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厨川白村 页数:215 译者:鲁迅
Tag标签:无
前言
去年日本的大地震,损失自然是很大的,而厨川博士的遭难也是其一。 厨川博士名辰夫,号白村。我不大明白他的生平,也没有见过有系统的传记。但就零星的文字里掇拾起来,知道他以大阪府立第一中学出身,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得文学士学位;此后分住熊本和东京者三年,终于定居京都,为第三高等学校教授。大约因为重病之故罢,曾经割去一足,然而尚能游历美国,赴朝鲜;平居则专心学问,所著作很不少。据说他的性情是极热烈的,尝以为“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所以对于本国的缺失,特多痛切的攻难。论文多收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及殁后集印的《走向十字街头》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记》、《近代文学十讲》、《文艺思潮论》、《近代恋爱观》、《英诗选释》等。 然而这些不过是他所蕴蓄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可是和他的生命一起失掉了。
内容概要
《苦闷的象征》第一分《创作论》是本据,第二分《鉴赏论》其实即是论批评,和后两分都不过从《创作论》引申出来的必然的系论。至于主旨,也极分明,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但是“所谓象征主义者,决非单是前世纪末法兰西诗坛的一派所曾经标榜的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着象征主义的表现法的”。(《创作论》第四章及第六章。) 作者据伯格森一流的哲学,以进行不息的生命力为人类生活的根本,又从弗罗特一流的科学,寻出生命力的根柢来,即用以解释文艺,——尤其是文学。然与旧说又小有不同,伯格森以未来为不可测,作者则以诗人为先知,弗罗特归生命力的根柢于性欲,作者则云即其力的突进和跳跃。这在目下同类的群书中,殆可以说,既异于科学家似的专断和哲学家似的玄虚,而且也并无一般文学论者的繁碎。作者自己就很有独创力的,于是此书也就成为一种创作,而对于文艺,即多有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
书籍目录
苦闷的象征 引言 第一 创作论 一 两种力 二 创造生活的欲求 三 强制压抑之力 四 精神分析学 五 人间苦与文艺 六 苦闷的象征 第二鉴 赏论 一 生命的共感 二 自己发见的欢喜 三 悲剧的净化作用 四 有限中的无限 五 文艺鉴赏的四阶段 六 共鸣底创作 第三 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 一 为豫言者的诗人 二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三 短篇“项链” 四 白日的梦 五 文艺与道德 六 酒与女人与歌 第四 文学的起源 一 祈祷与劳动 二 原人的梦出了象牙之塔 题卷端 出了象牙之塔 一 自己表现 二 Essay 三 Essay与新闻杂志 四 缺陷之美 五 诗人勃朗宁 六 近代的文艺 七 聪明/人 八 呆子 九 现今的日本 十 俄罗斯 十一 村绅的日本呀 十二 生命力 十三 思想生活 十四 改造与国民性 十五 诗三篇 十六 尚早论 观照享乐的生活 一 社会新闻 ……后记
章节摘录
苦闷的象征 第一 创作论 一 两种力 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彩一样,两种的力一冲突,于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No struggle,no drama”者,固然是勃廉谛尔(F.Brunetiere)为解释戏曲而说的话,然而这其实也不但是戏曲。倘没有两种力相触相击的纠葛,则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在根本上就失掉意义了。正因为有生的苦闷,也因为有战的苦痛,所以人生才有生的功效。凡是服从于权威,束缚于因袭,羊一样听话的醉生梦死之徒,以及忙杀在利害的打算上,专受物欲的指使,而忘却了自己之为人的全底存在的那些庸流所不会觉得,不会尝到的心境——人生的深的兴趣,要而言之,无非是因为强大的两种力的冲突而生的苦闷懊恼的所产罢了。我就想将文艺的基础放在这一点上,解释起来看。所谓两种的力的冲突者—— 二 创造生活的欲求 将那闪电似的,奔流似的,蓦地,而且几乎是胡乱地突进不息的生命的力,看为人间生活的根本者,是许多近代的思想家所一致的。那以为变化流动即是现实,而说“创造的进化”的伯格森(H.Bergson)的哲学不待言,就在勖本华尔(A.Schopenhau-er)的意志说里,尼采(F.Nietzsche)的本能论超人说里,表现在培那特萧(Bernard Shaw)的戏曲《人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里的“生力”里,嘉本特(E.Carpenter)的承认了人间生命的永远不灭的创造性的“宇宙底自我”说里,在近来,则如罗素(B.Russell)在《社会改造的根本义》(Principles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上所说的冲动说里,岂不是统可以窥见“生命的力”的意义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