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江苏文艺 作者:李泽厚 页数:432
Tag标签:无
前言
傅雷先生在一九五四年底给其子傅聪的家书中说: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这是一代翻译巨匠的切身体会,也是一个中国父亲的肺腑之言。 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学生,需要在课本之外找到一条学习“语文”的贯通之路。无论你想决胜考场还是开拓人生,请静下心来,从阅读经典开始。 读李泽厚《美的历程》,以书画、雕塑、诗文、建筑等等“美的巡礼”直观了解何谓青铜饕餮,何谓笔走龙蛇。文章高屋建瓴、眼光独到,用美的语言诠释“美”,诠释中国文化。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你可知何谓选材精当、文笔精妙又意在通俗。这是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用哲学体系让文化有章可循,从而可读、可解、可记。
内容概要
古人云:“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就是说,读《论语》应使人“变化气质”,不只是获得知识,更不只是学习古文而己。因此,读《论语》贵在“今读”,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今日读《论语》的三要点。
作者简介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等职。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评哲学的制度——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一九九一年后旅居美国。
书籍目录
前言 论语 孔子对话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附录 孔子再评价(1980)
章节摘录
有子说:“讲信任符合理则,才能履行承诺;讲恭敬符合礼制,才能免遭耻辱;所依靠的不脱离自己的亲族,这就可以效法。” 【注】 《集释》何晏《论语集解》(下简称《集解》):复,犹覆也。 【记】 古意盎然。说明“信”、“恭”等品德对个体之所以可能和必要,非常具体和实在。最后一句,异解甚多,不列举。本读因重视孔学的氏族血缘的历史根源,故作此译。 什么是“义”?或如何是“义”?一大问题。“义”可以译作“正义”、“适宜”、“合理”、“恰当”、“公理”、“规则”、“应当”等等。“义”与“仪”“舞”相关,源出于饰羽毛(“羊”)之人首(“我”)舞蹈,乃巫术礼仪中之正确无误的合宜理则、规矩,此“仪”“义”后理性化而为“礼”之具体言语、举止形式(“威仪三千”等),再变而为抽象化之“合宜”“适度”“理则”“应当”“正义”等范畴,并具有某种外在强制性、权威性或客观性,再引申为“理”(合理、公邢、理则等等)或“当”(正当、适当、应当等等)。就个体说,便成为行为的准则、规范、义务、责任。它基本上是某种供实用的理性原则或范畴。 “仁”因与内心情感直接关联而“义”则并不如是,于是从孟子时起,便有“义”在内抑在外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亦即具有某种普遍必然、个体应予绝对履行的客观行为准则(外),如何同时又可能是个体自觉要求即道德自律(内)的问题。告子以为“仁内义外”,孟子认为“仁义”均内,董仲舒认为“仁外义内”,宋明理学强调回归孟子,如是等等。总之,与“仁”相对应,“义”作为行为准则规范,是儒学的道德伦理的最高范畴(“仁”则超道德),它既是绝对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又是自律要求(moralautonomy)。这有近乎康德处。只是康德将之归为超越外在,孟子说它是先验内在(并非“内在超越”)。但在整个儒学中,“仁”毕竟高于“义”。而中国之所以缺乏或难接受那种超验的形式原则如康德,则仍是一个人生一世界的缘故。前已说过(1.5),今又提及,后将再论,因此乃一关键处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千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说是喜好学习的了。” 【注】 《正义》《说文》:敏,疾也。敏于事谓疾勤于事,不懈倦也。焦氏循《论语补疏》:敏,审也。谓审当于事也。圣人教人,固不专以疾速为重。 【记】 吃饭是为了活,活却不是为了吃饭。吃好饭、居处安逸,并非“君子”活的目的。在儒学看来,人生是艰难而无可休息的。这就是“尽伦”或“尽人事”。《苟子》记载,子贡问孔子:“赐倦于学矣,请息事君。”孔子日,“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格’。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息事亲。”孔子日,“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妻子。”孔子日,“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尔邦。’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日,“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日,“诗云:‘昼尔于茅,宵尔蒙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乎?”孔子日:“望其旷,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则知其息矣”子贡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大略》)只有“死”才可以有休息。这种崇高的人生责任感,便也是“生的意义”所在,这也就是孔门的所谓“学”,亦即宗教性的道德修养,这也是后世接受和改造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可与以“拯救”为重心的基督教相比较。儒学的“拯救”也许更为“世俗”(如上述的伦常日用)更为现实(即此岸性、一个世界内),但其“拯救”精神似并不亚于宗教徒。儒学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成仁取义”、“视死如归”便不只有道德意义而已。它正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形上探询的大好注脚。详后。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特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妓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青诗已矣,告诸往嘶知来者。” 【译】 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裕而不骄矜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好。但不如虽贫穷但快乐,虽富裕却爱好礼制。”子贡说:“《诗经》说‘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这样才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你便能用在未来上。” 【注】 《朱注》: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 【记】 古本“乐”后有“道”字(皇侃《论语义疏补》),意更明确。此非以贫为乐,乃虽贫仍乐也。子贡提这问题时大概已经发了大财了?所以才有“诗云”的讨论。这种解诗,当然不符原意。但中国实用理性的一个特征是不重逻辑推论,而重类比联想。由类比而得启发,范围宽广,直觉性强,便于由感受而引发创造。这可以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可以“类比思维”名之。
编辑推荐
《论语今读》为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