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北京燕山  作者:培根  页数:151  译者:曹明伦  
Tag标签:无  

前言

译序一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一五六一年一月出生在伦敦一个官僚家庭,十二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十五岁时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巴黎供职,一五七九年因父亲病故而辞职回国,同年入格雷律师学院(Grays Inn)攻读法学,一五八二年获得律师资格,从此步入浩瀚的学海和坎坷的仕途。培根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仕途屡屡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继位(1603)后他才开始走运,一六三年受封为爵士,一六四年被任命为皇家法律顾问,一六七年出任首席检察官助理,一六一三年升为首席检察官,一六一七年入内阁成为掌玺大臣,一六一八年当上大法官并被封为男爵,一六二年又被封为子爵。一六二一年,身为大法官的培根被控受贿,他认罪下野,从此脱离官场,居家著述。一六二六年在一次冷冻防腐的科学实验中受寒罹病,于同年四月去世。二虽说培根大半生都在官场沉浮,但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了他终生未辍的哲学思考和文学写作。他才华出众且雄心勃勃,立志要对人类知识全部加以重构,为此他计划写一套巨著,总书名为《大复兴》(Instauratio Magna)。培根只完成了这一计划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卷本的《学术之进步》(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1605),书中抨击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论证了知识的巨大作用,揭示了人类知识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以及补救的方法;该书的拉丁文版扩大成九卷,书名为《论知识的价值和发展》(De Dignitate et Augmentis Scientiarum, 1623)。《大复兴》之第二部分是单卷本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 1620),这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培根于一六二二年出版的《自然及实验史》(Historia Naturalis et Experimentalis)可被视为《大复兴》第三部分的序章。除此之外,培根的主要著作还有《论古人的智慧》(De Sapientia Veterum, 1609)和《新大西岛》(New Atlantis, 1627)等等。三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培根随笔》(Bacons Essays)。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培根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培根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培根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培根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培根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四笔者认为译散文作品的原则也应和译诗原则一样,即在神似的基础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形似。对译文的语言表达,笔者每每有这样一种考虑:若令原作者用中文表达其原意,他(她)当作何语?正是这种考虑使笔者将“It is a princes part to pardon”译成“高抬贵手乃贵人之举”(见《论复仇》),或将“Seek not proud riches, but such as thou mayest get justly, use soberly, distribute cheerfully, and leave contentedly”译成“千万别为摆阔炫耀而追求财富,只挣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乐且遗之有慰的钱财”(见《论财富》)。这个译本可谓笔者对Bacons Essays之解读,将其公之于众是因为笔者相信自己读有所悟,并相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译本对一般读者了解培根的随笔不无裨益。

内容概要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 《学术的进步》 、 《新大西岛》 、《亨利七世本纪》等。

书籍目录

译 序
第一篇 论真理
第二篇 论死亡
第三篇 谈宗教之统一
第四篇 论复仇
第五篇 谈厄运
第六篇 论伪装与掩饰
第七篇 谈父母与子女
第八篇 谈结婚与独身
第九篇 论嫉妒
第十篇 论爱情
第十一篇 论高位
第十二篇 说胆大
第十三篇 论善与性善
第十四篇 谈贵族
第十五篇 论叛乱与骚动
第十六篇 谈无神论
第十七篇 说迷信
第十八篇 论远游
第十九篇 论帝王
第二十篇 论进言与纳谏
第二十一篇 说时机
第二十二篇 论狡诈
第二十三篇 谈利己之聪明
第二十四篇 谈革新
第二十五篇 谈求速
第二十六篇 谈貌似聪明
第二十七篇 论友谊
第二十八篇 谈消费
第二十九篇 论国家之真正强盛
第三十篇 谈养生之道
第三十一篇 说疑心
第三十二篇 谈辞令
第三十三篇 谈殖民地
第三十四篇 论财富
第三十五篇 论预言
第三十六篇 论野心
第三十七篇 谈假面剧和比武会
第三十八篇 说人之本性
第三十九篇 谈习惯和教育
第四十篇 谈走运
第四十一篇 论有息借贷
第四十二篇 论青年与老年
第四十三篇 论美
第四十四篇 论残疾
第四十五篇 说建房
第四十六篇 说园林
第四十七篇 说洽谈
第四十八篇 谈门客与朋友
第四十九篇 谈求情说项
第五十篇 谈读书
第五十一篇 论党派
第五十二篇 谈礼节与俗套
第五十三篇 谈赞誉
第五十四篇 论虚荣
第五十五篇 谈荣誉和名声
第五十六篇 论法官的职责
第五十七篇 谈愤怒
第五十八篇 谈世事之变迁

章节摘录

第一篇论真理何为真理?彼拉多曾戏问,见《新约•约翰福音》第十八章第三十七至三十八节,耶稣受审时声称他来世间之目的是为了证明真理,于是彼拉多(罗马驻犹太和撒马利亚地区的总督)问:“何为真理?”且问后不等回答。世上的确有人好见异思迁,视固守信仰为枷锁缠身,故而在思想行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虽说该类学派的哲学家均已作古,指源于皮浪(Pyrrhon,前360—前272)的古希腊怀疑论诸学派。然天下仍有些爱夸夸其谈的才子,他们与那些先贤一脉相承,只是与古人相比少些血性。但假象之所以受宠,其因不止于世人寻求真理之艰辛,亦非觅得之真理会对人类思维施加影响,而是缘于一种虽说缺德但却系世人与生俱有的对假象本身的喜好。希腊晚期学派中有位哲人希腊讽刺作家卢奇安(Lucian,120—180)曾在其《爱假论》中抨击怀疑论者。对此进行过研究,而思索世人为何好假令他感到困惑,因其既非像诗人好诗一般可从中获取乐趣,亦不像商人好商那样可从中捞得利润,爱假者之爱假仅仅是为了假象本身的缘故。但我不能妄下结论,因上述真理是种未加遮掩的日光,若要使这世间的种种假面舞会、化装演出和胜利庆典显得优雅高贵,此光远不及灯烛之光。在世人眼里,真理或许可贵如在光天化日下最显璀璨的珍珠,但绝不可能贵如在五彩灯火中最显辉煌的钻石或红玉。错觉假象之混合物总是能为世人添乐。假如从世人头脑中除去虚幻的印象、悦人的憧憬、错误的估价、随意的空想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那恐怕许多人都只会剩下个贫乏而干瘪的头脑,充于其间的只有忧郁不安和自厌自烦,对此假设有谁会质疑呢?一位先人曾因诗能满足想象力而将其称为“魔鬼的酒浆”,圣哲罗姆(St Jerome,347—420)曾曰“诗乃魔鬼之佳肴”,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354—430)则言“诗乃谬误之琼浆”。培根合而为一自有其道理。其实诗不过是带有假象的影子罢了。大概有害的并非脑子里一闪即逝的错觉,而是上文所说的那种沉入心底并盘踞心中的假象。但纵有这些假象如此根植于世人堕落的观念与情感之中,只受自身评判的真理依然教导吾辈探究真理,认识真理并相信真理。探究真理即要对其求爱求婚,认识真理即要与之相依相随,而相信真理则要享受真理的乐趣,此乃人类天性之至善。在创天地万物的那几日中,上帝的第一创造是感觉之光,最后创造是理智之光;见《旧约•创世记》第一章第三节及第二章第七节。从那时迄今,他安息日的工作便一直是以其圣灵启迪众生。起初他呈现光明于万物或混沌之表面,继而他呈现光明于世人之面庞,如今他依然为其选民上帝的选民原指以色列人,后指信奉上帝的芸芸众生。的面庞注入灵光。那个曾为伊壁鸠鲁学派增光,从而使其不逊于别派的诗人古罗马诗人及哲学家卢克莱修在长诗《物性论》中以形象的语言阐述伊壁鸠鲁学说中抽象的哲学概念。下文即引自《物性论》第二卷。说得极好:登高岸而濒水伫观舟楫颠簸于海上,不亦快哉;踞城堡而倚窗凭眺两军酣战于脚下,不亦快哉;然断无任何快事堪比凌真理之绝顶(一座巍然高耸且风清气朗的峰顶),一览深谷间的谬误与彷徨、迷雾与风暴。如此常凌常览,这番景象也许会诱发恻隐之心,而非引出自命不凡或目无下尘。毋庸置疑,若人心能随仁爱而行,依天意而定,且绕真理之轴而转,尘世当为人间乐园。从神学和哲学上的真理说到世俗交往中的诚实,连那些不信奉真理者也得承认,行为光明磊落乃人性之保证,而弄虚作假则犹如往金银币里掺合金,此举或更利于钱币流通,但却降低了钱币的成色。盖此类三弯九转的做法乃蛇行之法,蛇行无足可用,只能卑贱地用其肚腹。最令人无地自容的恶行莫过于被人发现其阳奉阴违,背信弃义;因此蒙田的说法可谓恰如其分,他探究谎言为何这般可耻这般可恨时说:细细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不畏上帝而惧世人。因谎言直面上帝而躲避世人。见《蒙田随笔》卷二第十八篇《论说谎》。想必撒谎背信之恶不可能被揭示得比这更淋漓尽致了,依照此说,撒谎背信将是唤上帝来审判世人的最后钟声;盖预言曾云:基督重临之日,他在这世间将难觅忠信。见《新约•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第八节。第二篇论死亡成人畏惧死亡犹如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对黑暗之天然惧怕因妄言传闻而增长,成人对死亡之畏怯恐惧亦复如此。无可否认,对死亡凝神沉思,视其为罪孽之报应或天国之通途,实乃圣洁虔诚之举;而对死亡心生畏怯,视其为应向自然交纳的贡物,则属懦弱愚陋之态。不过在虔诚的沉思中偶尔亦有虚妄和迷信混杂。在某些天主教修士的禁欲书中可读到这样的文字:人当自忖,思一指被压或被拶痛当如何,进而想死亡将使全身腐烂分解,此痛又当如何。其实死上千遭也不及一肢受刑之痛,盖维系生命之最重要器官并非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故那位仅以哲学家和正常人身份立言的先哲所言极是: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语出塞内加所著《道德书简》第二十四篇。呻吟与痉挛、面目之变色、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显出死亡之可怖。但应注意的是,人类的种种激情并非脆弱得不足以克服并压倒对死亡的恐惧;而既然人有这么多可战胜死亡的随从,那死亡就并非如此可怕的敌人。复仇之心可征服死亡,爱恋之心会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渴求死亡,悲痛之心会扑向死亡,连恐惧之心亦会预期死亡;而且我们还读到,在罗马皇帝奥托伏剑之后,哀怜之心(这种最脆弱的感情)使许多士兵也自戕而毙事见塔西佗所著《历史》第二卷第四十九章。,他们的死纯然是出于对其君王的同情和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还补充了苛求之心和厌倦之心,他说:思及长年累月劳于一事之单调,欲撒手弃世的不啻勇者和悲者,尚有厌腻了无聊的人。见塞内加《道德书简》第七十七篇。即使一个人并不勇敢亦非不幸,可他仅为厌倦没完没了地做同一事情也会轻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那些恺撒们面对死亡是如何面不改色,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瞬仍显得依然故我。奥古斯都弥留时还在赞美其皇后:“永别了,莉维亚,勿忘我俩婚后共度的时光”;提比略危笃之际仍掩饰其病情,如塔西佗所言:“他体力已耗尽,但奸诈犹存”;韦斯帕芗韦斯帕芗(Vespasian),罗马皇帝(在位期69—79)。大限临头时兀自坐在凳子上戏言:“看来我正在变成神”;伽尔巴的临终遗言是“你们砍吧,倘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一边喊一边引颈就戮;关于以上诸位罗马皇帝死状之记述,可参阅苏维托尼乌斯(Suetonius)的《罗马十二帝王传》(张竹明等译,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五年版)。塞维鲁行将易箦时照旧发号施令:“若还有什么我该做之事,速速取来。”关于塞维鲁之死的记述可见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罗马史》第六十七章。此类视死如归之例,不一而足。毫无疑问,斯多葛学派那些哲学家为死亡的开价太高,而由于他们对死亡筹备过甚,遂使其显得更为可怕。尤维纳利斯古罗马讽刺诗人,著有《讽刺诗》第五卷。说得较好,他认为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之寻常犹如生之天然,不过在幼童眼里,出生与死亡也许都同样会引起痛苦。在执着追求中牺牲者之不觉死亡对死而不觉之描述见于中世纪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的长篇传奇诗《疯狂的罗兰》。就如同在浴血鏖战中受创者之暂时不觉伤痛;由此可见,于坚定执着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死亡之痛苦的确可以避免;但尤其是要相信,最美的圣歌乃一个人实现其高尚目标和期望之后所唱的那首,“主啊,现在请让你的仆人安然离世”。死亡尚可开启名望之门并消除妒忌之心,因“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后会受人爱戴”。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文库:培根随笔(全译本插图本)》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论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作为英国随笔的开山之作,这部作品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趣味隽永,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名人推荐

他拥有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最有趣的那个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人世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黑格尔评培根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雪莱评培根培根是写作随笔的高手,文章不受个人感情支配,具有公正超脱的格调。他与读者的思想建立直接联系超过了他以前的十五代人。他的思想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永远是具体的活的东西。他的随笔,篇篇言简意赅,富于变化,每次捧读,都使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代人实用智慧的丰碑之一,理解了它可以用来改造世界。——鲁宾斯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培根随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9条)

 
 

  •   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深省的独到之见,深受启发
  •   培根随笔散文写得感情丰富。文笔好。小孩喜欢,
  •   培根随笔中的每一个篇章,都能让人学到许多
  •   培根的人生哲学 几百年后也丝毫没有过时越早读越好 可以矫正许多错误的观念和习惯
  •   培根的文字一开始觉得有些枯燥,后来越看越觉得道理深刻。
  •   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读了,很短,几个小时而已。但其中精辟的语言却深深令我回味,但她越是生动的,我喜欢曹明伦的译本,就是喜欢这种风格。确实是值得所藏,当是修生之大书。你会觉得真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在于你发生共鸣。而这纸张各种品质,你看看燕山出版 人名文学,就是有保证!
  •   语文书推荐~! 富有哲理性、发人深省。
  •   书不厚,装帧简单,只有插入一些简单的版画,论真理,论死亡,论爱情,论嫉妒。。。。。。这些真的好久没听人谈起了
  •   在图书馆里略翻过几个版本的翻译,最喜欢这个版本,感觉把作者的个性翻译出来了.
  •   都是一些大家的书,读进去就会对人生和社会有一种新的感受
  •   总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不一样
  •   很能引人思考 很有哲理
  •   经典散文集,很好
  •   物美价廉,很适合中学生读名著时用。
  •   我自己是不爱看,初中生会喜欢吗?但愿。
  •   书中充满好多人生哲理,指导你怎样处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   中学教材推荐的这本书,孩子不感兴趣
  •   帮朋友的孩子买的。说是喜欢。很好。
  •   孩子一拿回来就看,很喜欢!
  •   给女儿买的还没看,女儿收到挺喜欢
  •   不错的辅导书,女儿喜欢。
  •   还没看,朋友推荐的。应该不错。
  •   很值得初中生在假期里一看的书.下次再光临.
  •   虽然薄,但也挺全的
  •   书的外观很好看,内容也不错,值得看一看
  •   适合孩子看的一种读物
  •   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   不过我还没有认真看过,标题的意思是书的质量非常好……
  •   下次还来,书很新但愿和下期的书一样···谢谢
  •   感觉很方便,快捷。书也很好看!感觉很方便,快捷。书也很好看!感觉很方便,快捷。书也很好看!感觉很方便,快捷。书也很好看!感觉很方便,快捷。书也很好看!
  •   封面看着很舒服,不过里面文字的行距太小。这价位,这样的质量已经很好了
  •   没有一处花没有芳香,

    别彷徨,

    知识和希望,

    总会带我们走到快乐的地方
  •   不错,封面挺好看的。内容应该也不错吧,还没看
  •   翻译不错 而且内容充实 封皮也不错。纸张不是精致型的 不过对得起价格了。燕山的东西大多都很实惠的。
  •   名著之一.这个学期.老师规定买来看.原来并不知道这本书这么好看.精彩片段多多.很不错的一本书.质量不错.速度快.准时.非常满意.!!
  •   书写的很好,翻译得也得体。
  •   未体,但应该不错哦。
  •   还好,质量不错,介绍给了同学也买了!
  •   孩子同学买过,觉得不错自己也想有,就买了。满意
  •   挺好的吧,与想象的一样
  •   儿子的学校要求买的。
  •   高二老师让我们买的
  •   粗略看了看,很好
  •   富有哲思…
  •   精典,印刷不错,就是字太小了,看久了累眼睛。
  •   是孩子的必读书,大人也应了解一下
  •   多读书,多喝墨
  •   不知道好不好,适不适合他
  •   经常在当当购买图书,质量,价格都很好。
  •   不错不错!包装很是精美,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   还没拆开包装,但已经感觉不错了.是全新的
  •   令人吃惊的耀眼学著,有助于理性思考。
  •   我看不懂- -
  •   应该还行吧,没看哦。
  •   Bacon
    I LOVE YOU.
  •   "谈"不那么容易谈
  •   一共买了2本,就是想好好看看曹先生的译文
  •   很多都是很有用的东西,培根所讲的很贴近生活 适合每个年龄段的人读一读。
  •   培根一些很有哲学的话
  •   最开始选这本就是因为封面很好看,不会很凌乱,不过我果然还是不适合看名著诶。。
  •   这本书主要是一些世界观,就是讲道理。字印的很密,很难看下去,不过书的质量很好,封面很漂亮,想要读下去估计要一边看一边朗读
  •   内容蛮深奥的.需要细细多读.慢慢琢磨
  •   实惠,读后感觉很好,喜欢
  •   封面大爱,但文字间隔较小,文字不易看懂,很似古文。
    内容还是不错的。
  •   注释很多,深刻思想也很多,需要一个超安静的地方静静地看。
  •   这个买了虽然买了,但是还没有怎么看,正被俗物困扰的时候,看不进这种纯思想的文字。有空再看。
  •   曹明伦的译本,找了很久哇,终于有了,但是书的纸张有点破,不是出版商的问题
  •   不错,书中内容不错,个人觉得有点枯燥无味!
  •   不是原版书,感觉有删减。
  •   书的封面被染了绿色,书脏了
  •   书0的整体都很好,值得购买,价廉物美
  •   不错的,但总感觉字太小,内容不怎么明白.
  •   还可以,但是有些晦涩难懂,翻译的不太好感觉
  •   无话可说,其实还好吧、、、、
  •   翻译得比较真实,注释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只是有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建议增多一些解释。
  •   印刷挺好的,字也很清晰……
  •   挺不错 但比较薄吧 呵呵
  •   数质量好,价格也实惠
  •   字有点密,看起来有一点点费力
  •   书中讲的全是议论文吧,对议论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毕竟出自名家之笔;但是如果是不太感兴趣,有没有议论文的功底的话,还是不要买了、
    书中字的密度,纸张的厚度还是很不错的、
  •   如果是不喜欢看名著的同学,不建议买
  •   内容不提,但是书的质量很一般。
  •   书内容不错,不过书有点灰尘。快递很快
  •   唉,有些深奥啊,,,,,不过,书还是不错的
  •   这本书不太适合小学生看,字密而长,不过内容还是不错!
  •   本书是曹明伦译本,不错。但质量不好,好在定价不高。
  •   据说是有点难懂,初中学生必读书,不是很厚!慢慢看完再说
  •   字有点小,印刷还不错。
  •   书并没有1.2cm,而且感觉不值这个价钱哎
  •   书蛮好的封面稍微有点皱,应该是送过来的时候不小心弄得
  •   书还没看,很喜欢,包裹也很好。
  •   以前见过这个系列的书,不是很厚但是字挺多的……
  •   应该不错。书还没看。
  •   很美的散文书
  •   培根的书期待很久了
  •   东西还不错!
  •   让人聪慧的读物
  •   没有!!!!!!!!!!!!!
  •   会很优美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