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江宏伟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3-05出版) 作者:江宏伟
作者简介
江宏伟,1957年11月生于江苏无锡,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出版个人画集、文集二十余种。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 我国画界的朋友暗示我: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突出线条的作用,方能求得画面的精神。这大概是对我在画面中过多地渲染、营造氛围的批评。在朋友看来,画面中过多地寻求光色作用,会减弱中国画的特性,影响东方精神的体现。 另一些经常一起谈论莫奈、塞尚、莫兰迪的画友又强调另外一种因素,即物体的特性与环境的作用,如何让感观摆脱形态的束缚,重新找出一种内在的,与环境、光色交融的形态。若顺着这种思路,似乎我又太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而显得过于谨慎。从两方面来看,我都是不够彻底的。正如我在观察梅花时的态度,徘徊在两种审美感觉中,受着这两种美感的吸引。既然有着这种感受,就没有必要为了某种倾向而有所排斥,关键是如何经过心灵调和将这些美感完整地、和谐地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既彻底地忠实于我所求的知识,又忠实于真实的感受。 我唠唠叨叨了一大堆梅花的事,是想说明我的一切创作行为必须要有一个依据,那便是一个存在着的客体。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能脱离客观物象作画,所以我任何一幅画的构成,都依赖写生,如果离开了对象,我几乎就无处下笔,心中十分不踏实。我时常自嘲手笨,然而有时也会庆幸这种手笨,使自己因祸得福。正是因为这种手笨,我始终亲近着自然,虽然这种亲近包含着实用的目的,但逐渐也产生了扩展的效果,这就是由物的形、色以及环境的作用影响了情绪。反过来,属于内心的一种情绪又投射到草木之间。这大概便是“物我交融”之说吧! 基于上述原因,我的画面的细节是贴近自然的,相对而言,构筑的整体却有着情绪化的因素,或者是属于理想的。当然,这种理想是由自然所引申的。 (二) 一小时过去了,一天一天过去了,四尺宣纸上渐渐布满了枝条花影。而含苞的花蕾也一朵朵地绽放,绽放后又开始飘落,成团的花簇疏落了。桌面和纸面上遗下片片碎瓣,轻轻地用排笔将落英扫成一堆,咀嚼两句“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心中居然有了些婉约的滋味。
编辑推荐
《江宏伟画二十四节气(上册)》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