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江苏文艺 作者:茅盾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雾中偶记》是作者于1941年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正时皖南事件刚刚爆发,使茅盾郁愤难抑,以如椽之笔对国民党转戈同室,煎杀同根的暴行痛加挞伐,以《雾中偶记》这样的杂记形式一抒心中积愤,并在文中最后指出“浓雾之后,朗天化日也跟着来”象征了四万万同胞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急不可待的愤怒。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生于水乡乌镇。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接编并全面革新了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成为文学研究会及进步作家发表新文学作品的重要阵地。20年代初,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1930年,自日本回国后,参加”左联”,任行政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著作有:《蚀》三部曲、《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其中《子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光彩夺目的现实主义杰作。
书籍目录
辑一 白杨礼赞 雾 虹 红叶 樱花 冬天 秋的公园 乡村杂景 桑树 大旱 谈月亮 黄昏 沙滩上的脚迹 白杨礼赞 大地山河 兰州杂碎 “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 “雾重庆”拾零 森林中的绅士 天安门的礼炮辑二 雾中偶记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严霜下的梦 叩门 卖豆腐的哨子 老乡绅 “现代化”的话 香市 上海大年夜 雷雨前 人造丝 雾中偶记 旧账簿 交易所速写 从半夜到天明 看模型 鞭炮声中 炮火的洗礼 不是恐怖手段所能慑伏的 街头一瞥 纪念高尔基杂感 开荒 谈鼠 闻笑有感 旧书铺 认识现实!辑三 玄珠小议辑四 风月有痕
章节摘录
辑一 白杨礼赞雾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魃魃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问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地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
编辑推荐
《雾中偶记》是大家散文文存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