来的丰满的白脖子,也是这种颜色。在这张脸上,尤其是在惨白无光泽的脸色的衬托下,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叫人称奇,眼睛稍稍有些浮肿,但非常有神,其中一只眼睛略微带点儿斜视。她把身子挺得笔直,丰满的胸脯高高耸起。她来到走廊上,微微仰起头,径直看着看守长的眼睛,停住脚,露出一种顺从的神情。看守长刚要关上牢门,不料一个没戴头巾的白发老太婆,从门里探出她那张苍白、冷峻、布满皱纹的脸来。老太婆刚开口对玛丝洛娃说着什么,可是,看守长把门抵住那老太婆的脑袋,她的脑袋就缩回去了。牢房里响起女人的哄笑声。玛丝洛娃也微微笑了一笑,把脸转向牢门上装着铁栅栏的小窗口。老太婆从里面凑近窗口,用沙哑的嗓音说:“最要紧的,一句话也别多说,咬定了就别改口,这样就行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后一个高峰,或许是最高峰,它那望不见的峰巅淹没在云雾之中。这部小说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之处在于情节紧凑,几乎没有离题的插曲。小说对人物的肖像刻画得非常成功,观察深刻,“堪称毫不留情的现实主义”。 ——罗曼·罗兰 《复活》就好像一道望不到边的巨大的瀑布,它穿过坚硬而冷峻的峭壁从高空飞泻而下,冲向广阔的空间,翻起千层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斯塔索夫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家”,“与巴尔扎克一起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中两座最高、最辉煌的山峰。”《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作家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得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茨威格
编辑推荐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复活》创作于1889年,以一件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而成,1899年完稿,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代表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