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12-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392 字数:428000 译者:曹国维
Tag标签:无
前言
《罪与罚》是陀思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一座高峰,它为作家带来了世界声誉。这是一部以刑事案件为框架的思想小说,触及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生活的最深处”。在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悲剧命运中,作家展示了人间苦难的极致。怎样造福人类?俄国思想界历来存在两种观点:一,改造社会;二,完善自我。拉斯科尔尼科夫憎恨社会的不公,决意改造社会。在他看来,历史由“超人”创造,“超人”什么都可以做,他们通过流血建立的秩序便是“常人”遵守的规范。他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超人,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但杀人后,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杀人的阴影笼罩了他的全部生活。“难道我杀了老太婆?我杀了我自己。”在主人公的“罪与罚”的背后,蕴藉着作者对人类永恒母题的思考:生和死,善和恶,上帝和魔鬼。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不是他本性的罪,而是他思想的罪,他从沉湎幻想回归现实生活的历程,标记着他的复活,他从“改造社会”走向“完善自我”。拉斯科尔尼科夫相信杀老太婆是为社会除害,然而“逻辑只能预测三种情况,实际情况却有千千万万”。他想不到在杀死老太婆的同时,还不得不杀死无辜的莉扎韦塔,想不到他的行动会导致母亲的死亡,导致索菲娅的惊恐和悲伤,导致斯维德里盖洛夫用他的罪孽胁迫杜尼娅就范,导致漆匠尼科尔卡的磨难……作者认为,善和恶有时紧紧纠缠在一起,不是理智和逻辑可以把它们分开,不能为了行善而去作恶。拉斯科尔尼科夫不信上帝,接受了魔鬼的诱惑。这里诱惑并不表现为享乐,而是形诸于自信:自信真理在握。尾声的梦境是作家对暴力结合自信必然造成灾难的警示。探索灵魂的奥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生的艺术追求。他强调入的天性的独特,拒绝环境决定一切的主张。在拉斯科尔尼科夫帮助马尔梅拉多夫一家和他杀人及杀人前后思想斗争的反复交叉中,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主人公的两重性格。同时人性的复杂又表现在拉斯科尔尼科夫和周围人物的关系上:他们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都有主人公的影子。索菲娅为了拯救全家,毁了自己,杜尼娅为了哥哥的前途,决定嫁给市侩卢任,这些也是犯罪,尽管犯罪的对象只是她们自己。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卢任的经济思想里听出了“可以杀人”,斯维德里盖洛夫则在第一次见到拉斯科尔尼科夫时就发觉,他们是“一块田里的浆果”。《罪与罚》全面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色:一、人物性格的塑造不是通过作者对人物由外入内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意识由内向外的表述;二、在人物独立于作者的基础上,人物的思想和他们对话中表达的不同观点,和作家的声音处于平等地位,构成小说的复调;三、运用象征、梦境、典故、暗示等艺术手法,扩展作品的思想容量。例如:拉斯科尔尼科夫几乎一直处于病态,神志不清,象征他思想的病态。又如:村民打死瘦马的梦,凸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良知,梦中他是清醒的。又如:姓氏拉斯科尔尼科夫含有分裂的意义,暗示主人公分裂的人格;姓氏卡佩尔纳乌莫夫源于古城迦百农,在他家发生的一切使人想起《圣经》对于这座城市的记载。连绵的悬念,跌宕的情节和急促的文字,使小说始终具有紧张感、压抑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对文学的开创意义举世公认,现代派作家把他尊为先驱。
内容概要
《罪与罚》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生于1826年,卒于1881年。 罗季昂·拉斯柯利尼科夫是圣·彼得堡的一个穷大学生。他精心策划一起犯罪行为,用一把斧头砍死了一个经营典当生意的老寡妇及其隔山妹妹,并从她们的寓所里偷走了一些珠宝。在与负责侦察谋杀案的波尔菲里的谈话中,拉斯柯利尼科夫为自己辩护,发挥了他的理论:一个有天才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他就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来到了圣彼得堡。冬妮娅被他雇为家庭教师时曾受尽了痛苦。拉斯柯利尼科夫心中十分痛苦。他去了警察局。拉斯柯利尼科夫去警察局自首,被判处到西伯利亚服刑八年。冬妮娅和拉祖米兴经营出版生意成功,他们结了婚。索尼雅跟随拉斯利。利尼科夫到了西伯利亚,她住在流放营地附近的二个村子里。由于她对拉斯柯剩尼科夫和其他囚犯非常好,大家都称她小妈妈索尼雅。在她的帮助下,拉斯柯利尼科夫开始了新生。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
书籍目录
译序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卷七月初,一个异常炎热的傍晚,有个年轻人走出他在C巷从住户手里转租的斗室,来到街上,慢吞吞地,仿佛犹豫不决地朝K桥走去。他下楼时顺利地避开了自己房东。他的斗室在一幢高大的五层楼房的屋顶下面,看起来不像房间,倒像柜子。房东(他向她租了这间斗室,连同伙食和女仆)住着底下那层的独用套间,他每次上街,必定经过房东的厨房门口,那厨房门几乎永远洞开着,对着楼梯。于是每次经过,年轻人都有某种痛苦和胆怯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惭愧、皱眉。他欠了房东许多钱,很怕和她照面。他不是胆小怕事的人,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但从某个时候起,他始终处于一种易怒和紧张的状态,仿佛患了多疑症。他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和任何人来往,甚至害怕见人,倒不仅仅是怕见房东。他穷困潦倒,然而近来连窘迫的经济也不再使他苦恼。他已经停止谋生,也不想为这操劳。其实他根本不怕房东,无论房东打算怎么收拾他,他都不在乎。但停在楼梯上,听她东拉西扯,唠叨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琐事,死死缠着他要钱,威胁,抱怨,而他只能支支吾吾,一面道歉,一面撒谎——不,最好还是像猫似的从楼梯上悄悄下去,溜走,不让任何人看见。不过这一次和债权人照面的恐惧在他走到街上后,连他自己都感到震惊。“我想干的是什么事,还怕这些!”他想,嘴角露出一丝怪笑。“嗯……对……一切都在人手中,胆小就会失去机会……这是一条公理……真想知道人最怕什么?怕走出新步子,说出新意见……不过,我说得太多,因为说得太多,所以什么也不做。不过也许是这样:因为什么也不做,所以说得太多。这是最近才学会的,说个没完,成天躺在角落里瞎想……豌豆沙皇。我现在干吗去?难道我能干这事儿?难道这事儿当真?根本不当真。无非想多了,自己哄自己:玩玩!对,也许就是玩玩!”街上奇热,还又闷又挤,到处是石灰、脚手架、砖块和租不起别墅的人熟悉的那股夏天特有的臭味——这一切顿时使年轻人扫兴,刺激了他那本来已经脆弱的神经。这一带林立的酒店弥漫出来的腥臭,即便不是假日也比比皆是的酒鬼,为这幅图画抹上了最后一道令人反感的阴郁色彩。极度厌恶的神色一刹那问掠过年轻人清秀的脸。顺便说一下,他长得一表人才,漂亮的黑眼睛,褐色头发,中等略高的个子瘦削而又匀称。但他似乎很快陷入了沉思,甚至,准确地说,默默出神了。他朝前走去,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并且也不想看见周围的一切。他只是偶尔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那是出于他现在已经自己承认的爱好独白的习惯。此刻,他连自己都意识到他的思想有时相当混乱,而他又十分虚弱:他已经一天多几乎什么都没吃了。他穿得非常寒酸,如果换了别人,哪怕穷惯了的人,也羞于白天穿着这种破衣服上街。不过这一带就是这样,随你怎么穿戴都很难使人惊奇。邻近的干草广场,林立的酒店,以及在彼得堡市中心这些大街小巷杂居的众多工人和手艺人,有时会给这幅图画增添许多奇怪的过客,因此即便遇见什么怪物,人们也见怪不怪了。年轻人的内心充满对周围世界的愤怒和轻蔑,尽管他极爱面子(有时出于青年人的虚荣心),他在街上最不忌讳的却是自己破旧的衣服。如果遇见他不想遇见的熟人或者原先的同学,那就是另一回事……这时街上驶来一辆套着高头大马的大车,车上不知为什么载着一个醉鬼,也不知这个时候载着他去什么地方。大车从旁驶过时,醉鬼突然朝他喊了一声:“喂,叫你呢,德国帽匠!”旋即用手指着他,不住大声嚷嚷。年轻人突然停下,一把捂住了自己帽子。这是一顶高大的德国礼帽,齐默尔曼做的,但已十分破旧,整个儿褪成红色,满是窟窿和污点,掉了帽檐,还不成体统地歪戴着。但不是羞愧,而是某种近乎恐惧的感觉攫住了他的心。“我料到会是这样!”他慌张地嘟哝着,“会是这样!真是糟透了!这种无意的疏忽,平常不过的小事会把我的整个计划给毁了!是的,这礼帽太招眼……模样太怪,所以招眼……我这身破衣服一定得配大盖帽,哪怕旧的贝雷帽也行,就是不能戴这顶帽子。这种帽子没人戴,两里开外都会瞧见,都会记住……主要是记住了,往后就是罪证。这种时候,应当尽量不惹人注意……小事,小事重要着呢!……历来就是这些小事把一切都毁了……”他要去的地方不远,他甚至知道从他住的那幢房子门口起要走几步:正好七百三十步。有一次他把步子都数准了,那是在他想入非非的时候。当时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这些假想可以成真,他不过是用这些荒诞,但又诱人的想法挑逗自己。现在,一个月后,他的看法开始变了,尽管他在独白中反复抱怨自己没有勇气和决心,却又不知怎的无意中已经习惯把那个“荒诞”的想法当作自己的事业,虽说他对自己仍然缺乏信心。他现在就是为了事业去进行一次试探,他越往前走,他的不安也越发强烈。
编辑推荐
《罪与罚》是陀思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一座高峰,它为作家带来了世界声誉。《罪与罚》全面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色:一、人物性格的塑造不是通过作者对人物由外入内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意识由内向外的表述;二、在人物独立于作者的基础上,人物的思想和他们对话中表达的不同观点,和作家的声音处于平等地位,构成小说的复调;三、运用象征、梦境、典故、暗示等艺术手法,扩展作品的思想容量;例如:拉斯科尔尼科夫几乎一直处于病态,神志不清,象征他思想的病态。又如:村民打死瘦马的梦,凸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良知,梦中他是清醒的。又如:姓氏拉斯科尔尼科夫含有分裂的意义,暗示主人公分裂的人格;姓氏卡佩尔纳乌莫夫源于古城迦百农,在他家发生的一切使人想起《圣经》对于这座城市的记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