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赵陨雨 页数:284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43年,针对缅甸北部丛林中的日军,中国远征军实施了代号“人猿泰山”的反攻作战计划。然而由于情报失误、联军指挥官的独断专行,导致孤军深入的先遣队新三十八师一一二团第一营陷入重围。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二百多名将士利用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作为防御阵地,浴血奋战,屡挫敌锋,
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阻击敌人长达两个月。但毕竟敌我悬殊,面对大批增援的日军,这些可歌可泣的将士迎来了最后的生死考验……
作者简介
赵陨雨,本名赵朋,江苏邳州人。草根作家,因为酷爱读书,少年时不务学习的正业,成年后不务工作的正业。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告,一直坚持写作。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挺进
第二章 重围
第三章 会师
第四章 求救
第五章 物资
第六章 水源
第七章 俘虏
第八章 情愫
第九章 增援
第十章 逆转
第十一章 反攻
第十二章 浴血
尾声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挺 进 浩浩渺渺的八百里野人山,除了没有野人,什么都有。 一支队伍再次开进了这片蒙昧的土地,来启发这里未开化的飞禽、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走兽,还有人性已经退化了的日本皇军,然后班师回国。 官兵们归心似箭,望眼却都被青山遮住。未入胡康河谷,沿途还有些人烟。有时天色渐昏,山脚下的芭蕉林里升起袅袅炊烟,小村落遥遥在望,令人神往不已。至于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遇见一头阔耳长牙的大象,驮着一个阔牙长耳的外邦姑娘;姑娘满口牙床崎岖不平,叽里咕噜地唱咒语一样难懂的歌谣,便能称得上难得一见的异国风情了。等一脚进了枯门岭,只有无边的林莽。 浩浩渺渺的八百里野人山,除了没有野人,什么都有。 一支队伍再次开进了这片蒙昧的土地,来启发这里未开化的飞禽、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走兽,还有人性已经退化了的日本皇军,然后班师回国。 官兵们归心似箭,望眼却都被青山遮住。未入胡康河谷,沿途还有些人烟。有时天色渐昏,山脚下的芭蕉林里升起袅袅炊烟,小村落遥遥在望,令人神往不已。至于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遇见一头阔耳长牙的大象,驮着一个阔牙长耳的外邦姑娘;姑娘满口牙床崎岖不平,叽里咕噜地唱咒语一样难懂的歌谣,便能称得上难得一见的异国风情了。等一脚进了枯门岭,只有无边的林莽。 绵延的丛林阴翳蔽天,形态各异的植物层层叠叠,里面又湿又热,是个滋生蚋蚊的好所在。阴历十月的天了,每个人都走得汗津津的,所幸从叶隙筛下的雨丝透进来一些凉意。从四月份开始,大雨在缅甸淋漓了半年之久,雨季过了,又附带赠送了十几天的小雨。胡康河谷上空终日迷迷蒙蒙,山色更显阴澹,极目四望,只有令人生畏的墨绿色--深山、峡谷,葱茏的原始森林,苔藓斑驳的树干,无一不绿,连从印度洋远道而来的热带季风都要入乡随俗似的,迷漫着湿漉漉的绿意。 一片沉寂,幽幽的雨林深处不时传来几声灰斑鸠调情时的啼唤,咕咕-咕,咕咕-咕,鸣啭不绝;啄木鸟仿佛没有定力的和尚,把树干当木鱼,敲得笃笃作响。 雨,丝毫不影响乌鸦的敏锐嗅觉。一群乌鸦循着腐肉的气息,扑进一丛灌木。地上的东西已经看不出来是什么样了,几堆森森白骨上牵连着一个似头非头的东西,两个黑洞洞的窟窿有眼无珠地瞪着天空。啄食完残渣剩肉,乌鸦便栖落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在昏暗里昏昏欲睡,对马致远的名句是一种很好的诠释。 忽然,乌鸦们哇哇地飞走,劈砍藤蔓的声音近了。疯长的大叶植物没过人头,密不透风,藤蔓像章鱼一样从灌木丛里伸出丑陋的触角,张牙舞爪,或攀着参天怪树,或绞着树木气根,或扯着附生着地衣的枯树,在树干间蜿蜒缠绕。走在最前面的两名士兵身穿胶皮雨衣,不得不借助大砍刀轮番向前劈砍那些藤藤蔓蔓,否则寸步难行。三名士兵手握春田步枪,机警地跟着,另有五六个士兵与他们若即若离,边走边向后传递着信号。大部队则尾随在后,踩着烂草、腐叶,像踩着棉花一样,沿着前锋开辟出的几尺宽小路跟进。上百人的队伍蛇行在这险山恶水里,林里钻,沼中涉,谷底行,时而峰回路转,时而山重水复。 “有人!”在前引路的士兵神情紧张地猫起腰,只觉得有什么在身侧转悠,脚步很轻微,扭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只有扶疏树影。 丛莽里一阵异样的抖动,众人看时,又恢复了常态。后面的五位士兵也跟上来,警惕地四下张望,也没发现什么可疑。 “荒山野岭的,能有什么人?是你产生错觉了吧!”大家对打头的士兵制造这么大动静很不以为然。 “刚才明明有脚步声。”那个士兵还坚持己见,略想一下,嘀咕道:“活见鬼,难道遇上了'草上飞'?” 一个矮小的士兵发现了什么,他招呼大家:“快看,这是啥子?”果然,低矮的灌木被压倒了一片,凌乱不堪,倒伏的叶茎挣扎几下,颤颤巍巍地直起身子。 有人分析道:“刚有人从这经过……可是,这么大一片,又不像是人踩的,像打滚留下的。” “谁在这打滚呢,莫不是野人吧?”矮个士兵使劲嗅了嗅,湿湿的泥土气息里夹杂着一股腥气,他想起野人的传说,顿觉身后凉风四起。 一只粗壮的大手掌重重地拍在矮个士兵肩膀上,他浑身一抖,随即听到粗声粗气的山东口音直灌入耳:“想什么呢?学生蛋子!” 矮个士兵回头瞅一眼肩上扛着捷克式轻机枪的汉子,不满地说:“王更有,你想吓死我?” “神经过敏!这野人山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野人。要真有,俺就抓一头个大的牵回家,驯服了套上犁耕地种田,当牛使唤。”王更有野心勃勃地说。 “看,这又是啥子?”矮个士兵扒开草丛,那里的泥土像被什么东西拱过,凌乱的蹄印清晰可见。 王更有往地上瞥了一眼,摇头说:“学生蛋子,那是啥子?那是猪蹄印子!” “学生蛋子”跟他辩论:“你咋就肯定这是猪蹄印子,不是羊蹄印子?” “猪拱土,羊会拱吗?羊是前边吃,后边拉,边吃边拉的,这里连一粒羊屎蛋都没有。”王更有现场普及知识。 “可那边的草是怎么回事,一溜歪拽的,不像是野猪拱的样子。”“学生蛋子”还不服气。 “吴小好,别刨根问底了,快往前走,后面的人都跟上来了。” 才起了几步,吴小好踩到一堆黑乎乎的黏糊东西,他很得意地说:“这个我知道,这是野猪粪。” “少见多怪!”王更有白了他一眼,叹道:“你也就这点出息了!” 前方忽然传来奇怪的声响,像怪兽在粗重地喘息,吭吭哧哧的,让人寒毛直竖。 “难不成是鬼引路?”吴小好后背又一阵发凉。 “学生蛋子还真迷信,管他是鬼引路还是仙人指路,跟上去看看!”王更有最富冒险精神,率先顺着痕迹向前搜寻。 腥气更浓,前方土坡上,一丛深草剧烈地抖动着,那正是声响的来源。先前听到脚步的士兵为证明自己的发现,一马当先冲上去,对着草丛里举枪大喝:“不要动!”接着,就听他“哎哟”一声惊叫,一蹦三跳地跑回来,脸色骇得发白,扶着王更有的胳膊结结巴巴地说:“班、班长,蛇!有蛇!”估计他是吓坏了,两条腿簌簌直抖,站也站不稳。 “什么蛇能喘气这么重,吓人倒怪的,我去看看!”一个胆大的士兵掂掂大砍刀,三步并作两步就过去了,神气非凡。 “我的娘哟!”他只往那地方瞥了一眼,也跳了起来,一脚踩滑,跌坐在湿草上,就地打着哧溜回来了。看来他也被吓坏了,瘫坐地上,六神无主地直喘气。 “出鬼了!到底是什么玩意,这么吓人?”王更有端枪冲过去,赫然看到草丛里蠕动着一条斑斓的大蟒蛇,蜷缩的身躯紧紧缠绕着一头倒霉的野猪,正张着血盆大口,悉悉作声,准备把野猪当早点享用。 王更有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只是没有被唬得大叫,也没有坐在地上打哧溜,鬼使神差地就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枪响了,草丛又乱了方向,这条庞然大物丢下早点,在草莽里穿梭自如,转眼不知所踪,只剩下一拨又一拨的脚步声里夹杂着碎草乱石的声响,一团嚷叫。枪声一响,后面的部队登时齐刷刷卧倒一大片,警惕性蛮高。 “怎么回事?”一个尉官从后面队伍急冲冲地赶来,他身姿压得很低,几乎是匍匐前进。 王更有郑重其事地行个礼,答道:“报告排长,发现一条大蛇!” 另一个士兵补充说明:“是只巨蟒!” 那排长稍微松一口气,直起身子骂道:“瞎胡闹!”他又打量着浑身是泥的士兵,问:“没见过蟒蛇吗,怎么就吓成土行孙了?” “没见过这么大的。”那个士兵实事求是地说。 “比我大腿还粗一圈。”最先发现蟒蛇的士兵惊魂未定,腿肚子还有点抽筋。 “比王更有的腰还粗!” 排长厉声说:“再粗也不能开枪,没接到命令不许乱开枪!” “不开枪它要吃人哩!”王更有歪着脑袋说。 “呃?”排长皱起了眉头,也歪着脑袋说道:“是你想吃它吧?” 王更有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门板牙,说:“俺是有这想法,但是不排除它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俺就先下手为强了。” “你这么大个头,它吃下去也消化不了。这鬼地方,人吃的东西不多,吃人的东西倒不少!”排长好像也拿王更有无可奈何,自言自语,“发现一条蟒蛇也大惊小怪的,害得我爬了一身泥。” 王更有呵呵地笑出声来,脸上荡起圈圈涟漪。 “还敢笑!”排长一巴掌把王更有的钢盔打成面罩,“别嬉皮笑脸,万一暴露了行踪,唯你是问。” “是,长官!”王更有半张脸被埋在钢盔里,还是嬉皮笑脸的。 排长向其他几个士兵发问:“你们几个也提高警惕,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吗?” “知道!”士兵们对这个例行的问题有个千篇一律的答案,“我们是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二团第一营江晓垣连部,奉命向于邦家一带迂回穿插,伺机消灭盘踞在那里的日军守敌。” “万一被日军抓到了呢?”排长又问。 “在被鬼子抓住之前把鬼子干掉!” “很好!”排长对他们的答案很满意,下达命令,“继续在前带路!连长说了,都给我警觉点。谁要是走了火,暴露了行踪,别怪我陈凤语不讲情面!” 王更有说着风凉话:“这里是野人山,鸟不拉屎,更别说鬼子了。再说,日本人那里都流传着一句话:陈排长到了于邦家,皇军见了泪如麻!” “闭上你的乌鸦嘴,前面开路!”陈凤语骂道。 于是大家继续摸索前进,继续大刀阔斧地开路。小野猪蛇口脱险,亡命天涯去了,那条蟒蛇当然也另谋点心去了。 2 相对于那些不时出没的猛兽,不起眼的威胁更是无处不在。也许正行走之际,冷不防一个东西“啪”的掉进衣领,如果是热的,多半是团鸟粪,至于冰凉的,不用说是只山蚂蝗了。 缅甸的蚂蝗以嗜血和体大著称。一旦有人失足掉进沼泽,蚂蝗便成群结队扑上去,附身后埋头痛饮,不喝到心满意足绝不罢休。假使跌落者能及时被同伴打捞上来,收拾点检,虽然消瘦了许多,看起来和掉下去前判若两人,但好歹也是全身而退。可怜那些无人搭救的,不消片刻,便会被吸食殆尽,只剩一具骨感十足的枯骸。 蚂蝗并非只在沼泽里面翻涌足不出户的,它们水陆两栖作战,密密麻麻地爬到树枝上,发现人畜后,立即像空降部队一样从天而降。据说蚂蝗吮血的手段比较特别,会在动口之时先对受害者进行麻醉,如此一来,受害者就任它吸血而浑然不觉,相当于实施安乐死,是冷血动物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实践者;相比之下,人类反倒像是冷血动物,因为人类还未博爱到在炮弹上涂抹麻药的高度--没放辣椒水或“八步紧”之类的就很慈悲了。 雨林里还潜伏着另一个吸血家族,那就是蚊子,在这里,三个蚊子一盘菜,绝对不是夸张。这些蚊子平日风餐露宿,难得会出现人类供它们大开斋戒,一时闻香而来,锲而不舍地尾随着士兵,时而偷袭,时而强攻,防不胜防。 这两栖的吸血蚂蝗、横行的食人巨蚁、天上飞的虐蚊,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作战体系,再加上四处盘踞的日军,缅北山林便成了杀机重重的阿鼻地狱。 ……
编辑推荐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最震撼人心的远征军故事!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最悲壮最不该忘记的一段历史! 战友情、兄弟情,血与火中的人性之光,惊天地泣鬼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