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琦君 页数:312
Tag标签:无
前言
前些日子,参加一对夫妻的结婚三十周年纪念酒会,全体嘉宾举杯祝 贺这对“新人”福禄寿喜“四归一”。人人喜溢眉宇之时,“新娘”干了 一杯酒,皱了下眉,却又笑嘻嘻地说:“今天若不是各位的好意,我们根 本不会记得这个纪念日。在海外的儿女们更不会记得。想想我们几十年夫 妻,还从没像今天这般举‘杯’齐眉过呢。”“新郎”也接着说:“可不 是吗?年轻时,太太忙于生儿育女,我忙于挣钱养家小。如今儿婚女嫁,剩 下了二老,正应当享点清福了。没想到两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却是 越看越有气,这真叫不是冤家不碰头。”说得朋友们哈哈大笑。 莫看宾主都在笑,每张笑容的后面可能都有一把辛酸泪呢。夫妻携手 同行了数十年,患难相共,艰苦备尝,理应相互体贴,相互感激才是,怎 么会彼此越看越有气呢?是否由于儿女们远离,膝下空虚,形骸的忙碌一停 止,心灵的空虚顿起。而对儿女的牵肠挂肚,似非夫妻之情所能慰藉?心情 欠佳时,双方于辞色之间也就格外苛求,因而感到不愉快。愈不愉快就愈 苛求,夫妻反成了感情不能沟通的冤家了。这不能不说是生为现代人深沉 的悲哀。 回想聚族而居的农业社会,女儿长大了嫁在邻近村庄,三天两头可以 回娘家探望。儿子娶了媳妇,不用说是和父母同住。在含饴弄孙、终日忙 碌之余,老伴儿体不体贴根本不放在心上。即使有点不快,当着小辈们不 好发作,转个身也就忘了。今天的老夫老妻正是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当 年的结合也是经过自由恋爱的“文明婚姻”,双方的优点在婚前已一清二 楚,缺点却在婚后愈来愈不必隐瞒,也就愈看愈不胜今昔之感。 朋友可以合则留,不合则去,夫妻已过了大半辈子,还能不合则去吗? 于是彼此之间不由得起了隔离感,这份隔离感,实有赖于子女们的缓冲和 协调,偏偏子女们又都各奔前程。无怪乎有许多空闲的老年人都喜欢养小 动物。一只善解人意的猫或忠心耿耿的狗,不但可以驱除寂寞,还可代替 儿女做协调人。因为它们憨憨傻傻的举动,常常是二老的话题,也就成了 彼此传递心声的桥梁。 另有一种情况却又与此不同。最近去看一对刚从国外归来的夫妇。他 们住在郊区,新居布置得淡雅宜人。窗帘、地毯、沙发色泽调和。先生每 天进城上班,妻子一个人在家,正可以悠闲地做点孩子幼小时想做而没时 间做的事,想看而没时间看的书。却没想到她幽幽地叹了口气说:“你不 知道,我住在自己一手布置的屋子里,一点也不快乐,却感到好孤单。” 我吃惊地问:“是不是太寂寞了?’’她摇摇头说:“不是的,我只是觉得 结婚二十多年,我似乎没有得到关爱过,孩子正在求学,我不愿使他难过 。”她热泪盈眶,我真不知如何劝慰她。只得说:“为什么不去学学画或 插花以排遣时间呢?忙一点就好了。”她又摇摇头说:“失去了那一点最最 企盼的关爱,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了。”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有些夫妻之间,并没有什么难解的症结,就是那份彼此封闭的孤绝感 令人难堪。一对结婚二十余年的夫妻,却是愈处愈生疏,这是可能的吗?是 过分安定的生活,使他们失去了冲击力,因而也失去了共同生活的情趣吗? 是女性的自尊心和男性的优越感起了抵触吗?还是在最相爱的时候,也会使 彼此痛苦呢?我茫然了。 记得有一篇论孤独的文章,作者是一位美国牧师,他感慨地说到处今 之世,为孤独所苦的人愈来愈多。即使夫妻相依相守,彼此仍是孤独的。 原因是爱得愈深,就愈觉得孤独。比如说终宵不寐,听到你床头人鼾声大 作,心里就充满了恼怒和怨气,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被冷落了。想着要是 他(她)能多爱我一分,多了解我一分,该多好呢?可是那位作者最后语重心 长地说:“孤独感发自人性深处,是心灵的觉醒,更是一件极为贵重的礼 物,因为能体会孤独的人才能爱。两个极为孤独的人,在最后必被逼共同 分担忧患与痛苦,希望与失望,因而更了解相亲相爱的真谛。” 我也觉得孤独使心灵纯化。把世界一切纷纷扰扰都看作过眼云烟,盼 望的还是如何驱除孤独。此所以一对老年夫妻纵使愈看愈不顺眼,还是得 共同分担忧患,而终于有难解难分的恩情。 按西方的习俗,象征二十年以上的婚姻都是坚固、晶莹的东西,如金 、银、珊瑚、珍珠、宝石等等。我以为珍珠尤足以象征夫妻的结合。阿拉 伯的诗人说,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当牡蛎出现于海面上时,一滴露水落进 它的心脏,变成了一颗珍珠。这当然是诗人的美丽想像。其实,珍珠的形 成过程是非常艰苦的,据说是一粒砂子侵人牡蛎体内,牡蛎为了要排除这 粒障碍物,辛苦地蠕动着身体,而障碍物并不能排除,牡蛎体内反而分泌 一种液体,将砂子包裹起来,液体凝固以后,就成了圆润的珍珠。排除时 所付出的努力愈多,形成的珍珠愈大愈圆润。正如一对夫妻,彼此不断地 挑剔、冲突、恼怒,而终至适应、融合,最后领悟了爱的真谛,那就是一 粒晶莹的珍珠。 我在夏威夷结识一对美国夫妇,妻子比丈夫整整大二十岁。当那位太 太不在身边时,先生就幽默地自称为“单身汉”。他的姓是Belcher,与 Bachelor字形与音都有点近似。当他与太太在一起时,却是十分亲热。不 管是真情或演戏,他们已注定了是一对老伴儿。这位先生四十余,太太已 六十余,他们有一个二十多岁的独生子。夫妻年龄差别虽大,看去却非常 融洽幸福。我在想,当春秋正盛的丈夫伴着高龄的妻子散步时,他们之间 会不会有一份隔绝感,而彼此都觉得孤独呢?我继而又想,纵然有,他们也 只有相互慰藉,因为他们是夫妻,是终身的伴侣。 我牢牢记得《约翰·克利斯多夫》里的一段话:“能找到了一颗灵魂 ,在苦难中有所偎依。找到了温柔而安全的托身之地,使你在惊魂未定之 时得以喘息一会,不复孤独。因你可把整个生命托付在他手里,他也把他 的生命托付在你手里。当他酣睡时,你为他警戒;你酣睡时,他为你警戒 。当你衰老了,多年的人生重负使你感到厌倦时,能够在他的身上再生而 回复你的青春与朝气。用他的眼睛去体会万象回春的世界,用他的感官去 抓住瞬息即逝的美景,用他的心灵去领略生活的壮美。即使受苦也要和他 一起受苦,只要生死相共,即使痛苦,也成欢乐了。” 这真可作为老夫老妻的座右铭。中国人说得好:“年少夫妻老来伴。 ”“满床儿女不及半床夫。”还是以爱来驱除孤独吧!
内容概要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美文,尽收“百合文丛”中!本书为系列之一,收录了著名作家琦君的经典散文。 本书收录了旅美台湾女作家琦君散文作品共61篇。琦君的散文以怀乡忆旧独树一帜。对于琦君来说,浙江永嘉、台湾、美东纽约和纽泽西分占了她生命的三个时期,广义来说都是“乡”,而琦君也毫无保留地写下了故乡民情、台湾风情、旅美心情。她把对故乡、亲人的缕缕情思凝于笔端,感情浓烈真挚,文风质朴平实,笔调清丽雅洁,于平淡中见深沉。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1917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浙江瓯海瞿溪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书籍目录
爱与孤独(代序)三更有梦 烟愁 三更有梦书当枕 桂花雨 细雨灯花落 千里怀人月在峰 与我同车 留予他年说梦痕 母亲的书 母心似天空 灯景旧情怀 水是故乡甜 母亲的金手表万水千山 此处有仙桃 玻璃笔 我爱动物 泪珠与珍珠 母心·佛心 一袭青衫 妈妈银行 万水千山师友情 梦中的饼干屋 永是有情人亲情似海 外公 父亲 云居书屋 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筒 母亲 毛衣 金盒子 春草池塘 我的另一半 “我的另一半”补述 遥寄楠儿 病中致儿书春风化雨 吾师 家庭教师 启蒙师 不见是见 见亦无见 圣诞夜 怀念两位中学老师 八十八分 生一代一双人 春风化雨 鹧鸪天 三十年点滴念师恩辰星寥落一点心愿编后记
章节摘录
千里怀人月在峰 在台北时,每天上午十时和下午三时许,我总是竖起耳朵听楼下邮差 自行车戛然而止、和丢信件人信箱的熟稔声音,就飞奔下楼取信。我是这 幢公寓里信件较多的人,因此几位邮差先生都认得我,其中一位还曾有一 度师生之谊,见面总要互道一声“早”或“好”,态度都非常亲切。无论 星期假日、大风大雨、无论信封上地址如何错误,信件都会由绿衣人小心 谨慎地递到你手中。使你满怀感谢与欣喜,觉得台湾的邮政服务,确实是 很周到的。身为中国人,若因懒于作书,而放弃了这分最温暖的享受,实 在太可惜了。尽管在此忙碌快节奏的工商业社会中,有电话录音可以代替 笔,可是笔墨文字所传递的灵犀一点,意味情趣与“闻其声如见其人”的 电化工具究竟不同。古人说“书信是千里面目”,并不一定指书中文笔之 美、书法之工,也是指的那份亲切感。不然的话,为什么旧时代的人写信 ,一开头都要说“如握”“如晤”,“奉书快如觌面”呢? 自从来到欧洲,和朋友亲人都离得那么远,万里来鸿,更是珍贵。每 天上午九时半,外子一定会从办公室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收到谁谁的信 ,没收到谁谁的信,大致总不会令我太失望。如果是儿子的信,他就在电 话中念给我听:“爸妈你们好,请保重身体,我们一切都好,家中一切都 好,请放心。”西瓜大的字在纸上滚出那么多个“好”字,每回都大同小 异,使我放心之至,以后也不要他再念了。至于朋友们的信呢?就得盼到晚 上七时他到家时才能拜读,但这一整天我都以非常快乐的心情读书工作, 因为晚间还有一件最最快乐的事——读友人书。 只因我们的住处有点“边远地区”,信件要晚两天到达,所以亲友的 信都寄外子办公室,发信也托他带到城区投邮。我是个急性子,什么都希 望快速。其实朋友们收到我信,哪会计较邮程?我只要收到朋友们的信,又 何必计算他们是哪一天发的呢?如能彼此不断地写,就可以彼此不断地收到 信了。想通以后,就将寓所地址告诉朋友,有的信就直接寄到家中。因此 在九时半外子的电话以后,又多了一个盼信的时间——十二时左右。这里 的邮差是穿蓝灰色制服的,在感觉上就没有台湾的绿衣人醒目与熟悉。我 每回从窗子里望出去,看他把邮车停得很远,然后背着邮包懒洋洋地走上 斜坡,有时在对面一排房子送完就走了。再过好半天,才又走到这边来。 我起初奇怪他们怎么这样不经济时间,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分区很细,两 对街的信件并不属于同一人送。(分区愈细,用的邮差人数愈多,每人的工 作时间愈短,而州政府的负担也愈重。但不如此的话,就是失业人数愈多 了。)洋人穿上制服,远远望去,在我这个东方人眼中,是分不大清的,怎 么知道刚才对街那个邮差,和以后来这边的并非同一人呢?搞清楚以后,我 也会连忙赶出去,无论有没有我的信,都向他说声“早”,以享受在台湾 的那份亲切感。无论如何,他们冒着风霜雨雪,给人们传递佳音,这一分 辛劳,总是令人心感不已的。 我认为读信和写信是人生最大快乐之一。这种经验,在我童年时期, 就深深体会到了。那时母亲带着我在故乡,父亲和哥哥在北平。一封信来 回往往要一个月以上。父亲和哥哥的来信,在母亲和我心目中,岂止万金 而已。那时乡村的邮差要四五天或一周才来一次。大约是星期三有邮差。 我们寄北平的信,必得赶在邮差来前写好,以艇当面交他带到城里寄发。 母亲是个乡村妇女,看来好像从不关心究竟是星期几的,可是每到星期三 ,她一大早就会自言自语地念起来:“今天是礼拜三吧,今天是礼拜三啊 。”到了中午时分,我总站在后门口,手里捏着写好的信,眼睛越过稻田 ,远远望向小汽轮到达的埠头。耳中听见汽笛嘟嘟之声,心也跟着跳个不 停。看见摇曳的稻子尖或翻腾的麦浪中,绿衣邮差远远走来,就高声喊: “妈妈,邮差来了,邮差来了。”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听我喊,偏偏一 声也不回答,却不住地把脸转向窗口向外张望,邮差是不是来了,她早已 看得清清楚楚。她就是不作声,就这么一分一秒地等着。其实她尽可命令 我赶上前去取信,我也应当自己跑去迎接邮差。但我没有跑去,母亲和我 的心情是一样的。要把盼待快乐的时间延长一点点,以接受更多的快乐或 承当没有来信的失望。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失望的时候居多。因为哥哥久 病不能多写信,而天下的父亲,好像都不是勤于写家书的人。这种不快乐 ,七八岁的我,转个身就会忘记,在母亲就不一样了。她暗淡的神情,总 要等父亲的信真正到达时才会开颜。她先让我把信念给她听,我一板一眼 地念着,有时还故意停顿一下,瞄一下母亲的脸容,她好像笑眯眯的,又 好像有点忧愁。我停得太久了,她就会说:“再念嘛。”念完了,就叫我 收在碗橱正中抽屉里,要夹在黄历的当中。等她做完所有的事,把一双湿 漉漉的手,用蓝布围裙擦得干干净净,才拉开抽屉取出信来,就着菜油灯 光,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有时也会埋怨一声:“你爸爸的字像画 符似的,好难猜。”念完了,就用手帕包了塞在贴身衬褂口袋里。晚上临 睡以前,还会再取出念一遍。那时候,我脑子里没有“情书”“爱情”这 种字眼,但我知道母亲心里好快乐,我可以趁此机会要求她多给我吃几块 枣子糕、麦芽糖,也可以多和小朋友在后门摸田螺而不会挨骂。亲友邻居 来时,她总要把信掏出来给大家看。直到下封信到时,才把前一封信放在 枕头下面。有一次,她一时忘记,洗衬衣时没把信取出来,被水浸湿了。 她好懊恼,把它小心翼翼地摊平,用石子压了在太阳下晒干再收好。信纸 上水渍斑斑,好像是母亲的泪痕点点。我看在眼里,心中也酸酸的。暗地 对自己说,长大以后,万一离开母亲,去外地读书,一定要多多给母亲写 信,免她担忧。这一点,我后来确实做到了。那时我给父亲和哥哥的信, 都写得好长好长。文言白话夹杂,但开头一定是“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收尾一定是“肃此谨叩福安”。不像现在儿子给我们的信,“爸妈您好 ”就交代了。有时母亲也叫我以她的口气替她写,我总是写不好,母亲只 好请我的家庭教师代笔,母亲说得很多,老师写来只有寥寥数语。我怀疑 地问:“老师,您都把妈妈的话写上去了吗?”老师笑笑说:“写了写了。 文言信就是这点好,情意深,字句少。”父亲来信,却总责备我信写得不 够文言,字写得没有“帖意”。但无论如何,我自信给父亲的信是文情并 茂的,他只是不夸我罢了。 P26-29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