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毛国强 主编 页数:全2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十六计》编撰精良,取材和选裁极为谨慎,体系明了,脉络分明,所选案例极为典型,有管中窥豹之功用。在编撰过程中,我们查阅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力图以最大的涵盖面、最详尽的资料、最准确的信息、最生动的描述满足读者们求知的愿望。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问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书籍目录
上卷
总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三套 攻战计
下卷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五套 并战计
第六套 败战计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丹阳驻守的秦日纲因离南京最近,率先到达南京,但由于实力与杨秀清相差甚远,未敢轻举妄动。等到8月3日,北王韦昌辉才率兵船二十艘及精兵三千从江西赶到南京,为防杨秀清发觉,在深夜秘密进城。韦昌辉来到南京马上人宫拜见天王,并立即部署兵力,扼守全城要害和通往东王府的街道。然后亲自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东王府,秦日纲亲手刺死了杨秀清,粉碎了东王篡位的阴谋。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秀清被刺死以后,韦昌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大肆杀戮。府内所有人等,除东王第五幼子之外无一幸免。府外的围兵,在听到府内得手的信号后也同时发难,乱杀东王党羽及将士,全城喊杀连声、炮弹轰鸣,一片混乱,乱伤无数。照天王洪秀全的想法,只要杀掉东王杨秀清兄弟二人,除了心头之患,也就达到了目的。但是,韦昌辉因对杨秀清等早有芥蒂,含有积怨,便趁此大开杀戒,结果株连遇害的有三万余众。洪秀全虽明白此事太过,但他却未想到韦昌辉也早有谋位的想法,这次大动干戈,也是为他以后掌权铺平道路——铲除异己,消除障碍。 石达开在事变发生十天以后才赶到南京,此时,整个南京已被韦昌辉、秦日纲所控制。见过天王以后,对韦秦大肆杀戮很是不满。所以见到韦昌辉、秦日纲后就责问:“东王罪固当诛,其部下何罪?如此自残手足,倘敌军知之,乘我之危,将何以抵御?”石达开本从大局为天国的安危着想,韦昌辉却认为石达开偏袒东王,就厉声回答说:“你是同情东王,要杀我来报仇吗?”石达开见此时的韦昌辉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便忿忿地走了。石达开想到韦昌辉平素为人凶狠,做事不择手段,恐怕加害自己,凭实力不能与他较量,所以不敢久留,连家门也没进就带几名亲信,趁夜出城,返回自己的防地安徽。 果然没出石达开所料,就在当夜,韦昌辉就率兵包围翼王府,将石达开全家老小,一个不留,统统杀死。 石达开得知全家被韦昌辉杀害的消息以后,悲愤填膺,发誓一定要报这一不共戴天之仇。便命令各省所属队伍,集中于芜湖一带,准备回师讨伐韦昌辉,并要求天王将韦、秦二人以正法典。 韦昌辉见石达开调集部队,有回师进攻的企图,便先发制人,立即派秦日纲率兵1万多人向西击进,准备消灭石达开及所属部队。秦日纲自量不是石达开的对手,只作守势犹豫观望,驻足不前。 天王自此已经看清,韦昌辉包藏祸心,并不亚于东王杨秀清,便责问他:“你不听石达开劝告也罢了,因何要杀他全家?岂不太过绝情寡义?”韦昌辉根本不服,以为天王袒护石达开,共谋图己,便愤愤不平,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起了斩草除根,把天王也一起干掉,由自己独享太平天下之意。遂率兵围攻天王宫。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珍藏本)(套装共4册)》编撰精良,取材和选裁极为谨慎,体系明了,脉络分明,所选案例极为典型,有管中窥豹之功用。在编撰过程中,我们查阅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力图以最大的涵盖面、最详尽的资料、最准确的信息、最生动的描述满足读者们求知的愿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