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边建松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前言
1991年冬天,我第一次接触海子诗歌,就被击中了。从二十一岁冬天一直到二十九岁春天,如果没有海子的诗歌,如果我不知道海子这个人,我的青春几乎是一块空白。同时在多年不断的阅读中我意识到,如果我们仅仅去读海子的诗歌、诗学论文、诗化小说,而不了解海子的生活、思想、情感,我们的阅读无疑是失败的,就是买椟还珠。于是开始积累有关海子的资料,写作有关海子诗歌的短评,一直到2008年秋天和朋友谈论海子诗歌时候,直接跳出写一本海子传记的念头。现在能够找到的海子传有三种,可都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海子的心路历程。这对海子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们容易误导一些热爱海子、但对海子了解不多的读者。燎原的《海子评传》是现在最有深度的一本,里面很多观点值得人深思,比如文化对海子的影响,这对理解海子是必须进去的门,它常常弓I起我的深思,并且促使我对海子的写作视野进行重新定位:但此书对海子经历的揭示是不足的。余徐刚的《诗歌英雄》,对海子的童年、少年描写得比较多,给我们许多珍贵而有益的资料:但对海子进入诗歌王国以后的生活写得比较少,这是最可惜的地方。周玉冰的《海子的诗情人生》,以海子和女友交往为线索展开,其间太多地方是虚拟的,犯了传记的大忌。另外,对海子在汉语诗歌史的地位,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人们似平不知道该怎样给海子定位”(西川《死亡后记》)。比如有人将海子称为“浪漫主义诗人”,说明该论者对海子短诗和那个时代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并且对海子长诗所知甚微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读过;有人提出“死亡提高了知名度”,这个说法因过于冷血而显得残酷,这简直是对生命的无知。对海子诗歌的理解也是如此,比如有人违背了文本读解的基本方法,引用海子诗句(如“春暖花开”)而篡改海子原意;有人对海子诗歌意象(如“麦子”和“太阳”)的来历做臆断妄测,结果谬以千里。这也使深爱海子的我,不能不发言。我想写一本海子诗歌生涯的编年史,我写本书的目的是还原海子。还原海子,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子自己在《弑》里借剧中角色之口曾预言式地说过:“你知道我的诞辰、我的一生、我的死亡,但不知道我的命。你知道我的爱情,但不知道我的女人。你知道我歌颂的自我和景色,但不知道我的天空和太阳以及太阳中的事物。”但我决心去挑战。我的认识里,首先海子是一个人,一个生活的体验者;其次他是一个诗人,一个诗歌王国里的“西西弗”。海子现象,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命现象。他在二十六年生命里的经历和体验,并且以文字形式展现出的自身生命的璀璨和幽暗,对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有思考和启发。西川曾经警告过“只想为自己的冲动、狂想、开悟、心得作传而并不真想为海子作传的人”(《海子评传》序言),我将这句话作为自己写作本书的一个准则。本书从考据的基础资料和文本的技术分析两方面展开,对海子生活历程、写作过程、思想嬗变做一些基础的分析工作,所以在写作时我着重从诗歌来观照海子其人,重点放在以诗证人、以人解诗。尤其是海子那些“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篇”(西川《怀念》),成为我进入海子内心的一个门槛。初稿完成后,海子在生命之路上那个快乐真诚、孤独高迈的影子在我眼前变得十分强大,我忽然感到十分寂寞。尤其让我感慨的是,我冒昧打扰西川先生时,他对我说的那一句话:“写完这本书,也可以了结你的一桩心愿。”我想起热爱海子的二十年,自己已经从青年步入了中年,而海子依旧年轻,永远在二十六岁。但是,我希望海子依旧活着。我甚至计算:今年海子已经四十五岁了,“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他长成了一条结实的汉子”(《木船》)。书稿里,本人采访或者引用下面这些诗人、作家、亲友的回忆资料:西川、骆一禾、苇岸、孙理波、燎原、余徐刚、常远、马深、陈陟云、王家新、尚仲敏、沈天鸿、刘广安、俞洪敏、孙文波、舒洁、雨田、大仙、唐晓渡、欧阳江河、郁文、廖亦武、唐师曾、刘大生、周立文、王俊秀、黑陶、韩忠、查曙明、琚晨光、金肽频、简宁、陈嘉映等。另外,散见于杂志、报刊、网络的诸多文章,也使我获益不少。海子父母对我写作提供了一切便利,孙理波先生提供了许多相片。蒋立波、朝潮、温吴、回地、浪子、肖欣楠等朋友对书稿提出很多建议和帮助。在此向以上各位一并谢过,尤其感谢黄孝阳先生的努力使本书得以出版。书里引用了许多资料,一是海子的诗文,二是他人回忆或者评论的文字,一一注明出处,目的是全方位展示海子思想和经历。另外书里出现了许多人物,这是不得已为之,“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我,以及其他的证人》);如果不是当事人自己所言,则以符号或者谐音代替,以示尊重隐私——其实,对历史而言,我们都是渺小的,当事人何不大胆言之?笔者见识浅陋,虽然小心落笔,如有评述不当之处,敬请诸位谅解,并提出修改建议。
内容概要
我的认识里,首先海子是一个人,一个生活的体验者;其次他是一个诗人,一个诗歌王国里的“西西弗”。海子现象,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命现象。他在二十六年生命里的经历和体验,并且以文字形式展现出的自身生命的璀璨和幽暗,对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有思考和启发。 本书从考据的基础资料和文本的技术分析两方面展开,对海子生活历程、写作过程、思想嬗变做一些基础的分析工作,所以在写作时我着重从诗歌来观照海子其人,重点放在以诗证人、以人解诗。
作者简介
边建松,高级教师(高中语文),诗歌写作者。绍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江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和语文论文200多篇。出版《第一种声音》、《语文小灯》、《高考新思辨作文》、《海子诗传》。主编出版10多种学习辅导资料和作文选集。获得《中国教师报》《语文报》《中学生》《中学语文报 》《高考》《教育信息报》等报刊的采访或访谈。
书籍目录
序言1 出生地2 生日3 家世4 乡村风物5 童年6 天才7 独立生活8 奋斗改变命运9 新世界10 法律系学生11 青春12 诗歌的时代13 认识骆一禾14 后悔15 认识西川16 主动出击17 模仿写作的结晶18 做编辑19 突变理论20 纯诗:文化与感觉21 《河流》:尝试触摸实体22 大学教师23 冬天的初恋25 恋爱中的体验写作26 向爱情请求27 神秘学28 神秘故事:文化的叙事形式29 孤独的东方人30 独自挺进的思考31 《但是水,水》:文体实验场32 生活理想33 消失的写作时光34 太阳意象的来历35 失败的大诗36 断头英雄37 无奈的老庄思想38 向西三千里39 孤独不可言说40 凶狠之年41 达县的雨42 五月43 辩解44 《土地》:现代精神的批判和引导45 八月之杯46 秋天的谈话47 十一月的黑夜48 在四川流浪49 《诗剧》:文体大突破50 幸存者诗人俱乐部51 再次去西藏52 何处安身53 《弑》:人类命运的悲剧54 教师与诗人55 去昌平看看海子吧56 《你是父亲的好女儿》:流浪的青春57 “太阳七部书”考58 太平洋——遥远的路程59 大地是一片荒凉60 日落时分的部落61 天梯上的夜歌62 远方
章节摘录
插图:村里有一片空泥地,是打谷场,后来出现在海子笔下——“那时我是如此怀念家乡丰收时期的打谷场。金黄的稻草黄中有青。稻谷不断流泻到今天重新整修的打谷场上。人们感到了成年时期收获的愉快。”(《你是父亲的好女儿》)村边地头曾经有几口清澈的池塘——这就是少年海子玩耍的天堂,他常常在这里钓鱼,现在这几口池塘略显浑浊。村子周围是错落有致的稻田,田埂上长着起伏的青草,还长有淡黄色的野菊花。往远处看,是长满松树的低矮山冈,这是“伏向小河的家乡丘陵”,下面有“古老的河道”(《东方山脉》)。丘陵,海子父亲告诉我,当地人就叫“山冈”。海子墓地就修在平缓的山冈顶上,离故居向北约2公里,右边是大片的低矮松林,左边是一个满是荷香的大池塘。2009年10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海子父亲查正全领着我走过曲折的田埂路,路两边种植了水稻、棉花、番薯等植物。墓是新修的,2009年3月26日由怀宁县政府出面在此举行了盛大的纪念诗人海子逝世二十周年活动。我看到海子父亲仔细地绕着墓地走了一圈,拔掉了墓上的一枝青蒿,拔掉墓地左边刺柏根脚的一枝菟丝花藤。海子父亲告诉我,这里将是一个海子公园,但投资者的资金尚未落实。我看到,海子的墓地在阳光下向南回望自己的出生地,生和死是如此接近,汇聚在这样的时光里:“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家园”(《祖国(或以梦为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海子生活了十五年。海子曾自豪地对西川说过:“农村生活至少可以让我写上十五年。”的确,他的很多诗歌都涉及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的鲜活回忆,有些是情绪弥漫如氤氩水汽,有些是刀刃寒光一闪,“我的肉体充满了家乡肮脏臭猪圈的臭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活在珍贵的人间》),这种对乡村、对土地的淳朴而美好的情感,一直生活在都市的人是很难具备的。在海子后期,他的作品中出现了“麦地”、“村庄”,乃至农耕幻象,也是农村景象的延续。从查湾村往北十里路,是怀宁县城高河镇。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怀宁县城一直建在石牌镇;一直到海子辞世三年后的2002年1月新县城才迁至高河镇。所以此前的高河不过是一个乡村小镇,经济不发达,远离商业,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其实现在的怀宁县城,也是大街空旷,人车较少。那里植物种类丰盛,不仅有油菜、棉、麻、芦苇,还有桃、梨、枣、杏、柿、柑桔、板栗、枇杷等鲜果;山上有辛夷、蔓荆子、明党参、香附子等药物。春种秋收,农民伏身于土地,为温饱奋斗。怀宁出人才,著名的有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也出故事,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小吏港(今小市镇),至今仍保存着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等遗迹。1989年以后,这里增加了一位名人——海子。诗人黑陶这样回忆去查湾的经过:“狭窄、略微起伏的乡野柏油村路盛满寂寞。除了我们之外,再没有其他人车。村路两旁,已显高大的树木枝柯交接,将清亮的阴影投布下来。不规则的旷野田地里,稻子已经收割,只留下稀落的草垛,孤独地蹲立在深秋静极的天空下。'荒凉',这个海子诗中一再出现的主题意象,这个汉语的词,在那一刻,我得到了理解:荒,这是极度疲惫的丰收之后大地呈现的内心容貌;凉,则是指温度,汹涌粮食的火焰被苦难的人类一一取走,奉献之后的大地,因此渐渐丧失原初的体温。此刻的天空,还有大地上低矮的村庄,是如此酷肖海子的诗句:'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深秋寂冷的黄昏,我们抵达了海子真实生活过的南方村庄——查湾。”海子的作品直接影响了陌生读者对此地的造访感受,先入为主的情绪使海子的出生地笼罩了“阴郁与宿命”(《土地》)的成分,这样的误读可能会成为一种文化印记强加到这个地方。而我抵达的这个上午,阳光如暖水一般漾满南方,青蓝的天空上的白云缓慢移动,查湾显得十分宁静。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查湾,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块中国乡土,那里依旧有旧时代的痕迹,也有新时代的气象,当然海子使这里的痕迹或气象部分地发生了变化。
编辑推荐
《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