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龙镇 页数:280 字数:29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过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翻开本书,查看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源头,时不时茅塞顿开,时不时眼前一亮。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内容简介:在春秋中期的这七十多年间,列国之间的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东晋南楚历经变法图强迅速崛起,形成抵角之势。但在他们的周围,是摇摆不定的郑、作壁上观的鲁、虎视眈眈的齐秦以及随时准备见风使舵的各个小国。晋楚两国时而争斗,时而会盟,需要小心翼翼才能维持来之不易的霸主地位。
另一方面,诸侯国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尖锐起来。晋文公重耳去世之后为子孙留下的最强智囊团不仅使晋国的霸业延续了一百多年,也为后来晋国的分裂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诸侯的权威不断受到新兴贵族们的挑战,楚有若敖氏反叛,晋有三郤乱政……一幕幕好戏高潮迭起,看超级大国们如何解决问题,一步步化解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困境!
作者简介
龙镇,男,70后,研究《左传》《国语》《史记》多年,作《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希望以此发现当代中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的源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晋国称霸
上兵伐谋:把问题丢给对手
第一次晋楚大战:城濮之战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父子相残的人伦悲剧
秦国人的复仇
异姓势力的威胁
铁血首相赵盾的两三事
第二章 晋国和楚国的角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用人唯亲还是用人唯贤
蠢蠢欲动的中原诸国
再一次的弑君热潮
扮猪吃老虎的楚庄王
权臣和昏君的博弈
第三章 楚国称霸
问鼎天下:楚庄王的醉翁之意
外戚干政:外公政治
冲冠一怒为红颜
晋国的内讧,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人
第二次晋楚大战:邲之战
乘胜追击,楚国入侵中原各国
晋景公的中兴
第四章 卿大夫们的政治舞台
公族夺权:三桓专鲁
晋国重振雄风
风水轮流转,楚晋优势再次易位
中原各国抱团抵制楚国
千古疑案:赵氏孤儿的真相
昙花一现的霸业
虚假的和谈
晋国的隐忧:三郤乱政
第三次晋楚大战:鄢陵之战
众怒难犯,郤氏的覆灭
本书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混蛋!”楚成王气得差点跳起来。但是多年的执政经验使得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当着使者的面发火。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成得臣,居然将战争当成了赌气的工具,他难道不知道,战争不是游戏,战争是会死人的,稍有不慎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吗?楚成王很后悔没有坚持己见,将军国大事托付给了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远征军的主力还在宋国,如果此时撤换成得臣,恐怕引起军心混乱,被晋国人趁火打劫。更可怕的是,成得臣很有可能拥兵为乱,反过来进攻楚国,那样的话,事情就不可收拾了。 既然成得臣要战,那就让他战吧,给他一个教训也好。楚成王这样想着,最终答应了成得臣的请求,但是只派了“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前去增援成得臣。 简单说明一下,在春秋年间,各国都蓄养着一定规模的宗族武装,称为“私卒”或“族兵”,一般由国君或卿大夫的亲族组成,相当于后世的“亲兵”。私卒的规模不大,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索,战斗力极强,是各国军队中的精锐部队。根据楚国的传统,楚王本人拥有的私卒,共计兵车三十乘,分为东西两广,每广十五乘}楚国大子(太子)的私卒称为东官之卒,规模必定小于楚王的两广;而所谓若敖之六卒,则是成得臣的宗族亲兵六百人。 这样看来,楚成王派去增援成得臣的部队,就是楚王的卫队兵车十五乘,大子的私卒估计也不超过兵车十五乘,还有成得臣的族兵六百人。作为精锐部队,这批援助不算大,也不算小。加上原来在宋国的楚军远征军主力部队,应当可以和晋、齐、秦三国联军势均力敌。 成得臣并非有勇无谋之辈。得到楚成王的增投部队之后,他没有马上挥兵北上,而是派了一名叫宛春的使者前往晋军大营,对晋文公说:“您不是想救宋国吗?我来和您做一笔交易,请您恢复卫侯和曹伯的国君地位,我愿意放弃围攻宋国。” 言下之意,只要晋国放过卫、曹两国,楚国就放过来国。这等于是将晋国踢给楚国的球又踢回去了。 晋文公开了一个会来讨论戚得臣的要求。 狐僵拍案而起:“这个子玉(成得臣字子玉)也太无礼了!
编辑推荐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编辑推荐:春秋的思想、战国的计谋,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翻开本书,查看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源头,时不时茅塞顿开,时不时眼前一亮。仅凭口耳相传就迅速登上全国各大畅销历史读物排行榜。即使你没有读过《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的历史故事独立又精彩绝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