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6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陈振濂 页数:5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法不借重姊妹艺术上的声光色诸种复杂条件,而能表现出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与审美意识,诸如比例,尺度,韵律,节奏,方位,构成,简约,内涵诸种东方美学上的独特观念。书法既然形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进入了中国的文化领域,跟着也就产生了对这门艺术的理论性研究。
书籍目录
自序 引论:近代书法面临的挑战舆困惑 第一编:近代 第一章 沈曾植:一个今人瞩目的偶象 第一节 金石家的知识结构与不自觉的书法观念 第二节 “生”:魏碑式行草 第二章 吴昌硕一时代的高度 第一节 诗书画印四绝的文入画立场 第二节 雄强:主体与风格的同步 第三节 艺术家的冲动本能 第三章 观念先行的康有为 第一节 书法观中的政治投影 第二节偏师独出 第四章 北碑派的末流 第一节李瑞清的做作 第二节曾熙的平庸 第三节 陶溶宣的刻板 第五章 遗老 第一节遗老群书家的构成 第二节 遗老群书家生存的背景及其它 第六章 新的参照内容 第一节 甲骨文的被发现 第二节 西北汉简的被发现 第三节 敦煌经卷书的被发现 第七章 近代害舱的体格舆新的倾向 第一节 一般特征:史述与考据 第二节新的理论倾向 第二编民国 第八章 承传:吴昌硕系统及反对派 第一节两个直接典型 第二节几点概括 第九章 西北风的崛起 第一节 于右任的“北碑至上”与蜕变于行草 第二节 “标准草书”运动之得失 第三节 方法论的启示 第十章 沈尹默集群一以二王焉正宗 第一节 沈尹默的个人成就 第二节 沈尹默集群中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 余论:关于文化素养 第十一章 学者凰:民国书法的特例 第一节 特定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学者书家中的几个类型 第十二章 凰格的个性化尝拭 第一节五种个性化尝试模式 第二节 关于“启示”的启示 第三节 余论:黄宾虹、姚茫父及其它 第十三章 民国时期的书法组织活勖 第一节书法展览 第二节社团组织:重庆 第三节 书法教育在民国 第十四章 书法理腧:史述舆美毕 第一节 史述与书论的传统形式 第二节书法美学的初兴 第三节 余论:民国后期一些重要的书法出版物 第三编 建国以后 第十五章 从双峰对峙到一枝独秀 第一节 书法观念的停滞与迷惑 第二节沈尹默独领风骚 第三节 二王系统力量的分合 第十六章 反叛型书家的几个典型 第一节例证的剖析 第二节“画家书”现象 第十七奉 建国以后的书法活动 第一节 五个书法研究会的成立 第二节 高等书法教育的尝试 第三节 与日本的展览交流 第十八章 书法理论的普及性格 …… 第四编当 代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四)遍观民初书法家自身的素质构成,我们也还是看到了一种同步现象:在面对书法这个共同的对象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传统型的:具体表现为士大夫式的雅玩态度,对书法抱着一种有距离的赏玩立场,将它作为修身赞陆的手段:另一种是现代型的:具体表现为艺术家式的表诉态度,对书法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表现立场,将它作为一个目标与归结。前者带有明显的封建文化共有的立场,后者较具备了现代人的视角。很明显,在“文以载道”、“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制约下,书法篆刻是地道的小技,士大夫们以自我修身、治国平天下为本,因此对书法只是作为陶冶情性的手段,而不视为目的:在古代,指书法篆刻为雕虫小技者多矣,至于“草草作书不计工拙”,更是典型的文人雅士态度。反过来,现代艺术家不再持着一个“道”的看法,艺术就是艺术本身,它不必非得为其它哲学的、伦理的外在目的提供服务,因此,书法篆刻家们以书法、篆刻的作品完成为终极目标,逸笔草草是创作态度不严肃的标志,不计工拙更是艺术大忌。一个称职的艺术家,应该不遗余力地在自己作品中对“工”或“拙”锱铢必较一它当然首先即表现为对形式的绝对重视,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与“不计工拙”相对立的“形式至上”立场。 也许,在民初书坛上,真正的“不计工拙”派并不多见,而且它基本上也还只限在民国前期,即使是地道的遗老书家如沈曾植、李瑞清、曾熙乃至吴昌硕,对自身的书法工拙仍然倾注了全部心血。只有一些满腹经伦的学者,研余习墨,聊以遣怀时有此现象。但从观念上去审视这些书家,我们大致可以肯定:“不计工拙逸笔草草”的风雅与洒脱还是当时书法观念领域中的一个基调,即使曾对艺术刻意求工的上述诸家,在叙述学书过程时也常常流露出这种过于超脱的趣味,这显然是令人失望的。 民国书坛上最典型的并不是纯封建式的赏玩型书家,而是以士大夫立场再渗入某种艺术表诉成份的混合结构类型。这一时代的文化人,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并且不管自愿与否,都被迫接受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严峻历史观点。但传统的观念包袱又沉重地压在他僩身上。在书法中也表现出一种略有矛盾的心态。他们并非是对艺术之“工”“拙”绝然不屑,却又意识不到表现在书法中的重大价值:相对于旧式士大夫型与新式纯艺术家型而言,他们有着明显的骑墙性格,我们覆以对之冠以“知识分子型”一知识分子没有艺术家的纯度,但它却又是一种新类型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士大夫。在这种混合结构中,就民初情况看,是在两者中更偏向一些士大夫气。因而,它是一种中性的但略偏向旧有模式的特定形象。
编辑推荐
《现代中国书法史》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