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真实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陈恩黎  页数:176  
Tag标签:无  

前言

  2000年深秋,我在天津远洋宾馆进行的“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的有关对话中曾经谈到,大概两三年前,我就曾想写一篇文章,题目也已拟就:《论潜在的批评群体》。我想来梳理或者勾勒一下一个实质上已经存在的潜在批评群体的现状和未来。我所指的“潜在的批评群体”,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人——基本上是有研究生学历的,相对集中又有所分布的这样一个批评群落。我想描述并讨论一下,这个批评群落大致是怎样分布的,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在哪里。  这篇文字后来搁浅了。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所收集的批评文本还不够丰富。我相信,时间会为这一群体的成长提供可能。  近三十年来,儿童文学界逐渐聚敛起属于自身的学术资本和财富。尽管这一积累和聚敛过程本身充满了各种困扰和挫折,但是,儿童文学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面貌,却变得日益清晰并富有某种诱惑力了。是的,儿童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至少在现行大学的主流学术体制中,她未能取得自己应有的学科地位。

内容概要

  2000年深秋,我在天津远洋宾馆进行的“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的有关对话中曾经谈到,大概两三年前,我就曾想写一篇文章,题目也已拟就:《论潜在的批评群体》。我想来梳理或者勾勒一下一个实质上已经存在的潜在批评群体的现状和未来。我所指的“潜在的批评群体”,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人——基本上是有研究生学历的,相对集中又有所分布的这样一个批评群落。我想描述并讨论一下,这个批评群落大致是怎样分布的,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在哪里。

书籍目录

研究的返观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双重迷局从“黎锦晖现象”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理论实验场论儿童文学的三种文本策略生命的欢歌——对儿歌游戏性的研究缪斯的家园——论儿童诗的灵性夥细读的空间寻找飞翔的力量——论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创作以幽默的名义——对三部获奖幽默小说的文本分析论阿诺德·洛贝尔的“我会读”系列图画书羽化后的展翅——汤素兰儿童文学创作论穿越神话的迷魅空间——对《魔戒》《纳尼亚王国传奇》和《哈利·波特》的比较阅读越界寻路童年没有护照——评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释放与规约——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后记

章节摘录

  王泉根先生的《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兼论儿童文学存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法性》(下文简称《分类结构》)刊于《中国儿童文化》第三辑。此论文从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文学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两个角度对文学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分类厘定,并试图在其所建立的模式中为儿童文学提供一个足以与成人文学相抗衡的地位。  这篇论文以标本式的存在呈现了多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思路:以儿童文学具有先验文学性为前提,然后在与成人文学的对比中证明此种先验文学性的存在,并且其强大远超成人文学。借用马克斯·韦伯的术语,儿童文学在这一研究路向的导引下,被复魅了。我们暂且悬置复魅后的儿童文学获得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而是先来探讨一下这一研究路向在《分类结构》中的具体逻辑展开。  先从《分类结构》的副标题说起。众所周知,在目前教育部文学学科的设置结构中,儿童文学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其地位之弱势与身份之暖昧有目共睹。从这个角度而言,“兼论儿童文学存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法性”这个论题实为情理之中。但是,从另一角度看,一个已经客观存在了三百多年的文类,其研究者依旧在殚精竭虑地论证它的“客观性、科学性、合法性”,这是否恰恰反证了儿童文学整个学科研究状态的颓势与无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虚构与真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