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素我(口述),周海滨(执笔) 页数:348
Tag标签:无
前言
张治中,人称“和平将军”。蒋介石八大金刚①之一。作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张治中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层。同时,张治中又以其独特的身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1985年,习仲勋代表中共中央在张治中将军95岁诞辰纪念大会上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白先生是杰出的爱国将领,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是同我们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1983年3月,邓颖超评价张治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张治中育有五女二子,依次是张素我、张一真(长子)、张素央、张素初、张素因、张一纯(次子)、张素久,其中四女张素因在重庆早夭。2011年2月,张素初在北京病逝。2010年是张治中诞辰120周年。这年6月开始,张治中的95岁长女张素我和81岁次子张一纯多次向著者讲述了父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位唯一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多次直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国共往事?1915年出生的张素我,人生跨越近一个世纪,历经辛亥革命后的现当代中国,尤以张治中将军长女、周嘉彬将军夫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在著者所能提到的民国风云人物,张素我几乎全部见过,而与宋美龄、张学良、周恩来、爱泼斯坦等众多一时翘楚更是有所交往。她在讲述父亲追求和平的历史细节时,也无意中透露了自己一直习以为常的人生经历。1947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张素我随父亲张治中访问台湾。此时,台湾光复不久,她在台湾的10日之行的最后一站,探望了正在幽禁中的张学良,目睹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落寞和无助。2011年4月11日、4月26日,张素我在崇文门的家中回忆说:“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张学良先生拉着父亲的手时,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一幕。”然后,她指了下父亲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和访问人员的集体合影说,这两张照片是我拍摄的。2011年5月19日,在张素我卧室,张学良赠送给张治中的诗“总府远来义气深,山居何敢动佳宾。不堪酒贱酬知己,唯有清茗对此心”依然悬挂在那里,只是书写者是张学良的秘书王益知。在张素我的相册里,她还有一张打桥牌的照片,对手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覃异之、郑洞国,而一张战时儿童保育总会发起人合影照则将宋美龄、史良等所有民国妇女界名流尽收其中。而这些交往的民国风云人物中,张素我最为怀念的就是自己的蒋伯母宋美龄。 周海滨
内容概要
张治中如何率领19路军抗日?
“长沙大火”究竟是谁所为,是否真如胡适所说?
惟一一位在西安事变后三探张学良的国民党高官究竟和他谈了些什么?
国共和谈完结之后张治中去了哪里?
张治中在走进共产党阵营之后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
作为国共历史上都不可能回避的重大历史人物,张治中经历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细节和真相究竟是什么?
本书是一直伴随张治中身边女儿张素我对父亲生平的详尽回忆录。真实地还原张治中“人”的一生。图文并茂地原味反映张治中的常人情感:有欢喜、有焦虑、也有愤怒……
作者简介
张素我(1915年4月-2011年12月),安徽人,爱国将领张治中长女。历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第六、七、八届常委、第九届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监察委副主席,全国妇联第四、五届执委、第六届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周海滨,口述历史著名作家,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
周海滨口述历史作品:
《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负责人亲属口述历史》
书籍目录
第1章 咬口生姜喝口醋
第2章 求民族生存而战
第3章 与周恩来的友谊
第4章 蒋介石身边的谏臣
第5章 台湾之行探访张学良
第6章 北平往事
第7章 建国初期的国家工作
第8章 我与父亲的“文革”岁月
第9章 我的晚年生活
张治中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有人提及“张治中”这个名字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想起“和平将军”这个词,也会说,他为什么在国共两党都能有极好的人缘,都能吃得开,靠的是什么? 的确,父亲一生与国民党、与蒋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蒋介石先生的八大亲信之一,两人交往可以说有上下级关系也有朋友之谊,父亲能够向他多次上“万言书”,遇到极为不平的事情甚至去当面质问,连邓演达都说“你真胆大!”。父亲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层,跟随蒋介石先生20年,从未参加过一次反共内战,而是以独特的身份与毛泽东、周恩来伯伯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周伯伯“文革”中保护父亲免于迫害。周伯母也说过: “我与文白先生自1925年在广州相识以来,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至于为什么会让国共两党都倚重他,我后面会讲。 我想先说的是,我父亲追随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革命道路,看起来似乎是一帆风顺,其实,父亲早年经历了那个时代知识青年所经受的痛苦挣扎,多次在安庆、扬州极其痛苦地寻谋出路,终于在多次失意中磨砺而出,找到工作,最后机缘巧合,受到蒋介石先生的重用。 相比之下,我出生的时候,父亲虽然还在上军校,但是随后父亲可以说逐渐身居要职。我的成长经历可谓一帆风顺,读名校、随父亲辗转各地继续学业,所以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事情。 父亲1890年生于安徽巢县洪家疃。与很多中国共产党革命者不同的是,父亲在此后的人生中,故乡洪家疃多次成为他人生的拐点处和心灵的栖身之所。每逢人生不如意,他就会回来休养,在祖父母墓庐里静坐思索。 父亲深爱桑梓,非常重视乡谊。他敬重故乡的父老,每次回乡碰到父老们时,他都要先打招呼。他特别想了解乡亲们生活得怎么样,常与乡亲们在一块谈心。 父亲那时候也敬重老人,他经常请周围10多个村子60岁以上的老人喝酒吃饭,还与他们玩掷骰子,以“赌”取乐。他主持的“赌”,方式独特,“赌”资由他出。他预备许多铜板,每位一份,每人只准押一注。输的归他贴,赢者都可带走。 有一件事情,让周围的乡亲们对他更加敬重起来。有一年,我们洪家疃村与邻村发生争斗,村里人向“做大官的张文白”求援,希望父亲出面教训邻村的人。父亲非但没有壮大宗族势力的意思,而是写信劝双方族人“和为贵”。他倡导村里人都去植树造林、挖塘养鱼。
编辑推荐
《回忆父亲张治中(图文珍藏本)》主人公张纪中,是国民党政坛上独树一帜的人物,他在国民党内长期身居高位担任过多个要职,在危难中指挥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两次国共谈判的国民党首席代表。曾多次以口头或书面意见的形式,对蒋介石作逆耳之言,甚至发生争论,可谓蒋氏诤臣。陈述意见,其中有三次长达万言。但尽管如此,直到1949年,蒋介石对他一直是厚爱有加。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四次向毛泽东直谏,一谏毛泽东,国名沿用至今;二谏毛泽东,国旗沿用至今;三谏毛泽东,人大代表视察制度沿用至今;四谏毛泽东,使宪法更完善了。他就是人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唯一一位既敢于向蒋介石又敢于向毛泽东直谏的人!《回忆父亲张治中(图文珍藏本)》展现最精彩的两面人生:毛泽东眼中的朋友,蒋介石眼中的干将;厘清最真实的历史细节:长沙大火、国共和谈、三探张学良;真实还原张治中“人”的一生!图文并茂地原味反映张治中的常人情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